03.01 得中考者得高考,中考成绩与高考成绩基本一致,您认可吗?

泰来三哥


我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家从中考到高考都还有三年的时间,这期间不是你的成绩会上升还是下降那可不是中考一次成绩就说了算的。如果一个人一次成功就高枕无忧了,估计大家都不会继续好好学习了吧?所以,中考考得好,不代表高考也会这么好,反之,中考考得不理想,也不代表高考就一定翻不了身。

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我当年中考考得不错,全班第二,虽然不知道全县排名多少,但是我的班级是全县最好的班,我想再怎么着也得是全县前30名吧。可以说中考就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因此,我高中的时候自然分到了一个实验班。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就很一般了,考上了二本院校。所以中考和高考成绩真的没有必然联系。那我是怎么一路将这么好的牌打成这样的?根据我的经验教训,给大家提供一些避雷指南。

注意一,从“新”开始。不论大家在中考时取得多么令人骄傲的成绩,到了高中请大家忘记这一切。因为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你没有骄傲的资本,踏踏实实做吧。我进高中的时候,就是个傲骄狂,虽然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因为我的骄傲导致了成绩一路下滑。如果中考考的不好的同学也不要担心,因为中考成绩只能是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但是高中又是一个新的阶段了,完全不用因为之前的失误感到自卑。

注意二,均衡发展。高中科目的难度增加,作业量也在增加。很多同学高中开学第一周就搞得手忙脚乱的,老是时间不够用,于是就拆东墙补西墙,有的科目一天都在看,有的科目一直都不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自己不喜欢的就不看,属于典型的逃避。而我高一的时候就是这么逃避过来的,只要是物理课就在下面看小说,导致高二分科的时候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文科,其实我都没得选,因为物理化学得太差了,我如果选了理科估计本科都考不上了。所以,为了把选择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那么请一定要均衡发展,不要让自己处于被动。

注意三,与老师同学好好相处。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贵人。并不是说贵人就一定是和金钱挂钩,比如说你喜欢的老师,你关系好的同学都可能是你的贵人。我高中的时候,英语老师特别欣赏我,但是我至今也没想明白原因,因为我的英语成绩不算在班上最好的,但是为了不辜负她的期望,我一直尽力使自己不要跌出她的期望值。老师在无形中帮助了我提升英语,现在我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阅读理解,咔咔咔,就做完了,快准狠。另外就是我的同学们,我觉得我有个特质:吸引学霸同学。这个特质让我认识了超多学霸,有一种进入了上流社会的感觉。他们的帮助让我在无形之间变得越来越好,高三能够重新把成绩提升上去都是多亏了大家的帮助。所以,不要在学校做独行侠,多和老师同学互动,你会收获到很多快乐和知识。

总之,我最想告诉大家,不论过去自己是否优秀,你只需要行前看,不要把以前的包裹还放在心上,未来都会随着你的心愿改变的!



(注:图源自网络)


高考大仙儿语文



作为一名工龄20多年的老师,我不敢说中考和高考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是不得不承认,二者之间的确有一定关系。

1.孩子的中考成绩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

孩子中考成绩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反映孩子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诸如孩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如果孩子中考成绩好,至少孩子的基础不错,学习习惯很很好,另外学习上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这样的孩子上高中后,一般情况都能正常发展。我儿子中考成绩是600,高考成绩是610。


2.不过中考和高考之间也会出现差池。

刚才是说一般情况,如果有以下特殊情况就不会正常发展了。

(1)孩子染上不良嗜好。

孩子上高中,正是处于青春期,如果不好好引导,完全可能迷上手机,迷上游戏,甚至学会抽烟,喝酒,早恋。不管哪一种,对孩子的学业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影响。

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本来成绩很不错,但是上高中后,却疯狂地迷上了手机游戏。他妈妈还专门租着房子带他读书,他却每天回家必须要玩手机,他妈妈不给他就要离家出走。最后跟他同水平的孩子上了重点大学。他复读了一年,还是只上了个专科。

(2)学校管理不严导致学习风气不好。

孩子读书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学校和班级管理都不到位,学生思想懈怠。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学习没有动力,极有可能浪费初中良好的基础。

