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宅門》為什麼白玉婷和萬筱菊的照片結婚十年後,她卻拒絕了真人?

萌萌小笑笑


在經典電視劇《大宅門》裡,白家“姑奶奶”白玉婷對京劇名家萬筱菊的一生痴戀,不知看哭了多少觀眾:還是“白家小姐”時,白玉婷就對萬筱菊愛如烈火,不但能生動模仿萬筱菊的每一齣戲,甚至每當萬筱菊戲臺上瀟灑表演時,白玉婷總會捧著一堆金銀首飾,一邊流淚喊“萬筱菊”一邊朝臺上扔。一片深情,早早就在京城馳名。

可這一往情深,最終還是無果的單戀。在得知自己嫁給萬筱菊無望後,腰纏萬貫的白玉婷拒絕眾多追求者,毅然做出了轟動京城的決定:以一場大張旗鼓的婚禮,和萬筱菊的相片結婚,從此守著萬筱菊的相片過日子。這一場“婚姻”,竟也熬過了抗戰等特殊年代,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白髮蒼蒼的白玉婷,懷抱著萬筱菊的照片,在她那間擺滿菊花的臥室裡含笑而逝……
這樣一段也許並不轟轟烈烈,卻足以讓人斷腸的愛情,也令白玉婷在“《大宅門》粉絲”里人氣頗高,還被譽為“大宅門裡活得最瀟灑的女人”。但同樣是這場愛情裡,“瀟灑”的白玉婷,也上演了令好些觀眾頗為不解的一幕:全面抗戰爆發後,拒做漢奸的萬筱菊遭到日本人通緝,是白玉婷冒死將他藏在家中。看到白玉婷房內盛開的菊花與那張照片,萬筱菊流淚了,可如願與心上人同處一室的白玉婷,卻在萬筱菊的淚眼婆娑裡,默默退出房去……
這一幕,也叫多少觀眾大呼不解:想了這麼多年,愛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冒死換來一次相會,為什麼你卻望而卻步了呢?寧可從此抱著心上人的照片終老,也絕不投入心上人的懷抱?

這事兒,《大宅門》的導演兼原著作者郭寶昌,後來就解釋過了:劇中“白玉婷”的原型,就是他的“十二姑”。《大宅門》裡白玉婷苦追萬筱菊的種種橋段,多是“十二姑”真實的往事。那位“萬筱菊”更是當年一位享譽盛名的京劇大師。可為什麼二人沒在一起呢?以郭寶昌的話說,因為那位京劇大師“品行高潔,對妻子兒女有極強的責任心”,而“十二姑”愛這位京劇大師,愛的更是他的“藝魂”,所以哪怕愛得熱烈,她還是止步了。

這一片情深,也正如《大宅門》劇中,默默迴避心上人的白玉婷,對她最親的親人——哥哥白景琦的哽咽一句:“哥,我是和照片結的婚”。一部《大宅門》,之所以被奉為經典,就來自這細緻的情感刻畫。哪怕簡單一句臺詞,亦是字字虐心。

但同樣是這一段虐心之戀,也叫今天很多年輕的觀眾看不明白:這兩個人,一個是享譽京城戲臺的名角,一個是白家老號的小姐,明明是“大明星”與“白富美”的浪漫之戀,多麼天作地和的一對兒,怎麼就招來所有人的反對呢?

比如白玉婷的孃親,帶著白家闖過無數大風大浪的“奇女子”白文氏,一聽白玉婷愛上了萬筱菊,當場大罵白玉婷是“不知廉恥的東西”。還有平日最疼白玉婷的哥哥白景琦,這麼個平日裡蔑視封建禮教,“敢把窯姐娶家裡”的“活土匪”,一聽妹妹要嫁萬筱菊,也是各種不同意。直到白玉婷在白景琦家裡嚎啕大哭,才算勉強點了頭。

為什麼不能嫁給萬筱菊?白景琦兩句話,戳中了其中原因:“可你喜歡的偏偏是一個戲子”。“戲子當然是人,可誰都知道,鵪鶉戲子猴,沒人把他們當人看”。

不許嫁萬筱菊,就因為這個簡單而殘酷的原因:紅遍京城的萬筱菊,是個“戲子”。

這樣一個讓現代很多人或許難理解的原因,戳中的,卻是那個民國時代,極其殘酷的真相:整個病態的民國社會,對藝人們深入骨髓的歧視。

說起民國的戲壇,今天常有人津津樂道那“繁華”,甚至懷念“老戲臺”的風情。但是,就是在那“名角輩出”的風光裡,“鐵粉”票友們一擲千金捧場的熱鬧裡。一個恥辱的標籤,也牢牢蓋在藝人的頭上:下九流。

