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刘邦为什么能驾驭很多比自己厉害的人?

细谈砸评


韩信曾说刘邦擅于“将将”,这并不仅是一句恭维的话。刘邦在初期时,身边就有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事业进一步发展,谋士有张良、陈平,武将也有韩信、周勃、彭越、英布、灌婴等人,可谓人才济济。

如果论谋略、带兵打仗等能力,也许刘邦是不如他的这些下属;但若论号召力、影响力,这些人都不及刘邦,所以此问题有一些片面。但也不妨碍我们来讨论刘邦是如何能驾驭这些人才的。

一、天生的气质

生活中不乏这样一些人,当他们一出现,或者一开口就会吸引你的目光,刘邦就是这样一种人。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风骨不凡,萧何就是见他谈吐与众不同,认为他能成大事,才对他另眼相待。不仅萧何,连吕公都因为刘邦的气质,而认定他非等闲之辈,并将掌上明珠嫁与刘邦。

在当时秦朝的严苛统治下,人人都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但刘邦不同,他可以在身无分文的时候,谎报“贺钱一万”,谎言被揭穿也依然泰然自若,这种行事让他显得鹤立鸡群。以一般人的品格而言,这种行为就是厚颜无耻;可偏偏在刘邦身上,就是一种卓尔不群,这是一种天生的气质带来的,也可以称之为影响力。

正是因为这样一些气质,让他在还没成事时便汇集了一批人,比如萧何、樊哙、曹参,这些就是刘邦的种子成员,有了种子,团队进一步发展壮大,才有实力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再加上刘邦为人有义气,擅于争取人心,更擅于政治作秀,于是逐渐有良才加入。

二、卓越的领导能力

能吸引人才,足可以见刘邦的号召力,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领导能力,团队便如一盘散沙。刘邦作为一名出色的领导,很明白身边人的特质,比如萧何擅于安顿后方,张良擅于出谋划策,韩信擅于调兵遣将。如果没有刘邦的知人善任,那么良才会长期处于不合适的位置,最终导致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而选择离开。

其次,刘邦擅于权术。陈平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很多人认为是刘邦宽容或者用人不疑的表现。但是,从后期刘邦对待功臣的态度可知,刘邦并不是一个完全豁达的人,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虽然内心已经翻江倒海,但表面仍能不动声色。在招揽英布的时候,刘邦故意先折辱英布,又赐予英布豪华的居所,最终使英布臣服,这一点也可见刘邦擅于谋划人心,也是权术的另一重体现。

此外,还有刘邦用人不拘一格、能够赏罚分明等特质也为他驾驭人才起了重要作用。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很多人疑惑刘邦为什么在沛县时就能得到那么多人才,比如萧何等。其实,这些人并非一开始都是人才,只是在跟随刘邦的过程中,逐步参与的事情变多,能力得到锻炼,才逐步发展成人才的。之后,刘邦的团队中,每个人都在升级,变得优秀,才逐步有了更优秀的人加入,而作为其中领导者的刘邦,也一步步精进,才有了未来更多的可能。

这很像一个创业团队,有一个实力还不那么强的主心骨,周围也都是些小角色,但在一次次战斗中,大家都不断进步,最终小角色成为一个个的精英,主心骨成长为了行业大佬。天生的某些特质,加上长期不断的摸索,加上比一般人更加的操心,才是终极的秘诀或法宝吧。


喵喵趣见


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连项羽这样一代霸王都没能争得过他,不得不说,刘邦的厉害之处还是让人钦佩。但是,毕竟他的出身不高,能够接触到的也不是特别有本事有背景的人,他又是靠着什么,能够吸引那么多人跟随他,甚至有一部分还是从项羽的阵营跑过来的。

刘邦到底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刘邦集团中的人物,大抵有两类。

一是其嫡系—丰沛功臣集团,如萧何、曹参、周勃、灌婴、樊哙等。

二是逐渐从对手吸收到的优秀人才,如张良、陈平、韩信、英布、彭越等。

这类人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因为“士为知己者死”而对刘邦效忠的张良、陈平等人;第二类是既对刘邦的知遇之恩心怀感激,又有投机心理的韩信等人;第三类是完全是投机分子的英布、彭越之流。刘邦能够让自己的小伙伴—丰沛功臣集团对自己效忠,是因为他敢于承担政治风险,敢为他人所不敢为之事,这是他最初起兵时能成为领袖的根本原因。从此以后,萧曹等人与其确立了牢固的君臣关系,之后自然终身追随。

一、能够分享,出手大方。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召集群臣,置酒相乐,并闲聊起能够夺取天下的原因。他问大家,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去天下?高起、王陵二人就说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陛下派人攻城掠地,得了地,便封赏给有功之臣,说明陛下能与天下同利。”所谓与天下同利,即是与手下人同利,得地封地,得金银当然更会分金银,跟着他出力即有封赏,所以人人归心,以死相效,这天下还会不是他刘邦的?

