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三體》IP改編一波三折,為什麼廣播劇能獲一致好評?

導語:收聽《三體》的男性用戶是女性用戶的2倍多,佔比接近70%,“這個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作者 | 語境

廣播劇,原著黨的福音

“歡迎進入三體世界,請註冊ID。”

一個金屬質感的女聲像是從空曠的遠處傳來,跟在一串游戲背景音之後。

緊接著,隨著窸窸窣窣的嘈雜聲,一面玻璃幕牆被砸碎,也有可能是玻璃窗或其他玻璃製品,聲音果斷清脆。

“呵,好冷啊,”汪淼自言自語,聲音被凍得有些發抖,“接下來該去哪呢?”


《三體》IP改編一波三折,為什麼廣播劇能獲一致好評?

《三體》動畫宣傳視頻截圖


這是《三體》主人公汪淼進入“三體”電腦遊戲時說的第一句話。《三體》小說中原本的的描寫是“汪淼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氣”,而在廣播劇中,這段描寫變成了角色的自白,在配音演員的演繹下更加生動立體。

2月19日,《三體》廣播劇第二季在喜馬拉雅上線。和第一季一樣,第二季也保持了每週一集的更新頻率。

智旻已經在喜馬拉雅追完了《三體》第一季,她對第二季滿懷期待,“我已經充好半年會員等著了。”

聽眾對第一季好評如潮。在第二季上線前,《三體》廣播劇在喜馬拉雅的播放量突破1000萬,訂閱量超過40萬,創下了廣播劇欄目的紀錄,到目前為止,始終穩定在熱播榜榜首。

《三體》是一部炙手可熱的科幻IP。自作品面世以來,改編消息不斷,卻一波三折。

據公開資料,遊族網絡為跨界到影視行業成立遊族影業,在2014年拿下了《三體》IP的電影改編權。2015年7月底,《三體》電影全部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但由於種種原因,在電影原定上映時間取消後,到目前還沒有上映的消息。

《三體》動畫片預計比電影更早與粉絲見面。在2019年的B站十週年發佈會上,B站宣佈《三體》將動畫化,併發布了《三體》動畫概念宣傳視頻。而電視劇改編的最新消息,則來自2019年5月的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視劇備案公示,“《三體》已通過備案”。


《三體》IP改編一波三折,為什麼廣播劇能獲一致好評?

《三體》動畫宣傳視頻截圖


周在廣是《三體》的原著粉,他很期待《三體》以電影或電視劇的形式,在熒幕上呈現。但同樣,他也擔心作品的劇本改編不過關,特效製作不能達到理想的視覺效果。

“我覺得改編很難超越吧,最好能保留原著內容。”周在廣說。

這是很多《三體》迷共同的心聲,而《三體》廣播劇做到了。它以“聲音大戲”的形式,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改編“試水”。

在IP改編的影視劇中,原著粉會轉化為部分觀眾,改編失誤會導致觀眾的流失和口碑的下跌。廣播劇的粉絲或聽眾以原著粉和聲優(配音演員)粉為主,相比影視作品,它的受眾更窄,粉絲情緒的影響更強烈。因此,重視原著、合理改編就變得尤為重要。

“書粉不太希望對原著做過多的發散,所以我們在改編時也儘可能地把讀者心目中的經典情節保留下來。” 《三體》廣播劇的主創之一野兔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

製作團隊在改編時十分慎重,創作初期,曾在結構佈局上九易其稿;第一季播出期間,團隊也不斷根據粉絲的留言反饋,對第二季的廣播劇在細節上進行優化。

聲音敘事如何“聲臨其境”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改編作品是在對哈姆雷特第一層解讀的再加工,往往更難做到“情景還原”。

作為一部科幻作品,《三體》中涉及到大量腦洞情節和虛構空間,廣播劇最大的好處是給聽者很大的想象餘地。廣播劇的視覺留白,省去了對事物的直觀刻畫,反而更能滿足讀者內心對場景的解讀。

