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的情况下,如何带小孩玩呢?

阿秋1900


首先让孩子知道外面受疫情影响,有冠状病毒作祟,导致宝宝们不能出门溜达;其次制定在家的学习和玩耍内容;面对3岁的熊孩子,再加上一个生病的前夫,这个冬天简直了!宝宝全天属于高度兴奋状态,时时刻刻要妈妈陪玩…

1、拿珠心算让她自己拨珠练习

2、读唐诗、论语

3、角色互换游戏(老师、医生、厨师)

4、假装在旅游(在家创造不同景点给孩子拍照)

5、一起唱歌跳舞

这个工作强度比我上班的时候还可怕😱,是日复一日的进行着,由于学校3月份依然不开学,带孩子的工作延长,告诉自己淡定淡定,毕竟是祖国的花朵,要耐心陪伴、教导[大笑];以下就是假装去旅行照片[捂脸],学习和唱歌的视频前期已发过,不重复了[大笑]











之珝


这个假期,就我和儿子在“家里蹲”,父子俩的日常严肃又有趣,痛并快乐着……

我们玩的方式太多了,成语接龙、教他做饭、一起做飞机、看电影一起讨论……另外,亲子运动算不算?

之前我在KIHC(儿子的选课单)中安排的是每天下午5点在小区内开始锻炼,持续一小时。后来一位要好的儿童体育运动专家给我建议最好把运动时间改为晚上7点至8点,因为那段时间运动对孩子的骨骼发育非常有益,且更有利于长高。儿子偏胖,又处于非常假期,于是我为他选择了跳绳——既锻炼身体,又为小学体育达标打基础。

他在跳绳时主要有三个问题:1)越跳越远;2)跳起来时身体后倾;3)手臂打得太开。为此,专家对他开出的运动处方是:1)在地上画1m直径的圆,只能跳在圆里,以改善“越跳越远”的问题;2)跳提坎或者以绳子为中心,前后跳并保持前脚掌落地,以改善”跳起来时身体后倾“的问题;3)跳的时候,腋下夹5-6cm的纸巾(或其他物体),以改善跳绳时“手臂打得太开”的问题。

连续验证了三天,确实有很大改进!!!唯一的状况是关于运动处方3中那个“5-6cm物体”的选择问题,父子俩是真正的囧了一把……哈哈,看出来我们夹的是什么吗?!(ps. 图三是推荐方案)


孩子学爸


这次疫情让我和小孩24小时都在一起,所以尽管足不出户但仍是一段难忘和珍贵的经历。

就是要自己带小孩而言,十几二十天不出门全靠家里的玩具和游戏撑着。个人觉得,躲猫猫真的是很好的亲子游戏,你躲她找,找到之后她兴奋开心手舞足蹈的样子超级暖。

另外,搭积木也是一个很好培养专注力的活动,我小孩爱在吃饭的时候看手机,我们现在就让她吃饭的时候玩积木,基本上也可以将饭吃完,而且之后还能继续玩一段时间。

折飞机,跳舞,拍球……也是百玩不厌的小游戏,而且家长的加入让宝宝更有信心。



博仔君


刚开始我也是愁,我家宝3周半,刚上了半学期幼儿园,过年正好赶上疫情,从正月初一到今天十七,就出去过小区下面买过俩次菜,知道每天在家不舒服,小朋友正在闹腾的时候,她每天都要出去,前几天每天给她说疫情这一类的,这几天不闹腾出去了。她比较能睡,然后早上起的晚,起来给她弄点吃的就不早了,让她看会电视,就到中午吃饭,每天吃完中午饭跟她一起玩一会,我从网上搜的小朋友可以玩的剪纸贴画,简单的绕口令,还有看的小朋友跳舞,都是些简单的,适合她这么大的小朋友的活动,她玩的还行。

现在这特殊时期,每天都在家,但是也不能让小朋友们老看电视,手机我觉的更不要看了,如果看,一天半小时就行了,多在网上找点适合小朋友玩的看的,可以丰富一下无聊时间。


小张柒


我们从初二回来就在没出过门一直就家呆着,昨天带孩子出去玩了一会又赶紧回来了,大的写作业小的一天就家鼓捣自己的那些玩具,要不就看电视,昨天出去门卫那个阿姨还问我呢,一直没见我,我说响应国家号召搁家呆着不出门咱不给政府出力但也坚决不会给国家添乱的,昨天出去今天早上全市都解封啦


红孩儿


当前情况多数是在家带小孩,我家宝宝现在上三年级了,每天都按时上学打卡,老师网上授课,大人小孩都有互动,每天都活动也是不一样,礼拜六和礼拜天就睡个懒觉,基本上也就八点就起床了,这个时间更多的是带着孩子做家务打扫卫生,洗碗,总之这次的疫情让我和我的家人更加的珍惜眼前人,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中国🇨🇳加油


