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过后,你对买房有什么想法?

房产广州


先不买,二、三年后考虑一下,合适的话就买,不买的话就在老家农村盖房。


茶道结拜收藏


这次的疫情,举国上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历其中的。经过了这次疫情,在对待买房这件事上的观念上,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改变。

第一,有能力买的,尽早买!以前总觉得有房子住就行了,管他是租来的还是买来的。买房压力多大,租房的话,我想租哪里就租哪里,轻轻松松,何必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但是,当我准备从老家回广州上班的时候,却发现,我租的房子也不是想回就回了,想住就住了,尽管我不是来着疫情严重地区,尽管我也理解这可能是防疫需要。原来,如果我没有房子,我回广州只能算是返程,只有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没有人敢拦我,我才能理直气壮的跟他们说:我是回家,回我自己的房子。直到今天,我才想明白了,房租再低,也是给别人打工,月供再高,也是为自己而活!

第二,一定要买大品牌物业的社区!我租的这个社区,因为比较老旧,没有像样的物业服务,只能提供基本的公共区域卫生清洁服务,人员随便进出,安保情况堪忧。这要是房子平时,还勉强可以接受。可是一旦遇到像这次疫情这种突发情况,那住户的安全哪里还有保障?相反,在新闻上看到别人家的小区,比如碧桂园的一些小区,人家从疫情刚开始就对小区实行了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出,通过对小区实行高频次,全覆盖的消毒,切断病毒的传染源。甚至还提供了送菜上门的服务,解决了业主居家生活的后顾之忧。

第三,户型一定要好!同等面积之下,房间越多越好,最好还的是南北对流的。小区不一定得是在市中心的核心地段(这样的房子,普通人也买不起啊)。只要有地铁,格局好,通风采光好,自己的生活质量才会高。哪怕像这次疫情,得把自己关在家里十天半个月的,也不至于闷。其实想想挺后悔的,过年前跟朋友去看了21号线凤岗站旁边的科慧花园,朋友买了,我自己觉得远,也不着急买房,就没下手。有地铁直达市区,117平能做到4房2卫,还是电梯入户,这样的户型难道不香吗?

买房这件事,真的是宜早不宜迟,早买早享受!


尖峰雷


买房很重要,很多租房子的都没地方去,特别心酸,但是这一次疫情却让我深深的感触到不管你外面有房没房,一些农村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老家有房有院子才是永远的家,在疫情期间回过老家一次感触很多,村里的人全部都是知根知底的,村口两条路一拦,外面不认识的一律不让进、在村里感觉特别安全,在小区里却感觉下楼都危险⚠️


m阿权


疫情过后,我一定会买房的。我希望买两套房子,两套紧挨着的!要么是不同单元,但是背靠背的!要么就是在同一个单元,同一楼层,门挨门的。然后把父母接过来。他们住一套,我们住一套,天天在一起吃饭,但是又互相不影响,因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作息时间不同,会影响到对方。


心随d心愿


1、疫情过后,一二线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楼市格局:大概率是前低后高的,就是什么呢?疫情预计在3月底完全控制,4月初房企开始大面积营业售卖,业绩缓慢回升,但是成交量不会很高的,而且价格会压的很低的,很多房企首先保证有现金流才能活下去比遥远的利润更为重要的,因此房企要牺牲部分利润,那是基本可以肯定的!这个时候往往是买房的窗口期!

2、到了5月份,不出意外,房价走势要向上一点,随着国家大基建的开始,各个地方保投资保经济发展底线措施得力,市场的钞票,会越来越多,投资建设的热情开始迸发,因此5月份我感觉,房企的日子会好一点的!

3、接着到6月份时期,开发商年中财报数据要好看,营收等财务目标要实现,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冲刺时期,为了完成年中营收及现金流净流入指标,牺牲利润,降价促销走量,基本都是肯定的,因此,6月份会是一个大型促销季,而且大型开发商会迎来今年目前为止最好的销售红利期!这个红利就是现金流很好的,但是利润可能要差强人意的!

4、7月-8月基本算是平淡无奇的销售季,销量方面会随着天气的炎热,走向平稳的!接着就到了9-10月份,金九银十,今年大概率是要出现的,因此,我的判断,今年的9-10月份,是2020年房地产开发商赚的盆满钵满最为得意的时期!接着到了年底,又将走入平稳期,大格局,我定义波澜不惊的!

5、基于1-4点判断:今年你手里要是有钱的,可以在低迷期关注,6月份出手,相对稳妥些,长久看,一二线城市房价还是要往上走的,买房要趁早办!房地产行情,今年我觉得是看好的!


张子钿合肥楼市指导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疫情后,买房的观念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狡兔三窟”。

一个家庭要必备三套房:

一套在市内,满足日常使用、家庭办公。大楼盘大物业,交通便捷配套齐全是必须的,以孩子的教育距离为重心,兼顾上班距离。户型三室,面积不易超过100平方米,南北通透,同等面积下,最好两个卫生间。

一套在市郊,周末能满足一个大家庭享受田园生活。亲自然、低密度、大面积、房间多、带花园。

一套在外地市,投资兼顾度假,关键时期满足一个小家庭正常生活使用,建筑面积不宜超过80平方米,两室房足矣。

大灾大难,兔子还狡兔三窟,何况人呢!“狡兔三窟”就是要有三个窝,关键的时候能保命!