換句話說,在廣播劇中,保留想象力相當於還原場景。因此,相比於影視劇,玄幻、仙俠、懸疑等“腦洞題材”作品,特別適用於廣播劇的改編。

但另一方面,廣播劇的形式也增加了用一維的聲音去表現視覺化空間的難度。

葉文潔是《三體》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在她回憶自己文革時期的遭遇時,有一段她父親當眾被屈打致死的片段。智旻對這段故事印象深刻,“我記得我在看小說的時候,腦海中有想象過那個畫面,廣播劇裡就真的把那種氛圍全部還原出來了,當時就覺得特別震撼。”

《三體》能實現“聲臨其境”的效果,離不開劇本改編和配音後期。

製作人R.Zhao曾在美國好萊塢學習影視劇本創作,《三體》劇本創作就參照了美劇的結構形式。“我會跟編劇老師針對故事整體結構和每一集的內容,進行分割和重組,在最大程度保留原內容的基礎上,保證每一集的起承轉合,包括鋪墊、衝突、高潮、結束的呈現,讓聽眾感受到更好的聽覺效果。”

而最能直接影響聽覺效果的是“聲音”。為了呈現出更好的影視感體驗,喜馬拉雅與國內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合作完成《三體》的錄製。

在配音圈內,“729聲工場”就相當於是質量的保障。參與第一季錄製的配音演員中共有50多位。其中,主人公汪淼的配音由張傑完成,觀眾熟知的《甄嬛傳》太醫溫實初、《古劍奇譚》百里屠蘇、《 魔道祖師 》魏無羨(動畫)都由他來配音。


《三體》IP改編一波三折,為什麼廣播劇能獲一致好評?

《三體》官方花絮 張傑配音汪淼


在後期音效和音樂上面,廣播劇製作團隊在前期劇本創作中,補充了很多原書中沒有提到的音效,來豐富廣播劇的聽覺層次。

第二季出現的“古箏行動”,在原文中是一個宏大的視覺化的場面——船被比頭髮絲還細100倍的高強度納米材料割裂,僅通過聲音很難呈現。R.Zhao和製作團隊討論後,決定在保留旁白的同時,放大音效輔助敘事。

《三體》廣播劇帶來的沉浸式體驗非常強烈,很多聽眾都反饋,聽《三體》就好像閉著眼睛欣賞電視劇。

廣播劇邁進“全民向”

據刺蝟公社觀察,廣播劇題材從最早的家庭倫理、都市情感,到網文時代的仙俠穿越、玄幻懸疑、電競漫改,受眾群體多為女性。

《三體》廣播劇則帶動了一個小反轉。

作為硬核科幻小說的代表,喜歡《三體》男性讀者比女性要高。喜馬拉雅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收聽《三體》的男性用戶是女性用戶的2倍多,佔比接近70%,“這個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不僅男性用戶比例高,聽眾的年齡跨度也較大。購買收聽《三體》廣播劇的用戶中,00後人數佔比達到了35%,僅次於80後。藉助IP,《三體》廣播劇打破原有廣播劇用戶圈層,是小眾文化走向大眾的一次突破。

《三體》IP改編一波三折,為什麼廣播劇能獲一致好評?

《三體》廣播劇 第一季第一集評論


“我們希望《三體》廣播劇是一個更全民向的作品,改編上也是朝這個方向來走的。”野兔說,團隊在劇本的改編上也主動向“全民向”靠近。

比起看《三體》小說的日子,智旻在聽廣播劇時要更輕鬆一些。除了能解放雙眼,廣播劇比書更通俗易懂。

“書裡面會有一些風景的描寫、複雜的物理學名詞,我看著會有點費勁,覺得雲裡霧裡的。但是廣播劇聽起來,就是一個特別順暢的故事,加重了人物間的對話,聽起來很過癮。”

