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認為對孩子最有殺傷力的話是什麼?

月夜的雪狼


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家長認為“嚴厲管教”就可以打造出人才,覺得這些話說出來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有些話,看起來輕描淡寫,不像“家庭暴力”,卻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影響,那些一時之快說出的惡毒之語,都像插進孩子心裡的刀,造成的傷害,很可能一輩子都難以被撫平。

以下十句話,可能你常常說,但你是否想過它們對孩子的殺傷力?

1你怎麼這麼笨?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對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甚至產生自我懷疑的心理。

2和你說了多少遍怎麼還不改?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會因為父母過多的提醒和嘮叨而缺乏責任感和獨立意識,也容易產逆反心理。

3你看看人家,在看看你……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和挫敗感,自信心降低,變得很難接納自己,甚至自暴自棄,形成惡性循環。

4我要被你氣死了!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的一句不經意的宣洩,常常會留給孩子無盡的委屈和不安。

5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會感到被束縛和壓制,失去了自我決定事情的可能性,任憑父母擺佈,對生活會逐漸喪失熱情和興趣。

6你再哭/吵/鬧,我就不要你了!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用威脅甚至恐嚇的語氣來教訓孩子,只會給孩子會帶來深深的被拋棄的恐懼感。

7你知道我養你有多不容易嗎?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總是過度強調自己的不容易,長期下去,會讓孩子產生沉重的內疚感和匱乏感,長大後容易壓抑自己的需求,自我價值感比較低。

8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從小就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和命令,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軟弱依賴、沒有主見或反抗叛逆,無法與父母和諧相處。

9小小年紀,還隱私呢!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隱私會傷害孩子自尊和人格,從而也會拉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10只要考好,我就給你買……

對孩子的殺傷力:短期內孩子可能會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好好學習,爭取考出好成績,但從長期來說,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會遭到破壞,從而失去對學習本身的興趣。


在親子關係中,批評是為了讓孩子知道錯在哪,而不是發洩心中的情緒。智慧的父母講究言語藝術,讓鼓勵成為巧妙的批評,讓商討變成熱情的交流,讓提醒帶出善意的關心。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意識到自己的粗暴語言對孩子的傷害,盡力減少傷害的發生,就是很大的進步。父母得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鼓勵孩子面對錯誤時不恐懼、不逃避、不害怕;尊重孩子,協助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意識到從失敗中成長的重要性,學會承擔責任;

拒絕暴力,用正確的教育方法進行溝通,好好說話,成為孩子溫暖的陪伴者。

不要讓一時的不滿及糟糕的情緒成為孩子一身的陰影!


花椒泡咖啡


—今晚你和她一起死吧,然後我再跳樓!

這是五年前我父親拿著菜刀對著我冰冷冷地擲出這句話。那時,我正擋在我被家暴的母親前,苦苦哀求他不要這樣。

現在父親已經改變了,母親也挺幸福的,我們都會好好孝順他們,只不過這句話確實對我的影響很大,從來沒想過屠刀可以面向最親最愛的人,得到多麼自私才可以說出這樣的話呢?


林辣辣的日常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與孩子要以感恩尊重愛的方式去相處,不管日常生活中中發生什麼過激的、不對的事都不可以用汙染、詆譭、謾罵、傷自尊的話語,一定要輕聲柔語,雖然有點難但是要多次嘗試!

再有,記住千萬別把孩子當做小孩,要當做朋友👬、閨蜜👭一樣相處!這樣你們之間的對話就不會太犀利。對立情緒也就少很多[靈光一閃]試想一下,你對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非常有耐心,有包容,有同理心?

而對自家孩子卻少了耐心,有點事就是狂風暴雨,殊不知語言的傷害猶如一把利劍,一旦深入內心後續一生都很難修復,如果有機緣去看心理醫生可能會有轉機!

以上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心]






龍盈君413


你是最棒的,但是做事要想清楚



濃濃的情


最有殺傷力的話是你這個傻瓜,怎麼什麼也幹不了,這些話最傷孩子的自尊,孩子小在這樣環境下怎麼能有個好的心態。不能孩子做了對與錯的時候都表揚,或錯的時候不與干預,那麼就不知好歹了,尤其小的時候犯了大點的錯誤(比如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拿了家裡的錢)該打的時候就得打一下,是他(她)有敬畏之心,到了孩子十五,六的年紀你想管教他(她)時候,他們像一批烈馬你根本就駕馭不了了,那時就悔之晚矣!


