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感觉周星驰演的电影比现在的好为什么?

DIYlife


这个问题有一个我们每个人对周星驰的情怀的原因,他的电影大多都承载着我们的童年欢笑和青春的美好时光。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周星驰对自己的每一部电影都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也是和他合作过得人都说他不好相处的原因吧)。

他的电影中似乎没有主角和配角的区别,由周星驰制作的影片中所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多形形色色的鲜明特点,都能让观众记住。

比如说他的经典电影《功夫》中的“包租公”。从他的第一出场出场那段,从他吃早餐开始。伴随着《东海渔歌》的配乐,在城寨的市井生活当中,“包租公”的移动不仅依次交待了几个重要角色(“油炸小贩”、“裁缝师傅”、“苦力强”、“龅牙珍”等),还给观众呈现了整个社区的风貌。

在他的吃“霸王餐”、“用白酒漱口又吞下去“、“临走还顺走一根油条”、“和裁缝师傅的暧昧交流”、“对小朱的言语调侃”、“对龅牙珍的亲嘴把戏”、“在洗浴门口偷看”这一系列细节动作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包租公”是一个什么人。再加上不修边幅的衣着,头发和睡衣,说话走路的样子,能够一下子建立对他的“第一印象”:吊儿郎当、邋里邋遢、嗜酒好色、软弱爱占便宜,以及有钱。

可是后面随着剧情的带入,他突然展露出高手的身份之后,他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又有了另外一种感觉。这样一来,观众对“包租公”这个角色就有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影片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定位,都能细细品味值得回味。

周星驰对电影的态度决定了一切。他本人有着自己对电影的理解,为大家奉献着每一部都彰显着周星驰氏的电影内核。

现在的电影大多给人一种快餐式的感觉,没有精致的打磨,缺少这一些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这可能有多方原因(比如投资人)。各方面的原因导致着现在电影本身失去了本该有的东西。

而周星驰一直坚持这自己,加上我们对曾经的美好回忆,对星爷情怀。可能这些东西加杂在一起才是他的电影比现在好看的真正原因吧!


氷雪Love華


周星驰这三个字,是所有80、90后,甚至70后的回忆。他的电影曾经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早在以前网络不发达的的租碟时代,看一张碟片需要1到2块钱,还有押金10元。拿回家里放进DVD里期待的看着周星驰的电影。记得小时候没有手机,也不能百度,想找周星驰的电影,只能在放满碟片的墙上慢慢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一张大家都没有看过的电影,还会相互之间借着看,其乐无穷。

那时候已经把周星驰的电影基本都看完了。不过即便是现在在回过头来看周星驰的老电影,还是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一个看过不下数十遍的搞笑情节,再次看了还是会笑。这就是周星驰电影的魔力。但是岁月不饶人,即便是不想承认,也不得不说周星驰的电影在《功夫》之后,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周星驰了。《功夫》这部电影如果仔细看的话,其实周星驰自己本身的戏份并不算是特别多,反倒是“猪笼城寨”和“斧头帮”之间的戏份占了大段时间。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周星驰的电影不如以前好看呢?

我们都知道,周星驰早期的电影并不是周星驰导演的,他只是演员。而周星驰参与导演工作的电影是从《国产凌凌漆》开始的,那时候周星驰在导演方面还没有大的话语权,只是作为助理导演参与。之后又做起了联合导演,和李力持联合指导了几部电影如《喜剧之王》《食神》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导自演是从《少林足球》之后的作品。在这里想说的并不是周星驰的导演功力很烂,我觉得《功夫》《少林足球》如果算是烂片,那真的没有电影可以称之为好电影了。

但是周星驰的电影从《长江七号》开始,不管是参演还是导演,不吹不黑,已经无法和之前的作品相提并论了。假如《美人鱼》这部电影不是周星驰导演的,凭良心说:你认为好看吗?先不说特效何如,毕竟国内的特效技术不如好莱坞。但是就说剧情和搞笑的场面,就已经让我尬到不行。强行为了搞笑而搞笑,而不是真正的好笑。就像电影《心花路放》一个场景:徐峥上到树上打电话给黄渤,最后还来了张自拍。这种搞笑的包袱就在不经意间展现了出来。而不是《美人鱼》中罗志祥中毒吐白沫和挂在电风扇上尬转。《长江七号》更不用说,我觉得就算一部家庭剧情片,都不能算是喜剧电影了。