我以前有个学生,小学毕业时成绩很好,初中却选择了县城某学校,学校风气不好,孩子上学一个月就逃课,最后初一都没读满就辍学了。同事门都为这个孩子感到惋惜。

所以孩子们读书时,要尽量选择管理严格,校风好的学校,选择学风浓班级,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不然孩子再好的天资都可能被埋没。

孩子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只是为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打下了基础,但是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高中阶段依然需要孩子不断的努力。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这是普遍现象。这现象我留意多年。我楼下一个孩子,看他从小长大,很聪明,有有小智慧,但吃苦精神差。他中考时考入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就感觉他的一只脚已踏入重点大学的门槛了。今年高考,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今年还有一个农村朋友的孩子中考。他的初中在邻县上的。考之前,为了离家近,拜托我帮忙办到一所生源、校风、教学质量很差的中学。成绩出来后,很优秀,我就劝他让孩子在那个县录取,可以进一所好中学。我说:如果进了那所不好的中学,三年后的高考基本就没什么好戏了。他们听了我的话,那孩子被那县的重点中学录取。前一段,我去村里赶庙会,见到了那孩子,鼓励了一番,也说到中考成绩与高考成绩的关系,如提问所言。又是一个实例,我期待着三年后的又一次验证。


剪剪轻愁


这个真难说,高中的课程真的很难,比如说很多孩子都学不懂物理和生物等。前一段时间还碰到我孩子的一个同学,他讲起他高中完全上课都是听不懂,数学这些考二三十分,生物和化学完全不知道上课在讲什么。

但是我也知道他们中考成绩相当好,在我们这是进入了重点学校的,而且超重点线二三十分的。一方面可能是高中知识体系确实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他们在学习上可能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重点中学学霸也比较多,自己反而成了差生,心理上可能存在一定落差,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学习上的下降。

我原来有个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进入重点中学,因为成绩特别优秀而直接升入本校的高中。高考出成绩那天,我知道很多曾经教过的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相信她也可能考得不错。结果她失望的告诉我,根本就没有上一本线,她准备选择复读,谁能又能想得到来,,我们根据她初中的成绩以及中考的表现,我们相信她能够考上一个好的成绩,结果呢?

不是每个中考高分者都能够承受高中那种压力巨大的学习和氛围,我们同事中也有一个孩子,中考是考了相当高的高分进入我们本地最好的高中入读,结果读了一学期以后他就是不去了,因为高中不仅有学习压力,还要学会处理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适应不了,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或者导致成绩急剧下滑是必然的!


杨锅来了


我姐中考625高考469都差一点没走了我姐说到了高中压力很大,题又难我们这边高考改革。副科不及格,不让高考也不给毕业证。我姐到高三,天天头疼爸带她去查,人家说只是压力过大上睡得太晚,到晚上一两点才睡觉。因为他是学文的背的多。所以17年我中考540,我妈我姐都不让我报考普通高中,让我报了职业高中。学的护理,因为男生学护理好找工作。姐高中三年天天上辅导班,有时候还请那种1对1的。一个小时100块钱。要到高考才考这点分我妈看我中考成绩。我的基础没有我姐好怕我到普通高中高考个二三百分没学上今年报职业高中中考分数最高的是620。第二高中和普通高中联校了。这边普通高中老师来教我们。


带我前途伟大炸到清华


赞同吧,中考考的好的孩子,基础知识一定很牢,那么高中就可以接受比较难的知识点。但是如果基础不牢的孩子,高中就有点辛苦了,因为人家在拔高,你在补最基本的。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我儿子一个同学,中考时跟他分数差不多,都是普高过了儿三十分的成绩,但是我家这个虽然很努力,但只是个中等偏后,他已经是班上前几名了。分析原因我觉得是:一这孩子本身天赋是不错的,这点没法子,老天爷给的。原来是贪玩,没好好考而已。二:孩子很勤奋,学习动力很足。三我觉得最好的一点是他学习方法很好,对自己每天要完成的目标很清楚,并一定要做到,看过他的学习计划写的非常好,他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他后来居上的原因。

但确实是大概率的决定中考考的好的孩子高考不会很差,这点看我们孩子以前的同学就知道了。优秀的继续优秀,一般的好像变化也不大,也许高考时会有黑马出现吧,但总是小概率的事情。



