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樹上的男爵》封面

一個12歲的貴族的少爺,有一天終於忍受不了姐姐殘忍地肢解小動物做成的食物和充滿怨恨的家庭氛圍,他決定爬上聖櫟樹,並且再也不回到地面生活。在樹上,他學會了與大自然共處,學會了與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也學會了如何當一個正直、善良的人。直至他65歲逝世,依然堅守著不離開樹上生活的原則。這個男孩就是柯西莫——《樹上的男爵》的主人公。

柯西莫是一個幸運的人,他所生存的社會規則不能約束他,他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依然能汲取書本與大自然的力量,選擇當一個對社會有用、對自己負責的人。而柯西莫正是作者卡爾維諾理想中的自己。

伊塔洛·卡爾維諾,一個因猝死而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的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通曉歐洲思想文化傳統,卻拋棄傳統的寫作手法,不斷找尋新的敘事可能與構建方式,運用平和淡定的筆調,書寫現代社會關於人性、存在、暴力、生活世界的現代寓言,被稱為“寓言式奇幻文學的大師”。卡爾維諾的作品以深刻雋永的思維方式書寫,對現代小說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先鋒意義。

卡爾維諾曾說:“我仍然屬於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 ”

但卡爾維諾承認非常認真地對待柯西莫這個角色,把他認同為自己,堅持以特立獨行和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活在樹上,以此作為詩人、探險者、革命者的志趣。《樹上的男爵》正是卡爾維諾另類的自傳方式。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敢於挑戰:不向現存的條件投降

《樹上的男爵》中,為了拒絕食用姐姐殘忍肢解小動物而做成的食物,12歲的柯西莫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爬上了庭院裡那棵聖櫟樹。作為一個貴族少爺,雖然從小在嚴肅而老式+的家庭氛圍下長大,生活還是衣食無憂的。當他決定開始在樹上的生活時,面對的不僅僅是來自家庭的壓力,還有大自然的挑戰。

在卡爾維諾筆下,柯西莫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妥善辦法。在樹上生活初期,柯西莫只能依靠弟弟從家裡給他傳遞物資才能維持生活。他初步瞭解樹上的環境後,他用家裡的毛毯和木板搭建一個臨時空間進行歇息。當柯西莫更加全面地認識大自然後,他已經能將打獵到的動物毛皮給自己做衣服,用毛囊當睡袋度過了寒冷的冬天,用楊樹皮當水渠引流瀑布上的水進行飲用和洗澡,他已經能非常自在地活在樹上。只有一件事柯西莫無法完美地解決:當他心愛的女人離他而去,為了守住不離開樹上生活的原則,他只能孤獨地守在他的森林世界,但這也是柯西莫不向世俗愛情投降的一面。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在後來卡爾維諾《向迷宮挑戰》小說中提到:“不能向現存的條件投降,也不能蝸居斗室,而是要尋找一條出路,向物質世界的汪洋大海,即‘迷宮’挑戰。”

柯西莫從不向殘忍的姐姐投降,不向只在乎封地和尊嚴的父親投降,不向艱難的生活環境投降。而作者卡爾維諾,也從不向戰爭低頭,不向生活投降。

卡爾維諾活在戰爭的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一個意大利人,他積極參加當地游擊隊抵抗戰爭;作為一個作家,他積極為意大利共產黨撰寫文章,以創作小說的形式敢於向當時的存在各種弊端的社會提出挑戰。

正如他1967年提到:“現代文學的力量就在於它說出了社會和個人本來想說而又沒有意識到的一切,這就是文學所不斷提出的挑戰。我們住的房子越是明亮和豪華,房子的牆上就越有鬼影;因為進步和理性的夢中往往摻雜著鬼影。”

戰爭都是打著社會進行、讓人們過上更幸福生活的名義,而讓和諧的社會充滿了暴虐、恐慌、焦急、不安,敢於揪出“鬼影”的作家,才是真正擁有文學力量的作家。


善於觀察: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世界

卡爾維諾是一個出色的觀察者。他眼裡的世界,總能更加豐滿,更加清晰。

卡爾維諾善於觀察的特性,來源於他的家庭。他父親是個出色的園藝師,母親是植物學家。而他從小的居住壞境也與常人不一樣:他家的別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試驗站,又是熱帶植物的研究中心。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卡爾維諾從小耳濡目染,對大自然充滿了興趣,不僅從父母那裡學到了系統的自然科學知識,還熟悉各種奇花異草和動物的習性。在《樹上的男爵》裡卡爾維諾充分地展示出他對大自然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他一直在認真地觀察他所生存的世界。