命局解讀


我認為對孩子最有殺傷力的話,是關於【愛與價值】這兩個方面,人類至深的需求,就是被愛,以及自我價值的呈現。因此兩類話語,對孩子的殺傷力非常大。

1.否定對孩子的愛。

比如:“我怎麼生了你這個煩人的東西”,“為了你,媽媽都下崗了”。這些話語,帶給孩子一些錯覺,認為自己是不被歡迎的,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需要去討好父母,用好的行為去換取父母的愛。這會帶來孩子成長過程中,形成“討好型人格”的隱患。

2.否定孩子的價值。

比如:“你是豬嘛,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怎麼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好,教了你多少遍了”,如果再有和其他孩子的比較,殺傷力更加一層,比如“你看看你表哥,人家比你強多了”。這些話語,會導致孩子的自信心形成受損,不能足夠的自我確信,長大了面對挫折,困難時,也容易否認自己。



雨落虹心


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單純、最不應受到傷害又最容易被傷害的群體。為了給孩子的心靈留下一份快樂的記憶, 為了給孩子的心靈留下一份快樂的記憶,請不要對他們說以下的話:

    1、“傻瓜、沒用的東西。”

    2、“你簡直是個廢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這種事情。”

    4、“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呢?”

    5、“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別再這樣做好嗎?”

    8、“你做這種事,真讓我傷心透了。”

    9、“你又做了錯事,簡直是壞透了。”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你的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輕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壞”,在孩子的心中是最嚴厲的判決,無情地將他們變成了一個家庭或學校的“另類”,在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同時,他們的心靈世界也會變得一片灰暗。


微雨VS黃昏


在家庭教育中,一部分家長認為“嚴厲管教”就可以打造出人才,覺得這些話說出來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有些話,看起來輕描淡寫,不像“家庭暴力”,卻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影響,那些一時之快說出的惡毒之語,都像插進孩子心裡的刀,造成的傷害,很可能一輩子都難以被撫平。

 

以下十句話,可能你常常說,但你是否想過它們對孩子的殺傷力?

1

你怎麼這麼笨?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對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甚至產生自我懷疑的心理。

分析: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就像一面鏡子,會映射出孩子對自我的認知。隨意地給孩子貼負面標籤,會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發展,讓孩子朝你希望的方向越走越遠。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花期,有些快一點,有些慢一點,父母要接納孩子的差異,細心呵護和耐心陪伴,才能迎來花兒的綻放。

2

和你說了多少遍怎麼還不改?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會因為父母過多的提醒和嘮叨而缺乏責任感和獨立意識,也容易產逆反心理。

分析:父母一味的嘮叨和說教,會讓孩子感覺自己不被信任,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父母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傳遞給孩子,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變相的控制。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如果是無關緊要的小毛病,不妨學會接納或忽略;如果是非改不可的大問題,可以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溝通討論,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3

你看看人家,在看看你……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和挫敗感,自信心降低,變得很難接納自己,甚至自暴自棄,形成惡性循環。

分析:父母本希望用“別人家的孩子”來鞭策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內心都渴望被自己的父母肯定和認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只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閃光點,與其盯著孩子的短板,不如學會發現孩子的長處,順勢培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看到孩子的進步,鼓勵孩子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

4

我要被你氣死了!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的一句不經意的宣洩,常常會留給孩子無盡的委屈和不安。

分析: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孩子能夠不犯錯,即使孩子一時做錯了什麼,也請相信孩子不是要故意惹你生氣,而只是能力有限,或者無意造成。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面對孩子的不合作,父母越平靜和理智的對待,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寬容,教育效果就越好,父母的豁達也會讓孩子的心胸更開闊。

5

我還不是為了你好?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會感到被束縛和壓制,失去了自我決定事情的可能性,任憑父母擺佈,對生活會逐漸喪失熱情和興趣。

分析:當父母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時,就像告訴孩子,父母做的所有的決定都是好的,表面上給孩子的是自由,實際上剝奪了孩子表達的聲音,孩子只能負重前行,默認父母所做的任何決定。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莫要“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真正為孩子好”是看見孩子成長的需要,不是憑一己之見,忽視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

6

你再哭/吵/鬧,我就不要你了!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用威脅甚至恐嚇的語氣來教訓孩子,只會給孩子會帶來深深的被拋棄的恐懼感。

 