二、不怕失败,没死再来。

刘邦打过许多胜仗,也打过很多败仗,但他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论败到何种程度,他都不气馁、不放弃。比如,彭城之战,他带领56万大军攻打项羽,被项羽3万轻骑兵给干了,最后丢盔弃甲,全军覆没,他多年积累起来的一些家当,几乎丧失殆尽。但他一点也不灰心,甚至逃跑的路上,他还有心思收了个美人戚姬,后来又白手起家,重新再来,竟然最后把项羽给灭了。跟着这样从不放弃的人,就如同跟随了希望,所以跟随者越来越多。

三、用人广泛,知人善任。

关于用人,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老板,他的手下,有贵族,有游士,有平民,有官差,有布贩,甚至有狗屠、强盗、车夫,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他收来就用,一用就灵,所以他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别人也心甘情愿,死心塌地。

四、没有牵挂,当舍就舍。

我觉得刘邦的这个特质,是与其他成功者有点差异的。他只有自己的目标,为了目标,什么都可以舍弃,什么道德人伦,什么父慈子孝,这些与打天下、坐江山发生冲突时,当舍就舍,当弃就弃,他在亲情上从不婆婆妈妈,没有什么东西比目标更重要。项羽要烹他父亲刘太公,刘邦说,烹吧,记得分我一杯羹。孩子们在战争中逃跑,坐在他车上,他怕被抓到,顺手就把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丝毫也不犹豫。对目标这样坚定、这样能割舍的人,无论多大的事情,都有希望成功。所以,跟随的人自然就多。

纵观刘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点:

  • 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 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 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 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 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各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汉室大业,与他善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


次等文案


毛主席曾经说过“刘邦是一个大政治家”,而政治家的首要能力就是将自己人搞的多多的,将敌人搞的少少的,这一点刘邦的确不简单,他在自己的生变笼络了一帮人,这帮人最后帮他打下江山。

刘邦为什么能笼络这么多人在身边呢?首先就是刘邦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张良一直是韩王的人,在留遇到刘邦之后,给刘邦讲解兵法,刘邦全部能听懂,且能听的进去,所以张良就次就跟着刘邦了。相比之下相遇就是刚愎自用,韩信曾经说过他在项羽帐下的情况,项羽是“言不听、计不从”,两者一对比,自然跟着刘邦的人就多些。

其次刘邦豁达,刘邦不喜欢读书人,曾经骑在周昌身上,和周昌开玩笑,然后问周昌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君主,周昌说他是和夏桀商纣一样的人。这在古代就是对帝王岛侮辱,但是刘邦哈哈大笑就走了,后面就没提过这方面的事。


刘邦还比较豪爽,跟着刘邦的都不担心刘邦不会给他们富贵,尤其是他从沛县带过来的那一批人。刘邦对跟着自己的人都是封赏比较多,韩信作为大将军,最后封齐王、卢馆也也被封王,张良是自择齐地三万户,还有带出来的那一批将军,都有封侯,这一点让那个跟着他的人知道刘邦不会亏待自己。

最主要的事刘邦能看人,知道哪些人这么用,是他将将的特殊能力,这一点在他对后世的安排可谓体现咋淋漓尽致。

刘邦不愧于一个大政治家的身份,他是中国历史在的重要节点的领导者。汉初的“三杰”都是大才,但是他们都愿意被刘邦带领,可见刘邦独特的魅力。


帝国烽火


刘邦为什么能够驾驭这么多比自已历害的人?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分析有以下几种理由:

第一点刘邦身上有强烈的吸引人的人格魅力。

先讲一则小故事,刘邦和张良在一同投奔景驹的路上相逢,两个人彼此交谈,一见如故,于是张良放弃投奔景驹的念头,转头投入了刘邦的阵营。张良作为汉朝三杰,也是满腹经伦,胸怀大志,当初在乱世投奔,也希望找一个好老板,以便展示自已的才华,但他与刘邦初次相遇就成为至交,你不得不承认,刘邦身上确实有迷人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吸引着甘愿投之门下,为之牺牲和奉献一切,张良就是贡献了自已所有才能,最后功成身退了。

刘邦年青时候喜欢游手好闲,被人惯以无赖之闲,但他以布衣之身提三尺之剑,取得天下建立大汉的祖业,他身上还是具备很多吸引的人格魅力,与人为善,心胸开阔,为人大度,行侠仗义,勇于承担责任等等优秀的品质,吸引更多人聚集他周围。

第二点刘邦善用人才,恩威并用,宽猛相济。

再讲一则小故事,季布和丁公都是项羽手下的将领,季布几次都把刘邦打败了,而丁公追击过刘邦但又最后放了他。刘邦做了皇帝后,把季布抓了起来,随后又把季布放了,并封他为郎中,因为刘邦知道自己做天下需要这样忠臣来辅佐。丁公和季布是亲戚,他说季布给过刘邦难堪都做官了,我有恩于刘邦应该给我更好待遇,而他做梦没有想到是,刘邦把丁公抓起来并对大家说:丁公做项羽将领时不忠,就是他这种人使项王失去了天下。刘邦把丁公杀了,并且在军中示众,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当丁公。

刘邦这一招绝对拍案叫绝,恩威并用,让人心生敬畏,死心塌地效忠汉朝。作为汉朝最大老板要管理好一个国家,要做出令出必行,指挥若定,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没有令下属感到畏惧的威慑力,是难以尽职尽责的,仅靠一张慈相的面孔,美丽动听的言辞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唯有恩猛并用,宽猛相济才是上策,而刘邦掌握的恰到好处,没有打人没有骂人,就教育了朝中每一位大臣,难到你不敬佩!

