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2020年疫情下,适合裸辞不?

吴少洪


疫情之下,到底是否适合裸辞,这要细分开来看,笼统地回答实际意义不大。我分析和回答如下

年龄是否合适?

从就业市场竞争力来看,在其他同等条件下,年龄越小竞争力越强,理由无需多言,所以说年轻就是资本。

家庭条件是否合适?

如果单身一人,不开心了,可以考虑裸辞;如果上有老下有小,没有一年以上的安全储备资金,不建议裸辞,因为除了就业市场低迷外,其他不可控因数也实在太多。

所处行业和职业是否合适?

如果你是电子/半导体/机械/医疗等行业普通操作工,就可以考虑裸辞,因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近些年对普通操作工的需求特别大!尤其是东南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对操作工的需求特别大,疫情之下也不例外

近期像江苏的苏州,政府包专列去接外地人员返苏复工,新入职员工给予入职奖励等;广东/福建/浙江都有各种各样的奖励政策,一句话,他们缺人

如果你是旅游/餐饮/酒店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从业人员就要慎重,这些行业短期内不但不会招人还在裁员。

如果你是工程师级或干部级人员,无论何种行业都要慎重选择裸辞!因为这类新增岗位数量远远小于就业人员数量

综上分析所述,我认为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决定是否合适裸辞,但我本人更倾向于找好工作再辞职!


在职场中遨游


家里有个亲戚,这几天直接递辞呈了。

他所在的不是普通的单位,是很大、很有钱的国企,待遇不错,工作不忙,离家也不远。

虽然他们单位并没有复工,单位也只要求领导过去值班,基层员工继续在家待着。

当然,该发的钱、该有的福利,一点都不会少了大家的。

但他还是辞职了。

对这件事,大家的反应都比较平静,不觉得奇怪,也不觉得意外。

.

他没什么负担

他很聪明、很优秀,家里也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条件,所以上了很好的学校,硕士毕业后去了还算不错的单位。

他很聪明,不但聪明在学习好、单位应付得不错,还私下自己弄了一些挣钱的买卖,每年在工资之外有些别的进项。

他早早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当然,父母赞助了大头。

他说自己还年轻,“事业未成,何以家为”,所以没找对象,平时挣钱除了哄哄他妈,其余全是自己的。

.

他活得很谨慎

他虽然是一个男人,却胆小如鼠,早在疫情大爆发之前,他就感觉出了不对。

从那时候起,他就基本谢绝了社会活动,单位也是尽量不去。

他买了大量的食品回家,并严令父母不得到处乱跑,宁可一家三口居家吵架。

疫情爆发之后,他更是胆小得要死,恨不得缩到老鼠洞里去躲着。

平时迫不得已出去扔个垃圾,也绝对是全副武装,就差搞一身防毒装备了。

转眼到了复工的时候,单位没要求复工,但疫情看起来暂时没有完全止住的意思。

于是,他便辞职了。

他说,“我不能冒险出去上班,我不是为自己一个人活着,我还有家人”。好吧,他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吧。

.

他其实另有打算

他很优秀,也很有想法,但在那个讲究论资排辈、效率不怎么高的国企,他总有难以展开手脚的感觉。

因为是资源性国企,所以经营基本没有压力,随便努力努力,就能做得挺好。

员工也是,稍加努力,就能做得挺好;如果什么都不想干,只要不是太过分,单位也不会多管。

那里无疑是舒服的、愉快的、没有压力的,但对于他来说,好像有点沉重。

他从小就有自己的目标,他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过上更好的生活——即使冒一些风险、有一些挫折,也没什么。

他不想像自己的父母一样,一辈子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为了生存而委屈求全、放弃梦想,一生单调地活着。

.

他其实早有准备

他除了在工作以外搞点小买卖挣钱,平时还报了几个班,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他周围像他这么大的小伙子,不是忙着谈恋爱,就是忙着谈恋爱,可他却忙着学习。

他对父母说,等条件成熟,想考博士,如果有机会、有条件,还想去国外留学。

周围人很不理解,他也不多说什么。

.

疫情,给了他重新审视生活、深入思考的机会

说实话,如果没这次的事,他辞职的决定估计不会这么快。至少近几年不会(说不定以后永远不会)。

但在最近闭门不出的期间,他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他希望自己能够实现梦想,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具备实现梦想的能力。

所以,他需要立刻行动起来。

.

