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養殖業如何在當下自救自產,怎麼才能不依靠上游飼料加工企業?

jianchudo


養殖業特別是傳統養殖業,只要養的好,基本都可以賺錢的,只要未雨綢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才能抵抗住大的波動。

傳統養殖業的優勢就是不愁銷路,缺點當然是養殖的人多,競爭壓力大,價格波動大,但是價格一般情況下不會低於小規模養殖戶的成本。小規模養殖戶養殖成本低,主要是成本不含人工或者僅含少量的人工費,利潤就是自己的工資,大規模的養殖場來說,除去人員工資及其它費用才是自己的利潤,相對來說成本較大。所以說傳統養殖業小規模的養殖戶在這點來說有點優勢,比較能抵住市場的波動。

題主的問題想自救自產主要是因為不想依靠上游飼料加工企業。這樣的話,不管哪種養殖業,飼料要自救自產:

1、靠自己採購原料,加工飼料。在自己採購原料以前,首先自己要弄懂了解飼料的科學配方,自己當地都有哪些原料容易採購,哪種科學配方適合當地的原料供應,所用原料採購的價格,用哪種原料能降低成本,還有預防疾病的藥品及提高產量及品質的添加劑的價格及供應,確定好飼料的配方才能著手採購原料。

2、要有自己的飼料加工設備或在其它地方加工。

3、聯合其它的養殖戶合作採購原料,一次性採購原料量大原料價格才會降低。

4、如果自己規模不夠大,就聯合同樣規模不夠大的養殖戶購進簡單的飼料加工設備,自己生產飼料,降低成本。

5、下策:適當降低養殖規模,降低利潤預期。當然也會失去賺錢的機會。

實際上養殖成本的高低飼料因素只佔一部分,最主要的是疾病因素。發病率及病死率偏高,即使飼料成本再低也要虧本。所以搞養殖一定就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以上是我做為以前的養殖戶對當下因為飼料原因自救自產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的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