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男教師在初中教育比例嚴重偏少,怎樣才能吸引男性從事初中教育?

任重而道遠之數


男教師在初中教育比例嚴重偏少,怎樣才能吸引男性從事初中教育?

筆者也是一名初中男教師,從教也20年了。

剛開始工作時 男教師比例還是不少,初中能佔到百分之三十多,高中比例更高一些。

現在,男教師的比例更低了。一方面,每年的退休,另一方面,每年新招聘的新教師,基本都是女生很難有男生。筆者所在學校已經好多年沒有招聘到男教師了。此消彼長,導致男教師越來越少。

如何吸引男教師從事初中教育?

1.要從根本上解決教師待遇問題。不排除極少部分老師收入很高(各種原因),但是絕大多數老師收入較低!也就解決溫飽!

2.個人的成就感。現在的學生不好教!都在用放大鏡看老師。老師成了保姆,每天重複,日復一日!生怕學生出事!哪有成就感!

3.實現個人抱負!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每天就是,重複做題,做題重複。沒有個人發展空間,沒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怎麼教出有創新性的學生?長此以往老師就成了機器!

4.社會地位。現在的家長,學生沒有以前尊重老師!社會上的人遇到老師([摳鼻]奧,原來是老師啊!)

不解決以上幾點怎麼能吸引男老師!






數字謎團


  • 教師本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然而近些年來我們會發現男孩子當教師的越來越少。每次教師資格證考試時,眾多的考生中,男孩子卻寥寥無幾。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男孩子們不願意當教師呢?
  • 年初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一起在市裡報了一個培訓班,準備省公務員考試。期間我遇到了一個男生,和我們差不多的年齡,二十多歲,他是一名特崗教師,在鄉鎮小學裡擔任體育教師,因為工資太低,無法養活一家人,所以準備公務員考試謀求出路,後來我聽朋友說他去上海做起了房產銷售工作。聽了可能有些無奈,有的時候不是不想,而是生活所迫。
  • 地區的差異也是無法忽視的因素。教師的工資水平與每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有關係,像北上廣深這些發達地區,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都不錯。而我國的基礎教育中,鄉村教師的工資水平一直都不高。
  • 我的叔叔是一名鄉鎮初中的教師,剛進入教師隊伍時,他的工資也就兩千多,目前也不到四千的工資。並且教師工資水平還與教齡和職稱掛鉤,剛進入教師隊伍的小白們工資就更低了,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下,這些工資也就只能養活自己,對於男孩你來說,又要買房又要買車,這點工資哪裡夠呢?
  • 民國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我們都知道,當初季老在北大畢業後去了濟南一個初中當了幾年老師,然後去了德國自費留學,幾年的工資可以支持留學幾年,想想都知道那時候的教師待遇有多好了。魯迅先生後十年專注寫作,也能養活一家人,說明當時從事教育文字工作也能過得很好。
  •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發展,要以人為本,最近幾年我國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激勵了一群群年輕人投入到教育事業中來。老師在教育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辛勤的園丁,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也要加大對教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平衡東西部教育、城鄉教育的發展。
  •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花朵的培育離不開辛勤的園丁。因此我們要尊重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營造一個尊師重教、尊重知識的社會氛圍,只有讓老師安心專注自己的事業,才能為國家源源不斷地培育人才。

蕭克兒


這個問題是我提出來的,我結合自己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男教師在初中教育階段比例偏少,絕大部分的初中學校都是女多男少,以我在的學校為例,一個年級20個教學班,大概有70位教師,可是男教師加起來不到10位。吸引男性加入初中行列,主要有下面3個方面的建議。

1.在薪酬方面給予男教師政策傾斜。一個家庭如夫人作為全職太太在家,靠男教師一個人去維持家庭開支是一件非常非常艱辛的事情。這個問題在醫生,公務員,供電局等職業男性身上就基本不是問題。所以女教師更願意嫁給跨行的男醫生,而不是嫁給同行的男教師。高薪行業對男性有致命的吸引力,初中教學行業如果高薪,那麼會有非常多的男性拼命想去加入的。