时代在变,人们对于工作的认识也逐渐发生变化。生存的方式有很多,不仅仅只有通过工作

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裸辞当然要慎重一些。经济已经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单位不要说扩张,连活下来都有些吃力。

但如果条件许可,自己又有其他的人生目标,那裸辞也没什么。毕竟,时光宝贵,精力旺盛期的时光更是。


也许杂谈


2020年想裸辞的,打消念头吧,如果你家里有矿当我没说。

➡️2020年复工遥遥无期

2019年经历过裸辞的人就是我,很后悔,当时记得是12月18日,然后面试了不少公司,第一轮基本上都通过了,笔试也通过了,都倒在了复试上,有朋友和我说道,年底很多公司都是看看而已,劝我不要去面试了,果然在2月份我拿了不少大公司的offer,但是只算你拿到了offer,入职时间还要看地方,记得在家封路到10多号,回了上海又要自我隔离14天,公司还不一定能入职,在这个时间段你如果选择裸辞风险太大了,忍一忍等到疫情结束。

➡️裸辞是对自己最大的危机

裸辞之后,吃要钱、住要钱、用也要钱,你要确定自己不会被生活所束缚,而且裸辞后你又要去面试,这个时间段去面试无疑是一个行走的病毒感染体,还要每天换口罩,你确定自己真的想好了吗,要面临那么多的危机。

2020年疫情还没有结束,裸辞千万不可取,裸辞一时爽,过后就是悔恨,还有太多烦恼焦虑的人,裸辞做自由职业,他们在前期有一定的积累,并且有自己的专长,他们才敢放手一搏,而你如果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要去裸辞。



一起学职场


说一个朋友在年前裸辞的故事吧,相信看完他当时的决定和如今的现状,就明白疫情之下裸辞的代价。

张先生是广东一家服装辅料公司的部门经理,在这家公司做了快10年,平时工作也兢兢业业,颇受老板的器重。

因为业务上的往来,张先生感觉自己手上的资源比较丰富,加上家里爱人的鼓动,很早就想自主创业的张先生,终于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月向老板递交了辞职信,准备2020开年自己来单干。虽然当时老板也极力挽留,但看到张先生是自主创业,而且去意已决,就只好作罢。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张先生踌躇满志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节骨眼,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病毒蔓延扩散到大江南北。张先生年前在中大租下来的办公室还没有装修完毕,暂时也没办法开门接客。一切计划都被这无情的病毒所打乱。

前天跟他聊天,感觉他还算比较镇静,虽然话里行间没有什么抱怨的语气,但多少还是流露出一丝丝的悔意。

他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他刚离开的老东家都下调了今年公司的整体销售指标,做了几十年的老板都表示今年能活下去就算是幸运的。目前他租借的办公室物业已经贴出了暂不开放营业的通知,他对自己这个新公司后面的业务能否铺开,感到有点不那么自信了。

他说目前最大的想法就是希望能早点出门去拜访客户,不然像现在这样每天只是盲目的找电话号码打电话,基本都是没办法开展业务的。

我那天问他有没有想在线上联系业务,或者入驻电商平台开展业务,他说不是没想到过,只是当时他出来单干,想到的是打通服装品牌公司,给品牌公司提供服装辅料的定制业务。现在疫情这么紧张,那些做实体品牌的老板,也都在下调订单数量,估计作为一个新人,很难从中分到一杯羹了。

他说现在每天在家学做直播,打算走走自媒体渠道去试试。只是突然处于一种没收入的状态,虽然公司没开业,但房租也得交,加上还有房贷要还,一下子感觉压力山大。

他说当时老板劝慰他留下来,但自己是完全听不进去,如果知道2020开年会是这般局面,打死也不会去辞职。好在张先生毕竟是职场老手,抗压能力也比较强,没有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消沉下去,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既然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一匹不吃回头草的好马。目前在积极寻求新的方向找突破口。

在这里也祝福张先生好运,疫情过去他的新公司能马上运转起来。同时,对劝那些还没有辞职但有辞职打算的朋友,在目前的这种大环境下,没有一个行业能不受影响,估计不少公司都有裁员的想法,无论你是想出来创业还是想换个新环境,目前都不是很适合的时机。

我是裁缝方师傅,一个在服装行业深耕30余年的服装工厂负责人,希望我的分享能给您带来帮助!也欢迎同更多的职场朋友多多交流!