比如在晚清至民國年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哪怕是戲臺上的“名角”,如果見到了娼妓,也要主動向娼妓行禮。為什麼呢?以《舊中國的下九流》一書裡的解釋:“娼妓在贖身之後還有可能飛黃騰達……藝人卻無論如何難有機會翻身”。戲臺上被眾星捧月,下了戲臺,你也只能是個“戲子”。對於白景琦這樣的“名門子弟”來說,那更是“鵪鶉戲子猴”,你再紅,還是玩物。

頂著這樣的標籤,再紅的名角,在那個年代,又怎會有真正的尊嚴?許多名角們為什麼要用“藝名”?因為“戲子”是個低賤的身份,用真名登臺唱戲,帶給親人們的絕非榮耀,而是抬不起頭的恥辱。民國多少名角,一個個優雅的“藝名”“諢名”“科名”背後,是數不盡的辛酸淚。

正如親歷民國時代的京劇名家童芷苓所說:民國時代“我雖然在物質上受過一些苦,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痛苦讓人難以忍受”。比起萬筱菊這樣的男性“名角”,女藝人哪怕成了“名角”,命運有時也可能更悲劇。曾經紅極一時的青衣金少梅,就因人老珠黃唱不動,就被戲院老闆掃地出門,落得乞討為生。童芷苓去皇后大劇院演出時,就看到她昔日仰慕的“名角”金少梅,穿得破破爛爛在劇院門口討錢……

“名角”尚且如此,普通的“藝人”,那更是飢一頓飽一頓。比如在北京唱戲,哪怕稍有點名氣的藝人,一開始都要“包紅票”,也就是自掏腰包買“紅票”,請人捧自己場,一次就要幾百大洋。有的藝人辛辛苦苦唱幾年,竟唱的傾家蕩產。去各地唱戲,到哪裡都要拜見頭頭腦腦,一處“香”沒“供”著,分分鐘大禍臨頭。甚至有時藝人搭火車,還會被火車上的警察逼著唱戲,一句唱不好,就是一頓打……

這些,還算是民國藝人裡,“混的不錯”的。至於下層藝人的苦日子,從學藝到賣藝受的罪,恐怕再有個幾千字也寫不完。這,就是白景琦口中的“戲子”,是民國“文化繁榮”外表下,一個吃人的時代。這恥辱的“戲子”標籤,直到國民政府垮臺,新中國成立,才徹底拿掉。

理解了這個,也就可以理解,新中國成立伊始,一位民國時代聞名全國的京劇名家,那一聲發自內心的喜悅:“我現在跟解放前比,真像換了個人。”當然也就更能看懂,《大宅門》精彩劇情背後,沉甸甸的主題:那對並不遙遠的封建糟粕,極度細緻的呈現與反思!

參考資料:郭寶昌《我與大宅門》、龔義江《蓋叫天傳》、 侯傑,秦方《舊中國的下九流》、 童芷苓《憶往事更愛今天》


我們愛歷史


白玉婷:“七哥,我是和相片結的婚”。

白景琦:“都想了這些年了,你這是怎麼回事兒”?

白玉婷追了萬筱菊十幾年,一晃和他的照片結婚,也有十年了。此時的白玉婷大概四十五歲左右,終於迎來真人進宅,萬筱菊被眼前的婚房驚呆了,瞬間明白這份“抬舉”,可她卻拒絕了。



所有人都能看出,緣分的到來,一切應該是自然而然。白玉婷是不是又“矯情”了?