2.對於剛剛進去初中教學的男教師,學校要給予照顧,用心去培養,讓男教師儘快適應初中教學。初中生相對叛逆,調皮搗蛋,不好管教。大部分新男教師剛成為教師時,還顯得比較靦腆,不善於跟學生溝通,口才表達等能力都需要大大提升強化才能勝任初中教學,特別是班主任工作。在適應初中教學方面就顯得笨手笨腳。我身邊都有好幾個男教師,因為適應不了初中的教學,有些選擇離職了,有些選擇去教高中了。

3.在師範生源方面給予政策照顧。師範院校在高考錄取時候,可以適當降低男生的分數,吸引更多的男生去讀師範專業。讀師範的男生比例偏少,那麼成為初中男性教師的比例肯定也是偏少。

初中男性教師偏少,這個問題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急需解決。

大家如果還有其它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歡迎大家留言。謝謝


任重而道遠之數


小編也是一名男性教師,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想法。目前,男教師在學校所佔的比例嚴重偏少的現狀不僅僅在初中教育中出現,在小學教育,幼兒園教育等都存在。

小編所在的學校僅僅有5名男教師,其中一名還是後勤主任。另外幾名分別為科學老師,體育老師。剩下的老師均為女教師,大約有50人。綜上所述,我們學校男教師和女教師比為1:5。

目前,好多學校都是女教師為主,男教師十分的短缺,嚴重不足。目前,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如下:

1.師範類院校女生為主:

大部分教師均來自師範類院校,而在師範類院校女生佔了特別大的一部分。一些男生不願意當老師,在思想上抵制,於是不願意報考師範類院校。小編所在的大學就拿英語專業來講,比例達到了驚人的1:30。

2.教師工資待遇低:

雖然,有相關通知明確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但是教師在其他福利待遇方面與公務員有一定的差別。如今,男性承擔著養家餬口的重任,房貸、車貸等都成為男性的壓力。工資低無法保證生活,這也是男性排斥教師工作的又一因素。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還有女性比男性在教師工作方面更具有優勢,女性文靜,細心,善於思考。而男生大多大大咧咧,不太在意某些細節。在孩子習慣培養上女性教師更具有優勢。

同時,作為教師必不可少與家長打交道,女教師在言談舉止等方面更具有優勢。

在部分校園裡因為女教師偏多,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學生中男生女性化,女生男性化;女教師還面臨著結婚生子,這也給學校安排老師教學方面帶來問題。

那麼,面對學校男教師比例偏低現狀該如何做呢?

首先,師範類招生中可以男女比例平均1:1招收報考學子。這樣男女比例在師範類院校就不至於失調太嚴重。

其次,提高教師工資待遇。生活待遇走了保證,男性教師可以把精力更多的用在備課等方面,提升教學能力。

再次,教師招聘考試中,可以1:1比例招收男女教師。不久前,小編看到過一則招聘簡章,其中招兩名語文教師,男女教師各一名。

希望以上幾點建議能夠幫到你。


教育那點事兒No


我覺得我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就是一名男教師。

首先男女教師的比例是從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依次降低的。

接下來分析一下原因

低一點:待遇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男教師賺得太少了。可能晚上會說你們工資不低呀,你們賺得那麼假期又多。

但是對於一名女性來說,工資的確是挺適合的,而且比較安穩。但是對於一個家庭支柱來說,每個月4000塊錢的工資,其實並不算太多。所以這個就是很多有能力,有想法的人並不願意加入老師的原因,因為他們的能力完全可以拿到月薪上萬年薪百萬。

既然可以拿那麼多的工資,為什麼還要來考老師呢?既然可以拿那麼多的工資,為什麼還要來考老師呢?