疫情后,人们的住房观念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越来越接近国外的住房理念,家是家,公寓是公寓,而我们现在的公寓是偷换了概念。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我们现在的住房会成为真正的“公寓”,随时根据孩子的教育、工作的变动而更换或承租,“家”将是疫情后购房者考虑的重点。

故此,疫情后二手房市场必将十分活跃,房屋置换大潮必将来临;一手房市场受开发周期限制,适应市场变化的商品房将在晚些时候陆续登场!这是多大的蛋糕啊!

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拭目以待!

一家之言,关注我,我们一起来探讨!



周末喝酒


我一定会考虑买房

第一

我有购房需求,是刚需族中的一员。

需要尽快购买一套自己的住房,因为租房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租房30年之后一无所获,而买房30年之后还有一处房产。

第二

从房价走势来看,房价不会大幅度降价,但会有一些赠送车位物业费之类的促销政策。

疫情不会减少刚需族的人数,只是延长了一段时间。所以购房的人数不会降低。疫情让很多房地产商资金流紧张疫情刚刚结束,各房地产商会出一些促销政策。赠送车位或者免物业费之类的。其实也就是说买房比较合适

第三

疫情过后房企促销后,房价还是会上涨。

国家货币政策刺激,通货你定会有一定程度膨胀。也就是说你手里的钱在那放着就贬值了。房子是自动涨价

第四

房子长期稳定的上涨是一定的。

国家经济一定是长期向上的。

购房需求一直都会有,先说年轻人结婚必须要有房子。然后就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会改善居住环境。先是要一个家庭要有一套住房,然后是人均要有一间房,再是人均两间房。

因为家庭一套房是刚需,刚需之后呢人就要追求舒适度,有了舒适度还要照顾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书法则也需要一间房。

中国的城镇化远没有结束,正在如火如涂的进行。

考拉说房产,爱睡觉,爱思考,爱说实话!




考拉说房产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而且发生在春节这段时间,让以往春节时楼市的返乡置业行情彻底熄火。

现在大家影响号召,自觉居家隔离,售楼处零看房、零成交,几乎出于冰封状态,对开发商影响很大,当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购房者的心理。

拿我来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对买房有了全新的想法:

1、买房时一定要量力而行,要从自己的财务状况出发,不好高骛远,不一步到位,不高杠杆,也就是说,每月房贷一定要控制在即使半年没有收入也能还得起的范围内。

2、尽量买核心区低容积率的房子,有钱就买别墅,否则就买洋房或者小高层,高层尤其公寓尽量避免。

3、尽量买低层,买十几层以下的。钟南山院士说,封闭的电梯是高危场所,所以,非常时期,能走楼梯就不用电梯。

4、户型一定要通透。医学专家告诉我们每天家里都要通风一会,所以,尽量买南北通透的房子,不行的话东西通透也可以,总之,屋内要通风状况良好。

5、尽量买大户型的。在方寸之地居家隔离这种滋味,谁住谁知道。所以,尽量要买大户型的,即使待住家中,也没有多少“憋屈”感觉。

6、同样面积下,尽量买房间多的,比如120平四房,89平三房等等。尽量要有两个卫生间,尤其要有书房,以迎合未来的居家办公潮流需要。你总不希望开视频会议时候,让老板看见你的卧室吧?

7、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自己的房子,该买房还得买房。不然像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酒店不让你住,房东也百般嫌弃你,何等一个悲催了得?


李中东


据最新的消息了解到,随着武汉疫情的防控,部分城市的房价也开始被悄悄的放出来,多个县城的房价开盘价格为7000元,相比较2019年的房价没有出现上涨反而有所小幅度的下跌。近日,中指研究院特向全国500位房企一线经理人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后形成《500地产经理人∣疫情对房地产市场及企业影响调查》报告。

现在房价怎么样?报告显示,86%受访经理人表示公司一季度的销售规模同比下降,且近七成认为降幅会超过10%,其中,25%认为一季度销售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会腰斩,19%认为一季度销售同比降幅会在30%至50%区间。从全年来看,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今年销售规模会下滑,其中25%预计所在公司的成交规模会下降10%-30%,20%认为降幅在10%以内。此外,有近两成的受访者相对乐观,认为2020全年成交规模能实现增长,其中8%认为增长超过10%。武汉市全年销售规模的变化预计与全国相比相差不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线下售楼处关门,房企营销面临较大挑战,当前不少房企转战线上,积极推出网上售楼处。至于2020年买房合适吗?2020年由于疫情,金融监管机构降低了不少特定领域和区域的利率,而随着房贷利率的下降,今年的边际宽松似乎已提前到来。而房价会有波动,但不会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2020年最好还是伺机而动,在情况还不明显的情况下,买房还是多考虑一下为好!


顺其自然LCD


今年疫情过后,我感觉今后健康投资最为重要;民众对于固定资产退而求次,现金为王或大行其道。

自2000年以来,楼市已经连续上涨了十八年,其上涨周期已经走完上升三浪。即使住房刚需再多,改善性需求增长;但是房价已经远远超出其实际的估值,而且供求关系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房子再大,也无法抵御自然灾难的袭击;房子的大小与身体的免疫能力没有必然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很多楼市的投机客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未必很高,房价再高也是纸上富贵。所以国家一再强调“房住不炒”,乃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举。

然而,民众的住房观念不可能一两个月就发生根本的变化。小年轻结婚必须买房子,这个基本习俗不会改变,学区房照样走俏。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来改变的,唯有通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现在有些地方政府,考虑放宽楼市调控政策。但是,那些在购买计划上有所摇摆的人士,可能会捂紧钱袋子。因为通过这次疫情,大家会明显感觉到,健康与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民众的住房理念,经过十来年才形成,那么改变这种理念也需要十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