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现在有哪款推荐购买的保险呢,在疫情期间也能起到作用的?

用户7348226823597


首先这里要说明的是,国家已经明确兜底费用,也就是疫情期间,所有住院的治疗费用都不需要患者出,因此你没有看到任何关于疫情期间还需要自己出治疗费用的问题。

而有些人将误政策识解读为国家财政只出60%,个人要承担40%,这是天大的误会,政策的意思,是先按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报销,而个人部分由财政兜底,如果是异地就医,由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的就医地财政负责,而中内财政负责补助60%。而个人部分兜底的对象包括确诊和疑似患者。个人自费的部分只是地方财政与国家财政怎么拆分的问题根本没有说到要个人负担的问题。


比如,我在广州,因感染,花了5万,医保报了2万,3万要自费。那么中央财政就会视广州的财政能力进行助,如果广州财政不需要财政补充,那就由广州的财政直接出了这3万元。如果需要中央财政策补助,那中央财政最高的补助费用是30000*60%=18000元,广州财政负责剩下的12000元。同行们如果还对此有疑问,可以打电话去求证,不要再闹出笑话了。


而商业保险可以起到的价值是什么?

1、重疾险:对于感染后引发了重疾险保险合同规定的一些疾病,达到了条款规定的理赔程度,或者出现疾病终末期情况、身故、全残等情况的人,这方面是可以理赔的,这是商业保险对于家庭收入损失的补充。但条件是要达到合同条款规定的程度。身故后家庭的责任,国家是不负责的,因此,商业补充覆盖的是国家财政没有办法覆盖的部分。


2、医疗险:国家财政也不是每次都能吃得消,毕竟还有养老、平时的医疗、教育、基建等等一大堆支出,如果未来疫情反复,或者再发生其它疫情,取消或者调整相关的兜底政策,又或者减少兜底的比例,医疗险就会发挥他住院报销的价值了,这个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3、其它带身故、全残比如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等。包括疫情期间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短期意外险带新冠肺炎扩展条款的产品。主要是对于生命价值的补偿。


4、疫情期间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短期意外险带新冠肺炎扩展条款的产品,有一些公司也设置了新冠肺炎隔离、住院的津贴。相当于除了在国家兜底之上,通过商业险的新冠津贴条款,每天有一笔营养费用的补充。不过,保障期限基本上都是保障到今年的4月30日。


如果只针对疫情,建议买个带扩展条款的意外险就好。但如果你需要考虑长远的保障。就要做具体的健康与财务分析了。

希望能解你心中疑惑。


老葱的识险视角


刚一朋友推荐我的:我们公司刚推出了一个卡单。一天一块钱可以保一家三代人的意外,夫妻双方、双方的父母还有孩子。不管是磕磕碰碰,猫抓狗咬,只要花钱超过300就能报销,55岁以上最多可以报销5000块钱,55岁以内最多可以报销2万。



保蠡生活


买保险首先要考虑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担心目前的新冠肺炎,现在好多公司都推荐有赠险活动,比如平安的e保平安、人保的国寿e无忧等等都可以免费领取,保障期限一般都是90天而是没有等待期,保额一般都是20万。

如果还考虑其他保障那就根据自己的家庭能力和主要需求来规划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的话首选消费型百万医疗险,最起码保证看得起病。这个险种一般性价比都很高,产品也有很多,个人推荐首选线下产品,最起码有业务员给你一对一给你服务,比如平安的e生保。类似这种百万医疗险建议全家每人都有一份,钱不多是个保障。

其次再配置重疾和意外险。这个首先要给家里最能挣钱的几位优先配置上,保证不能因病致贫。因为重疾险又叫做收入损失险,也就是说重疾险的最大的作用是弥补重疾期间家庭生活开支,维持家庭继续运行,孩子不会失学、房贷不会停交,生活还能继续。这个保额根据自己家庭经济能力去定。有能力多买点儿没能力先少买点。对于意外险有两种选择,家庭条件一般的话就选择一年期消费型意外险,保费不多保额很高。如果家庭条件可以,也可以选择定期型意外险,比如交15年保到75岁这种,优点是保额高,到期保费能返还。最后搭配寿险,寿险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当人不得不提前离开时给家人留爱不留债。根据家庭条件可以搭配终身制和定期型及消费型同步去配置争取达到少花钱多办事。

