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仁就在那不忍处《论语》随解(10)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文字简单,却似乎无有依傍,没个巴鼻处?

所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大学》中有一段: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从文中分析可知,仁者爱人,不杀不容人者;恶人,放流之四夷,不同中国。再延伸,则如老子所言: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仁就在那不忍处《论语》随解(10)


关于仁,一个核心就是如何对待他人,它何以成为儒学思想的核心?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者,即是你我他,用《中庸》的话说: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再归结一下:

"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处理这几组关系:“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再浓缩:仁,无非忠恕而已(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唯忍可以概括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