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看待NASA2月29日小行星可能拜访地球?

VIP-linxi


所谓拜访不过是小行星从地球外700多万公里的地方擦过,比月球远19倍左右,对于地球和人类科技基本没有危害,大可不必惊慌。而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发生很多次。

各大航天国家都掌握着很多小行星的动向,预测其飞行轨道以及其与地球相撞的几率,一方面是为了给人类预警,以便可能的撞击点附近人类及时转移;另一方面是探索地球外的资源,小行星对于未来的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可以作为资源的来源,相比地球的矿产资源,一些小行星的金属含量更高。目前已知在小行星带以内有着将近80万可小行星,直径从几米到一两公里不等,绝大多数都因为木星和土星的轨道共振以及与太阳系内侧四颗天体的引力交互保持在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广阔轨道上,不会偏离,但是因为它们的形状不规则,受到大型天体的引力也不规则,有些会脱离原有轨道,更加接近大型天体。前两天科学家宣布一颗小行星成为了地球的卫星,不过它的直径只有两三米,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环境中以十分不规则的轨道运动着。

NASA2月29日报道将有一颗小行星飞掠地球,是一颗2015年发现的小行星,命名为“Asteroid 2015 BZ509”,因为可能对地球又潜在的威胁,因此NASA的科学家一直监测着它的轨道,恩据轨道特征计算出了它大概的飞行数据,预测在29日的时候它达到与地球最近的距离,听起来吓人,但其实这个距离足有0.04792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约1.5亿公里,换算成地月距离的话,这颗小行星与地球最近的时候约为地球与月球的18.8倍,距地球716万公里,与地球撞击的可能低到可以忽略。随着近年来观测技术的提升,每年都会发现若干颗飞临地球的小行星,2019年一颗小行星甚至从地球外7.4公里的范围内擦过,这个距离已经只有地月距离的1/4左右了,尽管它目前的轨道和地球轨道有交叉,但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反而可能距地球更远。

小行星因为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轨道相对更容易改变,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上有数十万颗大大小小的小行星,还有一些发源于柯伊柏带的小型天体,经常有一些会光顾地球,未来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肯定会再次发生,就是不知道规模会有多大罢了。近几年最严重的陨石撞击事件应该是2013年2月15日发生于俄罗斯的撞击,那颗小行星的直径十几米,在落地前就因为地球大气的阻力分离成数块,最终坠落地面后造成坠落地点附近共1500左右的人受伤,还在没有造成死亡事件。太阳系的平静只是表面上的,未来这种平静会被打破。


来看世界呀


NASA预计小行星2015 BK509将在2月29日从距离地球0.04792AU外的太空中通过。

那是7168832千米,是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的约18.65倍。

该小行星长轴约200米。

它对地球这样巨大的存在造成的一切影响都可以忽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