第三点刘邦公正豁达,用人没有门户之见,没有门弟之分,正确建议虚心吸纳。

再来一则故事,娄敬是一介平民,他从山东赶来见刘邦,他分析了目前天下形势,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因为秦地固守险要,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张良也同意此建议,因为关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攻守自如。刘邦采纳了建议,很快迁都关中长安。

从这一件事可以看出刘邦此人高超之处,一个皇帝听从一个老百姓的意见,这得有多大的胸襟。一个人想要干一番事业,是离不开朋友帮忙的,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还找来了汉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创立了大汉朝。一个人要想成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人总以为有本事,有见识,有阅历就能成功,其实不然,人的成功很大因素来自于人际关系。

第四点刘邦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

大汉建立,在庆功宴会上,刘邦总结自已胜利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驰骋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做到了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取得胜利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一个范增可用,但对他还心生猜忌。

这一段话说得很精彩,也很坦荡,道出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以及他高超用人、知人的领导才能,作为一个领导指挥全局,知人善任,人尽其用,各尽其职,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你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刘邦高超的用人之术,正是他杰出政治的表现。

总而言之,正是刘邦能够驾驭这么多历害的人,他才有足够能力建立了大汉王朝,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刘邦的神助手主要有三个: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刘邦能驾驭他们,这足以说明刘邦绝不是等闲之辈,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刘邦比这些人还要厉害,那么他主要厉害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刘邦善于团结部下,舍得放权,领导力十足。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他让每一位部下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安排都是有条不紊。

其次,刘邦用人不疑,信任属下,特别注重论功行赏。对于人才,刘邦给予了最大的尊重和信任,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最实在的肯定。夺取天下以后,刘邦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最后。刘邦不计前嫌,唯才是用。他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项羽的手下,后来又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律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

总之,刘邦能够轻而易举的驾驭这些厉害的人,那么足可以说明刘邦在某些方面更加的厉害。


斜杠小石


简单来说,刘邦自己就是个厉害的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用人。

汉六年,刘邦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他自己总结的就是会用人: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可刘邦到底怎么会用人?张良、萧何、韩信这样的人杰为何甘为驱使?

第一,刘邦本人就很有能力

由于影视剧等的影响,很容易让我们对刘邦产生误解,以为他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正好碰上乱世才当了皇帝,事实并非如此,刘邦本人无论是文还是武,都是有足够水平的。

《史记·留侯世家》: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这是刘邦与张良的第一次见面,这时候刘邦遭遇部下雍齿的叛变,丢了丰县还夺不回来,刘邦想向景驹借兵收拾叛徒,他就在留城见到了张良。

很明显,此时的刘邦是一个失败者,连部下都管不好,人马也才几千,完全没有半点成大事的气象。可当张良跟他谈起苦学十余年的《太公兵法》时,刘邦是一听就懂,一学就会,还喜欢活学活用。

几次三番下来,张良给出的判断是“沛公殆天授也”,天生的,学不来啊。

刘邦的天赋的确是不错的,但他也不是全靠天赋,他年轻时候是受过系统教育的。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

卢绾跟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从小关系就很好,一起上学是很正常的。刘邦的四弟刘交曾跟荀子的弟子浮丘伯学习《诗经》,刘邦跟发小钻研《尚书》也在情理之中。

别看刘邦平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经常跟狐朋酒友出去鬼混,从他年轻时跑到大梁跟张耳融洽相处几个月来看,他的学识风度都是完全够用的,也正是因此,他才能赢得张良的好感,将其收为己用。

而在武方面,刘邦有胆色,这从他发迹前的传奇故事——斩白蛇可以看出来,这个故事别管他扯不扯,至少喝醉了的刘邦一刀砍死别人害怕的大蛇(一般的蛇估计常人并不会太害怕),这相当于缩略版的武松打虎,说不定施耐庵的灵感就是从这里来的呢。

此外,刘邦本人是指挥过很多战役的,经常吃败仗不假,可败给的都是同一人:项羽。这种级别的对手,整个天下也没几个人敢说稳赢,刘邦屡战屡败都算正常。

一旦对手不是项羽这个级别的,刘邦就成了战神了,剿灭异姓诸侯王的时候,灭韩信和彭越都是玩的阴招,因为正面刚不过,可灭臧荼、韩王信这些人都是亲征解决,刘邦也有足够的资本宣称自己是马上取天下。

第二,刘邦有自知之明

会用人取得天下这点是刘邦自己总结出来的,说明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会击败项羽,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他承认没有这些人的帮助,自己是搞不过项羽的,这一点,他曾主动承认过。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这是刘邦跟韩信的第一次见面,刘邦文韩信有什么能教自己的(面试官上线),韩信反问道,你觉得你跟项羽谁强?

