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你最近读完的,对你改变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

今月何又是


我曾经一度很受控与我的母亲。在我之前三十年的岁月里,一直什么都要听她的。

从小时候,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说什么话。到长大后,和什么样的人结婚都要听她的。

但是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如果这件事情到最后,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都是她的功劳;如果事情变糟糕了,那么就是我不够听她的话。

每次都是如此。

后来,知道前几年,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怎么说呢,看起来很像是一本鸡汤书。但是,我在里面看见了一句话:如果你的经济和精神一直依赖与某个人,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自由。

这句话可能别人看了,觉得没什么,但是对我来说,不亚于醍醐灌顶。

我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受制与母亲,一直很困扰,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这句话让我知道了我的问题所在。

看过这句话后,我努力让自己在经济和精神上都和母亲割裂。变得更加独立。这个过程有很强的镇痛,但是结局很好。因为现在,我们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顺畅了。

可以说,这是这几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说。

所以一本书好与不好,不是用畅销与否,是不是名著来判断。有些书,有那么一句话,对别人没有,但是对于你来说,无疑重塑人生观。这样的书,对个人而言就是好书。


余小满


遇见一个对的人需要特别的缘分,遇见一本好书也同样需要缘分。

最近在读李雪的《遇见一个人》,遇见这本书,源自于群里一位对心理学感兴趣朋友的推荐,她分享了几年来学习心理学,她的心态性格以及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自己以前也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没有一个契机,一直没开始读相关的书籍,这位朋友推荐我从李雪的这本书读起,作为一个入门的书籍。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读了几页,就发现了这本书非常的好,讲透了很多日常生活中让我们迷惑的场景,背后其实都是由心理状态决定的,而我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都是由婴儿或者童年时代母婴关系或者是跟抚育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开始阅读这本书,也开始了内心的一个觉察,对照书中的理论进行内在的反省。 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书中的以下几点印象深刻:

第一,看见是疗愈的开始,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年纪,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内在小孩承载着我们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当内在小孩被看见时,我们才能感知到爱的流动,进而拥有爱的能力。



第二,放下评判,全然看见。书中讲到,对于孩子的每一种欲求,都不去评判其好坏,当父母无法满足时,父母可以诚实地说出,因为父母的原因无法满足,这样在孩子的内心,便种下,我提出需求并不是我的错的种子,这样的孩子心理可以健康自信的成长。



看到此理论,想到也可以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如果,当某人跟我们抱怨了某件事,我们不去接这个话题,让他的情绪得以自然流动,发泄完了也就最快恢复正常;如果你此时去接这个话题,可能引发出对方更多的抱怨情绪。

如果两个人因为某事在争论或者争吵,那就任其吵个痛快,吵完了问题解决了俩人也就恢复如初了。试想下,如果两人在争吵,第三个人搅和进来评论了下,那么会升级矛盾,本来小矛盾可能就升级了,是极其不明智的。



第三,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着于奢靡。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与他分享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珍惜,不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



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本书是一本打开内心世界的钥匙,认真领悟书中的理论,可以带我们走向一个丰盈富足的人生。


雨林中的阳光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最近读完的一本书《恶意》,是东野圭吾的一部推理小说。

01.《恶意》的内容简介:

《恶意》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知名畅销书作家日高邦彦,在出国前的夜晚,在家中的工作室里遇害。

警视厅的探员加贺恭一郎,很快就确定了嫌疑人野野口修。令人奇怪的就是,野野口修承认了自己,杀害日高邦彦的事实。但是,对于作案动机,却是一直保持沉默。

加贺恭一郎对此,心里一直感到奇怪。于是,决定继续追查下去。

终于,揭开了野野口修的犯罪动机。

有一段时间,日高邦彦的创作陷入了瓶颈期,野野口修对于内容创作,充满了热情。在一次新闻采访中,野野口修知道了日高邦彦,现在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为了让自己的作家梦,早日实现,野野口修前去拜访日高邦彦。两人恢复了高中时代的友谊,日高邦彦答应帮他介绍相关的出版社,野野口修将自己创作的一本小说,交给了日高邦彦。

也就是在这次见面,野野口修对日高初美一见钟情。有一次,野野口修生病了。初美前去照顾他。就是这样,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的前妻日高初美,展开了一段婚外情,虽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事实,但是,他们两人却是互相爱慕对方。

