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的学校的代课老师工资还没有正式老师的三分之一,你认为合理吗?

视内镜


代课教师工资不到正式教师的三分之一,这种现象非常正常,不仅是教师职业里有临时人员,各个行业里都有,警察队伍里有辅警,城管队伍里有很多没有编制,待遇跟正式人员都是不同的,都要得多。是不是合理?要看谁来评价。

让一位代课教师来评价,无疑是非常不合理的,说好的同工同酬,怎么同工不同酬,差距这么大呢?临时教师做的工作,跟正式教师没有差别。一样的上课,一样的批改作业,一样地组织学生活动。这样看起来,确实不合理。

让一位正式教师来评价,结果就是合理的。正式教师,都是学历达标,有教师资格证,过五关斩六将,才进入教师队伍里的。正式教师的编制,不是谁送的,是自己努力获得的。临时教师没有经过这些努力,昨天还在街上闲逛,今天走上讲台,就要求跟正式教师同工同酬,这合理吗?这样看,确实又是不合理的。

这个问题怎样看待呢?其实说到底,主要是临时教师的存在才出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专业技术工作,就不该有临时教师和正式教师之分。

实行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只要能进入教师队伍,就是教师,就应该同工同酬。国家应该实行教师轮训制度,实际使用的教师小于拥有的教师,轮训的教师随时准备不缺。这样,哪里还有什么临时教师呢?大家都是教师。

而现实情况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要开门,只能使用临时人员,这些临时人员,是否具有教师资格已经无法顾及了。这样的现实,才有了代课教师和正式教师之分。只要有这种性质存在,就永远存在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只有不存在这种性质区分了,才谈得上同工同酬。同工同酬这个“工”,不仅是指所在的工作,更是指职工的性质,这样解释,就很清楚了。


当代师说


代课老师确实比正式老师工资低太多了,固然正式老师在跳龙门的时候努力过,通过一次跳龙门的经历然后就稳坐讲台。其实在现实中很多的代课老师都是各种机缘错过去了,没有完成这个经历,但是他们作为非职业再次选择这个职业一定带了很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和辅警不一样,他们是按成绩单说话的,成绩排名靠前才能包住下学期的饭碗,所以他们更努力,善待代课老师吧,他们才是最辛勤的园丁


孙利凯1314


先别说合理不合理,只要是存在就合理。 代课教师属于没有编制的教师,国家根本就不允许代课教师的存在,严禁各学校使用代课教师。但是国家给各个学校的编制老师又不够,课程无法安排,有的学校就自掏钱雇佣代课教师。钱的多少,是有学校和代课教师双方商定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合理吗?

其实,就一千多元钱,谁愿意干的?别说学校挑剔,就是不挑剔也没人干,他们干代课教师有他们的目的。

比如我们学校,15个人,十个代课教师,他们都是响当当的大学生。他们来代课不图钱,就是图锻炼自己的讲课能力,提高讲课水平,好在招教的面试中顺利过关。

每年的招教考试,大多数考生笔试过关了,却在面试上出了错。因为他们在学校很少登台讲课,一登台讲课就胆颤心怯,在面试中就吃了亏出了问题,所以为了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怯不颤,就找一所学校当代课教师。

有的人说代课教师纯属于混时间,这种说法错了。不说为了学生,就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们也不敢马虎,总是把每一节课上得很好。他们的认真,他们的敬业,使他们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比在职的教师长的多。

待遇低,有目共睹!一个在职的老师的工资是代课教师的三倍还要多。合理吗?肯定不合理。不合理又怎么去说呢?往哪儿说呢?记住了,嫌钱少可以不干,后面等的人多着呢?所以说这就是代课教师难忍受下去的原因。


寒韩寒


代课老师工资还没有正式老师的额三分之一,合理吗?个人认为非常合理。

第一:如果代课老师和正式老师工资一样,谁还会去努力考编?

