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前言:《肖申克的救赎》是作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电影。影片讲述了男主银行家安迪因涉嫌杀害妻子以及她的情人而含冤入狱,在这座名叫肖申克的监狱里,安迪结识了很多朋友,并通过瑞德获得了一个锤子,并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帮助牢狱的管理员逃税、洗黑钱,在这个黑白不分、鱼龙混杂的牢狱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求生之路,最终,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勇敢离开了监狱的故事。

这是一部讲述人生、人性与信念的影片,该影片曾获得奥斯卡奖项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的影片,这部电影展现了斯蒂芬·金过人擅长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

这部电影在叙述手法上也颇具特色:影片从多元空间出发,使用丰富的视角叙述,胜于传统的单一的叙述结构,多方面的展示了人物心理世界的活动变化,其中有着一个情节,假释出狱的老图书馆管理员老布因为不适应社会的生活而选择了自杀,这个不长的情节却让观众从侧面感受到了主人公在监狱里生活内心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那我今天就来分析分析,人物老布为什么历经四十多年的牢狱生活出狱后,却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老布出狱自杀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大因素。而在第三部分,我会分析《肖申克的救赎》这个充满人性、人生与信念的故事对我们的现实意义与思考,并且谈谈我对与人生发生转折点,如何走出阴霾,并且心存希望与好好生活的建议

01、浅析老图书馆管理员老布出狱却选择自杀的内在因素:老布的内心没有依靠与寄托、充满孤独、精神层面上缺乏希望与关怀以及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首先,老布出狱后,离开了原有图书管理员的职位,被安排到超市做打包的工作,导致他的自我价值难以实现;

老布在牢狱中待了四十多年,也从职了多年的管理员工作,主要负责整理图书的安放以及向囚犯销售图书,这是一份简单而又富有耐心的工作,老布因这份工作的进行,能够感受到有工作、有事情做的充实。

当老布出狱后,被安排在超市做打包的工作,面对上司与顾客的训斥,年轻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伤害,更不用说已经年迈的老布了,更何况在这个已经四十多年未谋面的社会环境下,带来的更多的是孤独与不适应。

老布出狱后,认识的人早已不再联络,也没有亲人的陪伴,这让他缺少了内心的依靠与寄托,不熟悉陌生社会的处事方式,也让他的精神世界缺乏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在我看来,老布原本是一个很善良、老实的老人,在牢狱中已经习惯了属于他的生活方式,当听见被假释出狱的消息,他还一度想通其他囚犯来获得罪名,继续留在监狱,他害怕外面未知的世界,因为他知道,外面的世界给不了内心的安全感,无法实现自我的价值,没有朋友与亲人,那是不开心,不快乐的,此时,出狱在老布眼里,就仿佛再一次又把他送进了一个“监狱”。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老布在监狱里的生活环境对他的性格的影响;

电影里的老布从很年轻时进入监狱,他对外面世界的印象只停留在十几岁,剩下的四十多年在监狱中度过,其中老布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入狱前并没有成熟,进入监狱后,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完全地影响了他的三观。

监狱里并没有外面世界的自由:他无法体会到人与人相处的趣味,以及人生很多经历都没有,在监狱里,每天面对的只有与自己一样的囚犯,还有脸色阴暗的牢狱管理员。起初进入监狱的恐惧与挣扎会被逐渐模棱成沉默与适应。

正如,他拿起刀架在一个囚犯的脖子上说的话:“我已别无选择了。”监狱的小小世界是他认为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是他一直生活的地方,他会因为养的一只小鸟逐渐长大而感到开心,他没有经历过艰难的日子,他觉得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是他应该守护的。

简而言之,老布的大半个人生岁月都是生活在监狱,骨子里已经被这座肖申克的监狱征服了。身处只有囚犯与牢狱管理员的空间中,对他来说,这就是全部。从他离开牢狱,在超市做打包工作,面对上司与顾客的训斥,他感到伤心,最后,他买了一段麻绳子,在居住的旅馆房梁上留下“老布到此一游”,安详地离开了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

02、浅析老图书馆管理员老布出狱却选择自杀的外在因素:社会环境的突变、接触的人物变化,不同的相处模式,都刺激着吸引着老布困在精神世界的牢笼

首先,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老布却在监狱中生活了四十余年,对渴望自由的本性已压抑;

二十世纪初的美国与四十年之后的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在老布未进入监狱之前,小汽车还没有这么多,交通与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布出狱后,小轿车随处可见,人们的穿着配饰华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界的美国,变得更有韧性,经济发展迅速。

他踏入这个陌生的社会,感觉到并不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自豪与荣耀,也不是对于终于摆脱的牢狱生活的解脱,感觉到的只有格格不入,曾经熟悉的东西已不再面前,这是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世界,他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下去,对未来没有向往,更没有想法去好好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恐惧充满了整个身心。

正是这种监狱生活与外界生活的巨大反差,刺激着老布,失去了活下去的渴望与人生的信念。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其次,接触的人物变化,不同的相处方式,让老布变得思想与行为狭隘;

在监狱中,老布接触的是囚犯与监狱管理员,面对气氛压抑的鉴于环境,这里的人们是冷漠的,这里与正常的社会不同,你不用为生计赚钱费心思,不用考虑家庭问题,没有工作上司的逼逼相问,套上监狱囚犯的名目的唯一好处——你的“烦恼”减少了,不需要考虑那些,监狱的环境已早早准备好。因为不用考虑这些正常人都要考虑与烦恼的事情,会让人变得脆弱,会使人拥有一个玻璃心,会经不起艰难险阻的考验,很容易被打击得抬不起头。

