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有人说,做父母的哪个不操心孩子的事情,但是做父母的不能事事替孩子做主,如果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主,以后也别指望孩子能自主。比如妈妈担心孩子上学迟到,就催着起床、催着吃饭,晚上再催着睡觉......

而这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如果妈妈不催促,孩子做事能拖就拖。所谓的“拖延症”也由此而来。

“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磨磨蹭蹭!干什么都要催!”、“玩具、书本扔得满屋都是,全都靠我收拾!”……家长们疯狂吐槽孩子的这些“坏毛病”,却忽视了事情的本质——孩子缺失“自律能力”!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其实如果不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后果,他们永远也意识不到哪些事情是该自己去操心的。比如孩子起床磨蹭而迟到,自然有老师批评,当孩子不想再因为迟到而受老师批评时,也就不会再赖床了,同时要想能准时起床,孩子也就明白该按时睡觉了。

太操心的妈妈很可能会养出令人操心的孩子,所以妈妈要忍住不催,可以适当提醒,引导孩子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同时这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孩子自律父母才省心

人性有很多弱点,比如懒惰、贪婪、自私等,尤其是孩子在没有接受教育之前更容易被这些“天性”影响,面对好玩、好吃等欲望不懂克制,面对早起、早睡、收拾屋子等不那么舒服的事情或想要逃避。

而自律的孩子,能做到主动与“弱点”进行对抗,主动规划自己的时间、主动学习、主动打扫自己的房间……即使没有家长的看管下,也能主动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完成,不用事事都靠家长催!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想要培养出自律的孩子,家长要能“忍”住这3件事

1、忍住不插手,不帮孩子做“分内事”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做不好”、“孩子自己做不放心”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光学会靠父母了,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越来越懒惰,自理能力都不强又何来的自律能力呢?

家长想要孩子学会自理、学会自律就要忍住一颗包办的心,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书本、自己规划时间……家长只从旁教孩子怎么做、帮孩子把关、给孩子建议,剩下的部分让孩子自己做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2、忍住不怕孩子“添乱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一个后半句“别人的事情帮着做”,事实上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特别“热心肠”的阶段。

听到敲门声一定第一个冲过去要帮忙开门、非要帮家长扫地、擦桌子……可是很多家长嫌孩子添乱,浇灭了孩子积极的心,等到几年之后却埋怨孩子“家里乱成这样不知道收拾吗?”

其实,当孩子主动参与到家务中的时候,家长应该想办法帮孩子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并且及时表扬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成长的成就感,在今后也会更主动的将自己的事情打理好、帮家里分担部分家务,克服懒惰的心理。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3、忍住不催孩子

有个不自律的孩子,“催促”就成了家长的“口头禅”!

“快起床!都几点了!”

“快点,要迟到了!”

“磨磨蹭蹭干什么呢!作业写完了吗?”

但其实,家长越催孩子就越磨蹭,孩子除了会产生“逆反心理”还会产生“依赖心理”,觉得“有家长在才不会让我迟到呢!”可明明“不迟到”是孩子的事情,家长一催就变成了“家长的事情”,孩子反而躲在后面慢悠悠的不着急!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所以引导孩子有了一定的时间意识之后,家长就应该忍住不去催促孩子,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你磨蹭的结果你自己承担”,让孩子变得自律起来。

伊尔桑德斯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从内心认为自己没有任何价值的人,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去拒绝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培养孩子自律,从这2点入手

  • 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

自律是什么?通俗说就是一种自控力,即克制自己想做某事的冲动。

兴趣,会使一个人意识到抵制玩乐的诱惑,意识到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的可惜;兴趣,也会使一个人愿意制定计划,愿意坚定执行,因为他知道,这会让自己离自己热爱的未来越来越近。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 帮助孩子树立守规则的意识

规则是什么?就是定出来让人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则的争先恐后会造成社会的混乱,想孩子自律,也要教他学会遵守规则。

现在的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如果都满足,他们会变得无法自控,所以平时在生活细节上就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律的美德。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果前期规矩建立好,那么孩子日后也更好带,更愿意跟父母沟通更有规矩,更有自律性。但两岁前的孩子仅仅通过讲道理,孩子是不会听的,需要父母潜移默化。可以利用一些好习惯养成的绘本引导出孩子的好行为,好品格。最后图图妈妈为大家推荐1套早教好书,《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10册,适合3-6岁宝宝阅读,通过一些小故事教会孩子,分享、讲卫生、要勇敢等等好品质。个人认为这套书籍作为孩子的早期教育书籍很不错,孩子很喜欢看!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这套绘本一共有10册,分别是《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背后,都有“心狠”的父母,孩子长大更有出息

3-6岁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幼儿园,很多父母还是重视孩子知识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养。未来决定孩子的不只是学习成绩,要想孩子“赢在未来”,父母要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并且要能够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会让“雏鹰”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们会飞的更高更远。不要错过了给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可以点击下方平台给的小卡片链接进去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