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自己不舍得吃喝的人,对亲人却很大方,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你们身边有吗?

一切82缘


我善良朴素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特别是我妈妈,自己不舍得吃喝,对亲人却很大方。一直这样任劳任怨对待身边的亲人。



这种人通常朴实自然,不虚荣。

我妈是个典型的广东女人。勤劳朴实,勤俭持家,孝敬爷爷嫲嫲,爱丈夫,爱孩子。对衣着不讲究贵价,但讲究干净整洁。所以我家兄弟姐妹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衣风格也偏爱舒适素雅、简洁清新的类型。

这种人讲孝道,尊老爱幼。

家里有什么好餸靓汤,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我妈首先端给老人家喝,把松软易嚼的肉夹给他们吃。然后给我爸也盛上一碗。平时,妈妈总叫我们先吃,自己经常最后一个吃。我们懂事后,就坚持要老妈和我们一起趁饭热菜香一起吃。



这种人对儿女很牵挂,总把好吃的留给孩子。

我毕业出来工作不在爸妈身边的日子,当时还没物流快递,我爸妈有好吃的东西就托人顺路捎带给我。所以经常可以吃到我妈自己种的香芋、花生、黑豆、芝麻等绿色食品。爸妈现在年迈,不再耕种了。

老妈喂养的家鸡、家鸭,爸妈都舍不得吃。非留给我们兄弟姐妹吃。等到我们放假返去探望他们时,爸爸就会早早起来宰鸡杀鸭,亲自做营养可口的饭菜给我们补充能量。



这种人很善良厚道,不惹事。

小时候,忠直、老实的爸妈,经常对我们说要与人为善,要多忍让。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跟人计较。记得村中有一两个比较狡猾霸道的小人,常常喜欢贪小便宜或欺负别人。我们就尽量远离这种人,见贤思齐,见佞警醒。结交正气之人。



这种人思想单纯,常替人着想。

我爸妈不但舍不得吃喝,就连我们逢年过节给他们买的新衣服也不太舍得穿。每当给我爸妈买衣服,他们都说有很多衣服了,不要再买了浪费钱。所以我不会告诉他们衣服的价格,怕他们心疼赚钱不易。



这种人真诚大方,不虚伪。

我爸妈不但对亲人大方,对亲戚朋友以及邻里也很和善大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也会分享给他们。例如新鲜摘来的瓜果,她会把一部分送给亲戚、邻居等。以至有些来我家做客的朋友都说我妈妈特善良大方,来我家又吃又拿的,有点不好意思呢。



这种人古道热肠,不懂套路。

我妈对人掏心掏肺。别人对她好一分,她就对人好十分;别人敬她一尺,她就敬人一丈。从不亏欠别人。自己舍不得吃喝,却对亲人十分大方。对朋友或邻居也很热情,很友好。就算一个陌生的路人,如果有求,她也会尽薄力热心相助,这是善良本性的使然。

结语:

如果你身边有“自己舍不得吃喝,对你却很大方的人”,是你天大的福气!他们这样厚待你,希望你也这样厚待他们。不竟没有人规定要对你这么好。生而为人,有今生无来世。学会礼尚往来,以真心换真心,以真情换真意。用实际行动,好好珍惜对你好的人吧!



[我是紫爱蓝调,愿我的文字能带给你丝丝愉悦🌻,喜欢我的文章,就点个赞吧🌹。谢谢关注💖!]


紫爱蓝调


有,我亲眼所见,两夫妻都是医生,苏州有两套房,一个女儿在美国。他家晚上基本不开灯,因为他家一楼,窗外有路灯灯光照进家;他家冲马桶基本全是到水井打水回来冲;但是你到他家吃饭女主人一定会为你备跟多很多菜最少8个菜,男主人必会备酒。而且女主人无论谁叫她都不上桌,只是站在桌边一个劲的帮你夹菜,叫你吃菜。等客人和男主人全部吃完,他才把吃剩的饭菜捡到厨房,自己一个人再吃客人吃剩的饭菜。


yang0772


我身边就有,我闺蜜她公公!

闺蜜她公公是某私人医院的股东之一,起码有个几百万吧,退休以后,又被医院返聘,每月相当于双倍工资到手!

他一双袜子,能破了缝,缝了破,然后继续穿,一直穿那几件已经很过时的衣服。但是他觉得花钱,舍不得。

有一次去她婆婆在炒菜,家里没酱油了,让她老伴去买,因为菜已经入锅,他急急忙忙跑去买,都到楼下了,发现小卖部给他少找了五毛钱!然后,又跑回去要了回来,才上楼回家。

要不是她婆婆骂他是不是找人聊天耽误了,她也不知道因为五毛钱又返回了!