翩翩红叶飞


不一定!我女儿去年高考,她初中时的学习委员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我们这重点高中超零班〈即成绩最好的一个班〉,学习跟不上,成绩一路下滑,后来理科年级前200名都看不到名字了,高考时都崩溃了,高考都没参加…


我欲乘风7


我粘贴之前自己回答的问题,来告诉你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的关系。这是今年我所在城市一个很普通的中学2019年高考优秀生。中考成绩也很一般,经过三年努力终于考出优秀的成绩



愚乐小勇


读书也需要一定的天赋,有极少数学生读书很轻松。

中考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严格要求,对学科进行大规模的试题训练,使答题无限接近参考答案。其中,思维的过程和方式被训练代替了。而且,如今的中考题目本身缺少梯度性的难度,使选择具有思维特长的功能丧失,掩盖了很多思维普通的学生思维稍显不足的情况。在读书方面,特别是理科、特别是高中时的理科,“勤能补拙”是绝对错误的。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指引,几乎所有的初中教育学校为了成绩,把初中阶段本来应该进行的思维训练也彻底放弃了。而且,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强化训练的结果就是他们的思维被不靠谱的参考答案代替了。到了高中阶段,他们用初中的思维去学习高中的课程,过去的“经验“严重制约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理科,他们会发现这和勤劳没有多少关系了。19年数学高考题就是个例子,所以初中教育不能弄成应试教育,并且中考题也应该有梯度。

人都是平等的,但不是非要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人。

所以,中考成绩中优秀的百分之五左右的学生,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其他靠努力的,就不好说了,或许成绩低一点,不去搞题海战术,也许还有更大的空间。


初中语文新视野


得中考者有很大的几率得高考,但不是绝对的。

得中考者,进入高中,我认为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学生。

1.一种学生是,心智成熟,智商、情商都高,学习目标明确,有自己的人生规划,考什么样的大学,将来要做什么心里十分清楚。初中、高中知识结构、学习环境的改变,他会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种学生,得中考者得高考是必然的。

2.一种学生是,智商也可以,但学习是被动学习,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是家长老师管着学的,填鸭式的学,逼着学的,在初中时,初中的知识能接受,也考得不错。但到了高中周围都是精英,老师也不再关注,晚上也住校了,家长也管不住了,高中知识结构变化太大,就不适应了,成绩就下滑了。这种学生得中考者就得不了高考了。

3.一种是初三复读生,其中的部分学生,本来成绩很好,种种原因差几分没考到最好的高中,选择复读,复读时听什么都会,做什么都会,失去了努力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复读一年考到了好的高中,在高中也以为自己在复读,而不去努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我初中有个同学就是这样,他是一个复读生,很聪明,学习成绩很好,初三上学期还是班级前五名,全校前二十名,但是就是不认真学,一真啃复习以前学习的老底,学习不进则退,到初三下学期成绩下滑了,一直下滑到学校百名开外了,这成绩也不错了,中考考得也还可以。到了高一我们还是同学,他学习还是不认真,成绩也是一直落,不到一年,他就辍学回家了。很为他感到可惜,中考成绩那么好,结果辍学了。

4.还有一种学生,开窍晚的学生,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黑马,中考成绩很一般,托关系花钱进的高中,但一进高中,垫底的成绩一直往上窜,就像开挂了一样,刚才还能与他平视,没多久就需要仰望了。中考成绩垫底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5.再有一种学生,稳扎稳打的学生,智商一般,但学习很刻苦,成绩进步慢,但一直在进步,中考勉强考上,高中时学习努力、从不气馁,是有大毅力大智慧的人,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最终成绩赶了上来,中考一般高考考出了好成绩。

得中考者只能是说基础打=好,往后有很大的几率学好。学生高考成绩的好坏,还得看学生的智力、努力、学习方法。进入了高中,大家又在同一起跑线了,你中考考得好,基础好些,接受新知识更容易些,如果你不努力学习,成绩照样会落下。相反中考没你进入好的,别人努力学习,成绩一样提高。

所以说不要相信什么得中考者得高考,要相信的是自己的努力、汗水和拼搏,加油同学,得努力者得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