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节,哪些是气?为什么?

Zh幸福一家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回答。一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独有,指导农桑耕种收获,以农历计算的精华,而最早的节气是二十六个,和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日期靠的近,经优化而成。中国农历一年只有三百五十五天多一点,所以每年的春节日期不固定,也就有了闰诗闰月之说,现在的二十四节气都是经过国家统一计算,安插在阳历中,形成比较固定或者接近的日期,如每年的清明节一般在四月三日到五日之间,今年就是四月四日清明节。清明前两日是古代的寒食节,现在国家把这两个节日统一为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即是节气,又是节日,冬至日有吃饺子和祭祖的习俗,又有人认为冬至节才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至于二十四节气又分上节中气什么的,没有必要细细的追究,各种考试也不会考,大致了解一下就行了。


王伟2361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创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十二节令和十二中气

这里的二十四个节气,是按照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来划分,分为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十二个月如同划分十二竹节,竹节中间充气,此乃节气的由来,也是气节,节度的本意。“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其中十二节令: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称正月、二月…腊月节,但不一定在名称所在的月份。

十二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分别称正月、二月…腊月中。除极特殊的情况外,一般在所称的月份中。中气成为农历确定月序的依据,没有中气的月份被视为上一个月的重复,称闰月。

从立春开始

二十四气一般从立春开始,但现代天文学中太阳黄经以春分为起点计算。有诗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0年二十四节气准确时间

立春 02月04日 17:03:12 雨水02月19日 12:56:53 惊蛰03月05日 10:56:44 春分03月20日 11:49:29 清明04月04日 15:38:02 谷雨04月19日 22:45:21 立夏05月05日 08:51:16 小满05月20日 21:49:09 芒种06月05日 12:58:18 夏至06月21日 05:43:33 小暑07月06日 23:14:20 大暑07月22日 16:36:44 立秋08月07日 09:06:03 处暑08月22日 23:44:48 白露09月07日 12:07:54 秋分09月22日 21:30:32 寒露10月08日 03:55:07 霜降10月23日 06:59:25 立冬11月07日 07:13:46 小雪11月22日 04:39:38 大雪12月07日 00:09:21 冬至12月21日 18:02:12 小寒01月06日 11:23:17 大寒01月20日 04:39:42

黄道分析

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首先,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与西方十二星座的微妙关系:跟二十四节气相似,古代的黄道十二宫亦是以春分点为起点而把黄道分为 12 等份,因此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开始及结束日期或其前后一天必定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众志成城,战胜疫情

今天在雨水时期,正好前几天我们这下了场雨。马上到三月份要到惊蛰了。祝愿新的一年2020,早日战胜疫情,静待春暖花开,迎接新的气象。


葫芦文化


二十四节气排序: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是节,雨水是气,惊蛰是节,春分是气,清明是节,谷雨是气,立夏是节,小满是气,芒种是节,夏至是气,小暑是节,大暑是气,立秋是节,处暑是气,白露是节,秋分是气,寒露是节,霜降是气,立冬是节,小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小寒是节,大寒是气。

具体讲: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等十二个是“节”;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等十二个是“中气”。

斗星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循环往复。

立春,开始的意思,

惊蛰,开始响雷,冬眠动物复苏。

清明,天气清和明朗,气候温暖。

立夏,夏季开始的意思。

芒种,麦类等芒作物成熟。

小暑,正当初伏前后,天气开始炎热。

立秋,气温逐渐下降。

白露,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气疑成了露水。

寒露,气温明显下降

立冬,冬天开始的意思。

大雪,降雪较大。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十二气的含义。

雨水,降雨开始。

春分春季中间昼夜平分。

谷雨,降雨量增多,对

谷类生长有利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

夏至,夏天到此时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大暑,为一年中最炎热季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秋分,秋季中间昼夜平分。

霜降,开始降霜。

小雪,开始降雪。

冬至,进人,数九寒天,白天短夜间长。

大寒,为最冷时节。


芊梦狐雪


首先要认识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排列: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署。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古代划分月令是以“节”来代表进入点的,如正月立春为节,立春节就代表了正月的起步点,之后每隔一位为节(即上面每个月份的第一个名称)。节与节之间为“气”,它是代表本月之中的气象特征,所以也称“中气”。比如雨水为正月的中气,象征着降雨开始。同理春分为二月的中气,象征春季中间昼夜平分。余下的三月至十二月,每个月的中气都有其中气的含义特征,我就不一一枚举了。总之,节为每个月进入的起点界限,气为每个月中气的含义特征,这就是节和气区别的原因所在。





覃南朝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节和气到底是什么?估计许多人都不懂,其实也简单。

古人把一年四季的气候,用二十四个节气命名,气候是有气的变化形成的。节气,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中气,指在月中以后的节气。

一年四季,分开启、关闭节点,四个启的节点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是春节,春分就是变成春季的中气;立夏是夏节,夏至是夏季的中气;立秋是秋节,秋分是秋季的中气;立冬是冬节,冬至是冬季的中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对应的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气。

在这八个节和气中间,又根据十二个月,月初得气之始,月中得气之中的原理,又分别增加了两个节气,把每一个大刻度区间分隔成了三个小刻度区间,最终形成了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又分成十二个节令、十二个中气。

1、十二节令: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2、十二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我们平时习惯把十二个节,叫做“节气”,十二个气称作“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了。

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又具体体现在了季节、气候变化、物候现象三种形式。

1、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2、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有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有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3、反映物候现象的节气有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以上关于二十节气中的节和气你了解了吗?