這是製作團隊有意識降低理解門檻的結果。

劇本改編首先保留了主線人物的劇情,刪去大段複雜描述,再通過建立場景、角色對話、角色獨白、旁白補充等生動的廣播劇樣式,營造真切的場景,幫助聽眾理解原著劇情。

視覺效果要“升維”,理解門檻要“降維”,這些都是為廣播劇全民向發展做出的努力。

“我們會選擇更多大家耳熟能詳,易於理解認知的作品,把內容有聲化、故事化。”喜馬拉雅在今年還會繼續在廣播劇“加碼”,“全民向”是他們挑選IP和進行製作的重要原則。

有《三體》的先例在前,不僅是喜馬拉雅,“全民向”廣播劇也是其他音頻平臺落地項目的參考方向。特別是類似對於喜馬拉雅,用戶基數大、類型多樣的平臺來說,“全民向”會更有利於廣播劇用戶的轉化。

廣播劇離破圈還有多遠?

在整個廣播劇市場,既有幾百萬投入的精品劇,也有為愛發電、無製作費用的大劇。廣播劇製作基本形成了標準化流程,但整個行業還沒有完全成熟,達到批量化、規模化生產的狀態,破圈也隨之遇到阻礙。

“我們現在能夠達到一週一更,同時每季之間還有一個調整和緩衝的階段。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製作能力已經是一個飽和的狀態了。”面對聽眾的催更和對飢餓營銷的猜測,R.Zhao解釋。

廣播劇是一個小眾的藝術形式,主要依託熱門網文IP和在線音頻平臺,受眾範圍也相對受限。

貓耳FM是中國聲優基地,平臺以二次元內容為特點,集中了一部分廣播劇愛好者。在喜馬拉雅、蜻蜓FM等音頻平臺,廣播劇屬於平臺內容的一個細分頻道。在喜馬拉雅有聲版塊,用戶對有聲書和有聲小說的接受度,要遠高於廣播劇,而廣播劇的製作難度和成本,卻要比有聲小說大得多。

《三體》IP改編一波三折,為什麼廣播劇能獲一致好評?

貓耳FM廣播劇頁面


喜馬拉雅方面還透露,在《三體》上線前,不論是從平臺整體用戶,還是會員用戶計算,用戶對廣播劇的付費意願並沒有有聲書、知識付費等內容高。

前有729聲工場、北斗企鵝、知行天地等配音工作室和知名聲優開路,讓廣播劇得到普及。但製作成本高,市場規模小,仍然是目前廣播劇發展的難題。對於編劇、後期、製作人等處於各個環節的職業來說,受資本青睞的影視行業顯然更有吸引力。

喜馬拉雅對《三體》的總投入達千萬級別,也希望能通過《三體》廣播劇的大膽嘗試,打開整個廣播劇行業市場。

喜馬拉雅副總裁姜峰告訴刺蝟公社:“目前付費表現強勢的廣播劇多改編自懸疑、耽美等垂直IP,《三體》廣播劇是第一個最有希望撬動主流市場,讓廣播劇從圈層爆款升級為大眾爆款的知名IP。”智旻之前在貓耳FM收聽過廣播劇《魔道祖師》《撒野》,《三體》是她聽的第一部非耽美廣播劇。

無論是原有的群眾基礎,還是降維改編和精細化製作,都幫助《三體》廣播劇邁出了破圈的一大步,讓更多人瞭解廣播劇這種藝術形式。

為了更好地宣傳推廣,在《三體》廣播劇之外,R.Zhao還特別策劃了“三體宇宙電臺”,為《三體》迷在喜馬拉雅提供一個交流社區。

電臺中包涵主播的劇情解讀、官方花絮、“大劉”專訪、高曉松聊《三體》等音視頻內容。希望掌握科普知識、更好理解劇情的聽眾,和想要走進配音演員、瞭解幕後製作的粉絲,都能在這找到歸宿。

劉慈欣在三體宇宙電臺中說:“最好的科幻,是用最真實的細節,把人類帶到想象力的邊界。”

廣播劇則是用聲音的細節,把聽眾帶到想象力的邊界。“我們希望慢慢地拓寬大家對廣播劇的認識,市場上有更多人為它買單,我們(行業內)也會有更多資源進行創作。”野兔說。

(文中智旻、R.Zhao、野兔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