个人认为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不如以前好看,也许跟整个香港电影的没落有些关系。香港电影已经不如以前那么繁花似锦,这几年的香港电影一味的迎合大陆观众的喜好,拍出来的东西牛头马面。再也没有像《无间道》这种警匪片巅峰的电影问世。也许周星驰的电影是



领域小作家


回答之前先了解一下周星驰

周星驰(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华语喜剧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出品人。1980年成为丽的电视特约演员,开始出道。1988年初涉影坛,后相继主演《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等,自编自导自演《国产凌凌漆》、《食神》、《功夫》等多部影片,6度打破香港电影票房纪录,并获得8个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创下打破票房纪录次数及获得年度票房冠军次数的纪录。2003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并成为“亚洲英雄”的封面人物。2004年《功夫》创下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并被《时代周刊》评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2013年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破23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全球票房达2.18亿美元,刷新华语电影全球票房纪录。2014年执导的科幻电影《美人鱼》开拍,该片已于2016年2月8日上映,上映19天累计票房超过30亿,刷新了华语电影票房记录。

由比可见周星驰算的上影视奇才,当然每一部电影跟他用心耕作息息相关的

1980年,周星驰成为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的特约演员。

1982年,周星驰报考第11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一次没考上,最后几经辗转进入了训练班的夜间部,并开始在无线电视剧中担任临时演员。

1983年,训练班结业后,周星驰成为无线艺员。之后,被派主持儿童节目《430穿梭机》近五年,期间的经典演出是作为节目环节的单元剧《黑白僵尸》。

1986年,周星驰被调入无线电视台戏剧组,出演的第一部剧是《哥哥的女友》。

1988年,周星驰得到李修贤的赏识,在电影《霹雳先锋》中饰演一个浪荡江湖的小弟。周星驰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2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同时也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角和最佳新人双料提名。不仅得到了影坛关注,也引来电视台对他的重新审视,给他更多机会出演重要角色。其后,他陆续主演了《盖世豪侠》、《他来自江湖》等电视剧。

1990年,周星驰在出演了一系列小弟小偷小痞子小坏蛋之后,接演导演刘镇伟的新片《赌圣》,饰演一个修成正果的江湖混混,这部电影最终票房达4132万港元,打破了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周星驰也首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同年,导演王晶邀请周星驰合作同类型电影《赌侠》,又获得4034万的票房,与《赌圣》一起名列全年票房榜的冠亚军。周星驰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走红,连昵称也由“星仔”变成了“星爷”。

1991年,周星驰一改往日小混混的银幕形象,在影片《逃学威龙》中饰演一个卧底神探,该片再破香港电影的票房纪录,而他当年的另外两部作品也进入了票房榜前十名。其票房号召力与成龙、周润发并驾齐驱,三人被媒体称为“双周一成”。

1992年,周星驰主演7部电影,其中5部位居于香港票房排行榜前五名,其中《家有喜事》、《审死官》更连续打破票房纪录,他还凭借《审死官》获得了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这一年被影坛称为“周星驰年”。

1993年,凭《唐伯虎点秋香》连续第四次拿到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周星驰也不再满足于一味迎合观众的需求来搞笑,其作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对生命、对世界、对理想的思索。

1994年,在影片《国产凌凌漆》中,周星驰正式担任导演一职,从此开始了他全面掌控电影的创作时代。

1995年,与刘镇伟创作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分上下集推出后,虽然当年的票房反应惨淡,却在其后几年里借盗版市场的传播和互联网的普及,成为内地不少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影片之一。

1996年,周星驰导演的《食神》上映,并被评选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观摩影片。

1999年,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喜剧之王》上映,该片较为明确地传达了周星驰的人生感悟,也再次夺得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