分析:在孩子哭鬧、調皮搗蛋的時候,父母可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用威脅的語氣來教訓孩子。其實孩子需要的是你的傾聽、關注,和平復情緒的時間和空間。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父母都是成熟的大人,要比孩子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的悉心關注和耐心傾聽終會收穫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7

你知道我養你有多不容易嗎?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總是過度強調自己的不容易,長期下去,會讓孩子產生沉重的內疚感和匱乏感,長大後容易壓抑自己的需求,自我價值感比較低。

分析:父母在潛意識裡會覺得孩子虧欠了自己,用自己的付出感和犧牲綁架孩子。生兒育女,是我們自己的選擇,父母總是強調愛,要求愛,反而會成為孩子的束縛。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孩子的到來,讓父母有機會參與一個新生命的成長,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變化,好好享受親子間相互陪伴的時光,付出本身就已然是一種回報。

8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對孩子的殺傷力:孩子從小就被迫接受父母的安排和命令,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軟弱依賴、沒有主見或反抗叛逆,無法與父母和諧相處。

分析:父母常常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命令孩子,強制孩子不能違背自己的意願,忽視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強迫和壓制對孩子獨立人格的不僅沒有益處,還會壓抑孩子的成長。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父母應該放下身段,俯下身來和孩子溝通協商和討論,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給予孩子更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和自由的空間,孩子更可能收穫獨立自主。

9

只要考進前三名,我就給你買……

對孩子的殺傷力:短期內孩子可能會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好好學習,爭取考出好成績,但從長期來說,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會遭到破壞,從而失去對學習本身的興趣。

分析:孩子天然就有一顆愛學習的好奇心,對世界和知識充滿著好奇與渴望,保護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對知識本身的追求與探索,才能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與其用物質作為獎勵來刺激孩子學習,不如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目標,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成就感;與其獎勵孩子的學習結果,不如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在每天的小進步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10

 小小年紀,還隱私呢!

對孩子的殺傷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隱私會傷害孩子自尊和人格,從而也會拉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分析:孩子大了,心中自然會有不願告訴他人的秘密。儘管這些秘密,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但畢竟是孩子成長成熟的表現,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父母對此應該尊重。

 

父母這樣做,孩子會更優秀:父母應該學會和孩子做知心朋友,不窺探孩子的隱私,不要那愛當作侵犯隱私的理由,學會換位思考,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同時培養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親子關係中,批評孩子是為了讓孩子明白問題出在哪兒,而不是為了宣洩父母的不滿情緒。智慧的父母講究言語的藝術性,讓鼓勵成為巧妙的批評,讓商討變成熱情的批評,讓提醒帶出善意的批評。

 

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意識到自己的粗暴語言對孩子的傷害,盡力減少傷害的發生,就是很大的進步。父母得體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鼓勵孩子面對錯誤時不恐懼、不害怕;尊重孩子,協助他們建立自信,讓他們意識到從失敗中成長的重要性,學會承擔責任;拒絕暴力,用正確的教育方法進行溝通,好好說話,成為孩子溫暖的陪伴者。


生活百態TM


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情跌入谷底,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永遠都不要小瞧語言的威力,特別是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

父母們大概很難意識到,你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究竟會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

它們就像鋒利的刀,劃傷孩子還給他們留下深深的傷痕,造成巨大的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予曾做過一個實驗:從一個學校的每個班級裡抽出3名學生共18人,然後告訴校長:“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半年以後,這18名學生的成績的確超過了一般人,再後來,這18名學生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通過向孩子傳遞“你很優秀”的信息,會大大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引導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閃光點,父母要善於去發現,並且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才能讓他們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而對於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絕不能一味去打擊,而是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秀。

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說:“如果目的是摧毀,瓦解或削弱,批評會卓有成效。但是如果目的是建設,批評只會造成傷害。”


好郎不吃肉


父母們大概很難意識到,你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究竟會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

它們就像鋒利的刀,劃傷孩子還給他們留下深深的傷痕,造成巨大的傷害。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予曾做過一個實驗:從一個學校的每個班級裡抽出3名學生共18人,然後告訴校長:“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半年以後,這18名學生的成績的確超過了一般人,再後來,這18名學生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通過向孩子傳遞“你很優秀”的信息,會大大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引導他們走向成功的道路。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閃光點,父母要善於去發現,並且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才能讓他們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

而對於孩子做的不好的方面,絕不能一味去打擊,而是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秀。

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說:“如果目的是摧毀,瓦解或削弱,批評會卓有成效。但是如果目的是建設,批評只會造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