但是,这个事情,被日高邦彦发觉了。野野口修为了永远地和初美在一起,就想将日高邦彦杀了。没想到,日高邦彦设下圈套,反而掌握了野野口修的犯罪证据。

日高邦彦以此要挟野野口修,让他成为日高邦彦的影子作家。往后,就是如此,一直延续到初美的意外车祸。初美的死,让野野口修感到悲痛欲绝,最终策划了这起密室凶杀案。

02.《恶意》的内容简介之续集:

如果你以为上面的内容简介,就是《恶意》这本小说的所有内容,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恶意》这本小说的结尾,会让你大吃一惊,真相会180°大反转。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阅读《恶意》。

03.《恶意》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影响:

《恶意》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完全颠覆了,我对于校园霸凌的认识。原来,校园霸凌对一个人的影响,可以这么大,这么深远。以致于让人犯下,不可弥补的大错。


参考文献:《恶意》东野圭吾


老爹有话说


年已不惑,读书颇多。细思量,读书明志,教人育人变人。不同年龄,阅读内容、范围、题材各异,认知、心得、感悟也不尽相同。


我是陕西人,七十年代末出生。在社会大背景下,青少年基本上都是在物质和文化生活匮乏中成长起来的。高中的时候,同学推荐了一本书,叫《平凡的世界》,那是他花两星期的生活费购买的,并视若珍宝。


由于关系要好,得以借读。整本书令人震撼,原因有三:一是几近相同的生活背景和场景,包含学习、生活,真实而切贴;二是几近相同的为实现梦想和理想而努力的样子,上学努力刻苦,放学辛勤劳作;三是几近相同的为彻底改变命运的追求,即通过个人努力脱离黄土地,找寻一片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天地。


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恶劣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没有成为自身成长和追求的羁绊和桎梏,反而从精神和心理层面更加激发自己奋发和自强,因为它让我看到了绝望中的坚持、渴望中的奋发、希望中的执着。


正是在此激励下,我最终走出了黄土地,上了大学,有了为国家贡献力量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更大的空间。


在此,我要感谢路遥先生,要感谢那个年代。生命中越是持久的、越是芬芳的,一定是我们在最艰难、最困苦环境中的不断克服和救赎。


琼琚瑶玖


《科比自传:曼巴精神》

科比在1月26日这天坠机身亡。我不得不承认是我读这本书最开始的动机。无论你是否是所谓“科密”,对于这个消息,我想最初的反应更多的都是失落之情。

有人说,缅怀科比最好的方式就是能够传承他的曼巴精神。肉体虽灭,精神永存。

我从十几年前就崇拜科比。他对篮球全情投入,他六亲不认一般的努力程度,令人发指的好胜心,劲爆的灌篮,美如画的技术动作,无所不能的得分能力。当然,还有那有多少人诟病,就有多少人追捧的偏执性格。这些吸引着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心。我的内心渴望自己变成偶像一样的传奇。

而我是个懒惰不自律的少年,不爱学习,贪玩恋睡。常立志,却不立长志。

岁月匆匆,而立将近,却一事无成。

偶像的死,让我感慨万千,涕泗横流。寻找身边可以让我在心理上接近这位偶像的任何事物。

翻开这本自传,偶像向我讲述着他的传奇。

作为一名“科密”,我自认为对你的那些经典镜头和画面烂熟于胸。但是你却给我展示了我从未见过的你,那些不曾被我注意过的细节,你在工作中的心理变化。

你的灵魂透过书本,向我诉说着你与对手们和伙伴们那些在球场上的不曾与说过的故事,向我倾诉着篮球对你的生活的深刻影响。我看的出也猜的到,你讲述时还享受着那对抗时的乐趣,合作时的欢欣,以及对自己成为一代传奇时的骄傲。

你讲完之后,没再说什么,只留给我那些我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的数字,然后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了。

我知道,我永远也无法成为我的偶像,就像你曾说过的:我不想做第二个乔丹,我只想做第一个科比。致敬你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我会把你的曼巴精神融入自己的骨血,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你的道理。当我疲惫,痛苦,退缩的时候,我会去书里找你的灵魂,而你会向我诉说科比布莱恩特的故事,激励我坚强前行!