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有很多,承认自己比对手差恐怕是一个,尤其是在优秀的人身上。刘邦沉默了好久,才如实回答,这也展现了他的过人之处,不用假话迷惑自己,这一点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第三,刘邦很会装

有个词叫恃才傲物,有能力的人一般都比较高傲,就算是找老板,也只是四十五度低头,而不愿弯腰,对待这种人,需要打压消磨他的傲气,也需要重视满足他的虚荣。

刘邦是学过《尚书》的,他弟弟刘交学的是《诗经》,儒家那一套周礼什么的他肯定都知道,可《史记》中刘邦待人接物都有前后反差,开始是傲慢,后面就变成了礼遇。

比如初见郦食其时。郦食其是骄傲的,在求见刘邦之前,他观察过途经家乡的数十个将领,结论是全都是废物,到刘邦经过时,他托关系得到了刘邦的召见。

见面时,刘邦正在洗脚,这样的动作是很不礼貌的,郦食其也不生气,也作出了不礼貌的举动:长揖不拜,并刺激刘邦,问他是帮诸侯灭秦还是帮秦灭诸侯。

刘邦气得大骂郦食其是“竖儒”,又表示我当然是要灭秦,郦食其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既然要灭秦,你就不能对长者(郦食其比刘邦大)无礼!

刘邦于是整理了衣裳,用高规格的礼仪接待了郦食其,给郦食其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让郦食其自我感觉良好。

这就类似于某些商家先涨价再降价的行为一样,如果只看最近,很容易以为你得了实惠,其实往前看,其实你亏了,只不过买家亏的是钱,郦食其亏的是满足感。

这种方法刘邦用了很多次,比如接见英布的时候,他也是在洗脚,英布大怒,可回到住处一看,帐御饮食从官都跟刘邦一样,这是高规格待遇啊,英布转怒为喜。

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比如周昌,刘邦一手搂着戚夫人接见的他,周昌大怒,转身就走,刘邦一看不妙,这小子不按套路出牌,赶紧追了上去。如果刘邦不重视周昌的话,根本不会追上去。

第四,刘邦会颠倒主次

很多事情,明明是刘邦自己想做的,却总会人觉得是为了别人而做,他本人也很强调这一点。

比如当亭长时押送徭役,一路上都有人逃跑,刘邦自己猜测,真到了目的地也就剩他一个人了,为了及时止损,他决定放了这些人,并说“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你们这一走,我也要跑了)

这个局面跟陈胜吴广面对的还要复杂,陈胜吴广想的是如何欺骗一帮顺民跟他们造反,用迷信就可以,而刘邦想的是如何让这帮桀骜不驯的人以为受到他的恩惠,所以他选择放人,还感慨了一句。

这样一来,大家就会以为中刘邦是为他们好,有些人直接就留在了刘邦身边,跟着他到山里混了。

又比如萧何举荐韩信之时,刘邦明明对萧何追回来的这个人起了兴趣,但他的说法是“吾为公以为将”。是看着萧何的面子上才任用韩信,而不是因为自己有兴趣。

对韩信也是一样的,到楚汉之争末期时,项羽派武涉劝韩信反叛、蒯通劝韩信自立,韩信都拒绝了,理由就是“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第五,萝卜加大棒

这一点是驭人之术的核心,只有好处当然是不行的,关键时刻得来点教训,韩信就经常被搞,军队指挥权被刘邦夺过多次,萧何也一样,刘邦在外征战时,萧何留守关中输送物资,刘邦没事派人来问情况,萧何立马把子侄送上前线,充当人质。

对韩信的敲打就更入人心了,韩信作为一介统帅,军队就是他的命根子,军队是他纵横天下的资本,可刘邦轻易就能夺取军队。

《史记·高祖本纪》:“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

当韩信、张耳还以为刘邦被困在荥阳中出不来时,刘邦假扮使者进了军营,等到两人一觉醒来,军队换了主人!

这也是韩信在齐地没有造反的一个原因,天知道刘邦会不会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再一次夺去他的指挥权,事实上,在垓下之战后,刘邦又一次这么做了,韩信毫无招架之力。


平沙趣说历史


汉高祖刘邦举事之前,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小小亭长。

论职级,不过是管理“亭父”、“求盗”两名小卒的基层公务员,论家世,不过是有些闲钱和薄田的小地主家庭,何以能驱策沛县豪族出身的豪吏萧何、曹参、樊哙等人,何以能驱策韩国相门之后张良、韩国王室之后韩王信?刘邦凭什么驾驭这些出身和能力都不在他刘邦之下的能人奇士?

细考刘邦的人生经历,驱策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豪吏看似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在有了萧何、曹参、樊哙等一众核心班底之后,再驱策张良、韩王信等贵族则变得比较顺理成章了。

刘邦初起时,已非沛县的泗水亭长,而是流亡于芒砀山间的山大王,且身上有着众多荒诞不经的“神迹”。

那一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而后,陈胜举事的消息传遍山东六国,六国百姓纷纷杀掉秦廷派到当地的行政长官,响应陈涉的举事。

在刘邦工作的沛县,沛县县令担心被杀,于是跟主吏椽萧何、狱椽曹参等商量,打算打起响应陈胜的旗帜,据沛县反秦廷。

萧何、曹参认为,沛县县令为秦廷服役多年,突然改弦更张,百姓未必会跟从。于是,二人建议沛县县令招募流亡在外的反秦人士回到沛县,有了反秦人士的辅助,百姓一定会认为,沛县县令是真心实意地造反,才能听命于沛县县令。

