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美洲“黄杰克”的古巴屠戮之旅

1761年,统治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国王卡洛斯三世,于当年的8月15日于法国签订密约。为此西班牙得到了大块的原属法国的北美殖民地——圣路易斯安娜。而作为代价,西班牙在七年战争中加入法国一方。

1762年1月18日,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正式向英国宣战。

当时的英王乔治三世刚从乔治二世手中接过政权,缺乏执政经验,病体缠身(英王乔治三世患有精神分裂症)。

不过那时的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是一个非常干练、果敢、工于权术的老牌政治家。当时不少的欧洲国家都着过这条“老狐狸”的道。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因为贪婪被法国佬引到了这只“老狐狸”的面前。

美洲“黄杰克”的古巴屠戮之旅

一、“老狐狸”的算盘

当西班牙的宣战书,放在老威廉.皮特的案头时,这位早已年过半百的英伦老政客,在其嘴边露出他人不易察觉的一丝微笑。

此时,他眼光并没有放在那份充满了所谓和平、正义等虚伪外交辞令的宣战书上。而是一直盯着墙上那张略微泛黄的世界地图的一角。“古巴”这一地名已经映入他的眼帘许久。

古巴当时属于西班牙的殖民地,那里盛产糖、雪茄、朗姆酒等特产。其中糖是当时欧洲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雪茄则是当时上流社会的标配;朗姆酒则是普罗大众的流行饮品。

所以说古巴是当时西班牙的“钱袋子”也不为过。

“那就先从它下手吧!”老皮特自言自语道。

美洲“黄杰克”的古巴屠戮之旅

老威廉.奇特

二、西班牙人的“眼泪”

当英国进攻古巴的命令,到达英国舰队司令爱德华.霍克手里时,这位大英帝国素有“不朽的霍克”之称悍将,不由得眉头一皱!

这位沙场老将深知,古巴哈瓦那的海防是多么森严!要想从海上突破哈瓦那,以目前英国美洲舰队的实力,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成功代价也是巨大的。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这位在大洋上摸爬滚打半生的老将。

1762年春,一支15000人组成的英国海军陆战队,在古巴岛一隅登陆了。在此过程中,英军没有受到任何抵抗。数天后英军兵临哈瓦那城下,对此当地的西班牙官员惊慌失措,因为哈瓦那的炮台都是应对海上进攻而设置的,大炮都是面对着大海,而内陆基本就是不设防的。

美洲“黄杰克”的古巴屠戮之旅

当然英国军队可不管你是否准备好,那就直接开打吧。一方是有备而来,另一方如临大敌,惊慌失措,慌乱不堪,经过一阵混战,西班牙军队一败涂地。当地的西班牙权贵越海逃往佛罗里达(西班牙的另外一个殖民地),而剩下残余西班牙军队就地举手投降。

在此次英国攻陷哈瓦那的战斗中,西班牙方唯一可圈可点的是,当地的农民自卫队在莫洛城堡与英军展开激战,给予英军沉痛一击(其实并没给英军造成多大伤亡)。为了纪念当地人的英勇,战后西班牙重建了莫罗城堡(现在此处已经成了哈瓦那的一处景点)。

当古巴陷落的消息,传到西班牙时,朝野上下一片大哗!

美洲“黄杰克”的古巴屠戮之旅

三、英国佬的噩梦开始了……

正当英国人在哈瓦那品尝着迷人的朗姆酒,抽着西班牙贵族老爷的雪茄,欢呼雀跃之时,“不速之客”悄然临近。

他就是“黄杰克”,一个在美洲凶名显赫的“杀手”!

其实就是黄热病啦,而“黄杰克”这个绰号是劫后余生的英国人给他起的。

霍克将军为了达到奇袭的效果,一反常理,从古巴其他地方登陆,经过数日穿过丛林,突然袭击哈瓦那。无论在战略或是战术上,英军的军事行动无疑是成功。

但英国人忽略了生长在古巴丛林中的蚊子,它们是黄热病毒的载体,也是其传播者。当时许多英国士兵在经过丛林中因为蚊虫叮咬而被传染。不过,黄热病的潜伏期是3-6天,感染者毫无察觉。

数日之后,感染者便会出现牙龈出血和流鼻血等症状,通常会被军医冠以“水土不服”等症状来搪塞过去。之后症状加重,会出现皮下出血,大量呕血,不久便会死亡。

黄热病在哈瓦那的英军中,发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同样极高,一度达到70%左右。当时军医和当地的古巴医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根本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交战各方在法国签署了 ——《巴黎和约》。其中有一条约定“将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罗里达交予英国管理,英国将古巴交还给西班牙”。

当得到此消息后,驻古巴英军立即与西班牙完成交接,急不可耐地离开这个“被上帝诅咒的地方”,返回英伦。

美洲“黄杰克”的古巴屠戮之旅

黄热病爆发的惨状

后 序

战后,英军统计死于黄热病的人数达8000余人之多,占参战人数的50%以上,说是此役伤亡大半,一点也不为过。

后来分得的佛罗里达也在20年后,因为独立战争中英国的失败,也成为了美国的一部分。

里外里,又是死人,又是失地。英国人的这笔“买卖”亏大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战后黄热病引起欧洲医学界的重视,不断加大对其研究,目前只能保证轻症者的治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