第二:社會地位,現在的老師不同意以往的老師到現在還有一種說法,臭老九。往往在出現很多事的時候都會出現一種說法,你不就是個教書的嘛。由於並不為社會所尊重,而且還要面臨著各種冷嘲熱諷,這對於自尊心比較強的男性來說,遠遠沒有公務員等其他的工作來的,有社會地位和尊嚴。

第三:面臨的情況比較複雜,有一部分男性知難而退。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是比較複雜的,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大多數男生是比較粗枝大葉的,沒有女生的心細。在初中階段需要處理的問題也比較多,而且是千頭萬緒,可以說十分的,令人抓狂,而男性天生不願意退處理這麼多多亂糟糟的小問題。所以就導致男性教師比較少一點。

總結一下由於以上三點的存在,就會導致大部分的男生都不會考慮這個職業。但是隨著工資待遇提高社會態度的轉變。目前我們看到可喜狀況是這個比例也逐漸地提高了。而且現在經濟的不景氣,導致一大部分人喜歡比較穩定的職業,這也是一個因素。


教書的四月


(一)、男教師在初中教育中比例偏低的原因。主要有這些原因。

首先在師範院校當中,尤其是很多年以前的師範生,凡是涉及定向師範生或教育專業學生的院系,男生基本上要比女生偏少一些。原因有:一是教師的待遇不是特別理想,男生作為家庭頂樑柱,有一定的經濟壓力,在這一方面。就可能會流失一部分叫男教師。二是中學時代的男生,處於青春期,凡是有一點實力的都是雄心勃勃的,要幹一番大事業,理想大多可能是警察、軍人、老總、經理、設計師、科學家之類的之類的,導致很多男生報考的大學都是非師範類的,如此下來男老師就更少了。

第二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待遇逐步在提高,社會對教師的尊重和認可度也加強了。但是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對教師招聘的條件也更加嚴格。現在招考老師一般都要經過筆試和麵試這兩個環節。在同齡人中,女生在學習上要比男生成熟、踏實、努力。所以在考試中,男生整體上考不過女生。這就導致了在筆試這一個環節,男生可能就比女生要少一點。在面試這個環節,因為面試除了考察教學能力,還要注重個人的形象氣質。在這個方面,男生的形象氣質、語言表達整體不如女生優秀。因此,在面試這一關,男生當老師的競爭優勢又少了。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就知道了中小學老師中,男老師為什麼偏少。

(二)怎樣才能吸引男性從事初中教育?

首先,加強男性學生對自我認識、自我成長的教育引導,點燃男性當老師的火焰,積極宣傳男性當老師的優勢,鼓勵更多男性從事教育事業。

其次,改變招考老師的一些方式方法,或者增加一些有利於男性發揮的優勢項目。讓招考老師的方法更加科學,客觀,合理。

總之,教育事業是人類的事業,是男性和女性和諧發展的事業,我們不能走極端化發展,任何事物的健康發展應該處於一種生態的、自然的平衡,才能讓世界更美好。



靜護葉綠守護花開


教師這個行業,在大學,基本都是男老師的天下,任何一個大學,無論是教授,副教授還是講師,男性比例都佔據絕對的優勢。

但在中小學,卻是倒過來的,絕大部分老師都是女老師,男性老師的比例極低,至於幼兒園就別說了,男性幼兒園老師比大熊貓還少。

教師不是護士,也不是建築工人,這個對性別沒有任何要求的職業中,出現這麼個相差懸殊的性別比例顯然是不正常的。問題在什麼地方呢?