于是,沛县县令派刘邦的连襟兼好友樊哙去请刘邦,刘邦到达沛县城外,沛县县令已经返回,逮捕了萧何、曹参的家人,不准刘邦进城,刘邦使了一个计策,怂恿沛县百姓杀掉沛县县令,响应自己。

刘邦进城之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推举新的话事人。

萧何、曹参等人基于三点原因不愿做话事人。

第一,他们的家人是刘邦救下来的,刘邦于他们有恩,且百姓也多支持反秦人士刘邦,他们应当推举刘邦;第二,他们和沛县县令一样,是沛县的大官,为虎作伥多年,恐怕沛县百姓不听他们的号令;第三,反秦乃亡族灭种的大事,成功了是为王为帝,失败了则是诛九族,如果不做话事人,就没那么显眼,若是失败了,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另外,当时的刘邦已有百十来号骨干分子,如果其他人想要做话事人,这百十来号骨干分子会答应吗?萧何、曹参等人不是没头脑的愣头青,自然不想跟刘邦针尖对麦芒,而是顺水推舟,推刘邦做话事人了。

在大概决定了刘邦做话事人之后,他们又开始占卜,卜者表示,刘邦做话事人,最吉利。沛县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推波助澜,说以前就听说刘邦身上有诸多神迹,所以刘邦是做话事人的最佳人选。

其实,从《史记》的记载中,我们能够发现,当时在沛县,萧何、曹参本就跟刘邦交好,甚至可能名面上萧何、曹参的职级比刘邦高,但暗地里却都是管刘邦叫老大的主,所以萧何、曹参等人当然会推举刘邦做话事人。

但当时也有其他人想做话事人,如王陵。

王陵是沛县豪族,刘邦做亭长的时候,以“兄礼”事王陵,也就是说,刘邦曾管王陵叫老大。所以,对于刘邦被推举为话事人,王陵的心里疙疙瘩瘩的,所以王陵自己单干了,后来还曾拉起一支人数不少于四千人的队伍。

在与王陵甚至雍齿等人的竞争中,刘邦因反秦人士的特殊身份,因百余名核心骨干的武力支持,因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固有豪吏的推举,因曾流传于沛县的诸多神迹,刘邦成了话事人,号沛公,举红旗,在短时间内组建了人数达三千人的反秦队伍。

而后,刘邦迅速地攻城略地,很快就占据了整个泗水郡,以丰邑为大本营。

就在刘邦的反秦事业顺利起步即将腾飞的时候,后院失火,留守于丰邑的雍齿叛变了。

刘邦回师丰邑,战败;转而攻占其他城池做大队伍,回师再战,又败。无计可施的刘邦只好求助于其他反秦武装,并在求助的路途上遇到张良,这时候的张良也聚集了百十来人的队伍,打算去投景驹。

虽然刘邦还没从雍齿手中夺回丰邑,但此时的刘邦应当已经拥有了万八千人的队伍,对比张良的百十来号人,刘邦的势力可谓非常大了。

对于当时的张良来说,去投靠一个素未谋面的景驹也是投,投靠到相谈甚欢还颇受尊重的刘邦麾下也是投,二选一中,张良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刘邦,并开始为刘邦造势,说刘邦天赋过人,是他所遇到过的所有人中唯一能真正理解《太公兵法》的人。

显然,在反秦的路上,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过程,当时的张良虽有相门之后的名头,但论军事实力,不过是一只小虾米,而刘邦则是一条拥有长成为大鱼趋势的小鱼,所以自然而然地,刘邦成了君,张良成了臣。

一段时间后,刘邦又成了臣,项梁成了君,因为刘邦投靠了项梁。

也是在刘邦投靠了项梁之后,张良离开了刘邦。

张良为什么要离开刘邦呢?

明面上的说法是,张良乃韩国相门之后,致力于复韩,所以张良打算拥韩国的公子成为韩王,在项梁的支持下复韩。

实际上的原因应当是,张良觉得刘邦已不是独立武装,跟着刘邦干没什么前途,但又不能直接转投到项梁麾下,所以只好重新选择一个君主,张良为自己选择的君主便是有着韩国王室血统的公子成。

张良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张良离开刘邦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项梁战死,刘邦由半独立武装再次变成独立武装,并在西进的路途上接连收罗了郦食其、灌婴、郦商等许多能人奇士,军队人数扩展到几万人的规模,而他张良借着公子成的名头,也依旧是只有千把人的武装,今天打下一座城明天又失去,只能不断地打游记。

面对刘邦的上升态势,张良再次跳槽回到刘邦麾下,直到刘邦在咸阳分封中被项羽打发到世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得知刘邦被“发配”到巴蜀做汉王后,张良再一次离开刘邦,回到韩王成身边。

这一次,张良又失算了。刘邦仅仅用了一年,就击败了项羽所封的三个秦王,还定关中,有了能和项羽掰手腕的能量,而张良所辅佐的韩王成则先被项羽降为侯后被项羽杀掉。

于是张良再次回到刘邦麾下。从此以后,张良始终都是刘邦的臣子。

从张良反复跳槽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之所以能够驾驭萧何、张良、韩信、陈平等当世人杰,主要还是因为刘邦本身本事过硬。