当家庭经济支柱保障配置齐全再考虑孩子和父母,一般年长的父母建议搭配消费型住院医疗和意外就可以。孩子呢首选消费型医疗和意外,类似于平安的爱你宝贝卡,四五百块钱意外医疗1万、住院医疗30万基本上够用。如果整体家庭年保费没超年可支配收入的10%~15%,还有余额可支配就可以给可以考虑重疾等保障。

其实保险就是一个未雨绸缪提前规划,保险坑不坑不在于保险公司,而在于业务员。找对人办对事就可以事半功倍,我的宗旨就是让客户少花钱多办事。以上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阿献送钱送保


疫情期间我们购买哪些保险能起到作用呢?

1、重疾险

重大疾病保险只赔付合同里约定的疾病并且要达到相应的赔付条件。

此次新冠肺炎,目前尚不在市面上任何重疾险病种列表中,很难得到赔付。但是,如果因为新冠肺炎引起相关并发症,譬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深度昏迷等较为严重的后果时,重疾险有可能进行赔付。

如果是带身故的重疾险,在医治无效身故后,可以得到赔付。

2、医疗险

只要符合条款中就医行为的约定就可以得到赔付,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

医保报销后,需要自付的医药费,医疗险可继续赔付。如果医疗险是报销性质的,可以报销治疗费用;如果医疗险涵盖住院津贴,可按照住院天数进行赔付。

在此提示,对于已购或拟购的医疗险中,请关注产品的免责部分,是否将甲类及乙类法定传染病列入其责任免除,同时对照该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公示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责任扩展公告来进一步明确产品的保障范围。

3、意外险

此次新冠肺炎属于疾病,并不属于意外,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不赔。如果患者购买的是包含猝死责任的意外险,可具体依照保险公司条款约定进行赔付,或保险公司在其官网公示将意外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可以得到赔付。

4、寿险

无论定期寿险还是终身寿险,如果因为新冠肺炎导致身故或全残,按照其保险责任可以得到赔付。

赠人一赞,手留余香,谢谢你的鼓励,我会持续分享干货。


晓峰创作


疫情期间,大家的保险意识又进一步增强了,很多朋友考虑到给自己和家人增加一些合适的保障。身边朋友作为从事保险行业11年的老保险,经过咨询她们,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1.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购买适当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附加百万医疗、住院医疗、意外医疗等,因为疫情期间,大部分保险公司的大病保险都加上了新冠肺炎的保险责任,一年几千块钱就能拥有几百万的保障,举个例子:30岁男性,一年交9988元,交18年,保障终身,110种重大疾病保障30万,确诊新冠肺炎再加9万,57种轻症最高保障18万,每年住院医疗费最高401万,意外医疗门诊费1万,意外身故赔付40万,疾病身故赔付30万,而且被保人一旦确诊轻症,免交后期所有主险保费,合同继续有效。

2.如果你家的大病保险保额已经充足了,比如每个人达到了50-100万保额,可以考虑辅助意外险,比如200块钱保一家5口人的,涵盖新冠病毒责任,磕磕碰碰狗抓猫咬都能报销医疗费等。

保险人人都需要,但购买保险要根据家庭情况而定,一般把家庭年收入的15%-20%拿来购买保险是非常合适的,避免超出了家庭承受能力,导致中途退保,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回答希望对大家有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购置部分保险,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欢迎大家于文末留言其它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留言咨询,共同交流学习。


1008sk淘气小子


太平洋刚推出的“勇敢者”。是不错的选择。

首先,从公司来说,太平洋保险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三大保险公司之一。实力强,服务好,有保障。

太平洋保险公司,针对这次疫情。理赔再次升级。开通7×24小时理赔服务热线。开通理赔快速服务通道。提供专人理赔辅助服务。

还有就是购买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医疗险产品,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公司取消医院等级限制,取消等待期限制。取消特定传染病等免责事项,取消医保范围限制。取消免赔额,免赔天数,免赔比例的限制。更好的服务大众。

