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研究生扩招,你怎么看?

袁文翔


当前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科研人文素养和水平,扩招研究生不能一刀切,而且同一学习不同专业也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导师的水平来决定。


东方太阳乐了


国家已经决定要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专升本招生规模,这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不亚于上次的大学扩招,首先这次扩招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需要,由于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的普遍应用,整个产业的人才需求将趋于哑铃化,也就是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集中在低端技工型人才和高端研究开发型人才,那么处于中间的本科培养的地位就十分尴尬,高不成低不就,从最近这几年的就业就可以看出,特别是华为、中兴、阿里、腾讯等企业本科生基本都进入他的外包生态企业,很难进入本体企业;2人才的培养周期趋于两极分化,低端技能型人才趋于通过高职院校和中职院校培养,周期短,配置在生产、维护、市场等环节,而研究开发管理等高端人才培养周期拉长至硕士研究生阶段,同时为了配合国家战略转型,会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规模,目前规模已经超过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本科生规模;

因此对于科学的规划高考升学就变得十分重要,在规划初期就应该做好本硕衔接规划,本硕7年时间,专业的选择和学校的选择会直接面对就业,没有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从专业上来看,长线专业如数学类、物理类以及长期发展前景比较明确的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生物技术、服务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 将会得到追捧。从将来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来看这些相关专业也将是扩招的主要方向。


孙教授讲专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同时,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341万人,同比增加了50万人,考研竞争激烈。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不少企业产生了冲击,大学生就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此时决定拓展毕业生升学深造渠道,扩招研究生,是应对疫情、减轻就业压力的非常之举,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教育具有人才蓄水池、就业缓冲器的作用。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既能缓冲就业压力,也能为未来经济发展储备高层次人才。实际上,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美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均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我国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5万人,增幅为16.3%。

我国已经是研究生教育大国,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虽然我们经常调侃研究生满街走,研究生学历贬值严重,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我国研究生占总人口比例仍偏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的研究生不足千万。当下,就业人口中研究生学历占比不足1%,远远低于部分发达国家的10%。由此看,扩招研究生对于持续提升就业人口中研究生比例也有积极意义。

社会上对研究生扩招有一些疑虑,主要是担心规模扩大之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应该看到,此次扩招研究生的规模是量力而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办学条件、培养能力均足以支持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扩招规模既是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撑情况,也是考虑高校办学条件和培养能力、承载能力的情况下确定的。

同时,扩招研究生不是“大水漫灌”。此次扩招将重点投放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应急领域,重点投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而且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这次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短板、公共卫生人才相对不足等问题,扩招重点投放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专业,培养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显然有利于改善公共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是当下科技前沿,是国际科技竞争主战场,加大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力度,也是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这些都有利于打消公众对于研究生扩招的疑虑。

扩招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是一个非常态之举,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质量应该是常态。必须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既要把招生质量关,更要严格招生培养管理,保障扩招后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井蛙妹妹


研究生和专升本扩招已成必然。

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看:

近期

1.即便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就业率数据好看。

本科去考研,专科去升本科,那么去就业的人自然就少了,在今年就业形势不那么好的情况下,就业岗位少了,但是就业的人数也少了,那么就业率就保证了,就可以说就业形势大好,至少是问题不大。

2.部分考研党乐了。

扩招了,一些本来考不上的人,有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又是至少2年。

3.学校

一些本来发出了调剂通知的学校,纷纷撤回了通知,赶紧还是先把一志愿的保住吧!

长期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长期来看,你迟早都要就业的,继续深造反而眼高手低。

我们国家缺的是研究生吗?不是,缺的是技术工人,应该是完善职业化教育,才是对的,很多工作本来就是简单的重复劳动,经过技能培训就能上手,却鼓励大家都去学校继续读研,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国内大部分研究生有什么创新和思想可言,都是反复嚼别人剩下的东西,这算是为科技的发展输送人才吗?我不见得吧!其实扩招和什么科技发展,技术进步没有什么大关系,自欺欺人罢了,本来就是今年一个缓解就业压力的工具。

而且扩招势必导致学历贬值,也就意味着读书的成本提高,而且扩招以后,奖学金,助学金这些钱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那么这些压力去了那呢?无形之中转移给了家庭。

而且研究生,专升本都扩招了,博士扩招还会远吗?