1.先看一下收入,以魔都2018年為例,職工平均工資是7832元,高中老師的平均年收入大概在10萬左右,平均每月8千多點,初中小學稍少,但也有限,公辦老師的年收入基本都在10萬上下。

這個收入對於女老師來說,還比較勉強。基本能夠接受。但對於男老師來說,非常尷尬了。你說他低,比平均工資要高,養家餬口勉強夠。但如果指望工資積蓄買房買車,那對不起,基本沒什麼指望。

2,更麻煩的是教師這個職業,職業前景是一目瞭然的,普通教師,班主任,年級主任,副校長,校長,除了職稱評定外,崗位大致就是這樣。

即使升職了,收入增加的幅度也是非常有限。和其他行業沒有可比性。這是中小學老師缺乏男老師的重要原因之一。

3,另外一個原因是現在的教學環境。現在中小學教師的教學環境非常不好,位於三角板的中間,兩頭擠壓。

一方面需要教師出成果,各種考評指標,各種指標給老師增加無數的壓力,另一方面,又把教師的手腳困住,很多事情根本不能做。

在目前減負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學校要績效,這沒有錯,學校本來說就是育人的地方,最容易考量的就是成績,可以這麼說,沒有一個學校不注重學生成績,不管是名校還是渣校,全都一樣。

學生成績怎麼來的,靠教師辛苦教學就都能有嗎?這不符合自然規律,要掌握知識,老師教,自己學,還得加上自己苦練才行。必要的作業量是不可缺少的。

很多人說我們過去可沒這麼多作業,說這話的麻煩把你當初的課本拿出來,和現在同一年級的比較下,看難度增加多少,如果還不服氣,那把你那時的試卷找一張出來,和現在比一下。

舉個例子,84年上海高考數學卷,全市平均分大概不到40分。在當時可以說難度超高的卷子了。網上可以找到這張卷子,如果家有高三學生的,可以試著做下,看什麼感覺?

現在隨便找個普校的高三學生,做那張卷子,不說砍瓜切菜,至少也是遊刃有餘。這就是過去和現在的差距。

一方面困住老師的手腳,這不許,那不準,作業不能多佈置,補課傷害自尊心,同時還要老師出成績,這當老師都是神仙啊?

收入不高,職業前景沒有,工作環境複雜,還要揹負各方指責,這活誰願意幹?



高考高老師在線


現在中小學老師中男老師都偏少,尤其是小學。初中的男老師也比較少,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大家都說是老師的待遇比較低。當然,這是一個原因,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人都沒有提到。

我認為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觀念問題。

在近幾十年來。大家總會覺得老師就是孩子王,就是照本宣科講知識。你個大男人,當老師挺沒出息的,這是社會上相當普遍的一種聲音。

所以,有很多學習成績比較好的男生他都不願意去報考師範,即使報考了師範,可能,也會去其他的行業工作。或者去創業或者去培訓機構,或者轉行。他們覺得除了待遇問題之外,總覺得做教育啊,沒有太強的成就感。

因為老師這個職業,他並不會直接的對社會產生價值,它的價值是有滯後性的,也可以說是有長遠性的,它的價值體現要等到學生畢業成才以後,學生為這個社會創造了價值,這時候老師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所以,在不能立即見到創造價值的情況下,有很多人男生就覺得當老師很沒有成就感。

所以這就造成很多學習非常好的學生呢,他不會選擇當老師,認為滿足不了她的成就感。而學習差一些的學生呢,要麼就考不上師範,要麼就覺得當老師枯燥無味,做孩子王沒有勁兒。

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甚至不亞於待遇問題。其實當老師的待遇就目前的現狀而言,也不是特別的低。


小蟲大鵬


我是一個男性教師,工作二十二年卡上工資 2020年2月到帳3544.04元,本地房價4800元~5000元。

我校有教師120餘人,男教師近20人,其中夫妻兩人都是教師(含有一人為外校教師)共5對,女教師基本嫁政府,財政,工商,地稅,公檢法等單位或個體小老闆,有3個最年青男教師都30幾的人了還沒談到女朋友,這就是當地教育男女教師及個人情況。