阿琴波尔迪


最近在读《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是偶然间听一个小弟弟介绍的,读了几页以后便已爱不释手,欲罢不能了。一口气将一套七本全部买来,一一品完,直呼快哉。满脑子全是明朝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我素来喜欢历史。对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喜欢查阅、比对,以求了解更全面、更连贯。大多史书记载史实的语言平直,无趣味,晦涩难懂。当年明月却用诙谐、调侃,而又不失真的现代人眼光和现代笔调,将明朝三百年历史写得那么好看,那么流畅,那么脍炙人口!这种行文方式将死寂的历史跃然纸上,将已逝去的历史人物拉回你的面前,与你对话,与你谈心,让你为他想,为他急,为他不舍,为他不值!真可谓感悟很多。写出几点,以共享。

一.封建王朝的更替只不过是不同地主的更替。

朱元璋可谓彻彻底底的贫农,一无所有,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开始起义,最终取得成功。当他一旦成功,将元朝的地主赶跑,他便成了新的地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地主是要收租的,每个地主都要实现自己土地的利益最大化,所以,对于广大穷苦老百姓,并没有因为新地主的上台而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是无休止地为各个朝代的更替和不同地主的上台付出长年忍受战争之苦,流离失所,一日重似一日的赋税、劳役和兵役。这一点,各位地主应当反省。

二、要想成功,要耐得住寂寞,要一根筋。

对于这一点,王贤人同志当仁不让。想当年王贤人没有悟道之前,被家人、邻居、同僚视为异端,怪人,傻子。看一棵竹子,他能看半天;看桌上的一茶杯,他能想三天;别人不愿去的偏远山区驿站,他一呆就是好几年。他没有因为别人的不理解,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放弃,依然寂寞地,一根筋地独自前行,直到成功。一代圣贤就此诞生。他的坚持,耐得住寂寞,一根筋的行为方式,值得借鉴。

三、朱棣同志是伟大的。

在众人的印象当中,朱棣同志与篡位二字是分不开的。所谓篡位,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以前对他的印象也大抵如此。《明朝那些事儿》却让我了解了真正的朱棣。当建文帝对他的各位叔叔下手的时候,朱棣同志是要反抗的,反抗的结果便是造反,造反成功便是当皇帝,这无关紧要。我们关心的是他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历史证明,他是。在永乐大帝的统治下,修书——《永乐大典》这一伟大书籍编纂完成;迁都北京――为国人的长治久安和免受蒙古铁蹄的践踏作出了明智的抉择;远航――派遣郑和下西洋,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为和平与友好树立了丰碑;亲征——六次亲征蒙古,最终死于征战途中,对于侵略我们的敌人敢于亮剑,亲自亮剑,强势,不畏惧!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我们国人才能放心,才能不被欺负,才能扬眉吐气。有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国家何愁不强盛!

四、为崇祯同志平反。

大多人对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印象便是:无能、胆小怕事之辈、亡国之君是也。了解了其在位期间前前后后的历史情势之后,结论是:一部国家机器,带病运转多年,国库已空,财无所剩,人无所用,所谓气数已尽。任崇祯同志如何节俭,如何励精图治,已无法扭转那辆失控的破车。他只是不幸运地碰上了那个年代,风雨飘摇中,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他尽力了。他无愧于他的祖先,倒是他的那些不作为的祖先们有愧于他。同情你,崇祯。我以我个人的名义为你平反。





熊猫阅读


最近看完书是《传习录》读完后触动很多。

王阳明心学中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想要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私心,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比如说。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大鱼楼阁


最认真的一次阅读

没有看透纷繁复杂问题的智慧,就不能对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也不能界定和获取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信息,我们就会像漂浮于茫茫大海般晕头转向。强大的理性思维工具,能够助你提升思维的品质,理清自我,洞悉他人,看透世界!

《思辨与立场》是一本会让人停下来,看看自己内心的书。我认真的做了很多的备注,甚至备注都写不下又加了便签。

灵魂拷问

你对自己的思维了解多少?

你曾经研究过自己的思维吗?

你都具备哪些思维的知识,比如发生在你头脑中的心智过程是怎样的?

在如何分析、评估和重组自己的思维方面,你到底了解多少?

你的思路从哪里来?

它们有多少是高质量的?

它们有多少是糟糕的?