在来看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这款产品,保额20万,保险期间1年。保险责任意外伤害身故/残疾(扩展至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身故和残疾)。

这款保险我觉得还不错,大家可以了解了解。一起交流分享。


民间牛散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月11日9时18分,全国确诊病例42708例,疑似病例21675例,累计死亡人数1017人,治愈人数3998例。

日趋上升的确诊病例背后,关乎患者的损失,如何降低损失或将损失最小化,保险成为选择途径之一。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期,有互联网公司旗下保险平台近期接到的咨询量明显增加,医疗险销售呈明显上升态势。

“每一次大疫情过后,都会出现投保率增加的现象。”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直言。

消费需求之下,保险公司摩拳擦掌,保险产品应运而生。

1月底,泰康人寿推出一款名为“泰康爱心保”的保险产品,其销售人员陈然告诉投中网,泰康爱心保是泰康人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推出的一款公益产品,消费者只需100元便可购买一份价值20万,保险期限为一年的保险产品,出生满30天~70岁可投保,每人最高购5份。

“没有观察期,24小时生效。”陈然称,泰康爱心保随买随用,但消费者只能为自己的直系亲属购买,不能帮助旁系亲属购买。



农人小生


有邀必答:疫情面前,哪些推荐的保险产品也起到能作用?

疫情当前,很多会员开始关心保险,问朋友圈的保险推荐靠不靠谱。其实疫情特殊时期,直接的医疗费用基本都由国家买单,但的确有一些保险能够起到作用,我们从医疗险、重疾险、寿险、意外险、财产险等主流险种以及大病互助项目、针对疫情定制的赠送保险等七大产品出发,为大家做了一个简单梳理。疫情过后,大家肯定也会越来越重视对类似意外的预防,会需要了解一些保险工具,我们后续还会再推出一些保险产品研究供大家参考,请各位会员注意关注社群。

(1)医疗险:国家兜底医疗费,医疗险仅住院津贴等附加条款有效

首先,医疗险的常规险种根据保额和对应的保费可以分成门诊险和小额住院医疗险以及高端医疗险,其中门诊险和小额住院医疗险保额较小,一般不会超过1万元,在本次疫情面前基本没什么用,而高端的医疗险保费非常昂贵,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很难负担的起,因此并不适用。

不过最近几年兴起的百万医疗险(一年期医疗险,根据年龄不同保费200-2000不等可保障300万-600万住院医疗费用,1万免赔额),作为非常适合普通人的医疗险本身是非常有用的,不过由于国家已经将兜底确诊患者及疑似患者的医疗费用,而扣除医保部分才会计入保障的百万医疗险,实际上患者是用不到的。不过一般百万医疗险中的附加条款仍然可以生效,比如以微医保·百万医疗险为例,有100元/天的住院津贴,可以累积领取180天。

(2)重疾险:除非附带身故条款或者出现保险规定情况才能理赔

重疾险顾名思义是保障重大疾病,一旦确诊疾病在合同范围内就可以立刻得到保额赔付的保险,但并非所有疾病都可以得到保障,一般来说新冠肺炎不在其中。在当前疫情下,重疾险发生作用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附带身故责任而被保险人由于新冠身故,可以获得赔偿。另一种是如果由于新冠导致被保险人出现符合保险规定的情况,也可以获得赔付,这几种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症状。

(3)寿险:身故可获得赔偿

寿险的判定标准是死亡与否,而不探究死亡的原因,因此如果因新冠肺炎死亡,是可以获得保险赔偿的。不过这里有一种必须要提到的情况,就是如果是在刚购买保险还没有生效的等待期内,保险就保障由于意外导致的死亡。在本次疫情中,华贵人寿取消了1月27日之前购买人群的等待期,阳光人寿取消等待期则没有任何限制。

(4)意外险:非专门针对新冠的保险不赔

意外险是否赔付的本身判定最重要的一条是非疾病的,因此一般情况下的意外险是不会赔付的。不过由于新冠的疫情比较严重,有公司推出了包含新冠疫情的意外险,比如泰康爱心保、富德生命人寿的安心保等

