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语文就是学习表达和思维,你认为呢?

杨章林555


从本质上来说,语文确实就是学习思维和表达。

学习思维,就是让一个学会思考。不会思考的学生是笨学生、傻学生。学会思考,就是通过语文生字词、课文、语法等,首先学习内容,其实学会思考。没有内容,学习是空洞的,甚至无法进行的;没有思维方法,学习是无法举一反三的,面对实际问题时会手忙脚乱,甚至束手无策。

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内容积累和思维方法揣摩的过程。内容尽可能多种多样、多读多思多记。思考尽可能轻灵飘逸,能理解别人是怎么思、怎么想的;同时要再反身思考自己会怎么思、怎么想,得到了什么?思考尽可能主动、聚焦、简单化,直击本质,有生发性。

学习表达,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尽可能简洁、准确地反映自己的思想,同时,还要保证别人也能听懂、看懂。这就要努力学习语言表达规律,接受约定俗成的规则、规范。

当然,语文学习应该还有一个重要使命,那就是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情感倾向。





神道难摩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少老师会反复强调,在低年级阶段就建立好语文学习习惯,到了高年级段,要把学习习惯优化。想要提高语文成绩,必须有学习习惯的培养基础。那什么是语文学习习惯呢?朗读、阅读、认真写好字、把课文学通、背诵等等,语文的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不断去强化这些学习方式和习惯,就从从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语文成绩的提高就不会难。

有的家长经常说,我们孩子在小学阶段非常努力,家长也会做到督促和学习。孩子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培养得不错,可是到了初中,语文成绩反而降得很厉害。孩子反而不会学习了,家长初中的学科一下增加了不少,语文就常被忽视了。等到考试的时候,再来着急,一点用也没有。作为语文老师,我想说,培养习惯是没有错的,可是重于培养习惯,却忽略了语文思维培养,这就是到了中学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

1、 学习习惯要抓,语文思维这样培养

我们在小学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是特别上心的。辅导功课、送培优班、定期和老师沟通了解学习情况、每到考试,家长能够去搜集各种考试资料。为了孩子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家长戒掉手机,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还想尽办法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小主持人、朗诵比赛,一一辅导参加。以为这样就帮助孩子建立了习惯和语文思维,来到初中后,发现学习的天地变了。

老师不再带着同学们去听写,课文也讲得不深刻了,长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更不需要家长的陪写陪学,家长们一下接受不了。中学语文成绩差,有的并不是因为基础没打好,而是没有建立语文思维。学习方法如何优化?我们不能再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等着家长辅导和监督来学习中学的语文,这样成绩肯定提高不了。

2、 表达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很重要

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很重要,因为表达是建立语文思维的关键。如果等到中学再来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晚了,那为什么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参加小主持人、朗诵比赛,也受过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到了中学还是建立不了语文思维呢?因为这些事,孩子并不喜欢,是家长要求做的。没带着脑子去练习,效果就是这样,孩子只是在模仿,没有走心。

那么如果缺失了表达能力的训练该怎么办?中学正是建立和改变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时候,通过阅读让人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量,在书籍的海洋中,去提炼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养分。这也是为什么中学的阅读和小学的阅读目标是不一样的,带着脑子去看书,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指导的书,就能够帮助中学生们去建立语文思维,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学会思考。

3、 学习是贯通的,可以通过写作进行提高

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学科的增加,学习是贯通的,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建立数学思维、英语思维,语文思维建立就很难呢?因为对语文学习关注的太少了。同学们总觉得,到了中学,语文似乎还是学那些知识点,生字词、句子、课文,也没什么难的。老师也不再要求默写生字词什么的语文学习,就放松了对语文学习的要求。那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通过写作练笔来帮助建立语文思维。中学生的写作要求,比小学阶段并没有在难度上高太多,我们同学应该在日常多多练笔。日记、读书笔记、学习心得,都可以写一写。

语文学习习惯和思维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两把利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语文学习的效率更高。小学和中学的语文学习目标一致,但是方法不同,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建立好语文思维的培养。关于语文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或评论。






Mr科普君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语文不光是表达和思维 ,它还是应运和创新,是历史和传承。它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一望无际的蒹葭苍苍,是浩浩荡荡的洞庭绝唱;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是一手流利的方块字,是一双离不开名著的双眸;是与他人辩论时智慧的应对,是临危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是守护人类历史的长城,是滋养人类生命的花园;是怡情养性的清茶,是壮士出行的烈酒。是游子思念故土的热泪,是老牛舐犊的情深。



云归何处


我认为语文是以下内容,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

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势;

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

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浑;

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对屈夫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注解。

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语文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

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

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

语文是与对手辩论时,智慧的应对;

语文是和他人聊天时,得体的话语。

语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

语文是中国人审美性格的精灵;

语文是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就是引领学生

说铿锵有力中国话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

书洋洋洒洒中国文

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霞飞ing


这么说有点片面。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交流。交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我的表达,另一个是对他人的理解。

语文学习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不掌握阅读理解,就无法领会别人的意思。人就成了瞎子和聋子。更有甚者,阅读是我们和古人对话的唯一方法。不会阅读,就无法获得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不管拥有了多少财富,思想上都是一个贫穷的人。

表达的意义就不用多说了。总之,语文不是单纯学习表达的。


日冲信息 黄


对于您的观点我是比较赞同的。

所谓语文,就是要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您说的表达力。表达力中就包括理解和运用两方面。

第二呢,这种能力还包括人文因素。文字语言总是和一定的思想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在我们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实际上就传达着一种精神和思想。

其次,您说的思维力也很重要,这是所有学科共同培养的目标。当然语文也有这一方面的作用。

因为语言和思维总是在一定方面互相联系的。思维影响着语言,语言也在影响着思维。

总之,您的观点我是赞同的。学语文就是培养表达力和思维力。当然这个表达力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


九哥朱建文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除了表达和思维,还有理解和素养,阅读和思想。语文虽然平淡,看上去不复杂,却非常实用,是一切基础。无论生活,学业,事业,职场,都依靠语文的基础,你才能读懂,理解,思考,创作,传播。

学好语文,你懂得如何组织词汇,如何讲话,如何思考,如何理解,如何交流。不但增长学习的能力,还能通过阅读理解增加自己的素养,并通过交流拓展自己!

所以语文是一切的基础!不能不学好


实战私塾


语文代表中国五千年文化浓缩精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往往同一个字不同读法会代表不同意思。同一句话不同语气说出来也会产生不同态度。或者同一个词在同一句话中反复出现且用不同语调讲出意义也是不同的。语文所产生的文化底蕴可以让学生在以后交流中,流露出需要方面的独特气质!对自己得言行举止拿捏的恰到好处!不回因为失言而导致不美好的画面出现!语文让对话变得更加流畅多样化,不同场景针对不同人群,可以产生很多种不同语言文化!使我们变得更加受欢迎!


学历提升成教崔老师


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有一个很出彩的观点,但是你没有办法用逻辑性语言清晰的表达出来,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那这个观点就很难准确的被输出,它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Felicia摆摆


也可以这么理解,语文作为每个孩子的必修课,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学好还需要方法吧,建议在表达的基础上让孩子尝试去画出来,让后再去表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