裁缝方师傅


疫情之下,其实是最适合中小企业员工辞职的机会了,如果有丰富的积蓄裸辞是最好了,能坚守自己的辞职决定;如果没有过多积蓄,熬不过离职空窗期的话,建议你三思。

我的朋友小伟原来是一名设计员,月薪1万元,后来他觉得做设计太累了,就找了份相对体面轻松的销售培训课程的工作,忙忙碌碌一年后,最近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辞职了,重新回去做设计呀,在和他的交流中,我悟到了三点当下适合辞职的理由。

一、疫情按下暂停键,让我们有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不是想要的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大城市进入了暂停阶段,我们也暂停了忙碌的工作,在焦虑疫情过后,我们不能死等着上班,而要做出冷静的思考。

现在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的初衷,这份工作能不能成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如果不是,请回到自己的初衷,回到自己作为事业的工作上来。

就朋友小伟来说,他原来的设计员工作除了累点以外,他还是非常喜欢的,但就是学习提升设计能力太难了,他被网上的营销课程洗了脑,大意是说只要课程卖的好,一年20万都是小数目。

但至从他成为营销老师之后,一份课程也没卖出去,每天无休止的持续的培训,学习营销话术,忙的不可开交。

他在疫情间做了深入思考,觉得自己不善言辞,思维过于严谨,真的不适合做营销,促使他选择了辞职。

二、疫情当下,各企业不是降薪就是解散,短时间也赚不上钱

2月6日,大家熟知的线下培训龙头兄弟连宣布倒闭;

在知乎上,复工后的企业,降薪裁员的比比皆是。既然企业在疫情接下来的时间内效益都不乐观,那可以肯定的是薪酬必定要下降,只是多少的问题。

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如饭店,房地产,线下培训降幅最大。

既然短时间内赚不上钱,何必熬着浪费时间呢,不如离职后,将这段时间利用起来,线上学习也好,参加线下实体培训也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在企业盈利转暖的时候,再以更高工资加入,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挽回失业学习的损失。

朋友小伟明白,即使复工回去继续做营销课程,公司的待遇也是在原有基础上降薪30%,约7000元,他要是回去重新做设计,也要比降薪后的工资高。

但他选择现在不回去,而是选择了一个实力雄厚的设计培训机构培训,学期2个月,学费1万元。培训机构表示在学完课程后,有工作推荐,也可以自己找,双保险。

如果培训后市场回暖,工资有望在1.5万左右,这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预计在未来5个月内就可以挽回自己培训和务工的损失。

三、离职所做的工作至少是自己未来事业的一部分,为未来奠基

大家离职,一般理由都是工资不合适或者公司不适合自己,我认为这都是不成熟的离职条件。

建议大家离职的理由,或者离职后找的工作,一定要与自己的未来事业有关作。

这样我们才能工作的开心,工作的有动力,才能不在厌烦,因为归根结底所有的工作最终还是给自己未来打工。

我和小伟聊的过程中,他透露了自己要是学好设计后,有了积蓄,想自己开个设计公司,但短时间内实现不了,看不到未来,很苦恼。

我就和他说:你现在去学习设计不就是为开设计公司做准备了吗?就算你有积蓄,开设计公司,你设计不好,公司也会倒闭的。

这样一说,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离职想法,坚定了自己学好、学精设计的心态,因为他明白,他所学的,都是为了自己。