(5)财产险:对符合条件的衍生情况保障

财产险本身对新冠疫情引发的人身伤害是没有保障责任的,但是对于由于疫情产生的衍生问题例如营业中断、活动取消/延迟/更换场地等保险是有赔付责任的,据21世纪报道“非典”期间,就曾有经典因营业中断向保险公司索赔。

(6)大病互助项目:保障身故责任

以支付宝相互宝为代表的困难互助项目在疫情发生纷纷将因新冠身故的责任纳入到保障范围内,一旦确认,就可以得到相互保险的赔偿,与之类似的还有新浪护互助、360互助等

(7)赠送保险:根据赠送条件进行赔偿

以支付宝、微保为代表的线上保险销售机构以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人保、太保、新华等都针对参与救治新冠患者的医护人员赠送了数额不同的保险,其中前者需要领取后才能生效,后者则一般有特定的地区和人员限制。不过支付宝还上线了一款普通人也能领取的好医保·抗新冠保障金,可以免费加入,每人每天领取500保额,上限2万保额。这些都可以对确诊新冠的患者进行赔付。


竹木纤维生态环保装饰


但是我我们感觉买保险会上瘾的,我给家人都买了!个人建议要买保险从以下方便考虑:

1.优先后面意外险,这个全家都要购买,现在意外太多了,这个大家都能买的起!

2.再优先保障有劳动能力的人,如果钱不是很富有,一定要买消费型保险,比如支付宝里有长期医保险,我个人购买的是人保的,这个保险优势是6年累积免赔额1万!当然可以买泰康百万医疗保险,价格都不贵,自己可以到支付宝或者京东金融搜一下!

3.给小孩子(1--17岁)建议后面京东金融里的平安少儿险,这个主要是保障小孩万一生病住院需要的一些费用,重点是价格比较实惠(128元)保险一年!报销比较快!

4.如果手里钱还能周转开了,可以买保终身的大病医疗险和寿险,大病医疗险顾名思义只有大病才会报销,寿险是被保险人去世才赔付的!

5.也可以后面癌症险,根据个人经济状况看的!

当时现在你可以先进入支付宝,办理相互保,这个比较实惠,万一出现重点疾病会赔付10万—30万,每月分担费用,现在可以获得10万新冠肺炎保险费用!其他的太平保险,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人寿保险都有针对疫情列入,可以购买的!

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


随缘永哥


01

疫情面前,哪些险种能为我们保驾护航?

1、医疗险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医疗险。如果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治疗是免不了的。

医疗险一般分为门诊险、小额住院医疗险、百万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

门诊险和小额住院医疗险可以报销门诊或者住院的治疗费用,但保额比较低,一般是5000-10000元。

在对抗大病风险方面,作用并不够;

高端医疗险虽然保障比较足,但价格比较昂贵,动辄成千上万,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是不小的负担。

小编一直认为,百万医疗险才是最需要配置,适合大多数人的医疗险种。

以众安尊享一生2019为例,30岁成年人,每年只需要300块左右的保费,就可以获得300万的住院医疗保障,和质子重离子、就医绿通等服务。

一般情况下,百万医疗险只针住院治疗,而且会有10000块的免赔额,超过10000块的部分才能向保险公司报销。

部分百万医疗险产品,对于传染疾病是免责的。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已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为乙类传染病,如果已经购买的产品是有这样的免责条款,是不能报销治疗费用的。

为了配合对抗疫情,很多保险公司都对自家医疗险产品作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取消等待期和免赔额,简化理赔程序,不限用药等。

百万医疗险能不能报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治疗费用主要看以下两点:

(1)是否有关于肺炎的免责条款,没有的话理赔是没有问题的;

(2)如果有免责条款,产品所属保险公司是否对此次肺炎作出了相关承担责任的声明。

其实对于这次疫情的治疗费用,各位都不需要太担心。

因为国家已经承诺,包括疑似病例的治疗费用,个人承担的部分都由国家兜底。

所以即便商业保险不能报销,我们还有国家作为后盾。

关键时候还是国家最靠谱,小编很有信心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战“疫”。

2、重疾险

作为对抗疾病风险的另一个重要险种,重疾险是否的能够保障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

小编曾经说过,重疾险并非所有疾病都能保障,它的赔付标准一般有三个:​

(1)确诊即赔,譬如癌症;​

(2)实施了某个合同规定的手术,譬如冠状动脉搭桥术;

