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本專業金融工程該不該繼續讀金融專碩?

淚鋶滿靣


針對是否深入學習,讀更高的學歷或者學更多的知識,首先要肯定的觀點:要!

至於是否持續一個方向繼續讀下去,需要從以下幾點考慮:

1、興趣角度。一個人只有內心接受和喜愛,才能無畏艱險,負重前行。

2、能力角度。有些事需要天賦,再勤奮的人也抵不過某些天才人物在一些事情上的獨特優勢,所以能力能讓自己學得不費力,當然可以繼續學下去。

3、就業角度。如果是特定行業的稀缺職位,學歷越高越吃香,有些行業就喜歡高學歷的人,能力強不強很難在開始識別。

4、思考問題角度。學歷高證明學習能力強,平時會養成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的習慣,因為答案可以多種方式解決,就看這個人能不能在某方面喜歡想辦法解決問題。

5、人脈資源角度。讀書時,同學關係都是相對單純和緊密的,跟著導師做項目也會結識更優質人群。也許剛畢業時沒有特別的好處,但是幾年後,高學歷的人在企業裡會漸漸進入重要崗位,掌握核心資源,這是無法替代的優勢。

好處還有很多,不逐一列舉了。總之,有錢能讀書時,一定集中精力學習,曾經下過的功夫,都會在未來成為自己的翅膀,想展翅高飛必須翅膀硬,還得翅膀大。


竹子姐姐的課堂


金融專碩這幾年從整體上看,在報考方面比較熱門,金融專業職業前景普遍被看好,但根據實際就業情況看,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據相關部門觀察統計發現,知名院校的金融專碩,如果導師影響力較大,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剛出校門拿到高年薪者,不在少數。

目前我國金融人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

下面幾類人士比較缺乏:

一是能夠充當領軍人物的高級管理人才;

二是精通外語、法律及計算機的複合型人才;

三是法律、諮詢、中介和會計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

四是有國際金融經營理念和從業經驗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務人才匱乏。

另外,金融行業內部諸多中間業務的開展,也需要高級專業人才進入,比如個性化金融產品設計、對客戶資金進行投資收益等。

如果準備考金融專碩,應該注意幾方面:

一、學校有時比能力更重要

  在金融領域就業,學校的因素有時甚至大於能力的因素。一方面金融專碩與本科不同,在學習中除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理念——授課內容各個學校都相差不多,但是名校的優良教師資源能夠帶來更新的資訊和更前沿的理念、信息。另一方面,金融行業非常講究圈子文化,一所大學或在某個地域呈主導,或在某個領域佔優勢,對就業影響深遠。

\\

  如果立志於學術研究,那麼一定要瞄準清北復交等名校的碩博連讀項目(不過以保送為主)而且有機會一定要出國學習幾年;如果單想拿它作為自己未來就業的敲門磚那麼就一定要先思考未來就業的地域和自身的實力再選相應的學校;如果自己實力足夠,那麼就瞄準北

清復交上財央財等可以輻射全國的名校;如果保險起見,就以就業目的地所在省的985或211為目標範圍。

  二、新方向伴隨著大便宜

  每年名校的金融類碩士經常會有新的專業或方向開設----如果報考時眼光獨到,有時候能撿到大便宜。比如,復旦經濟學院的金融學碩士每年初試分數之高(雖然上海公共課判捲尺度要比北京略寬)、複試刷人之狠可以用慘無人道來形容,但是其管理學院也新設有金融工程碩士、財務管理碩士等,它們剛推出時錄取分數之低、學生待遇之豐厚能讓你瞠目(不過隨著報名人數的增加競爭也激烈了)。

  三、名校各有獨門利器

  由於自身定位及歷史原因,不同的高校所對應的就業路徑各有不同。以北大四院和清華二院為例:如果傾心於學術,那麼CCER是首選;如果想到外資工作,光華或清華經管會更有優勢;五道口則在國企、一行三會上面校友實力雄厚,雖然在投行、商行、基金上也有很強的人脈;匯豐則在深圳如魚得水。再如課程設置上,北大經院著重於經濟理論的分析、經濟模型的研究,而光華則更重視商業研究;道口偏宏觀偏政策,經管偏微觀偏應用等,不一而足。

  四、金融讀研≠高薪

  人們想起金融往往和投行“穩拿”聯繫起來,印象中投行往往“錢景”廣闊。不過,真正能拿到傳說中高薪的大都是國際投行或諮詢公司(如中金、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但是大券商的主要招聘對象是清北復交的碩士,上財、人大、央財、科大等名校也有一些面試機會,而且大券商還非常看重本科背景,所以僅僅是名牌學校的碩士還不一定夠。其次,投行也分研發崗與非研發崗,前者是其發展的核心動力,所以研發崗的薪水高,不過對於專業能力的要求更高,行研崗往往需要CPA,投研崗往往需要CFA,保薦人有時甚至要求司考。而且幹投行,身體很重要——國內大券商一週工作 80個小時是常態,碰到像農行上市等大單,連續幾個月每天睡4個小時那簡直太隨意了——高薪可不是隨隨便便拿的!國內一線、二線的券商或基金公司或許求職沒那麼難,不過薪水也相應會低一些。

  銀行、保險、信託等等也是主要的就業方向,不過相對投行其薪水要低一些:雖然年薪十多萬正常(當然也分不同銀行不同崗位),但是想拿六七十萬甚至更高除非位居行長了。

  也有不少金融專碩選擇一行三會的公務員,這個崗位相對以上要更穩當但薪水更低(公務員的薪水在當下實在是隻能餬口的水平)。

  所以,雖然總體金融專業的碩士薪水要高一些,但一方面沒想象中的那麼高,另一方面收入總與付出成正比,千萬別幻想拿個名校的碩士就手到錢





精英律師考上注會


如果條件允許,當然是指經濟條件,還是贊同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



東山古林大叔


一般學校的金融工程本科生所學有限,就業幾乎沒有太高的競爭力!

應該找一個業界的好老師,或者認真讀一個好學校的金融專碩,有利於提升水準,開拓視野,增長才幹,實現更好的事業發展。


股市俠客文博士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有挑戰,因我染這方面的專業能力,但就形式與趨勢來講:

1、如果你有使命感和大局觀,這是一份有責任與擔當的專業,因為金融手段我們比西方差了不止三十年,這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士前仆後繼來彌補差距

2、如果你只是想過小日子,金融方面的專業人士末來不亞於律師、醫生

3、在接下來的景氣,若條件允許應繼續深造,就業很難,普通本科就業更難


羅遠航


學海無涯,多讀點肯定是好事,不過金融這種東西有時候萬變不離其宗,有時候又考驗人性千變萬化,實踐出真諦,實踐更重要點!


創世紀佛系


這種專業,還是建議繼續往上讀,拿到更高的學位。畢業以後,你會發現,學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文科類的專業,我身邊很多同事都在攻讀在職研究生,加油吧


行走的少年郎


1、有能力,最好去讀,金融專業學歷越高還是,選擇越多,就業機會也越多,並且行業屬於永不衰敗的行業,可以長久去做的行業。

2、如果能夠出國進修是最好的[靈光一閃]


潮人萌萌


很多出來工作和大學學的專業無關,這個還是要看個人的選擇,如果真的喜歡金融,我建議堅持


一起認知升級


已經深造到這一步了,應該繼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