2001年,周星驰经过两年的制作,推出《少林足球》,在低迷的香港影市创下6073万的票房纪录,并在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中,一举获得包括最佳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杰出青年导演奖在内的7个奖项,影片还入选《时代周刊》2011年评出的“世界史上25部最佳体育电影”。

2004年,推出电影《功夫》,这一次周星驰不再专注于个人表演,更多地致力于团队协力和影片的整体创作。该片在香港票房收入6127万港元,打破了由《少林足球》保持的票房纪录,亦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功夫》在海外也获得了肯定:全球总票房达1.05亿美元,创下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并入围美国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获得美国评论家选择奖等多项最佳外语片奖,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

2008年,周星驰执导《长江7号》,首次尝试科幻题材。该片在香港取得5140万港元的票房,成为香港年度票房冠军,在内地也获得2.03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

2013年,导演的电影《西游·降魔篇》打破23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全球票房更达2.18亿美元,刷新华语电影全球票房纪录,周星驰也通过该片从台前退居幕后。3年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破23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全球票房达2.18亿美元,刷新华语电影全球票房纪录。

2015年,拍摄科幻片《美人鱼》。

2016年2月8日,《美人鱼》上映,该片上映19天票房突破30亿元,成为中国内地首部票房超过30亿元的电影,并打破中国内地电影的票房纪录、华语电影在亚洲的票房纪录以及华语电影在全球的票房纪录;9月22日,第20届“北京放映”闭幕式暨2016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突出贡献表彰晚会举行,周星驰获得突出贡献个人奖。

2017年1月,凭借科幻片《美人鱼》获得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导演奖;1月28日,担任监制、编剧的古装喜剧片《西游伏妖篇》在中国内地上映。

2018年3月18日,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2》开机。

2019年2月5日,执导的喜剧片《新喜剧之王

每部电影的质量都取决于专注的态度,经典绝非偶然!


夜行人甲


因为他的性格很内向。

1990年代,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屡屡打破票房纪录,他与成龙和周润发也称双周一成,这意味着香港电影的票房保证。

周星驰扮演的角色已经融入到生活中,很难发现他在表演。可以说,周星驰创作的人物太经典了,以至于许多人都无法超越。不仅演技自如,而且轻松自在。看来他是因为演戏而生的,就像迈克·杰克逊是味跳舞而生的一样。很多人会说,既然演技高超,为什么他却没有那么多电影王?如果仔细计算,我们会发现喜剧是最难获得影帝的角色的,而文学电影最容易获得影帝。周星驰的表演技巧有时会被夸张,但很棒的是,他的夸张让人觉得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王晶说,周星驰一直是演员榜第一,而周润发仅排在第三位,这充分说明了他在演艺界是公认的,但并未得到影评人的肯定。

这可能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不仅性格内向,而且低调。他不在乎世界对他的态度,娱乐媒体很难发现他的新闻。电影是电影,现实就是现实。如果一个人像电影中那样生活,影片中的角色将被塑造,这是工作的需要。不说话并不意味着他表现不好。相反,他更具思想性及更懂得精益求精。

我听过一些成功的名人或电视电影演员的电视采访,以及李连杰,刘涛等一些报纸的报道,他们说的话和表达的想法都非常周到。周星驰在汕头大学等几所大学上学时所说的话也很思想,尽管他说的话并不多,但确实是经过大脑仔细思考才说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周星驰不仅内向,而且低调。他不在乎世界对他的态度,尽管他不擅长语言,对外面的世事比较陌生,但是他也是一个内心情感很丰富的人,


影小五


这个从三个方面来说吧。第一香港经济环境,第二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人才众多,第三,周星驰只导不演,第四,人民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

香港比内地发达,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那时候香港至少比内地发达十年。经济的落差导致周的电影我们小时候看搞笑,长大后看悲伤,那是因为因为小的时候看只觉得肢体搞笑、言语搞笑、表情搞笑,长大了就会知道那些都是平凡人的人生,是你我早晚会经历的或者已经经历过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