在监狱中,面对囚犯,老布没有过多得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敬而远之,否则还会带来招打得痛苦,主人公安迪在刚进入监狱的前一两年,就一直被监狱里的几个囚犯盯上,经常被拖到聚集殴打;面对监狱管理员,只有服从命令,违抗的后果是惩罚,监狱的生活的人际交往是简单的,而又令人悲伤的。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在监狱外的另一个世界,接触的人的类型将远远超越监狱里的类型,有着最亲的家人,或者是真挚的好友,再或者是一个陌生人等等,每一个类型的人群,都有各自领域的交往方式,那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特点也会受时代的影响,就好比如今2020年人与人的相处方式的复杂程度,也远不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们了,老布出狱面对的也正是这样的人与人相处的复杂性,比如电影中囚犯瑞德也获得假释出狱时,经常会向上司批准上厕所,到最后,上司告诉他,上厕所不需要得到他的同意,可瑞德却极其不适应。

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不同,让老布饱受精神囚笼的折磨,老布适应不了这样极大的反差变化,内心的坚强也已被磨化的脆弱不堪,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可能对老布来说,也许能够让他缓解这种痛苦。

03、浅析《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有关人生、人性与信念的故事对我们的现实意义于思考,并且谈谈谈谈我对与人生发生转折点,如何走出阴霾,并且心存希望与好好生活的建议。

《肖申克的救赎》,这个豆瓣9.7位于第一名的神级电影,有着怎样的思考与现实意义呢?整部影片看下来,最触动我的就是老布,这个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最后选择自杀,到底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我在想,他已经重获自由,为什么没有感到开心?在面对出狱这个巨大的转折,老布选择了逃避,也反映着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处世哲学。

面对人生中发生的巨大转折点,如何走出阴霾,并且心存希望与好好生活呢?

①认清本质:“命”与“运”决定人的一生

孔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个人如果想要得到命运之神的呵护并不容易。要想命好,关键是要知道认识命的重要性,就是信命与任命。信命的意思是说知道自己做不到的地方,认命的意思是说不超越命运给自己化的线,对于得不到的东西要坦然接受。孔子所说的“不逾矩”正是这个意思。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老布从监狱出来,如果可以认清命的本质,便不会发生自杀的悲剧,那什么是命呢?往往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与对未来的规划,人生轨迹如果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与运气只不过是在做微调而已。

英国著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喜欢讲这样的一句话:“注意你能决定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与行动。注意你的言辞与行动,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来源。认清命运,能够让你在任何环境与情形下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无论你处于危机还是成功,你都能明辨是非,那是你前行远方的明灯。

②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拒绝玻璃心。

老布假释出狱后,被监狱生活磨化了原有的坚韧,变得脆弱,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如今很多家长都在强调“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不断输入“一朝落后,永远落后”的思想,这使孩子一旦落后,一旦遇到一点不顺利,暂时落后了,就害怕得要死。长此以往,就会让孩子的心变得十分地脆弱

因为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是顺境,就会有动力一路走下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一直拥有好运气,如果遭遇挫折,便会成为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俗话说“整个人都不太好了。”其实在这个时候,家长与老师要做的,应该是给予孩子一定正确的指引,意在树立他们在日后人生之路的长跑意识与能力,所以一时的失败并不是什么大事情。

然而很多的家长与老师做的却并不是这些,他们会继续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并且小心翼翼地为孩子提供温室,生怕孩子受到一点伤害。

今天,真正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培养一颗永不摔坏的强大心脏,因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会让你不断地坚持奔跑下去,就算跌倒,也能不断地爬起来。最好的状态就是一边跑一边还可以欣赏路途的风景。

③培养兴趣与爱好,观察细节

培养兴趣与爱好可以增添生活的幸福感,还可以增强对生活的希望。因为你从兴趣与爱好中,能专心地做事情,那是放松身心下来的状态,你会从细小的事情中发现不容易发现的美。

正如毛姆所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观察落叶,羞花,是心怀虔诚地去生活。去欣赏没意见细微的小事,生活为什么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心怀虔诚,每一件小事都能让他感知到存在的意义以及生命的美好,这是一个人的最好的状态。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老布在现实世界中正是缺少了这样的发现生活美的能力,发现不了生活的美,也就没有了活下去的意义与动力。

白落梅的《有一种风雅叫趁年华》,“抚琴者,将万千心事揉入弦中,在弦音中平和泰然,体会到至极之静;听琴者,在清宁洁净的琴音中洗澈心灵,恍若天乐。”很喜欢这句话,试想着一个对音乐、乐器都很敏感的人,用之工具演奏处自己喜欢的歌曲的某一片段,那么,开心、烦恼、沮丧。。。。。很多情绪都被抚平,变得平静释然,在琴音中洗澈心灵。

④学会“摆脱”之道

著名美学的大师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一节《论摆脱》说到:“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了,要避免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

朱光潜大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办法。

其实人有时就是一个贪心的动物,懂得舍弃,对自己也是一种解脱,不必老是让自己陷入僵局。老布如果可以摆脱监狱里生命状态,认定的目标,再去好好接受新的生活,也就不会选择逃避了。

结语:

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带有淡淡的哀伤,值得细细品味的大师之作。不管是令人反思的故事,还是叙事的手法,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与观影体验,这也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如果在某一个天你尝试沉浸其中,你会发现更多的是关于人生、人性以及信念的探讨,相信你看完也可以有更多的感悟与思考。

《肖申克的救赎》:漫谈老布不易出狱却自杀的几大原因与现实思考

我想用影片中的一句话做结尾: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