男爵柯西莫認為從樹上觀察到的這個世界,雖然陌生,但賞心悅目。在樹上,他能觀察到更加廣闊的世界,有身邊的花草樹木,有遠處的海水船帆,也有在乎世俗儀態的父母親。以前,作為貴族少爺的柯西莫從來不會與僕人、農民聊天接觸,在樹上生活以後,他觀察到農民如何勞作,觀察到動物們如何戀愛,觀察到流浪漢如何偷果,也觀察到各種樹木的特性。在他的森林國度,他就像一個國王,所有樹上與樹下的信息都逃不過他,包括大自然和人性。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卡爾維諾和柯西莫都不是喜歡孤獨的人,他們甚至是一個喜歡參與各種人群活動的人。但是他們總是能將自己與這個世界分離開,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全面地觀察大自然、人類社會和自己,觀察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與《樹上的伯爵》同一年創作的小說《房產投機》,卡爾維諾沒有賦予主人公像柯西莫般自由而理想的世界,與柯西莫的生活相反的是,《房產投機》的主人公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處處碰壁,無法達到自己理想的生活。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都是作者卡爾維諾的真實生活,是他小時候被大自然幸福對待的生活,也是無力改變的充滿罪惡的現實社會。

卡爾維諾以旁觀者的態度觀察著周圍的一切,觀察著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戰爭年代,以文學創作的形式,將這個世界重新展現在我們眼前。


肩負使命:始終將作家使命、文學運用與對社會的責任結合在一起

卡爾維諾曾經在《物質世界的海洋》中提出:“戰後出現的這種向物質世界投降的歷史現象是由於人類無力引導事物發展的進程所致。”

而卡爾維諾一直致力於運用文學的力量引導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不受物質世界的控制。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柯西莫狼吞虎嚥地汲取大量書籍的精華,與他的老師神父高談闊論,聊專制與共和,講諸種宗教中的真與善,談中國的禮儀,里斯本的地震,談感覺主義。書本讓他更加聰慧,也更加理性。在強盜故意縱火引起森林火災發生的時候,柯西莫運用組織和領導能力,將人們組織起來杜絕縱火行為;發現城門外的間諜時,柯西莫勇於挑戰,將敵人擊潰;在法國發生革命的時候,他聚集全體居民,向他們講解政治新聞;他利用熟悉的森林壞境,帶領法國軍隊擊潰奧地利軍人等等。

柯西莫相信自己的能力,時刻為周圍的人著想,無論是幫人傳遞消息的小事,還是為法國軍隊提供策劃,柯西莫始終肩負著強烈的社會責任。他是一個生活的孤獨者,也是一個熱愛集體生活的人。

卡爾維諾給予了柯西莫能力與勇氣,讓柯西莫在當代社會的戰爭中發揮一己之力,為人們的幸福生活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豆瓣9.1分《樹上的男爵》|從男爵的一生探索卡爾維諾的文學力量

僅僅是賦予小說主人公有改變戰爭軌跡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讓讀者清醒地認識到現實生活的各種弊病,肩負著作為一個文人對社會的責任。1958年卡爾維諾出版的《煙雲》與1959年出版的《不存在的騎士》,深刻地披露了當時的社會弊病;1962年他發表《向迷宮挑戰》、《惶惑的年代》、《物質世界的海洋》等一系列雜文,提醒知識分子與文人不應該向商品化投降,向物質世界投降。

文學的力量是強大的。魯迅先生為了拯救國人的病痛,遠赴日本學醫;為了拯救國人扭曲的心靈,他棄醫從文,以文字的力量揭露當時的社會弊病。柯西莫是卡爾維諾理想中的自己,也是為了提醒自己的創作是肩負著文學的使命、社會的責任。


結語

歐內斯特·海明威曾經說過:“每個人的生活都以同樣的方式結束,區別只在於他是如何活著,如何死去的。這是人和人之間的所有區別。”

卡爾維諾的一生都以文字的力量啟示人們思考:人類應該怎樣與現實社會相處。

卡爾維諾在死前的那一刻,仍然在準備去美國講學的演講報告。

他是孤獨的,他一直以文學力量孤獨地跟社會作鬥爭,跟命運作鬥爭。

他是不幸的,他一直為人類社會進行文學創作,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卻因猝死無緣獎項。

但他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幸運,他窮盡一生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盡善盡美”的世界,怎樣才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