正所谓,“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刘邦像陈胜一样,是个只会喊口号的庸主,能镇住萧何、张良等人吗?萧何、张良等人还不得像武臣、魏咎一样,今天是陈胜的臣子,明天就自己称王了?也就是说,刘邦的驭人之术应当非常高明。

这从刘邦和郦食其的相遇中便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刘邦西进的途中,求贤若渴,郦食其主动来投,但刘邦却先给郦食其一个下马威,后在郦食其说出一番道理之后主动低头承认错误,奉郦食其为上宾,这种驭人之术屡试不爽,随何成功策反英布之后,刘邦也在英布面前做了同样的表演。

纵观刘邦的一生,我们能够总结出,刘邦是见人下菜碟的,对于张良这种急需得到他人认可的,就展现出自己对《太公兵法》的深刻理解;对于郦食其、英布这种一身锐气的,就先挫一挫他们的锐气;对于自己押送的徭役,刘邦就展现出自己的豁达、大度和为他们着想;对于王陵、雍齿这种不愿臣服自己的,就不断地打压,打压到他们服了为止……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陈丞相世家》、《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史记·黥布列传》、《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遥望燕园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确实刘邦手底下的能人个顶个的棒,什么兵仙韩信,什么十大谋士之首的张良,什么治国一级棒的萧何。

刘邦虽然也识文断字,能够带兵打仗,但在这些人面前,整个就是一文不能写字,武不能挥刀弄枪的存在。

咋说呢?刘邦这人他不怕你能耐大,最好是大到没边那种,使唤着还趁手,就怕你没能耐,不是人家手里那盆菜,懒得搭理你。

按照人家《大风歌》的说法:“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指点江山何值是一个霸气。

话说领导那是一门艺术,不是说你来了,一只手插裤兜,另一只手拿一根指挥棒:“去你干这个,去你干那个!”

你没干好,俺拿扣工资来要挟你服从,这种领导太低端,是个人就能干,整个虾兵蟹将还成。

如果往大了走,其结果就是手底下养不出独当一面的大将,全是些人蓄无害的小白兔。

对手吹口气的功夫就能给你掀趴下,还不拿正眼瞧你,整个就不上台面的存在。

所以说道根子上,一个好的领导指挥艺术的根本是服众,不是压迫。

所以刘邦想要干趴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手底下没几个能耐大的,早就被项羽挖坑埋了,连个土堆都不会留下来。

而这些个大能,还就是喜欢蹲在刘邦的手底下听用。

那么刘邦能把这帮骄兵悍将整理的服服帖帖的,自有他的本事,有哪些本事呢?咱接下来聊上一聊。

首先第一点

刘邦虽然布衣出生,没那种暴发户的感觉,人家从头至尾能听人劝。

咱举几个例子大家伙听上一听感觉一下。

当年刘邦遇到张良,那也是机缘巧合。

张良辛辛苦苦半辈子组织起大头兵攻城略地,想着给韩国的复立弄块地皮,结果他的谋略是没问题,但手下的兵可不行,打的那叫个费劲。

正好赶上刘邦带着自己从沛县出来的哥几个,瞅着这都是盟友,得咧,能帮一把是一把。

刘邦这就帮了韩王打下几块地皮。

后来这不韩王有了地皮了,也阔气了,就让张良带着人马跟着刘邦去咸阳这块瞅瞅,能帮就帮一把。所以开头张良和刘邦也就这点情义,没多少。

但这一路上发生的事,让张良对这个起于微末的领导有了全新的看法。

比方说,刘邦这都打进了咸阳。

咋说呢?当时刘邦就是一土包子,花花世界也没见过多少,就了这地方,他那眼可就看花了,就感觉他这人生目标已经达成了。

一股脑杵在那秦始皇那皇宫里边,就不愿意出来了。

把一帮子跟着他准备打天下的臣子给急坏了,谁说都听不进去。

结果樊哙请了张良去说,张良把这危害和局势一条一条的说给刘邦听,刘邦听了虽然直吧嗒嘴,但最终还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从那皇宫里边退了出来。

为了安定咸阳这块的秦人,颁布了不少的法令。

就这些个法令,让这些个老秦人对刘邦的感官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也为他从汉中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冲出来做了最好的准备。

听人劝吃饱饭吗?张良打心眼里就感觉刘邦是个打天下的正主,要不后边张良为毛要留下来帮着刘邦过鸿门宴这到坎呢?

纵观刘邦这辈子,听人劝吃饱饭的例子多了去了,这也就为他能够留下人才打下了很好的地基。

第二点

刘邦这人也大方,不是那种扣扣索索的人。只要你有能耐,就会给你相应的平台,让你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你比方说韩信,其实说道根子上,最开始也就是个无名小卒而已。在项羽哪里得不到赏识,转投了刘邦,是萧何挖掘出来的。

刘邦开头也不信,但是萧何推荐的,见个面搞个面试瞅瞅,这一瞅下来,刘邦服了。

不就是个大将军吗?刘邦一家伙就把韩信从微末的小吏,提到大将军的位子上,而且自己为了这这事,沐浴更衣,很正式的。

韩信那不就得拿出大本事来对待刘邦吗?

