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朋友每天抱怨说小孩子不爱学习,习惯不好!怎么说都不听,软硬不吃!怎么办?

冲着冭阳奔跑


捋一捋这个问题,整合成一句话就是: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在我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其实是父母自己。家长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分两步走,首先赢得孩子,然后帮助孩子。

一、赢得孩子

(一)父母为孩子树立起爱学习的榜样

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孩子习惯的养成,父母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试问,一个成天手机不离手、游戏随时玩着的父母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所以,父母先静下心来,每天固定一个学习时间,看书读报,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比你守着他喋喋不休地念上100句“学习很重要”都管用。

案例1 为了帮助5岁的女儿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除了坚持每晚睡前40分钟的亲子阅读,我还把周末早上早餐以后的时间,定成了我和女儿的共读时间。她可以阅读她喜欢的书,我也翻翻我喜欢的。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安静的,遇上有趣的话题,也停下来一起聊聊。慢慢地,女儿开始享受这段周末的共读时光,现在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先试着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二)父母试着改变跟孩子说话的态度

我见过许多怒不可遏的父母,在批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用上侮辱性地词汇,肆意地给孩子贴上标签。比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我再没见过比你更蠢的人了!”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想过,你越说孩子笨,他真的就可能一直笨下去了。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转变说话态度,是跟孩子建立起良好沟通渠道的第一步。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1.家长需要意识到,眼前这个行为不当甚至让人有些讨厌的孩子,其实是一个自信受到挫伤的孩子。他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归属感和价值感出现了问题。行为越是出格的孩子,越是需要家长帮助的孩子。

2. 让平等、尊重和关爱始终成为亲子对话的基础。父母只有在谈话过程中,坚持了这一原则,才有可能发展出一段有实际效果的谈话。如果父母始终占据制高点,用责备甚至羞辱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会招致孩子逆反,谈话也就失去了本来的作用。

(三)赢得孩子合作的步骤

1. 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比如针对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妈妈可以表达对个状态的理解,甚至可以讲讲自己小时候学习偷懒的故事,从而达到跟孩子共情的目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只是同情,不是认可,更不是宽恕。比如可以告诉孩子,现在课业任务重,经常做作业至深夜,妈妈其实也很心疼的。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地做到了上述两点,孩子此时是愿意听你说的,沟通的渠道就建好了。妈妈在这个时候 ,可以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和善而坚定地指出孩子目前的问题。

4. 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基本就赢得了孩子。只有面对一个接纳了父母的孩子,我们才能帮助孩子。

二、帮助孩子

1. 鼓励孩子客观地评价自己。比如他是否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存在问题,他自己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不想学、不爱学,这个过程尽量详细一点,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更全面地去分析自己的问题。

2. 找到原因以后,对症解决。

如果存在喜欢玩游戏、花太多时间在电子产品上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控制每天花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如果存在阅读量少的问题,建议孩子多看书,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制定书单,先从感兴趣的读物开始。

3. 适当鼓励。以一个星期为单元,让孩子自己审视一周以来,时间表和书单的完成情况,完成情况良好的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小礼物,作为奖励。如果做得不好,让孩子自己说一个解决方式,比如取消一次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帮家人打扫一次卫生,或者多读一本书等。


在帮助孩子的整个过程里,始终以孩子为主导,鼓励他自我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父母也要坚持学习,态度和善而坚决,切忌絮叨。在执行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出现更糟糕的情况,父母要随时控制情绪,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平等地对待孩子。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