但是对于他老伴来说,买衣服到我们当地最大的商场,就那种贵妇装。

给他媳妇,儿子买车全款,自己骑一辆摩托车!

有时候冬天冻得手上腱鞘炎……


悦书淇


有,我弟就是!90年的!

自己省吃俭用,从上高中就没吃过零食,生活费特别省,一直到大学都是假期打工,大学画图做兼职,工作后自己省吃俭用攒首付,买了房子自己还贷款!

但是只要家里人有事,奶奶有病拿钱,家里人用钱都拿,回一次家就给奶奶钱,年节更是不忘,真的是很好得孩子!


菲菲和饭团


对自己很节省对别人很大方,这是一种非常重感情,内心很有爱、很真诚、很善良的人。

我身边就有一个,她是我妹妹,作为姐姐和家人还需要她这么宠爱着,真的很幸福,她一个月工资五千,平时也没啥别的爱好,就是一年会出去玩两次,平时每月会和朋友聚聚,生活费都用的很少,衣服基本不买,夏天的很多衣服都是穿了四年的,很少布置新的,冬天的棉袄,羽绒服都是我给买的,她自己都没见她买过,用我的话她对待自己真的很抠……但是我每年生日她就送化妆品给我,化妆品也价值一千多,去香港还给我迪奥口红、面膜、眼霜,对于一个自己口红用Mac,护肤品用AHC来说却舍得给我买价值近两倍多的迪奥和护肤品来说,她就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先给我了,这种人真的是无私付出,不仅这些她还给我弟他们买手机,买家里用的各种电器,电脑,给我妈妈也买了金项链,每次看外公外婆也是大包小包的吃的,过年红包没少过,家里弟弟大学学费都是她付,她平时自己不舍得用大钱,却总想着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家人,我们家里人常说以后谁娶到她有福气啦…愿她的善良能被温柔以待!

要珍惜身边对我们好的人,人生路上遇到对我们好的人,要懂感恩,更何况亲人她是不求回报的对我们好,更要懂得惜福呀!



ai分享小Jely


我觉得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我的一个同事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妈妈从事业单位退休,每月有固定的退休工资,可是,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同事看到妈妈总是这样,心里很不好受,就经常买些牛肉或者贵一些的水果送给妈妈,谁知妈妈还是舍不得吃,把这些都给了她嫂子还有几个侄子侄女吃了,自己依旧每天还是面汤煮馍馍,就着咸菜吃。

当然这是做得很明显的一些人,还有很多人,如果自己想吃什么了,不好意思直接给自己买,而是问孩子,问老公,你想吃火龙果吗,你要不要吃披萨等等,如果孩子和老公恰好想吃了,算是配合当事人完成了她想吃的愿望。可是有的时候,孩子和老公说自己不想吃,这个当事人就会特别气馁和生气:“哼,有人给你们买,有现成的吃还不愿意,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算了,都别吃了。”

所以说,这样的人不是不想让自己吃好,喝好,对自己好一点,从他们对亲人很大方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心里会有一些很隐秘的活动和想法。

第一,他们特别想对自己好一些,可要是真的对自己太好了,心里就会感到特别愧疚。这种愧疚感不会轻易被他们觉察到,而且,他们对这种愧疚感是特别不耐受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允许这种愧疚感出现的,所以,会拼命压抑自己。当然,这一切都是在隐秘当中发生的,他们以及外人很难看得出来。

第二,只要是人,就会想要更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所以,这样的人,他们内心里面也想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可是转念又一想: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在受苦受难呢,我怎么能心安理得地享福呢。至于自己内心的需求呢,他们就会通过满足周围的人,比如说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老公,来间接地或者象征性地满足自己。

第三,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虽然他们在吃穿上很节俭,但是他们可能在除了吃穿的其他某个方面,很奢侈,很大方,甚至很浪费。这和让亲人享福一样,都是通过很隐秘地方式在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晨希的歌


有啊!我丈母娘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有好东西必定往我家送,一大桌子人吃饭她老人家尽是夹一些其他人不爱吃的菜自己吃,如果桌上有上一顿吃剩下的菜,一定是她先吃,我们怎么给她说也就是那个样,改不了,唉!多么勤劳善良节俭的老人啊!可惜都已经离开我们了![流泪][流泪][流泪]


石至名归7


自己不舍得吃喝,对亲人却很大方。这种人,多数都是实心的、真诚的。同时,也是值得尊重和敬重的。

我自己身边曾经就有过这么一个人,确实自己从不舍得吃喝,对亲人却很大方。这人就是我的堂伯父。只是在四、五年前,堂伯父就已经过世了,去世时年龄并不算很老,才70多点。