腊月灬厨九


受疫情影响,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延期了。

面对着多出来的十几天假期,老母亲我竟然有些手足无措了。

运动场去不了了,小公园玩不了了,兴趣班也都停了,孩子的一腔热血无处释放。理想中的假期是:“葛优躺”“北京瘫”,母慈子孝多逍遥;而现实中的假期是:忙前忙后做家务,抬头一看娃还在打游戏,忍不住大吼一声,慈母破功……

班级群的老师督促说让孩子在家适当学习,但孩子每天精力都在手机和无所事事上,学习三分钟热乎劲儿,本想趁着假期培养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没想到这么难。



夏纯


首先可以肯定您是个很爱孩子的家长,为您点赞[赞][赞][赞]。说到怎么玩?特殊时期。第一、就是安全性,肯定得少出门或不出门,孩子的生命健康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看孩子的年龄和爱好,每个阶段的小朋友需求都不一样的。就比如:我家有两个宝贝,大的7岁刚上一年级,宅在家里不能出门,她会自己看电视,画画。她喜欢我和她爸爸陪她在客厅关了灯看电影,她觉得有电影院的感觉[憨笑]。喜欢我们陪她做手工讲讲故事,或者是一起下厨做个简单的甜品,炒个西红柿炒鸡蛋。再或者就是在家里找块空地,一起跳绳一起打气球。下下棋、玩玩扑克牌、猜猜谜语,只要父母放下手机,专心的陪着她,就很知足开心[呲牙]。小的11个月,他的主要任务是吃和睡,对于玩要求还不太多[捂脸],放点音乐给他就会嗨到小手举起来左右摇摆,放在婴儿车内,这个房间推送到那个房间也特别享受,铺个地垫摆些玩具守着他没危险也能猴老一会。他喜欢的人在他的身边呆着,他就有安全感,就可以自己乖乖玩了[大笑]……我们家长投起所好,让她们在家呆着有趣有意义就可以啦[吃瓜群众][吃瓜群众]。 最后,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我们的孩子,愿父母有时间有能力有机会就多给他们一些陪伴吧!待他们长大了不需要我们陪着玩了,彼此也多些珍贵美好回忆,少一点遗憾。(愿疫情能早点结束,那些守护在前线的同胞们,可以多点时间回家和亲人团聚[祈祷][祈祷][祈祷])










圆圆小肉丸


您好!

很高兴,也非常荣幸的回答您的问题[祈祷]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家里有娃的大人们宅在家里的日子可不比上班轻松,应该都是憋的慌,孩子闹的慌[微笑]

 

上学了的孩子呆在家里有作业做还好(由于非常时期,各地基本2月份不开课,都开通网络教育了,相对来讲还比较充实)

 

最闹腾的就是年龄小的幼儿园孩子,没有作业的负担,但是就想整天盼着出去玩。

在家里呆久了还闹的慌,针对学前班的小朋友分享一下在家里的带娃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祈祷]

 

首先:宝宝们都会惊讶,怎么这个春节大家都不出门?都不下楼?都不出门[what]

爸爸,妈妈下楼出门怎么还戴口罩[what]

这个时候咱们可以跟宝宝介绍一下此次的新型病毒的起源[石化](最好用宝宝可以听的明白的话讲述),这些病毒来自于野生动物,初步认定为蝙蝠,所以咱们一定要保护好野生动物,咱们跟动物都是好朋友,不要任意的杀害它们,更不要食用它们;

再者介绍一下此次的病毒可以通过人来传播,传播很快,所以大家没有特殊情况都不要出门,特殊情况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口罩,回来洗手,消毒等)

其次:宝宝在家里可以看一些时候其性格,年龄的动画片,听听音乐或者做一些手工,再者可以利用家里现有的资源做一些小游戏(套圈,滚球等)

再次:可以让宝宝自己做好一天的计划与规划(晚上可以做次日的计划,提升宝宝的时间安排能力;当天晚上睡前做一天的总结:游戏哪里可以玩的更好,看了某某动画片的感受,你喜欢哪个角色等等,帮助孩子成长并利用非常时期养成好的思维模式);

最后就是:很多父母平时比较忙,经常出差,不在孩子身边,也借此机会跟孩子互动,多陪陪孩子。

希望上面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祈祷]

再此也祝愿:

宝宝茁壮成长[心]

妈妈健康美丽[玫瑰]


母婴之内参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作为家长,都面临着同一个现实问题:不得不和孩子宅在家里。

