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理解老子的“無為而治”?

龍飛鳳舞初中函數學習


其實,不只是老子講“無為而治”,孔子也主張“無為而治”,“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看來,這個說法,是春秋戰國之交時期的“時髦詞”。

當然,老子和孔子的“無為而治”含義不盡相同。

老子,可供查詢的資料太少。

最全的,大概非《史記.老子列傳》莫屬。不過,司馬遷說得也很含糊。

大概可以知道的,就是老子大約與孔子同時,年齡比孔子大,資格比孔子老,因為他是朝廷的史官,孔子不過一枚教書匠而已。

他的著作,就是西出函谷時,應守關的尹喜之請所寫的五千言《道德經》了。

老子之所以騎青牛出函谷關,據說是對供職的東周朝廷信心全失,於是憤然離職。後世也有猜測,他是和奔楚的王子朝一夥出走的。時間對的上;路線上正合適,出成周洛陽向西,到靈寶出函谷關,向南折往楚地;老子管理周廷檔案,這也能解釋王子朝攜出大量王室文件這件事了。

關於《道德經》或稱《老子》一書,後世爭議不斷。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此書成書於戰國中期,比本人在世約晚一百多年。

但是,現在言說老子,只能以這部書為依據了。

關於《老子》一書的核心觀點,呂思勉先生有一個概括很精闢。他說:“《老子》書之宗旨,一在守柔,一在無為。主守柔者,古人率剛勇好鬥,其敗也,非以其弱而以其強。上古如蚩尤,中古如紂,下古如齊頃公、楚靈王、晉厲公、吳夫差、宋王偃、齊湣王皆然。故以是為戒。其立論之根據,則為禍福倚伏。蓋觀四時、晝夜,而以天道為循環。此固淺演之民可有之知識也。無為猶言無化。化者?棄其故俗,慕效他人。蓋物質文明,傳播最易,野蠻人與文明人遇,恆慕效如恐不及焉。然役物之方既變,則人與人之關係亦隨之而變。而是時之效法文明,不過任其遷流所至,非有策畫,改變社會之組織,以與之相應也,則物質文明日增,而社會組織隨之而壞矣。民間之慕效文明,隱而難見,君上之倡率,則顯而易明,故古人恆以是為戒。此等見解,誠不能謂為無理,然不能改變社會之組織以與新文明相應,而徒欲阻遏文明,雲胡可得?況習俗之變,由於在上者之倡率,不過就表面觀之則然。人之趨利,如水就下。慕效文明,其利顯而易見,社會組織變壞,其患隱而難知,亦且未必及已,人又孰肯念亂?“化而欲作”,雖“鎮之以無名之樸”,又何益邪?”

這是說,《老子》的核心宗旨有兩個,守柔和無為。 “無為”,就是“無化”,而所謂“化”,即羨慕他人,追求物質。

所以,《老子》講的“無為而治”,也就是他的“小國寡民”思想。

《五十七章》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有人說,這個意思是說,不要過多幹預黎民的生活,讓他們自己發展。這個理解,大約說對了一半,還不是《老子》思想的全部含義。

《老子》說的是,第一,不要用利益去誘使黎民有不安現狀、圖謀變化的慾望;第二,要讓黎民習慣於現在的生活狀況。

所以,《老子.十章》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天道與萬物就是這樣的關係,要讓民眾相信這這一點。

《十七章》還說:“悠哉,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優哉遊哉,少說話,把事情辦成,讓老百姓習慣於這樣的統治。

《六十六章》說:“聖上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君王居於上而讓民眾感覺輕鬆,天下的民眾就會歸順他,像小河歸順大海一樣。

如果這個思想,確實是老子思想的話,一定與他對東周朝廷的治理以及春秋開始的諸侯爭霸不滿有關。若如有些學者認為的,《老子》成書於戰國中期,確實與孟子的思想很接近。但無論如何,這個思想,是有其合理意義的。而且,與道家強調剛柔相繼的思想一致。

接著要說的是,《老子》對於“無為而治”開出的“藥方”,其實就與時代的發展不合拍了。

《八十章》說:“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兵甲,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三章》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一,要退回到比較原始狀態的社會去;第二,要實行愚民政策。這樣才是“無為”“無化”的統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無為”和“無化”。

所以,大概還是呂思勉先生說的有些道理。

他說,前秦的諸子百家裡,農家,要退回到最原始的社會去;道家,要退回到結繩記事的比較原始的社會去;儒家,要退回到西周去;只有法家,是適合於當時的社會發展潮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