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職場中,為什麼有時候你越聽話,越得不到領導賞識?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汪Sir觀點】我認為領導賞識的員工永遠是那些有能力,能發揮自身價值的員工。而聽話的員工,表面看是服從指揮,領導讓打哪裡就打哪裡,實則這樣的員工往往是唯唯諾諾、缺乏主見、沒有擔當。

在我剛做管理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聽話的員工”。什麼事都按我說的做,我自己能夠把控一切。可是慢慢地我發現,其實什麼事都是我在做,“聽話員工”對於我來說,就像自己多了一雙手而已。從那時候我才明白過來,什麼樣的員工對公司來說是優秀的。

聽話員工的特點

1.一切工作聽指揮

我的老朋友Jacky,他是一家大型企業的HRBP。他曾和我分享一個他的經驗所得。有次Jacky找一位職員做離職談話,這位職員剛剛入職三個月,做錯了三件工作。談話中,對方將過錯全部推給她的主管,聲稱所有的事情都是主管要求做的。Jacky問她,以她過去在這行五年的工作經驗,能不能判斷出,主管交代的工作有問題?她回答,能,但是如果主管採納了她的建議,最後她又沒辦好,事情就都是她的責任了。

“聽話員工”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聽話”二字,什麼事都聽領導的,但是領導說的都是對的嗎?員工難道就一定會照著錯去執行,而不提供建議嗎?通常“聽話員工”也有會提出不同意見的,但是他們往往不會直接了當提出,而是拐著彎進行暗示。期望領導能從暗示中,自己明白,自己主動改變指令。這樣這個方案就不是“聽話員工”說的,他們就不用擔責。

所以“聽話”的本質就是免擔責。

2.喜歡重複的簡單勞動

“聽話員工”喜歡做重複的簡單勞動,不用複雜的技能,不用創意,不用自己來做決定。在企業中,特別是基層簡單工作崗位,“聽話員工”是很需要的。因為他們能按領導要求不斷重複簡單的工作。沒有過多的想法,工作注意力集中。但是這樣的員工,因為不斷重複簡單勞動,很少對工作進行思考,漸漸失去主見。

3.坐等機會

“聽話員工”一般不會主動,喜歡按部就班。習慣等待,等待被分派工作,等待升職的機會。而“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員工一直什麼任務都做,還不吭一聲,領導就會覺得這位員工對當前現狀很滿意,沒有職業規劃,不思進取。加上原本工作業績也沒什麼亮點,如果領導計劃選拔人才,他們通常不在考慮之列。

領導喜歡的員工特點

1.工作專業,有責任

工作中能力是第一位的,因為能力能為企業創造利潤。但是光有專業能力是不夠的,還要有責任感,因為責任感是確保能力發揮的第一要素。如果沒有責任感,員工就會像前面Jacky故事裡的員工一樣,有著五年工作經驗,發現問題,因為怕要承擔責任,而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2.獨立思考,有創意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領導雖然位置高,見過的事多,獲得信息的渠道廣,判斷事務的角度會比下屬要全面,但是始終會存在盲點。優秀的員工,會獨立思考,會給自己提問題,因此會更有創造力。員工的想法,員工的創造力,正可以來彌補領導決策的盲點。有時提的不對,領導也會對其加以教導,使之成長。

但是不管如何,這證明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思考。什麼樣的員工會思考自己的工作?對自己有要求,對工作有投入的人,才會去思考。領導通常都會喜歡有想法的員工,熱愛工作的員工。更何況,創造力有時候還能創造巨大的企業效益。

3.發現問題,有方案

在日本,職員一般是不會主動敲領導辦公室門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恥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自己主動進領導辦公室,意味著尋求幫助。而公司請自己來,是解決問題的,而不是發現問題的,這樣就顯得自己很無能。

但是在中國,很多領導放心不下屬的工作,他們習慣員工主動彙報情況,特別是發現問題的時候。優秀的員工,會證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反饋問題,尋求幫助。所以他們在彙報問題的同時,會拿出解決方案,以證明自己的價值所在。

【總結】領導不缺唯唯諾諾的下屬,他們喜歡下屬做事說話,有理有據。領導要的不是重複生產的機器,而是喜歡下屬有見地,能為自己分擔的工作。說到底,職場論的不是苦勞,領導重用的是有能力,工作負責,能為企業帶來高價值的員工。


我是汪Sir,希望我的經驗分享可以幫助你及每一位職場人。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