后来项羽被韩信逼的撑不住了,许诺韩信很多好处,韩信压根就没搭理。

这就是刘邦知人善用的威力。

第三点

刘邦这人知错就能改,重来不装高大尚的存在。

话说刘邦他开头也是个人,不是啥圣人,干的错事不能说一箩筐,但一簸箕还是有的。

但在错误面前,不管是萧何,还是曹参,张良等等,都或多或少的挤兑过刘邦。

有那说的重了点,也伤了刘邦的面子。也没见刘邦咋样?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刘邦也认。

您要说这种事搁到项羽身上,还听呢,分分钟钟就让你滚出去了,严重点直接就剁了脑壳。

人比人气死人吗?

咱举个例子大家伙听一听。

周昌这人性格比较直,说话从来不带拐弯的。有一次他去皇宫里边见刘邦说点事。

结果这时间点上,刘邦是娱乐时间,他和戚夫人抱到了一块。

周昌他不知道啊,毕竟大白天的,也没想那么多,这就进去了,一推门,就瞅见了。

周昌一张老脸弄了大红脸,掉头就跑。

刘邦一瞅,撒丫子就去追。

得咧,皇帝和臣子搁皇宫里边这顿跑,到最后周昌被刘邦追上了,刘邦到也干脆直接骑到了周昌的脖子上:“你感觉俺是什么皇帝!”

周昌也不客气:“您就是夏桀一样的皇帝!”

这要是一般的皇帝,早就翻脸了,夏桀?那是夏朝有名的暴君。

刘邦仰着脖哈哈大笑:“啥事说吧!”

得嘞,君臣二人拍拍土,又开始说正事了,刚才就当是一出玩闹而已。

所以刘邦这人你说道根子上,他很务实。只要你心思没有啥歪主意,能把事办了,你可劲的骂我,没问题啊!当然你不能胡闹不是。

第四点

刘邦这人知道自己两把刷子,很多事掂量着自己搞不定,他绝对会放手让手下人去做。

不存在蹲在上边瞎指挥的事,你爱咋干咋干,只要能把事撸平了,这就成。

第五点

人家刘邦也不是个不知道学习的人,他小时候可没咋学习过。

能读书写字这都是后来用功补上去的,不然咋能做出《大风歌》这样庞博大气的诗词?

天赋很高的,咱都知道刘邦是武力值和一帮子高级将领有差距,但这帮子高级将领但凡不服气的,那个不都被刘邦给收拾的妥妥帖帖的。

没这份天赋,也就不会有相应的武力值,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看了很多评论,把刘邦是一顿好夸啊。客观的说,还是毛主席说的“决策对头,用人得当”,可为什么刘邦能用那些比他利害的人呢?就要从六韬中说的大象无形,大工不工了。刘邦这个人看上去什么都不是,好像对任何人都不存在威胁性,连他的对手项羽都对他怀有几分不忍下手之心。可他老丈人怎么就偏偏就看上了这么个“不着调”的女婿?一个字,胆。康熙给乾隆的一句话,“大丈夫若无胆就像国无明君”。刘邦不服老子管,整天游手好闲。不听圣人言,什么鸡零狗碎的事他都敢干。敢打破阶层,和什么人都能混到一起。前提是除了无赖就是有胆。古时候不是有句话叫做“肝胆相照”吗?大臣的忠肝,就是为有义胆的伯乐君王服务的。刘邦恰恰还有一个心胸,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和刘邦在一起,所有人的特色都是鲜明的,唯独就是看不到刘邦自己的长处,甚至和任何人相比,他都是一无是处。就连樊哙都能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试问一个无限展示自己的平台,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任正非说,“我其实什么都不行,全是他们干出来的”。这里刘邦也是一样的,我什么都如人,我怎么就得到了江山?一句话,就是决策对头了。刘邦反抗强秦,是众人的愿望。刘邦干掉项羽,也是众人的希望。所有人单打独斗都不是强秦和项羽的对手,又不能融合到一起,偏偏刘邦能把所有人的能力聚集起来,让所有人有了展示的平台,这就是用人得当。就像今天的华为,老任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人才,为什么就能领先世界,推行5G技术?无非就是用人得当。所以,决策者的大我无我,敢于挑战和拼搏,不是什么人都有的!再就是严格的管理,和赏罚分明的制度,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说多了(个人观点[呲牙][祈祷][祈祷][祈祷])


天空昊主


说到刘邦很多人都会拿他跟项羽比,无论是论武艺、论领兵、还是论出身刘邦都不如项羽,不仅如此刘邦甚至还有点吊儿郎当,但正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楚汉争霸中取得了胜利,他手下更是人才济济。其中第一名将韩信也是从项羽那里投奔过去的,刘邦为何能驾驭这么多比自己有厉害的人物?