兩位抱頭痛哭,成為夫妻,固然是最好的結局,但會感覺頭重腳輕,這不是編劇的風格,他總喜歡來一些出其不意的反轉。

比如,二奶奶到死不讓楊九紅戴孝;三爺作惡半輩子,寧死不當亡國奴,走得驚天動地;白大爺為了造福一方百姓,沒再回京……


白玉婷拒絕了萬筱菊,角色層次立馬就不同了。

白玉婷需要的不是儀式感。

她當初選擇嫁照片,並不是因為折騰得下不了臺,才委屈自己。她是心有所屬,不在乎形式。真正做到了嫁照片隨照片,一輩子守著他過日子,絕不再嫁。誰愛笑話誰笑話,各人走各人的路。


萬筱菊恐怕是感動多過感情,才會拉著她的手,想好好疼她。白玉婷就這樣答應了,反而會顯得很苦命,她需要的是愛情,不是同情。



況且萬筱菊,是暫時來避難的,倘若好上了,是他單獨到鄉下躲著,還是和白玉婷一起到鄉下?她已不再是那個任性的老姑娘,自立門戶後,懂得顧全大局了。

萬筱菊要是再走,她會更傷心。要是留下了,沒個態度,也是很尷尬的。這樣拒絕,恰好可以讓他感受下,和照片過日子是什麼滋味。


看似慫了,其實白玉婷掌握了主動權,還試出了真心。

白玉婷走後,萬筱菊難過得都不想說話。最後安頓好之後,師哥接他去鄉下,他對白玉婷說“再生之恩,永生難忘”,見白玉婷不愛聽,又補了一句“等風聲一過我再來看你”,說明他心裡是愛惜她的。


她用這步險棋,換來了尊重,是值得的。萬筱菊走後,她又眼巴巴地看著,就像當初看到他回萬宅,身邊有太太陪著,白玉婷孤單地幻想自己和萬筱菊結婚的情景。從現在的神態來看,她是愛得更深了。



別被七爺大大咧咧的性格給誤導了,認為白玉婷是作。哥哥實力寵妹不假,對女人卻是見一個愛一個。黃春懷孕期間,他和楊九紅好上了。槐花剛死,他又急著娶香秀。


妹妹比他痴情、專注得多,她是不會稀裡糊塗地跟萬筱菊在一起的,她已經過了,為愛不顧一切的年紀,現在更在乎身份。


曾經白玉婷風風火火的,像極了尊貴版的楊九紅,後期反而比楊九紅更成熟理智,才不至於愛得那麼卑微。反過來,就容易理解,為什麼楊九紅會輸給抱狗的丫頭香秀?


十年來,七爺才去濟南兩次,楊九紅對他的想念超過了抱怨,一切都隨了七爺心意,未免太便宜他了。

白玉婷不是楊九紅,前者活得更明白,懂得駕馭自己的內心,用記憶把自己保護得很好。不像楊九紅,在吃醋爭風中,把自己逼得年老色衰,做事也不分主次了,失了氣度和格局。


畢竟她們的身份和成長環境不同,註定了心境的差距。

白玉婷選擇和照片結婚,是她自己的選擇,而且按標準禮數,一樣不落,她沒忘大宅門裡的規矩。當她見到萬筱菊的時候,主動蓋上蓋頭,像是習慣性動作了,可想而知她之前經常這樣。在情不自禁中,忽然不知所措,真人掀蓋頭、手牽手,她拒絕了。

從白玉婷的角度來看,她還是個姑娘呢,第一次和男人有肢體接觸,她這是不習慣。


一舉一動中,都透著大家閨秀的氣質。初見面時,白玉婷還向他行禮,說到“快進來吧,我七哥都等半天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眼神直勾勾的,急迫的心情都寫在臉上。她要是再衝動,恐怕又要嚇跑他,那就是害了他。

齊老闆誇婷姑娘見義勇為,白玉婷挺害羞的,臉都紅了,“這不是應該的嘛,正好給了我一個,給萬老闆效力的機會”。她都不好意思看萬筱菊,直到帶他去屋子裡,還是客客氣氣的。拒絕反而是出於禮貌。

教養和分寸拿捏得剛好,該換萬筱菊表態了。

白玉婷愛得純粹且理性,一個人過了這些年,頗有當家人的氣場,眉宇之間挺像白文氏的。做事果斷乾脆,聽她說“晚上出去就等於被抓”,這心計不亞於楊九紅闖關東時,展現的智慧。


白玉婷霸氣抽菸,簡直就是七爺同款,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白玉婷變了,是骨子裡散發的魅力,現在才是和萬筱菊相愛的最佳時刻。

白玉婷為什麼拒絕真人?還有一種說法是,白玉婷想到了她母親,才會回孃家。她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七爺多好面子啊,還能答應操辦婚禮,同樣,白玉婷看出他對香秀的意思,主動當媒人,幫著張羅。


當初白文氏根本不許白玉婷有嫁戲子的想法,現在一切順理成章了,她反倒想起了母親的教誨,心裡拿不定主意了。白玉婷是真孝順,白景琦才是愚孝。

以前都是萬筱菊拒絕她,她就不該拒絕一次嗎?