現在絕大部分男教師是當年中師生直接分配來學校的,因想穩定而沒流動,這部分人在10~15年全部退休,就目前狀況來分析未來男教師會在中小學中佔比例會更小。男教師在中小學比例低誰都知道,男人不願當教師,其根源是薪資低,不能養家餬口,身邊也有幾個同事家庭收入低,老婆只能外出打工,時間一長就跟別的男人逃了的,現一個人帶個孩子太不容易了。教師這個群體人數眾多,不能短期創造價值靠財政拔款,其實很難高薪,從我上班的1998年每月250元到2020年2月每月3544元也漲了13倍多了,政府也盡了力,聽說政府財政資金困難時借款也優先發教師工資,根據教育行業特點,教師這行業(在編教師)長期工資只能跟隨物價上漲而上浮,根本改善讓男人爭著考教師編可能性不太。


雨桐老師數學課堂


男教師在初中比例嚴重偏少,怎樣才能吸引男性從事初中教育?

這個問題套用一個體制內流行語,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個“系統工程”。從師範院校招生與就業,再到初中教師工作待遇,再到防止男教師跳槽,那簡直就是一個巨大的網狀系統工程,根本不是教委一家能解決的,放在國務院層面看能否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這個連總理都不好解決的問題,筆者只能嘗試從自己的角度談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筆者曾經是一名高中英語教師,但也是實在不能忍受中學的環境,幹滿五年服務期後離職了。

首先要明確初中是義務教育,不能和高中混為一談。初高中階段學生特點明顯不同,那麼筆者認為應該取消完全中學,初中就是初中,履行義務教育階段職能;高中就辦高級中學,和中專,技校,職高是一個層次,高中就應該像中職校一樣,取消事業編制推向市場。能讓市場解決,最好不要讓政府這隻手來干預,這樣政府才更有財力來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問題。那麼,既然初中保留教師的事業編制,就應該大幅提升教師待遇。相信如果政府把投入高中的資金全部投入初中,何愁初中留不住初中男老師?

其次,改變初中教育體制。現在北京市已經將中考和畢業考試合併,這是非常好的一個舉措,能取消的考試儘量取消。而且還採取了重點高中定向投放名額給初中,這也是非常好的舉措,保證了義務教育的公平。但應該將重點高中全部名額定向投放給初中,如果還保留重點高中的一些特權,那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也無法真正實現初中教育均衡化,就會造成本身就稀有的男教師還想往大城市重點中學調動。有的學校採取扣住男老師檔案關係不放的“老辦法”,這都不適應現今的市場經濟體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且財政應該加大對農村校和薄弱校的傾斜,吸引男教師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此外,還應該增加體育在中考中的分值。雲南省教育廳就帶了個好頭,將體育科的分值提高到100分,與語數英一樣分值,這就利用考試指揮棒引導師生重視體育,希望這個辦法能在全國推廣。體育老師絕大多數都是男性,如果體育科佔比提高,勢必會增加體育教師編制,而且學生,學校,家長都會更加重視體育,這也更生動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大幅提高學生體質的基礎功能。

最後,大幅度改革師範大學。在北京市,要進人大附中這樣的重點中學任教,都是清北學子,北師大畢業生往往都進不去。網上流傳的深圳中學新錄取教師名單,也是清北學子居多。那麼筆者認為,能否取消對師範生的投入,對師範生也照收學費(當然師範生畢業後也可以不當老師),這樣的一大筆財政資金用來投入義務教育(不包含高中),難道男老師留不住?大學已經取消了事業編制,那就更不要搞什麼師範大學!建議更名全國的師範大學,全部變為綜合性大學。比如北京師範大學更名為京師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更名為首都大學,各省屬的師範大學都可以更名為綜合性大學,這樣才更能吸引男生報考。很多地市級的師範學院就已經完成了師範院校的升級,比如邯鄲師範學校升級為邯鄲學院,廣州師範學院合併升級為廣州學院,升級後立馬男女生比例有所改變。財政就是要重點投向不能市場化的義務教育,能推向市場的儘量交給市場解決,這才是根本解決義務階段缺乏男老師的治本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