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來自雪域高原!在武漢的北京醫療隊收到十噸犛牛肉

2月中旬的一天,北京醫療隊負責物資管理的艾慶巍護士長接到一個陌生電話:“我們為前線的白衣戰士準備了10噸犛牛肉,過幾天運到武漢。”

“多少?”艾慶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10噸。你們得找個冷庫。”

来自雪域高原!在武汉的北京医疗队收到十吨牦牛肉

這是一個西藏的電話號碼。打電話的是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委常委、副區長李曉強。他告訴艾慶巍,藏曆新年之際,當地集中採購了10噸犛牛肉、4.8噸清油,作為支援北京醫療隊的後勤補給。

堆龍德慶在哪兒?打開手機地圖,艾慶巍心頭一震:堆龍德慶是拉薩的西大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距武漢3000多公里。真可謂遠在天邊了!

古人云,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更何況是如今這十多噸物資?幾天之後的2月27日,10噸犛牛肉抵達武漢,看著整整一卡車的犛牛肉,北京醫療隊的隊員心潮澎湃。此時,4.8噸清油也在運往武漢的路上。

和10噸犛牛肉一起抵達武漢的,還有一封情深意切的慰問信。信中說,北京市長期以來在經濟建設、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堆龍人民極大的援助與支持,堆龍人民一直將這份跨越千里的兄弟情銘記在心,“綿薄之力,謹以至誠。”

来自雪域高原!在武汉的北京医疗队收到十吨牦牛肉

紙短情長。這批珍貴的物資背後,是堆龍人民的全力以赴。為了尋找犛牛肉貨源,採購人員四處掃貨,甚至來到海拔更高的當雄縣採購。4.8噸清油中,有3噸是當地原本要發給離退休幹部的慰問品。但為了讓武漢的北京親人能吃得好一點,精力充沛地去跟病毒搏鬥,他們毫不猶豫地悉數拿了出來。足足花了四天時間,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物資籌備工作終於完成。

2月23日,藏曆新年除夕當天,拉著10噸犛牛肉的貨車從雪域高原出發了。2月25日,4.8噸清油也從拉薩起運。為了讓物資能夠儘快送到北京親人手中,李曉強通過北京市援藏指揮部,和北京醫療隊直接取得了聯繫。

“犛牛肉是新鮮的,炒著吃、燉著吃都行。清油也是我們區內企業生產的,是綠色食品,吃著放心。”李曉強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他們本來還想給北京醫療隊送些新鮮蔬菜,但是當地不產蔬菜,所以只准備了這些當地能夠買到的物資。

疫情期間,許多物流公司都沒有營業。生產犛牛肉的廠家聽說是支援北京醫療隊,主動提出可以把貨物拉到成都,再從成都當地轉運至武漢。負責運輸清油的物流企業,不但設計了可靠的運輸方案,運費還打了超低折扣。“放心吧,走陸運一樣很快。”

来自雪域高原!在武汉的北京医疗队收到十吨牦牛肉

患難見真情。多年來的對口支援,讓堆龍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通過產業扶貧、教育醫療扶貧、社會力量扶貧等措施,2018年,堆龍德慶區實現“脫貧摘帽”,成為拉薩市最早脫貧的區縣之一。成功脫貧的堆龍人民將北京來的援藏幹部視作親人,時刻不忘感恩。

藏曆新年之際,堆龍德慶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得知北京醫療隊馳援武漢後,決定為北京親人送上藏曆新年的祝福,於是就有了這次“反向支援”。在運送這批價值125萬元的物資之外,堆龍人民紛紛慷慨解囊,已向武漢捐款400多萬元。

在武漢北京醫療隊駐地,2月28日中午,隊員們吃上了西紅柿燉犛牛肉。醫療隊臨時黨總支書記劉穎說,這是西藏親人從千里之外送來的一份大禮。10噸犛牛肉,北京醫療隊只留下了1噸,其餘的又轉贈給了其他兄弟省市的醫療隊。隊員們說,援鄂醫療隊都是一家人,要讓兄弟姐妹們都嘗一嘗西藏親人的心意。

當犛牛肉端上醫療隊員餐桌的時候,4.8噸清油也即將抵達武漢。隊員們都說,堆龍人民太熱情了。戰勝疫情之後,一定要到拉薩,到堆龍德慶看一看。

在堆龍德慶區發來的慰問信中,堆龍人民向北京醫療隊發出了“春天之約”:衷心祝願我們的“守護者”平安歸來,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相聚雪域高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