只有這樣,萬筱菊才能明白,當初白玉婷的瘋狂,有多可貴。看似耍小姐脾氣,恐怕再也找不到,像她這樣深情且大氣的女人了。白玉婷的做法是對的。

以往在家裡給他看肚兜,把人家嚇冒汗了,這次什麼也不做,反而留在了他的心。

你是有太太的人,我也是有照片的人。

白玉婷活出了精氣神兒,兩位師哥,恐怕也是到最後才看懂白玉婷。

不然萬筱菊怎麼不知道她和自己的照片拜堂成親了?

當時齊老闆和陳爺都在場,這樣新鮮的場面,表情略尷尬,心想“隨她去吧”。



這其中是不是有劇情bug,十年內白玉婷沒去看過戲?

如果她捧場,有誰不知道她是衝萬筱菊來的,自然會議論她嫁照片一事,總會傳到萬筱菊耳朵裡的,然而他一點都不知道。

這就是編劇令人佩服的一點,把所有的不合理,安排得絲絲入扣,挺耐人尋味的,劇本有嚼頭。可以透露出,白玉婷這些年沒再折騰,而是守著照片過日子。難怪她看到真人,一副太太模樣。

有自己的堅持,又守著規矩,挺好。

白玉婷的做派挺像位“爺”的,沒有再麻煩七哥,更沒有為難萬筱菊的師哥。所以,師哥投奔七爺,就是在成全二位。明知道白玉婷的家,是給萬老闆準備的,還禮貌地說“這不合適吧,要不先打聲招呼”。

在臺上是戲子,生活裡也是“角兒”,做事夠體面。都是向著萬筱菊的,更是被白小姐的心意所感動,大家都在等待時機,把逗號變為圓滿的句號。他們彼此尊重,互相幫襯,還默契十足,四位都是高人啊。



白玉婷和楊九紅一樣痴情,後期白玉婷卻更傾向於香秀,因為她們都沒有丟失可愛本性。

依然記得白玉婷為了看戲,擠丟一隻鞋,回來還樂呵呵地聊萬筱菊的《二堂舍子》,滿滿的少女氣息,機靈、頑皮勁兒夠招人喜歡。


最經典的畫面,除了她和照片結婚。那就是她看戲時的樣子,要麼瘋狂得往臺上撒首飾,要麼戴著眼鏡看入了迷。

蔣雯麗本來是要演楊九紅的,看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調換角色更合適了。白玉婷眼神百變,真誠得打動人心,渴望得頗有女人味,理智得充滿貴族氣質。

扮上戲服,和萬筱菊神似,簡直就是天生一對兒。


娛樂新寵


因為白玉婷愛的是舞臺上的萬筱菊。

就如段譽愛的是石像,而不是真愛的王語嫣一樣。

遠香近臭的道理,大家都應該理解吧?


四川達州


相見不如懷念,白玉婷就是現在的追星女孩,她喜歡的是自己想象出來的萬筱菊,當初非要嫁真人無非是瘋狂迷戀期,後來和照片結婚,感覺照片才是她理想中要嫁的那個人,就是她想象出來的萬筱菊。最後沒答應真人,是她想明白了,她要的是一種感覺,並不是實實在在的人。

白玉婷窮追不捨萬筱菊,不顧世俗眼光,人倫常綱愛上一個當時不被認可的戲子,可是萬菊卻再三拒絕,看過大宅門的都知道,白玉婷從小到大沒有人敢欺負,性格孤傲,在再三追求甚至讓我大哥白景琦去遊說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被拒之門外,索性跟照片結婚10年。

後面萬筱菊來白玉婷門下躲難,卻滿眼婆娑的說道“你居然跟我的照片結婚了”白玉婷內心心如刀割,“你居然這麼久都不知道?” 等待了10年這短短兩句話,我相信就已經讓白玉婷不再想見到萬筱菊,我為你苦苦白了頭,你卻偷偷焗了油,如果你心裡真的有我怎麼會連我跟你照片結婚都不知道?