现在老师考编在全国都存在,只要考上,就能享受正式老师的待遇。

考不上,享受不到,无可厚非。

如果代课老师和正式老师工资一样,那国家组织教师考编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第二:临时工在任何行业都存在,不是教育上仅有。

教育上叫代课老师。其他行业,像公安局、检察院、城管、交警等,这些单位临聘人员更多,待遇也是非常低。

当然有人说了,只要工作干的好就应该享受同等待遇。道理是如此,但现实可能吗?

老师去政府当一名公务员,难道干不了他们的工作?

街上的辅警难道干不了警察的工作?

辅导机构的老师难道干不了学校老师的工作?

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定待遇,岂不乱套?

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有一个准入制度,既保证了这个行业的整体素质,又实现了人人公平的竞争机制。

如果代课老师嫌待遇不公平,很简单,参加考试就行了。自己考不上,就别埋怨世道不公。

存在即合理,那些正式老师也是辛辛苦苦考编考上的。想和别人一样,就要付出努力。

代课老师们,努力吧,没有捷径!


人生如梦LLH


现实中,存在既合理,学校某些代课老师工资还没有正式老师的三分之一,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可以说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非个例。

要问合理不合理,那就必须得分清楚代课老师和正式老师的区别,编制。别看只是两字之差,但两者的差距却不是一点半点,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代课老师多数是考生在考取正式老师道路上淘汰的那部分人,其专业能力和能力素质,与正式老师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是代课老师工资偏少的根本原因,也是代课老师自知之明所在。

不过,要问合理吗?我感觉还是合理的,虽然在工作量和工作内容来看,两者相差不多,但一个照本宣科,一个侃侃而谈,还是能看出效果的差距的。再者,为了职业的稳定性,一个职业肯定会有一个固定的群体去从事某项事业,而要向稳定这批人,就必须有相比较于其他人更为优越的报酬,不然,岗位的随意性会严重摧毁这个行业。

当然,也有很多教师感觉不公平,以“同工同酬”去挑拨、渲染气氛,虽看似合情合理,但不符合现实,只是某些人的理想,妄想不努力便能取得同样的报酬,你感觉可能吗?再者,有这种想法的人,多数不是踏踏实实学习搞研究的人,这种人我称之为“投机者”。

如果从财政角度来说,一大批的代课老师,完全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的开支,也算是另外一种计算吧,毕竟,要先保证受教育,后才能保证教育质量。

总之,存在即合理,这也是激励人群进步的一种方法。


迷途远望


代课老师是临时工,正式老师是合同工,按照宪法赋予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从法理上来说,两者本应该拥有同样的工资待遇;而在现实中,“学校的代课老师工资还没有正式老师的三分一”,这当然不合理了,但是也有不合理的充分和必要理由!

首先、代课老师和正式教师尽管都是老师,都是从事教学活动,但是两者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从事相同工作岗位、付出相同劳动、取得相同工作业绩的劳动者,支付大体相同的劳动报酬。实现同工同酬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相同;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与别人同样的劳动工作量;是同样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业绩。既然代课老师和正式老师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别,那么工资待遇存在差距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代课老师和正式老师同为教师,同样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但是两者的资质存在较大差异。同工同酬作为一项分配原则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即使相同岗位的劳动者之间也同样有资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劳动报酬只要大体相同就不违反同工同酬的原则。世界上绝对平等与公平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对你的平等和公平,很可能就意味着对其他人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是最大的平等与公平!正式老师需要通过教招考试并合格,通过用人单位试用期考验过关,需要三年初级教师阶段的经验积累,这些都是所有代课老师所不具备的,这就是资质上的巨大差距鸿沟!


