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说说曲笔之曲

写作的人都知道,要把有些人有些事写进文章,不得不用曲笔。用了直笔只会惹来麻烦,有时候还对给写作者带来灾难。曲笔之曲,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说说曲笔之曲


何谓曲笔?曲笔是历史编纂术语,意在为当权者隐瞒、曲折历史的真相,故为曲笔,与“直笔”意思相反。春秋时期晋国太史董狐直笔记录赵盾弑其君的事,即使面临赵盾的威胁,也不更改一个字。只是后世太缺乏董狐那样的人物了,或许并不缺少,只是被残暴的国君给斩杀殆尽了。

说说曲笔之曲


后人只得用曲笔记录历史,唐代刘知几《史通·曲笔》中写道:“将作者曲笔阿时,独成光武之美;谀言媚主,用雪伯升之怨也。”史官为了隐晦帝王的丑事,不据事直书,有意掩盖事情真相,实则为了避祸逃命,但却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说说曲笔之曲


有那官员断案徇私舞弊,写案件卷宗的时候用了曲笔,造成司法不公,冤假错案连连的后果。

说说曲笔之曲


用曲笔写文章却不会导致如此后果,反而成了一种委婉表达的方式,使文章“曲则有情”,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鲁迅 《呐喊自序》中写道:“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如果不用曲笔,就不能逃脱书报审查官们的眼睛,也往往逃脱不了稿件被枪毙的命运。巴金在一篇《后记》中写道:“我为了向图书杂志审查老爷们表示让步,常常在作品里用曲笔转弯抹角地说话,免得作品无法跟读者见面,或者连累发表我文章的刊物。”

说说曲笔之曲


文学为了生存,不得已而用曲笔。恰似史学的生存,不用曲笔就会出人命。很多人把《二十四史》当笔记小说来读,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而文学的曲笔之曲,确实蕴含了太多欲说还羞的关乎作品生命以及作家生命的原因,一代一代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

或许大家不愿意说明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