說明我離開你之後你並沒有打聽過我任何事蹟,你當初的不聞不問,到如今的恍然大悟,試問任何一個人,你會接受嗎??所以最後萬筱菊想牽起白玉婷的手的時候,白玉婷毫不猶豫的說了一句“我是和萬筱菊的照片結的婚”後毅然轉身離去……因為她覺得沒有任何必要和意義再去接受一個摧毀她精神靈魂的人。



其實看電視的時候很羨慕白玉婷,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有個疼愛自己的很有實力哥哥,有資本活自己,想怎麼活就怎麼活,一輩子本來就不長,能隨心所欲的活,這才是最大的幸福。

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當初的執念已經隨著時光成為記憶。萬筱菊是她一生的枷鎖,放棄也是表明她一生從來都沒有枷鎖。有些執念一直有,但是不值得去追求了。


入行娛樂


很多時候,深愛一個人、一件事物,愛了良久,其實愛的早已不再單純是那個人或事物了,而是自己在內心賦予他/她/它的一種感覺。在那種亦真亦幻的恍惚裡,他/她/它彷彿如你所念所願的樣子一般完滿。可能當你真正摒棄這一切後客觀地去看,那些人或事物也不是你心中所認為的樣子。可是自己還是依舊捍衛堅守著,不允許任何東西,打擾了他/她/它在心中的模樣,即使真實的他們並不一定是這樣。

白玉婷深愛著萬筱菊,那個她心目中被自己賦予了形象的那個萬筱菊。她迷戀他,凡他的戲,她每場必看,看得如痴如醉,散戲後還要偷偷跟在萬筱菊的車後看他走進家門。她多次請求七哥出面爭取和萬筱菊的婚姻,她只是想和萬筱菊在一起,甚至可以不計較名分,但是最終也沒有獲得萬筱菊的同意。她幻想過和萬筱菊婚後的生活,也爭取過和萬筱菊在一起的機會,可是現實是殘忍的,但她不甘心,最後執意嫁給了萬筱菊的照片。

後來萬筱菊因為得罪日本人來到白玉婷處避難,所有人都以為他們會就此在一起,結果他們錯了。白玉婷帶萬筱菊來到她為他安排的臥室,整間屋子擺滿了菊花,枕頭、被子等都繡著菊花,牆上是她和他的兩幅照片,可以說,整間屋子的陳設都與“菊”有關,應萬筱菊名字中的“菊”字。萬筱菊被眼前的景象震驚,白玉婷解釋說:“我已經和您的照片結婚十年了。”萬筱菊卻是一臉茫然,白玉婷問:“沒有人告訴您嗎?”萬筱菊搖搖頭。此時白玉婷的心一定涼了一下,自己深愛他至此,他竟從來不曾知曉。甚至當年自己破天荒和照片結婚,轟動了整個北京城,他竟沒有聽說過。自己的付出是否真的如想象中般值得?

白玉婷在床邊坐下,蓋上了繡有菊花的蓋頭,萬筱菊也坐下了,揭開了玉亭的蓋頭。一剎那,萬筱菊握住了白玉婷的手,四目相對,他流下了兩行熱淚。也許他被白玉婷的痴情感動,也許他為辜負了白玉婷的痴情感到愧疚,也許他沒有想到會有一個女子為他用情至此,也許他認為這是白玉婷含蓄又直接的告白…這兩行淚包含了太多複雜的情感。可能很多觀眾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覺得接下來他們應該發生點什麼,白玉婷也算是美夢成真了。可是此時此刻,白玉婷是清醒的,她從萬筱菊的手中抽出了自己的手,坐車離開了。往後數日,皆是禮遇,發乎情,止乎禮。

愛了幾十年,發覺原來是自己活在夢裡。既然已經明白現實和想象的不一樣,那麼不如立即收手,繼續堅守想象中他的樣子。避免發生了什麼之後,讓她徹底厭棄了這份感情,那樣不是辜負了自己這麼多年的守身如玉麼?無論怎樣,任憑什麼也不可以汙濁了她心中那個完美的他的模樣。或許,對於白玉婷,這才是最好的結局。