长大对人生特别是生活的艰辛多了一层理解后,发现那原来不是喜剧很悲剧。无厘头喜剧往往也包含一种无奈。

星爷早期电影适逢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各种导演和角色演员百花齐放。星爷是无厘头搞笑风格的集大成者以及香港电影人集思广益的受益者。看看星爷那些好看电影的台前幕后都有谁:王晶、李力持、刘镇伟、吴孟达、陈百祥、吴君如…单拿出来谁没有几部无厘头和耐看的电影

最近的主要不是他来演,王静不都说了吗,在他心里周星驰才是影帝是天才。所以同样的电影,天才参与程度自然会影响影片品质。周是表演天才,导演水平一般。它更适合在很有新意的剧本发挥,而原创或者导演的话,可能没那么厉害。

现在属于信息轰炸时代,各种段子,搞笑小视频,大家都成了老司机,老梗会过时,大家不会买账。所以现在电影怎么评价好看,第一,有看头,剧本好,第二,人演的好。大家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小时候觉得好看,因为见识的少,同样人是怀念的个体,时光越老,我们不散,不管时光怎么走,这社会在快,还是讲究一些情怀!星爷也永远是星爷!



每日娱乐汇a


现在的电影人太浮躁急功近利,演员不好好打磨演技,优秀的年轻导演太过匮乏,70%的资金给了小鲜肉,30%算是电影制作经费。这还是要看导演拍的电影指向的是哪个年龄短的观看者,以前讲究的是演技,现在讲究的是颜值。现在新一辈的演员太精贵了,危险动作不做、片酬低不做、累不做,没有老一辈的演员吃苦。老一辈的演员都演不了什么武打片,我感觉中国最厉害的就是武打片,现在小鲜肉都去拍奇幻片,不需要武打,随便一个人自己耍几招就可以了。哪像之前的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真打,不是我不爱中国电影,我现在看电影直接把中国电影跳过去,没有看点、特效,只有小鲜肉。



从小时候就一直喜欢看周星星的电影,原来就单纯的觉得很搞笑。。。 现在喜欢他,是因为体会到了他电影里面的一种情感,莫名的,感到一种无奈和寂寞。。。 特别是看到喜剧之王和望夫成龙的时候,那种艰辛的感觉油然而生。如果认为是周星驰在后现代主义的指导下演绎自己的风格,显然是不正确的,他本人并不明白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但他表演的风格,确实符合后现代主义精神,尤其体现在对宏大叙事的颠覆上。纵观人类历史,宏大叙事以各种形式对个人实现统治,周氏所作的一切努力,不过要把宗教的神圣面具戳穿,他们不再是远离人间烟火的圣洁生物,而是与凡人一样是有情有欲的,周氏颠覆了宗教,不过不是以启蒙运动理性的形式,而是用世俗、本真的生活。



《喜剧之王》:我是一个演员,虽有一生抱负,却只能管理社区文化站,跟孩子和老人打交道,理想破灭了吗?《功夫》:我虽然从小就希望学得一身功夫,立志要除暴安良,最后却不得不混迹于黑帮中,心底还有柔软吗?周星驰的影片,多数都有一个套路,就是一个屌丝的逆袭史。有的时候成功了,比如功夫;有的时候看穿了,放弃了,比如喜剧之王。但是那些在困苦中煎熬的细节,不正是我们能够感同深受的吗?如果你看周星驰的电影,你可能是个文艺青年;如果你年纪大了,还在看周星驰的电影,可能是没有成功的文艺青年。所以,你会对小人物的经历更加感慨。只不过,作为电影都会有个光明的尾巴,而现实却很少有。


文摘杂谈


周星驰的电影确实经典,主要演的好的原因就是认真。他不管拍哪一部电影,不惜得罪人都会对演员高标准,高要求。哪怕是剧里的一个小小配角,也要用心去揣摩,这是现在很多电影制作者达不到的。

