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长春商业百货版图变迁:30年更迭三代


长春商业百货版图变迁:30年更迭三代

从2020年回头看,追溯30年前的长春商业形态,我们会回到百货大楼时代;

从1990年向前看,推进30年后的长春商业形态,我们就遇到了今天的商业综合体这个庞然大物;

都是商业实体,都是卖东西、买东西,商业业态的变迁给长春市、乃至整个吉林省的消费者带来了不同的购物体验和时代的碰撞感——

商场不再是个单纯解决购物需求的地方,十年前可以兼顾着吃,现在还兼顾着玩儿,甚至是吃和玩的空隙,顺便购个物……

商业,越来越逆天了!

当长春商圈开始逐渐跳出重庆路、桂林路、红旗街这个“老三样”“地三鲜”的时候,新生代一点点地试图登上“带头大哥”的宝座,扛起引领潮流的商业把头。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尚需拭目以待。


长春商业百货版图变迁:30年更迭三代


上世纪90年代:百货大楼模式

把日历翻回到20世纪90年代,长春商业变革在那时发生。

1992年,原为四商店的长春车百大楼成为长春市首家股份制改造试点单位、欧亚商都一期工程在红旗街破土动工;1994年组建集团、欧亚商都一期开业;1998年长春车百大楼二次改造扩建全面完成;

同样在1992年,在五商店基础上形成的长春百货大楼于当年10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长百地处人民大街与重庆路交汇处,繁华且成熟的商业区造就了最佳的地域优势,长百一度是长春人心中最具代表性的商业体之一,在全国也是有名有姓的大型百货商场。

1995年底,长春国商百货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8月18日正式开业。长春国商是吉林省较早实行品牌经营的商场之一,率先在长春市突破了传统百货业的旧模式,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树立了自己在吉林商界的企业形象。


长春商业百货版图变迁:30年更迭三代


世纪之交的2000年:长春开启购物中心模式

长春在2000年开启购物中心时代。

临近2000年开年的时候,长春卓展进入长春商业版图,在重庆路商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2000年,在长春西南出城口附近一块不起眼的地块之上,欧亚卖场破土动工。建成营业后,形成了单体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仅停车场就达20万平方米,泊车位近万个;

也是在2000年,10月20日,当时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同一首歌》在长春五环体育场举行了一台大型音乐会,这成为中东大市场别开生面的开业礼。长春中东大市场集百货服饰、家居建材、美食休闲为一体的一站式购物中心,在长春市,也称得上超级航母级别的商业体。


长春商业百货版图变迁:30年更迭三代


2020年:商业综合体成长春城市生长新纽带

摩天·活力城火了,作为卫星路与生态大街交会处的首座商业综合体,这里开业不久就被年轻人贴上了“网红”“扎堆”“溜达”“吃饭”“娱乐”等活力标签,成了周边年轻人聚会溜达的好地方。

欧亚汇集,基本剥离了传统百货,选择了时尚运动、娱乐休闲、室内主题公园、优质餐饮等业态组合,与欧亚卖场业态互补、客流共享,已渐入佳境。

位于轨道交通1号线终点的砂之船·中东奥莱建筑面积达37万平方米,集奥莱名品折扣中心、大型室内主题公园、国际院线、特色餐饮、地铁商街、生活家居等多元化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商业综合体,成为北部新城一张亮丽的名片。

前进大街与卫星路交会处,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欢乐城

,在长春已投入运营的20多个商业综合体中是个“小块头”。这个“小块头”平时日均客流量上万人,周末日均客流量数万人,成功融入了周边居民、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长春,已认定城市商业综合体中,有的是商业综合体,如红旗街万达广场;有的是旅游综合体,如巴蜀映巷;有的是娱乐综合体,如正在建设的复华未来世界;有的是商务综合体,如环球贸易中心……没有任何两个业态分布完全相同。


长春商业百货版图变迁:30年更迭三代


未来长春本土商业与外来品牌

早在2018年,RET睿意德联合中商数据共同发布长春首张城市商业分布图。

分析人士说,在长春已开业的商业项目中,本土企业占比高达87%,外地企业占比仅为13%,其中,本土商业集团尤以欧亚集团、中东集团市场占有率较高

本地零售企业的欣欣向荣,也为外地知名成熟商业地产开发商的进驻增加了难度。一方面基于市场的空间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基于消费者长久形成的对本地商业集团品牌的认知度。

然而,未来随着华润长春万象城、远大购物广场、远洋·王府井赛特奥莱、复华未来世界等项目的相继进入市场,本地零售企业对长春市场的垄断将有所改观——全国性发展商的数量将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知名发展商将利用强大的品牌和商业资源优势,为长春市场引入连锁品牌、新鲜业态,与本地零售企业形成良性的竞争态势,彼此促进、激发城市商业的活力。


更多吉林省资讯 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