戲音繞樑入夢來


白玉婷陷入的太深了。

從一開始全都是她的想象。她看到的是舞臺上的萬筱菊,一心一意要嫁的是這個

萬筱菊。為此著了迷,發了瘋。最後和照片結了婚。

當有機會和真人結婚時,她卻又拒絕了。

因為,白玉婷還沒有真瘋。她也知道自己做的太不合常理,太不理智,也知道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用事。所以,當真有機會實現夢想時,她知道不能去做。

那樣的話,她從小到大編織的夢就會被現實擊碎。有了一把年紀的白玉婷寧願繼續把這個夢做下去,而不願走進現實。


故紙匯


很清醒 愛的是自己心目中的那個他


薏薏yiyi


要說白玉婷那可是追星女孩的祖奶奶,他對萬筱菊的迷戀和現在追星族來說那是有過之而不及,打心眼裡我是佩服她的,當然更讓人羨慕的是她有個疼她寵她的哥哥。

《大宅門》這部劇到現在已然十多年了,當初看的時候還是在義務教育階段,那會就只覺得這就是個刁蠻任性的大小姐,仗著家財業大家裡寵著,對喜歡的人或物就要得到手無理取鬧。

可是吧,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也有了喜愛的“萬筱菊”之後,就越來越佩服白玉婷的敢作敢當,從最初的喜歡他到就想給他花錢,到蒐集與他有關的一切,最後想著要是能嫁給他該有多完美的時候,純粹而單純的心思,已經是分不清喜歡的到底是臺上的角兒還是臺下活生生人了,但是想嫁給他的心是不變的,哪怕給他做小,哪怕給他當個丫鬟伺候他,那會子哪還顧忌門當戶對,哪還管他家裡妻室如何,能每天和他見見面而且是在同一屋簷下就是天大的幸福了,這個執念從十幾歲的萌生到奔三十的老姑娘都不曾有過改變,但是女人到了一定歲數對於名分是在意的,我喜歡你是光明正大的,是有名有份的,嫁給照片是對自己多年的喜歡的一個名分的肯定。

十年又十年,夜夜陪伴的雖然始終是那朵菊花,但是愛慕之情並未消散,沒有摻雜油鹽醬醋的煙火氣,讓這份感情更加純粹,十年前大家笑話也好不恥也罷,嫁了就是嫁了,外人雖還稱呼一聲婷小姐,但玉婷心裡應該是想讓人能叫一聲萬夫人的,嫁了十年的人卻再也沒有見過他,這一天竟然等來他來避難,欣喜、激動、興奮、惶恐……種種心情有是有,但到了這個年紀反而想起了二奶奶當年的勸導,終究是長在大宅門裡的小姐,豈能讓人看清了去,而且這個人還是我夢寐以求卻求之不得的人。

把他領進那間新房,意料之中的驚訝或者說驚嚇,但也算是比當年要鎮定的多,玉婷哪裡不知道萬筱菊眼裡的感動,只要她軟軟的叫他一聲,低眉淺笑順勢入懷,這愛了二十多年,等了二十多年的感情不就圓滿了麼?

可是都這麼二十多年了啊,玉婷已非當年的白家不諳世事的千金大小姐,活了半輩子了,和萬筱菊成與不成此刻都只是一念之間而已,夢裡的人就在眼前玉婷卻猶豫了,這麼多年自己愛的人究竟是誰?是舞臺上的萬筱菊?是臺下的萬老闆?還是與自己共枕眠了十多年的相片?

十多年前求哥哥去說媒,那時候當姨太太也好,做使喚丫頭也罷,只要萬老闆一句話玉婷就是萬老闆您的了,時光荏苒,您如今在我處避難,我對你的情不曾改變,你對我是否真的有情?拋開感動與同情,愛情可曾有過一分?在我處避難也只是權宜之計,以後難道我要為了這點子同情跟你過東躲西藏風餐露宿的日子嗎?過去的白玉婷可以,而現在的萬夫人不可以,我既然已經嫁給相片,生是相片的人,死是相片的鬼,一女不事二夫,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也是不好的,我回我哥那,這裡就給你暫住吧。

整個宅子裡只有白景琦懂他妹妹的痴情,知他妹妹的心思,哪兒是不愛了,更不是不能與他共患難,只是想讓他欠著這點子情義,讓他在後半生裡都忘不了我白玉婷,為了你我可以終身守著活寡,更可以為你去死,但僅此而已,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是我半輩子明白的道理,如今看來也不算太晚,再見了我的愛人,再見了萬筱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