以上,如果大家理解,也切实符合自己的境况,还有一定的积蓄,不妨试试,宁可做了失败,也别不做后悔,供参考。


刘一阳


我19年4月份也是裸辞的,我谈谈我的经历吧。当时家里有一些事情,然后也正好考虑辞职考虑接下来的路如何走,于是辞职了。说实话,原本的工作收入还可以,家里的话两个儿子,两套房子,一辆车,一个月大概2.5万的开支,辞职之后没有收入的话会感觉到不小的压力。当时自己也想不急着找公司去上班,考虑接下来怎么做,比较自己做了十年的销售,并不缺少一份工作。当时很多企业老板也约我去谈,当然我也娶了我,比较自己估计还是会在这个行业,多认识一些老板也不错。过了两个月,没有找工作,没有收入,这个时候有点慌。于是挂了一个企业的营销顾问,可以解决房贷问题,压力就小很多了。然后在这段时间在行业跑了很多,就发现一个市场需求,行业新媒体运营服务,于是11月份开始创业,目前属于刚刚开始阶段!裸辞的话,需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你几个月不收入有没有影响,然后呢你为什么裸辞,有什么想法,不然出来了一有压力又放弃了当时的想法,再去找一家企业上班的话,那就失去了裸辞的目的。当然裸辞如果只是想休息几个月的话,那就痛痛快快玩几个月再说。



讲自己的销售经历


作为一个曾经裸辞创业的过来人想跟题主分享点我自己的真实感受,2016年我从华为离开,并开始了创业,前期走得并不顺,甚至一段时间创业濒临失败,欠下几十万的负债。好在后来重新对自己的方向进行了定位和规划后,一切步入正轨。

回顾这段经历,没有说时候对当时的裸辞感到后悔,但的确还是要告诉题主,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条件,裸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合适,尤其是当下这个疫情期间,找工作实际上会比之前更难了。

公子认为,如果你心里面有裸辞的想法,就先问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一、你的经济实力如何?

有网友非常形象的形容裸辞的这个过程:第一个月爽,第二个月找,第三个月慌。

慌得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财务状况。

裸辞意味着你在没有找到工作前是没有了收入来源的,但房租、水电、日常开支等等,这些哪一项都不会因为你是裸辞而跟着减少的。你总不能长这么大还问家里要钱吧?

如果你还有家庭,那可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行的。孩子的奶粉,教育费用,老人的赡养费,这些同样不会凭空消失。

你的经济实力可以说是决定了你能否裸辞的关键因素,而且裸辞状态下的职场人士如果长期找不到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心理的焦虑感只会有增无减,最终有可能会去随便找一个工作对付,其实这也是偏离了自己最初裸辞的目标。

因此,如果你的经济实力不够允许你这样做,那还是不要裸辞。

二、你的职业规划想清楚了吗?

裸辞之前,你有对离职后的生活和职业有明确的规划吗?

你会为自己明确要达成的职业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吗?你是打算继续留在本行业还是跨行?你清楚自己下一份的工作岗位是什么吗?你要选择大城市还是会老家打拼?......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很重要,倘若你的回答是暂时不清楚,那你裸辞就是一时的冲动,而冲动的后果一定会在后面的求职面试过程中体现出来,也许你会遭遇到求职的迷茫期,你会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可能到最后,你还是回到了原点,然后想着继续裸辞。

所以在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清晰前就选择裸辞,这是不明智的行为,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追求理想和目标没有错,但一定要更多的理性。

三、你的心态如何?

除了前面说到的经济基础和职业规划,心态同样非常重要。

裸辞后面试连连遭到拒绝,你的心态可以有多淡定?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会心慌、难受,甚至将就吗?

我看到了身边太多这样的年轻人,裸辞前信心满满,但真等到裸辞后,心态崩溃的大有人在。有的是因为面试好几家都没有成功的,有的是因为待家里时间长了,开始变颓废的。

没有一个稳定和坚强的心态,奉劝你一句还是不要裸辞吧。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我北京的,公务员,裸辞了。这次疫情只是个导火索,一直就想辞了,赶上疫情,作为党员,按照要求,一月底派我去基层做了一个礼拜的防疫工作,也算是尽了自己的一分努力。回来之后就裸辞了,领导问我原因,我说就是干烦了,天天做一些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的工作,累了。辞职报告已经递交,正在走程序。我跟家呆了小一个月了,吃饭睡觉、健身、做饭、看书、学习、打游戏、陪孩子玩、安慰家长(家长是坚决反对我辞职的),等疫情过了,我还要到处去转转~看看中国那么多新奇的地方……至于以后如何赚钱,暂时没想,手里有些存款,够用个三五年应该没问题,我一直信一个道理,当你舍弃一些东西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另一些东西,慢慢品吧。在家这小一个月的生活之后,唉,我才发现,其实这种没羞没臊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上班、没追求、没上进心、不为社会做贡献、什么都不用操心的这种日子过起来真是……………太爽了~