最后说一句,短期工具危害千万家呀!发展职业化教育才是正道,很多工作因为毕业生眼高手低,都快断层了。

作者简介:一个爱思考和分享的学生,喜欢我的分享就关注我吧!


经济观点


最近网上流传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文件说明2020年国家拟适度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规模,一锤定音了!扩招是为了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是考生也不要太过于乐观,同时对于高分学生还是增加了一些风险。

1.扩招人数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全国研究生比上一年扩招了5万人,而其他年份一般都为2万到3万人,因此相比下可能也就比平时增加2万人,这次虽然会扩招想必也不可能扩招太多,然后再经过学校、专业、学硕和专硕一分,可能真正落到你头上的扩招名额也没那么多。同时学校申请扩招也要考虑到老师的名额,有些学校学院能够满足硕导的资格的老师就那么多个,一年能够招生的研究生人数也就那么多,因此也不排除部分院校不申请扩招。

2.国家线不一定会下降。

虽然扩招但是我认为对于国家线影响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毕竟扩招人数人数相对报考人数还是较少,国家线制定同样也要考虑到筛选出一部分人,扩招并不一定会导致国家线下降。经济管理类一直是考研当中的热门专业,这次扩招也没有包含经济管理类,再加上二战很多都是经济管理类的,我认为其分数线还是会大概率上扬。

3.对于分数较好的学生来看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对于那些分数相对较差的考生来说这一定是利好的消息,因为自己上学的机会更多了,但是对于分数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你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者不管是复试还是调剂。因此高分考生也要注意警惕,认真复试,毕竟阴沟翻船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东车木


研究生扩招说明:

1,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扩招可以解决部分本科生就业问题,以提升学校的就业率。

2,以后研究生要本科化了,学历进一步贬值,研究生学历也会降低。

3,会有更多的教授带不过来研究生,学生带学生会更普遍,比如博士带硕士,学术论文更会泛滥。


地理小菜鸟


扩招意味着烂,中国14亿人口,不是说人人都拿个研究生证就能表现出国家文化实力的增强,尤其是目前能力与文凭严重不符的时代,还是注重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的。大学教育需要的是易进难出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让大学真正成为青年能力和知识同步成长的重要熔炉,为他们步入生活和社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不是披着大学生、研究生的名义,糟践身体,浪费青春,最后两手空空还无耻的面对江东父老。


木在石上1


对于该现象,只能说国家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了。未来的研究生学历,将等同于目前的本科学历。大家常说的,研究生学历不值钱,就是因为不稀缺了,就如同过去的专科→本科。但这从国家宏观层面,是件好事,这是不能改变的趋势。

而从个人层面,哪怕再不值钱的研究生,也比专科本科好,因为总有受教育程度在你后边的人。除非你是清华北大的本科生。

但是2-3年后,等这一届扩招的学生毕业,可能会有明显的人岗供需错配。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期待值增高,但是用人单位的岗位设置,包括数量和质量,还不一定跟得上研究生们日益提高的期待。

现在经济下行,薪资也不一定赶得上学生们求职期待的增速。只能期待到时,科技进步的速度超出预期,经济回暖。


三岛与天


一方面是适应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扩招可以培养大批人才,拉高人才门槛,为强国储备人才。

另一方面是缓解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过大的需要,把青年学生放进院校蓄水池中做三五年储备,有助于保持社会稳定。

当年金融危机,随之本科扩招就是如此。惟愿不再走本科扩招粗糙管理老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浮萍160111203


大部分扩招名额是 专硕 基本都是中西部院校 一方面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一方面提高整体国民教育水平 对一个国家来说 是很好的事情啊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