印记里,打我能记事起,就一直觉得堂伯父很严肃、很认真。当我们孩子们做错事情的时候,他经常会非常严厉地批评我们,尤其是对堂哥、堂弟,那更是如此。为此,孩子们个个都很怕他。

另外,堂伯父还有一个很大的与众不同的特点:非常地克扣自己,一辈子生活都非常节约。平日里,好东西总也舍不得买、舍不得吃,但家里有客人时,却大鱼大肉,宰鸡宰鸭,丝毫也不吝啬。

对于这一点,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七、八年前。

记得那一次,是我带着家人和父母亲一起回乡下老家。回去之前,我打电话告诉堂伯父,说准备去看看他和堂伯母,堂伯父一听很高兴,交待说务必在家里吃午饭。

第二天上午,我们一家人准时去到堂伯父家,一进门,就发现满大桌的菜已经准备妥当。土鸡、家鸭、大鱼、扣肉、香肉、牛排等等,炒的、蒸的、煎的、炸的,一应俱全,摆得个大园桌都满满的,活脱脱就象是农村版的“满汉全席”。

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这样嗨吃过了。尽管自己平时上酒楼吃饭也不少,但无论怎么样的山珍海味,却似乎都比不过堂伯父家里这桌莱的味道。那顿饭,吃得还真叫人回味。而与此同时,我们再一次地体会到了堂伯父待人的大方、大气。

令人遗憾的是,接下来几年没回家,堂伯父突然就走了,再也没能见上一面。

后来再次回家,在堂伯母的陪同下,去堂伯父坟前拜祭。一路上,堂伯母不停地自顾自细诉着——你就是一辈子吝啬,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不舍得喝,但家里并不是穷,也并不是没有钱。

未了,堂伯母还告诉我们,堂伯父身上长期带着几千上万块钱,可就是从来不舍得为自己花钱。甚至就在他过世后,入敛前给他换衣服时,还在他身上清出两万多块钱。

那一年,堂伯母也已经是七十五六岁的老人。就在她一路说着堂伯父的时候,泪花顺着她眼角的皱纹,慢慢地渗将出来。我们也不好言语,只有心里默默地祝愿:堂伯父一路走好,堂伯母多多保重。


深秋曲豆


那是一个淳朴、勤劳而又豪爽的群体

我见过、也结识他们那种对自己不舍吃喝,对亲友大方到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接待的情况。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离开省城到闽赣交界处搞工程时的经历。在那崇山峻岭中,在大山皱褶里生活着一个个勤劳、淳朴而又豪爽的群体一一客家人。

那时物质匮乏,他们平日省吃俭用,从嘴巴里硬抠出粮食、豆、油,为过年筹备食物。当时,一家只准养两只鸡、两只鸭、一只猪。那猪成了一家子置衣、食盐费用。过年杀猪,只留十几斤,还大部分腊起来,留年后招待客人。除夕杀只鸡和鸭,自家只食些带骨头的部分,多肉的如大腿、胸肌部分,留下在正月里客人享用。

从嘴里抠了一年的粮食,酿米酒、做粄子、制豆腐,让来作客的亲友又醉又饱。

只要你对他们真诚,他们会敬你十分。那里是革命老区,我们虽是工人,照样见面会亲切称呼“同志哥”。有次春节我值班,一个农家朋友正月初六请我去作客,你猜咋样?他家才喝一杯米酒、一块肉,身后就站着另一家主人(他的亲房兄弟叔伯),邀你去他家。就这样,我从村头吃到村尾,从中午吃到晚上。又醉又饱。那儿习惯,客人醉了,说明他家酒好又待客热情周到。

原来,那小山村二十几户,都同一个姓,姓蓝。据朋友介绍,他们祖先是中原一带人。为避战乱,辗转南下,最后在大山深处安家。垦荒造田、盖屋繁衍后代。由于大山里环境恶劣,又要对付野兽和土匪,亲情显得格外重要。亲人团结一致,才能应对一切困难及灾害。

他们有句俗话:亲朋越走越亲,不走会成陌生人。逢年过节,亲人走动,喝醉吃好,靠什么,靠的是自己平日省俭。这也是他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





雄哥14505


我老公就是这样的,自己几年都舍不得买件衣服,即使买衣服也不买太贵的,所有的衣服都是穿到洗的褪色实在不好看了才扔。吃剩的菜从来舍不得倒掉,都是下顿再吃,生活的像五六十年代似的。但是给他哥就舍得,每次他哥看病或者交话费,甚至借钱都不让他哥还,就觉得他哥挣钱少(其实他打工不少挣钱),老是觉得他可怜,有时回老家也偷摸给个百儿八十的让他买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