最经典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那只被周星驰赋予了重要角色的蟑螂,从此有了一个名字叫小强,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还有《功夫》出场不到5分钟的黄圣依,仅仅几分钟就让她红遍全世界。还有很多比如张柏芝、莫文蔚、朱茵、张雨绮,还有现代的林允的女主角都被他塑造形象吸引住,成为荧幕的经典角色。

他的作品有灵魂,有无厘头的幽默,有大笑后的悲伤,有各种各样的无奈。每个演员在他的电影里都是赋予生命的主角。

但是我们只知道经典,却不知道拍摄时候NG 了多少条,被很多演员吐槽薪酬低,要求苛刻。就算是这样,周星驰依然我行我素,拍摄一部电影,甚至要四五年时间,这就是别人模仿不来的。

那现在有的电影呢?制作粗糙,演员片酬高,却展现不出演技,甚至有的用替身抠图完成,怎能与用心血制作的比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很快,人们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变得有些麻木,有些要求苛刻,或者笑点高。因为每个人身上比从前要有更多的精神压力,经济压力,少了简单单纯,多了复杂忧愁,所以现在的电影制作再精良,剧情太普通,就不会引起太大水泡。

所以说周星驰的经典是模仿不来的,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好的电影,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深刻印象,我们也要认真对待每一部用心血制作的电影,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娱小咖聊娱乐


周星驰是被观众喜爱的演员,他本人就像他主演的电影《喜剧之王》中的人物一样对电影从满了热爱和追求。加之其个人天赋,独创出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无厘头的喜剧特点。喜剧无厘头风格看似无缘由、无根据,天马行空。实际上无逻辑的逻辑表现方式更难表现,在这种夸张的表演背后蕴藏着更深层次含义和表现力,使得其情节更有想象力和视觉张力,非常有喜感,观赏起来更轻松,而不缺乏对生活的思考。极富观赏性,和审视性。

反之,电影市场上映作品鱼龙混杂,有点知名度的演员就想把导演这活干了,出过几本书也来蹭热度,缺乏对电影的理解,很难把控电影这门视觉艺术技能,像是杂耍或者是文人骚客的卖弄,根本不深究电影的本质,表现力极为肤浅。有的根本就不能称之为电影。怎能和周星驰的电影相比。

一部好电影绝不是靠上上电影学院就可以完成的,艺术功力源于社会的造就和理解,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周星驰的电影好看的原由了。


段青民电影疗愈


作为一个周星驰影迷的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周星驰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开心果,在他的每部电影中,他无厘头的搞笑,能让观众放声大笑。这在喜剧电影中,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周星驰虽然退居幕后,但他的作品还是经久不衰的。喜剧方面现在虽然也有不少的优秀电影,试问,谁能保证他的每部作品都能像周星驰的那样,达到预期效果?

一个因为搞笑天赋,能被多所大学聘请为客座教授的人,作品被清华北大教授点评太夸张了。有几个人拍的电影,能让教育界都感到震惊?





精辟视频剪辑


这个从三个方面来说吧。第一香港经济环境,第二香港电影黄金时代,人才众多,第三,周星驰只导不演,第四,人民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

港比内地发达,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那时候香港至少比内地发达十年。经济的落差导致周的电影我们小时候看搞笑,长大后看悲伤,那是因为因为小的时候看只觉得肢体搞笑、言语搞笑、表情搞笑,长大了就会知道那些都是平凡人的人生,是你我早晚会经历的或者已经经历过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长大对人生特别是生活的艰辛多了一层理解后,发现那原来不是喜剧很悲剧。

无厘头喜剧往往也包含一种无奈。最近的主要不是他来演,王晶不都说了吗,在他心里周星驰才是影帝是天才。所以同样的电影,天才参与程度自然会影响影片品质。周是表演天才,导演水平一般。它更适合在很有新意的剧本发挥,而原创或者导演的话,可能没那么厉害。最近的电影星爷都是导演,并没有参与演戏,

我们更多的是想看到星爷的身影,毕竟星爷的一泯一笑都已经深深的埋在了我们心底,不是电影没有以前好看了,而是电影里没有了星爷的影子,一切都变味了,在好的演技,也演不出星爷的那种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