再者、代课老师作为“临时工”,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是各个学校竞相招聘的对象。因为所有“临时工”的好处,用人单位心里都明白:单位付出的成本很低,关键时候还能顶上去,出了事之后又能当“挡箭牌”或“替罪羊”来使,因此来讲,很多单位聘用“临时工”已经成为一种策略必要,并且乐此不疲;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大量聘用代课老师,不仅可以缓解师资不足问题,而且又经济适用,更重要的是随时都可以推出来当“挡箭牌”或“替罪羊”,不满意了还可以随便找个理由赶人。这也是代课老师为何拼命也要坚持不懈地参加教招的原因,希望通过教招,来改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命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按照“同工同酬”的法律原则,代课老师同正式老师相比,确实饱受委屈,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一种平等和公平;否则对于所有的正式老师来说,又是极大的不平等和不公平了!


自在人生wub


在高难度的教师编制考试竞争压力下,我们很难去评说这种现象是否合理,代课老师的工资低是事实,的确是有违“同工同酬”原则的,但事情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现在学校的师资来源分为:

在编教师:通过县区教育局和人社局统一编制考试进入教师队伍的,每年给编数量特别少,所以考试难度非常大。

一类管理的聘用制老师:也是通过教育局统一招聘考试录取的,但没有编制,实行劳动合同管理。这类老师现在是新进教师的主要来源,师资质量较好。

代课老师:有县区教育或者学校自行招聘,有的也会考试,但大多数是不需要考试。一般都是因为临时老师出现差额,或者特殊情况的招聘。

各类老师的待遇:

在这三类老师中,在编教师待遇最好,除了享受基本工资外,还有绩效工资,年度一次性奖励,公积金等。一类管理的聘用制老师,是没有编制的,但基本工资,绩效基本上和在编教师一致,公积金和社保缴费比例较低,基本是按合同约定支付。代课老师的工资待遇基本上就是一个固定的基本工资,再加五险,其他的都是没有的。

待遇差异是否合理?

在各类教师待遇合理性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有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在编教师的录用条件和难度会更加苛刻,每年一个县区就几个名额,能最终拿到编制名额的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幸运的,所以拿到相对较好的待遇理所当然。

而一类管理老师和代课老师则认为,自己也是通过正规的程序进入教师队伍的,自己也非常努力,工作量一点也不比在职教师少,理应按照劳动法实现同工同酬,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行业的公平。

那么我的观点是,在编老师的待遇肯定要优于一类管理和代课老师,这不仅仅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尊重,更能激励优秀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但是一类管理老师和代课老师的待遇也必须相应提高,作为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以代课老师目前的收入根本没法养活自己,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总结语:

所以,如果教师队伍退出机制的改革要顺利推进的话,就必须在教师队伍稳定的情况下,逐渐推进和扩大一类管理聘用制老师的规模,进一步缩小聘用制老师和在编老师的待遇差异。而至于代课老师则不是长久之计,老师本人应该尽早寻求出路,积极参加各类教师考试,以编制老师或者一类管理老师的身份进入教师队伍,这样才能稳定的干下去。

教师队伍改革未来的趋势:

存在较大争议的教师退出机制其实是一种趋势所在,退出机制并非就是让兢兢业业在干工作的老师退出教师队伍,而是如果你不能胜任该岗位的时候,或者说已经违背了教师执业原则的时候,就有一套成熟做法让你有序,平稳,合理的退出教师队伍,这既是对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对其他教师权益的保障。


美蛙英语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在编与代课,警察与辅警,事业单位临时与合同工,正式医生与人事代理医生,及乎遍及中国乃至世界到处到有这种情况。

谁知道合理还是不合理。湊和过吧,要求再高辞退你,反正有人干。


慢半拍190699363


两厢情愿,有什么不合理?觉得不公平,就努力考进编,成为正式老师。身份不一样,待遇就不一样,这是国情。待遇不公,制度面前是公平的,没什么异议。


杏花杏雨


国家的编制政策跟私企不一样的,体制等于国家认可了你的证件和考试成绩,为了留住人才,用铁饭碗的政策。没有文凭你做的再好,你就是个临时工。私企是一切利益化,不管你什么文凭,只要能给企业主带来利润。会根据你所产生的利益给予一定的报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