如果只是在家里待上一两天,大人和孩子都能接受。可如果一直出不了门,别说孩子了,大人也会变得比较烦躁。

尤其是当孩子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出去玩,因而哭闹不已时,如何和孩子解释疫情,也成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有些家长认为,这有什么难的?直接和孩子说:“现在有病毒肺炎,出去容易传染,所以不能出去玩。”

有些家长更省事,认为新闻报道会比自己讲述得更客观、更全面,便直接让孩子看新闻,从新闻中了解发生了什么。

可是,这样做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理解难度大,孩子不一定能了解“病毒肺炎”是怎么回事;二是严肃的新闻画面,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

所以,我们要对这个事情重视起来。

首先,在和孩子沟通前,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情感,避免传递焦虑情绪。

孩子有一种本能,就是能从家长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推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也是一种理解和解释他人与社会的能力。

当平时能出去玩,而过年期间只能待在家里时,孩子就会觉得很难理解。此时,他就会利用大人的表情、情绪、反应等来推测,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然,以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说,肯定理解不了。但是,如果他看到或者感到父母非常焦虑不安,那么孩子也会感到非常焦虑。

所以,在面对孩子时,不要因为疫情而显得过于焦虑,又或者过于小心。而是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感受到平静、可信、充满希望,这样才会给孩子带来正面影响。

其次,在和孩子解释疫情问题时,要注意少、短、真原则。

由于孩子的大脑发育不成熟,导致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因而无法形成符合现实的概念。

所以,我们需要和孩子交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所谓少、短、真原则,是指要尽可能的注意用语和态度,保证孩子能听懂而不害怕。

少,是指不把前因后果等所有的细节全部和孩子讲清楚,只要回答孩子关心的内容就可以了。

比如,当孩子问为什么不能出门,而且出门还要戴口罩时,就可以简单回答,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对一个坏东西进入身体,大家把这个坏东西称为病毒。

说到这里,就可以戛然而止,然后根据孩子的反应,再给孩子具体解释。总之,就是孩子问什么答什么就可以了。

短,是指简短。给孩子解释一些概念时,要用简短、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如果是用长篇大论或者是比较晦涩的语言,孩子根本听不懂。

有时候,我们觉得是简单语言,可能在孩子听来就像是天书。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肺炎、肾衰竭、死亡。”

是的,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些话,可是孩子呢?可能根本无法理解。

真,是指和孩子沟通时的态度要真诚,语言要真实。不论是为了吓唬孩子,不让孩子出去,故意说出特别严重的话;还是为了不伤害孩子的心理,故意轻描淡写,都是不合适的。

如,“你不能出去,出去就会被感染,就会被医院隔离,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类话就是吓唬孩子。

而口里说着:“没什么事情,过几天就可以出去了,不用担心。”可却一副特别忧虑的样子,孩子肯定也不会相信。

最后,用具体可见的东西、讲故事或做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

当孩子表现出疑问时,我们可以主动开口,说出孩子的疑问:

“宝贝,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家里玩,不出门了。而爸爸妈妈出门时,也会戴上口罩。因为我们要防止一个坏东西进到我们身体内,这个坏东西就叫病毒。”

同时,还可以画一个或者在网上找一个图片,让孩子心中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形象,方便他理解病毒。

果这样的回答仍然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可以说: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好细胞,它们一起工作,相互配合,让我们每天都健健康康的,是不是很好呀?”“可是,如果我们没有保护好自己,让坏东西进入到身体里,它就会让我们的好细胞生病,无法工作,导致我们也会生病,特别难受。”“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要避免和那些坏东西——也就是病毒接触,而待在家里,就是非常安全的做法。”

关于病毒如何进入体内的疑问,我们可以这样说:

“病毒非常小,我们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这些病毒本来在动物身上,后来不小心传到了人的身上。所以,为了防止进一步传播,我们需要戴口罩,这样坏东西就没有办法进入我们的身体了。”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拿出口罩为孩子做示范,教孩子戴口罩的正确方法。

如果孩子问,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败病毒,出去玩,我们可以说:

“要打败病毒,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能做到这些的,就是医生和研究人员。现在,他们每天都在忙着打败坏东西,消灭病毒。但是这个坏东西非常顽强,所以他们需要一些时间。”

“在他们把这些病毒都消灭前,如果我们能尽量少出门,或者出门戴口罩,就能避免生病,不给他们添麻烦。”

当然,每个孩子好奇的问题是不同的,而沟通习惯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需要,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解释。

这次突然袭来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感受到了一些压力。真心希望,我们能够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和孩子进行更多亲子沟通交流,好好陪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