你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是模糊的、混乱的、前后不一致的、不准确的、无逻辑的或者肤浅的?

哪怕是一点点,你切实地掌握自己的思维吗?

你曾经有没有发现过自己思维的某个重要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意志弥补了它?

从小到大,如果有人请教你对思维有何了解,你真的确信那就是思维吗?

我们正处在急速变化中的世界,变革、危险以及复杂性相互交织。成为批判

性思考者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世界。依据批判性思维的原则自我训

导,时刻记在心上,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运用。

批判性思维运用

思维美德

认知一致、认知谦逊、认知正当、认知坚毅、认知公平、信赖推理、具备勇

气、换位思考、思维自主。

非理性思维是破坏王

自我中心、自我社会中心、自我道德中心、自我企业中心。在非理性思维下变

得支配或服从。

思维的阶梯

无反思意识者→

有反思意识者→

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

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

有所成的思考者→

集大成的思考者

思维8大要素

思维标准

清晰性、关联性、逻辑性、准确性、深度、重要性、精确性、广度、公平性

决策质量提升生活品质

变化的世界需要批判式思维,未知的世界需要审辩式思维,复杂的世

界需要审慎式思维。无论你当下在做什么,你想要什么,也无论你的

感受如何,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你正在做的事情,而思维的品质将决

定着你未来是富裕还是贫穷、强大还是弱小……

改变通常便随着痛苦和不适,只要我们慢下来听听自己的思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呢?!



孙小美O(∩_∩)O


我最近读完的是王潇-潇洒姐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读完最大的收获就是开始给自己制定计划,并朝着计划努力,开始健身,参加了潇洒姐的趁早行动,每天坚持运动打卡,现在瘦了很多。自信了很多。自己正在变好的路上加速前进。

王潇,畅销书作家,企业家,运动爱好者,Shape Girl马甲线大赛发起人。出版有《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等六本书。


看这本书的原因是一是因为朋友的推荐,二是因为在读《乔布斯传》这本科技类人物传记需要一本轻松一点的书作为过渡。潇洒姐是很久之前就知道的,她与丈夫一起互相监督减肥成功可以说是相当励志的了。于我,无论什么书,无论是文学性的还是功利性的,只要我能够提炼出对我的生活状态有所改善的思想层面有所冲击的都不失为一本值得读的书。

我读完收获特别大,以前那些看起来傻里傻气的各种清单和目标管理日程都被赋予了新的感知;我也明白了原来有人跟我一样时刻记得我们除了可以“活着尽兴,去无所羁”,还可以“日复一日,虽千万人倦怠而吾往矣”。我们要相信,你一旦心里有了愿景,那么一切都是由规律可循的,一切都是有方法的,我们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价值观和行动方式去度过自己独有的一生。

这本书作为潇洒姐的第五本书,无论怎么说,都比第一次写书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创业经历也有了更多的横向比较,(毕竟王潇的起点跟普通人都是有所差距的,所以我们可以学习她面对困难时所解决问题的思维),而她通过这些经历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大的瓶颈,我们都要保持理性。

最喜欢的章节是她创业之前的的背景交待,其中包含:Part1她受她表姐和姐夫的影响决定写下自己一生的计划;Part2她有一个高冷的家庭,尤其是她的爸爸对她处事态度又深远影响;Part3 她秉承着侠客的理念默默练功 与高人交手的大学经历。


书中写到,“在北京西部的一个居民区窗口前,我震惊无比地捧着我表姐的记事本,就像捧着她的人生。在那之前,我从未见过,有人敢这样步步为营地计划自己的一切,也从未知道,原来人生竟然可以精细落实到这个地步。这记事本上的信息表明,表姐很可能从中学时候起就清晰大胆地写下了她所有的愿望,然后用未来每一天的时间去付诸实现。”

我收获最大的一段,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如此精确的计划,可以制定目标,然后用每一天去实现。

潇洒姐的文字真的很有力量,每每看得我热血澎湃。总是会感受到自己心里也涌动着的那股力量,去奋斗,去挑战。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因为你值得用一辈子去赢得做自己的权利。当你遇见煎熬、绝望、奇迹、战友、宿敌,你都别忘,这是你自己的意愿,你发了誓。


吴诗含


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如果每天都无过可改,就是每天都没有进步。

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在不少,然而他们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善修德,德至薄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