佳哥有佳话


裸辞,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生活的极大不负责任,是一种逃避现实、逃避责任的懦弱行为。

今年疫情肆虐,全面解禁还为时尚早,现在裸辞无异于自断财路。

听我母亲说,家里有个表妹。过完年单位通知不让去上班,工资发基本工资一片多元,而且年休假也没有了。她觉得公司也太坑了,怎么可以这样,一气之下就辞职了。结果领导二话没说就批准了,然后他们公司每人后面又补发了两千元,但要求大家后面努力把业绩追回来。她瞬间傻眼了,公司这不是拿人开涮麽,但已经于事无补。很干脆利落的裸辞,可是现在呢,工作没了,收入断了,就业也成了大问题。

我想说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公司的行为可能是有些问题,但是公司不管出于何种考虑,检测员工忠诚度?迷途知返?已经不重要了,是你没了工作,断了收入,找不到工作。现在很流行各种裸,什么“裸奔”、“裸辞”、“裸婚”。但是这也不是谁都适合,什么事都可以,今年的疫情非同常年,草率的决定只会让自己现在苦不堪言,对此我只能说自作自受了,同时还让父母家人跟着遭罪、担忧,何苦呢?。

我有位朋友,专科毕业,在一家私企打工,由于疫情严重,企业迟迟无法复工,也就没有利润可言,因此老板通知他们,暂时每人每月只发放生活费2000元。2000元在他所在的城市这么多也就只够生活费。对此,朋友虽然对领导颇有微词,但也仅限于嘴上说说,逞口舌之快。选择继续忍着,有工资总比没有强,毕竟还有一屁股的债等着他去还。因此他没有选择辞职,也没有向老板抱怨,毕竟现在工作太难找了,他反倒是充分了利用了这段疫情时间大家出门难的问题,提供卖菜上门服务,还别说由于小区封闭,有很多人找他买,每次他把菜放在别人家门口,然后打电话说了就离开,即避免直接接触,同时又让大家有新鲜菜吃,自己也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他说虽然比工作累多了,可是收入也很不错,最起码这个月的各种贷款总够了。

同样都是就业压力山大的2020年,大家每个人的境遇却大不相同。有人辞职在家宅,有人有工资还在想办法赚钱。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生活,只看到别人生活的光鲜,却不知人家背后的努力,可能是你的百倍千倍。所以说做事要考虑周全,切不可意气用事,不然到头来,你就是那个倒霉蛋。

写在最后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赚钱千万条,非裸辞一条。

疫情有风险,裸辞需谨慎!

我是 ,专注人力资源管理,聚焦职场分析,觉得我写的还行的,请大家加个关注,点个赞。同时有建议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枫林渡者


我鼓励裸辞。

我有个朋友小弯,前天刚刚裸辞,为了这篇回答,我专门与他做了交流。

小弯原来在本市一家做家纺的企业做销售工作,他聪明能干,年轻有活力,在公司也得到了老板及同事们的认可,业绩在公司属于中等水平。

客观上唯一不足的是,他家住市区,公司在县区,上班路程偏远。

这不是他裸辞的原因,在我的追问下,他回答为什么裸辞,他的答案也让我眼前一亮。

他说,疫情当前社会上的普遍认识是: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许多企业都在缩小阵营,以保持基本的稳定。社会的用工需求不旺盛,工作难找,所以这个时候最不该做的就是辞职。

而小弯认为,这个时候恰恰是机会,危机,危机,没有危机哪有机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事物的发展一定是辩证的,一方面很多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另一方面一定会产生新兴的行业和机会。

他说,我眼中看到的是机会,他一口气给我列举了五、六个,如配送系统、互联网、在线贸易、在线教育、自媒体,甚至房地产又会迎来又一波机会。

他自己趁年轻要做一点事情,不可能永远帮别人打工,要有自己的管道收益。

要把自己逼上绝路而后生!背水一战!

他的选择我是鼓励的,并给予三点建议:

一是要做好半年没有收入的准备;

二是一会有很大的困难,很多是意料之外的;

三是坚持到底,不要中途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