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苗床育苗,易发生病害,要如何防治呢?

生活八戒


俗话说“苗壮半收成”,人们在蔬菜栽培时,为了培育健壮幼苗,多采用苗床育苗移栽方式,利用苗床育苗,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避免种子浪费、节约养护成本、容易定苗选苗等优点,但在苗床育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病害种类较多,其中以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三种真菌性病害发生最为普遍,可侵染危害各类蔬菜幼苗,病害在冬、春季育苗棚室发生较多,病害严重时幼苗成片倒伏死亡,甚至会导致幼苗全部死亡,下面来了解一下苗床侵染性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一、发病症状;

1、猝倒病;

猝倒病又名棉腐病,俗称卡脖子、小脚温、掉苗、腐根等;该病是由瓜果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该病在幼苗期常见的一种病害,从种子发芽到幼苗出土前就会受到猝倒病的危害,幼苗受害,茎基部出现水渍状黄褐色病斑,并很快缢缩成线状,使幼苗或子叶依然青绿而倒伏,故称为猝倒病,随着病情的加重,幼苗逐渐腐烂或干枯;苗床湿度高时,病苗以及附近的土壤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体,便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致使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2、立枯病;
立枯病俗称死苗、霉根,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染所致,病菌寄主范围广,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土壤中或寄主病残体上以及为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通过气流、雨水、灌溉,浇水,农事操作等方式进行传播,多发生在育苗中后期,幼苗受害后茎基部产生凹陷、暗褐色、长圆形至椭圆形病斑,病苗白天萎缩,夜间上能恢复正常,病斑横向扩展绕茎一周时.病部出现溢缩,最后根部干枯,幼苗死亡,潮湿的环境下,病部出现淡褐色稀疏蛛丝状霉,因病苗枯死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
3、灰霉病;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灰霉病是一种的气传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越夏,随气流、雨水、灌溉浇水、农事作业等方式传播;幼苗子叶受害,叶片褪绿发黄,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变成褐色,组织软化直至腐烂,潮湿的环境下,病部表面发生灰色霉层;幼苗真叶染病,病斑多呈“V”字形,病部呈浅褐色,逐渐变为黄褐色直至腐烂;幼茎受害多种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病部出现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很快变软腐烂易倒折,本病特征为病害发展快,低温高湿环境下,病部表面密生一层灰色霉层;

二、发病规律; 苗床育苗期间发生病害均出现在不利于幼苗生长环境下土壤温度过低,苗床湿度过大,瓜类茄果类喜高温幼苗易发生猝倒病;而芹菜、甘蓝等低温菜苗在苗床温度较高和土壤湿度过大时发病较多;当棚室内温度十至2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或幼苗叶面有水膜时,据连续阴雨天气或强对流天气时,可导致灰霉病流行发生;苗床温度高、潮湿大时,幼苗发生徒长易发生立枯病;另外营养土消毒不彻底、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种植密度过大、床面出现积水、苗房保温效果差、幼苗发生冻害冷害都会加重病情。

三、防治方法;

1、苗床选址和配置营养土;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性好的棚室,营养土要选用无病害发生、富含有机质、透水性好的土壤或沙质土壤,过筛后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4:3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3kg氮磷钾复合肥,然后把营养土均匀的铺在苗床上,厚度十厘米左右,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每立方米加高效复合肥1kg做营养土;

2、营养土消毒;营养土消毒每平方米可用40%半主双可湿性粉剂8g,获立枯净可湿性粉剂3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加营养土15000克拌均,需要前用水把苗床浇透,水剩下后,把1/3的要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种子播种后把2/3的要土覆盖在种子上,然后再用营养土覆盖;也可每平方米苗床用95%恶霉灵原药1g兑水三升,均匀的喷施在苗床上,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3、加强苗床管理;苗床床土要平整,土壤要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播种前浇足底水,幼苗出土前不要浇水,为防止水分蒸发,可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稻草或麦秸,幼苗长出后揭去;幼苗出土长出真叶前,要保持床面潮湿,细水勤浇,切勿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播种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8至30℃,夜晚温度不得低于20℃,幼苗出土后逐步降温,防止幼苗发生徒长,后期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幼苗茁壮成长,培育壮苗;

4、药剂防治;育苗期间发生病害,要及时清除病苗以及病苗附近营养土,然后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选用药剂对症施药: (1)、猝倒病;猝倒病发生初期可用72.2%为双微水剂兑水配制500倍液,过72%霜脲锰锌可视镜粉剂兑水配制600倍液,或64%恶霜锰锌可适应粉剂兑水配制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视性粉剂对水配制400倍液,每7至10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至3次,施药时每平方米苗床喷施药液2至3升;
(2)、立枯病;立枯病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施20%甲基立枯磷乳油兑水配制1000倍液,或95%恶霉灵原药兑水配制2500倍液,用药方法同猝倒病;
(3)、灰霉病;新梅病发病初期可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水配置1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兑水配置800倍液,或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配制5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兑水配制800倍液,或50%多菌灵磺酸盐可湿性粉剂兑水配制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至3次 。
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