(3)疾病达到一定标准,譬如深度昏迷,要求持续使用呼吸机及其他生命维持系统96小时以上。​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重疾险产品都没有把肺炎纳入到保障范围内,单纯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是不能通过重疾险获得赔付。

不过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引发休克从而导致重度昏迷,如果达到合同的标准,就能获得合同约定的保额。

3、寿险

接触过寿险的朋友都知道,等待期过后,无论是因为意外或者疾病导致的身故,都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金。

在等待期内,一般只保障意外导致的身故。

如果所购买的寿险已经超过等待期,被保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身故,也是在寿险的保障范围内的。

在这里小编想表扬两家保险公司,分别是阳光人寿和华贵人寿。

针对这次疫情,两家保险公司都宣布旗下的寿险产品取消了等待期;

大部分保险公司只针对自家医疗险产品取消等待期,而阳光人寿和华贵人寿是仅有两家针对寿险产品取消等待期的公司。

不过华贵人寿需要在1、27日前购买的人群才能享受,阳光人寿并没有限制。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只针对疫情导致的重疾、身故才会取消等待期哦!

从目前公布的疫情数据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一直在3%-4%,配置一份寿险还是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两家公司的举措在疫情面前对消费者是很友好的,必须点个赞。

小编曾经介绍过两家公司的产品,华贵大麦2020和阳光I保麦满分PRO定期寿险,都是目前市面上比较优秀的寿险产品。

4、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保障由于意外导致的身故或者伤残,部分产品还会有意外医疗和猝死等保障,譬如亚太超人尊贵版。

而意外险中的“意外”指非本意的、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的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属于疾病原因导致的,它并不属于意外险中的“意外”,所以不能够通过意外险进行保障。

5、年金险

从本质上来讲,年金险属于一种理财型保险。

它的最大作用是保障被保人在某个时间段有零花钱,并不足以对抗意外或者疾病导致的风险。

一般的年金险对于被保人身故,会返还已交保费或者现金价值的较大者。

除此以外并没有太多的保障功能。

这意味着,在疫情面前,年金险的作用并不大。

02

疫情肆虐,现在买保险还来得及吗?

很多人在风险来临之前,往往忽视保险的作用。

一旦面临风险或者身边的人出现各种风险才想到要配置保险。

在这次疫情到来之后,很多人也焦急地向小编咨询,现在配置保险是否来得及?

小编还是那个观点:保险越早配置,就越早得到保障。

我们不是因为风险到来才要买保险,而是要买保险预防风险的到来。

已经购买保险的朋友,并不需要为疫情带来的风险担惊受怕。

虽然国家已经承诺会为治疗费用作为兜底,但如果因为病疫导致的身故,只能通过寿险产品作为保障。

万一身故的情况发生在家庭经济支柱身上,对一个家庭造成的打击是不堪设想的。

本次的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后续会带来什么样的后遗症,目前还是未知之数。

往后如果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所产生的治疗费用可能会是不小的负担。

如果提前配置了医疗险和重疾险,就能消除这种后顾之忧。

即便收入不高,也会有合适的产品,只要合理搭配。

03

抗击疫情,你我他都不能置身事外

钟南山院士说过:前线工作的医务人员,用生命在为我们打仗。但这个难关能不能快速渡过,不仅是靠医务人员,还要靠我们自己。

抗击疫情,我们都不能置身事外。

在这个时刻,小编认为,我们能够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预防工作,保持个人清洁。预防胜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我们不能忽视预防作用。

2、不出门,不串门。出门要带好口罩,尽量避免出门。减少病毒再次传播的机会,我们才能战胜疫情。

3、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疫情数据,国家会及时为我们更新。谣言只会增加恐慌,为社会添乱。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该让这些谣言止于智者。

4、相信医务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怀和支持每一位为我们奋战的白衣天使,让我们都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我们经历过98年特大洪水,03年非典,08年汶川地震……

但种种困难都不可能击垮我们中华民族。

小编相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团结一致。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摘掉口罩,回归我们简单而快乐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