总结: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历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汉族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那些旧时光


二十四节气是十二个节,十二个气,一月一节一气,节在前,气在后。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一节一气代表一个“节月”。

我国广大农民春播、夏管、秋收、冬藏,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事的,一年中气候冷热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很大关系。我国古人为农耕需要,依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创造了二十四节气,从名称上,我们就可知道它包含的意义。表四季变化的有四立,二分二至;表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表农事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划分的(旧时以土圭测日影法而得),太阳从黄经零度算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作一节或一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一月一节一气。节气的度数是相等的,时间却是不同一样的。从一个节到一个气,称为一个节月,每下节月时间不是都相等的。由于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按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在冬至前后的运行的速度快,节气节月时间相对就短些,夏至前后,运行速度慢,节气,节月时间就相对长些。所以冬至前后的一些节气时间有不足15天的,夏至前后的节气时间有超过15天的。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规律运动,节气在阳历中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有差也仅有前后一天,那是因为天数要取整不可零所造成。


树德汉硕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哪些是节,哪些是气?为什么?

先回答那些是节,一月由一节一气组成各管十五天,按照二十四节气歌来排列的话,每月的节气是这样安排的:

正月的节气立春和雨水,其中立春是节,雨水是气

二月节气是惊蛰和春分,其中惊蛰是节,春分是气

三月节气是清明和谷雨,其中清明是节,谷雨是气

四月节气是立夏和小满,其中立夏是节,小满是气

五月节气是芒种和夏至,其中芒种是节。夏至是气

六月节气是小暑和大暑,其中小暑是节,大暑是气

七月节气是立秋和处暑,其中立秋是节,处暑是气

八月节气是白露和秋分,其中白露是节,秋分是气

九月节气是寒露和霜降,其中寒露是节,霜降是气

十月节气是立冬和小雪,其中立冬是节,小雪是气

十一月节气是大雪和冬至,其中大雪是节,冬至是气

十二月节气是小寒和大寒,小寒是节,大寒是气

所谓的节就是节令,主掌一月生杀之大权,气,也称为中气,起到两节之间的过渡衔接之用。若是把一月中的节令比作将军的话,那节气就是副将军或者辅助将军的参谋之类的官职。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古人为了更好的安排农事,就对时间进行了细致的划分,这就是节气诞生的原因,可以说节气是古人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歌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超人11


要了解二十四节气中节气的含义,首先要懂得气的概念。中国先人们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万物产生的根本。盘古就诞生在一个形同鸡蛋的混沌之气中,盘古苏醒后开天辟地,清气上升变成了天,浊气下降变成了地。天和地之间又化生出世间万物,所以,天地间是充盈着气的。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生成论,气就是载体和象征。所以,中国人对气这种东西非常着迷,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体中,它的运行规律是全息统一的,所以,气候也是气的变化所形成的。司马迁《史记·律书》中记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这就说明一年之中,气是循环流转的,从冬至之日开始,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气是节气的核心概念。然后,我们就很容易明白,节是什么意思,如果把一年之中气的运动看作一根直线,节就是在这根直线上画出刻度,也就是变成了一把尺子。从此,人们可以用这把尺子来测量气的运行。

这把尺子上的刻度有二十四个,所以称为二十四节气。一年称为一元之气,一分为二,象征阴阳初分,就是春分和秋分,分别是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也就是寒暑交替。这中间又划分为两道,对应两仪生四象,就是夏至和冬至,称为“中气”。又根据四季,建立启闭节点,四个启的节点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是春节,春分就是变成春季的中气;立夏是夏节,夏至是夏季的中气;立秋是秋节,秋分是秋季的中气;立冬是冬节,冬至是冬季的中气。在《吕氏春秋》中,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准确称谓都已经出现。

在这八个节气刻度中间,又根据十二个月,月初得气之始,月中得气之中的原理以及月相的变化,分别增加了两个节气,把每一个大刻度区间分隔成了三个小刻度区间,最终形成了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啤J泡泡


把24节气顺序排好,凡是奇位数上的是节,凡是偶位数上的是气,这就分别开了。

节气缘自农历,一年十二个月,用节来划分,所谓节,不是节日,而是`每月递进的节点′,如立春正月开始、惊蛰二月开始,清明三月始,立夏四月始...,所谓气,则是表明当月的气候特点,如正月的雨水,六月大暑,九月霜降,冬月小雪等,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则表明该季节的中心点之类。

农历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作物适时的状态,仅十二节显得不夠,于是又把两个节之间加上一个气,也是十二个,节、气合起来共二十四状态,可以更加详细地指导农业操作。

节与气之间隔约15天,但它和阴历的朔望日无关,初一朔日并不一定是节,十五望日也不定是气。。又:由于中国历是农历与阴历合用,凡是遇到只有节而无气的月份,那该月就必定是润月了。比如:2017年阴历六月二十九日大暑是气,接下来的一月中只有立秋节,而处暑气则是再下月初二了,就是说,这个月中只有立秋节而无气,所以就必定是润六月了。


塞外失马翁


立春是节,雨水是气,惊蛰是节,立春是气,清明是节,谷雨是气,立夏是节,小满是气,芒种是节,夏至是气,小暑是节,大暑是气,立秋是节,处暑是气,白露是节,秋分是气,寒露是节,霜降是气,立冬是节,小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小寒是节,大寒是气。

这气节的认知,是经几千年劳动人民农耕经验智慧形成的。从个人认知认为这应从年分析来认知:一年由四季组成,季由三个月组成,月由节组成,节由气组成!气满成节,节满成月,节为节与节之间分界点!余季年同理。因此节与节之间中半为气令所示!这些准确的节气令的精确划分计算,才会千年四季不变错,年序分明!

仅本人之见,望引玉高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