【小湮的观点】刘邦能称王绝对不是偶然,也不是幸运。他能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对人才的使用。而刘邦之所以能驾驭比他厉害的人是因为他有野心,但却能压住野心循循渐进,他懂得用人之术,善纳谏言且能审时度势。

一、情商高,有野心却不露锋芒

刘邦是农村出身,早年一直没工作,且从来不爱干农活 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到四十岁都没结婚,家人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大志向。但刘邦喜欢四处交友,当时县衙里的萧何、曹参都是他的好友,以至于后来做了沛县的泗水亭长。亭长其实是个非常小的官。县下面是乡,乡下面才是亭。可见亭长基本是没什么实权。

刘邦的野心最开始是在陈胜吴广起义后,沛县因为属于楚国旧地难以独善其身,于是沛县县长也开始响应 并开始召回所有不在家乡的流亡之人,而刘邦正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他因为犯了法正在被通缉。当时萧何觉得沛令乃是秦吏,起义明显号召力不够,于是就推荐了刘邦来干。

《史记》: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

刘邦虽然平日吊儿郎当,但在江湖上也结交了不少朋友,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他召集了一帮人杀到沛县,号召沛县百姓起义并杀了沛县县长。既然已经起义了,就涉及到谁当起义首领的问题了。其实萧何在当时的官职相当于副县长是比刘邦大的,但刘邦之所以做了首领是因为他有两个优势:

  • 第一,枪打出头鸟,其实当这个首领也是有危险的,但刘邦本就是被通缉的身份,所以也就不怕了。

  • 第二,刘邦虽然官职低,但号召力却很强,而且他是这次起义的主力。

《史记》: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在当时,项羽也响应了陈胜的起义,势力非常大,但由于陈胜在途中牺牲了,起义军没有了首领。于是项羽便自己把控实际大权,自立楚家皇室的嫡传子弟做了楚怀王。此时也有一些势力的刘邦并没有与项羽争,刘邦非常懂得审时度势。他不仅没有争而且还假意拜倒在项羽的脚下。然后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从刘邦起义和不与项羽争锋两点中便可以看出刘邦既有雄心、能收揽人心,又懂得审时度势避其锋芒,这也是刘邦之所以能走到最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宽仁、大度,懂得用人之道

说刘邦宽仁很多人有异议,因为刘邦在后期确实杀了很多功臣。但刘邦在成为帝王之前确实很宽仁,尤其是对人才。

  • 对张良,刘邦看似举止放荡,但他对张良却从未有过不尊敬,在与张良深入交谈更是对张良相见恨晚,刘邦学习和接受能力极强,所以在张良表达完自己的谋略时刘邦表示非常认可。“良木择林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张良因此投奔刘邦与之共谋大事,而刘邦也给予了张良极大的信任。

  • 对郦食其,刘邦虽然讨厌儒生甚至侮辱儒生,但当郦食其给他出谋划策时,他却能立马改变态度,并听取了郦食其的意见派其游说齐国。

  • 对韩信,韩信本事项羽的属下,在与刘邦交谈后,刘邦能从最初的不信任到立刻委以重任。反观项羽傲慢自大,这样一个有才的将领在他身边却发挥不出任何价值。

  • 对陈平,陈平开始也是在项羽门下,后来投奔刘邦,而且陈平名声有污,但刘邦更看重他的才能。刘邦在小事儿上不拘小节,大事上却从不含糊。

如果要拿放大镜看一个人,那么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刘邦虽然有各种小毛病,但他却是个顾全大局、不拘小节的人。对有才能的人总能表现出宽仁、大度的风范,这就是刘邦的光辉所在,也是他能聚拢人心的原因。

三、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懂得笼络人心

有时候在最开始占得先机的人往往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那种开始看来平平无奇 但一直低调积蓄力量的人却能笑到最后,所谓厚积薄发是刘邦最真实的写照了。

也正是因为项羽一直以来的都占得先机,让他一度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根本不需要像韩信、范曾这样的人出谋划策也能胜利。而刘邦跟项羽在人才使用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

其一,在刘邦进入关中,自称“关中王”后。面对富丽堂皇的宫殿不自觉留恋起来,想到自己终于也有了这么一天,便准备就此住下,好好享受一番。但樊哙意识到如今天下还未定,于是劝解刘邦莫不能忘了秦朝的前车之鉴。刘邦开始根本听不进去,但后来张良亲自劝解后,刘邦便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及时止损率军退到了灞上。

其二,刘邦在定都时选择长安竟是一位士卒的意见,此人叫做娄敬,娄敬本事齐国的戍卒,在汉朝统一之后,正被发往陇西 途经咸阳时求见了刘邦,跟刘邦讲解了关中的重要性,并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张良听了也表示:关中是“天府之国,金城千里”进可攻、退可守。于是刘邦便选择定都长安。

其三,刘邦因为是马上得的天下,再加上自己的出身问题,导致他一直都很鄙视儒生。他认为《诗》、《书》这些都没用。但当陆贾反问:“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时,刘邦立刻又觉得有道理,并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

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是一个帝王非常重要的品质,纵观历史 项羽因在鸿门宴正不采纳范曾的意见而错失天下;袁绍因在官渡之战中不采纳许攸的意见而大败曹操;宋高宗因不采纳岳飞的意见北伐而错失了得到天下的良机;而再看那些善纳谏言的皇帝如:刘邦、李世民、朱元璋却总能走到最后。

刘邦正是因为具备这一品质,所以才能在项羽这样看似比他强大好几倍的敌人面前仍然能笑到最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