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闻玉梅院士:与病毒作战,要有信心和耐心


闻玉梅院士:与病毒作战,要有信心和耐心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手是一种新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与病毒作战,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面对肆虐的病毒,我们要有理性的、科学的态度,要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纵观人类历史,病毒总是与人相互依存。在长期的斗争中,人类不断打磨科学利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使各种疫情得到控制。


科学地控制疫情

病毒极其微小,尺寸以纳米计算,但借助电子显微镜,我们就能看清它的真面目。借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我们能够分离病毒。通过检测病毒核酸,能够对疾病进行快速诊断。人类还发明了预防病毒疾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

天花曾经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最后人类就是靠疫苗战胜了它。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这是人类挑战病毒里程碑式的成就。目前,疫苗研究已从单一灭活病毒或传代减毒的传统方式,发展到通过基因工程研发多种新疫苗。

即使不能及时研制出相应的疫苗,我们也能通过科学方法控制住疫情。20世纪初,H1N1型禽流感在全球暴发。尽管当时没有有效的疫苗,但最终控制住了疫情。2003年,SARS疫情暴发,人们通过有效隔离、制止野生动物交易,较快控制了疫情。

美国曾发生经蚊虫传播西尼罗河病毒的输入性疫病流行,通过检疫及灭蚊,疫情得到控制。近年来,南美洲发生寨卡病毒流行,通过采取防止该病毒的危害对象——孕妇进入疫区等措施,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


防控和科研都很重要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疫苗,但是严格执行排查、隔离及预防传染的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疫情的方法。与此同时,全世界都在加紧进行疫苗的研究,很多新的想法、新的研发超越了传统型疫苗的概念。科学家也在研究相关抗体的性质与功能。

面对疫情,防控和科研都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防控的效果立竿见影,而科研是防控疫情的重要基础,是不可忽视的。通过科研不仅可以产出有效的防控手段,如发现新药物、新疫苗,还可提高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水平。

病毒对人类的侵袭不会停止,新的病毒必然会不断出现。我们必须有耐心,做好与病毒长期作战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全球化,有些病毒会随着人的流动而迅速传播。例如,西尼罗河病毒起源于非洲的乌干达,是通过蚊子跟着人类上了飞机,传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及其他国家。

人类行为导致的环境变化,也会迫使病毒为了生存而被动适应,带动病毒变异加快。未来,抗疫“战争”可能会更加残酷。但是,人类不会退缩,而且会越战越勇,越战越强,在一次次的斗争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反击能力。

与病毒作战,需要信心和耐心,而信心和耐心的源泉是科学。科学家通过科学利器,及时掌握病毒的“敌情”,科学防治相关疾病。不仅如此,科学家还积极利用、改造病毒,将它们“化敌为友”,让病毒能“友好”地为人类服务。例如,利用病毒做成疫苗,有些制品也可以通过基因工程以病毒来表达。


学会用科学武装自己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虽然不像科研人员、医护人员那样与病毒正面交锋,但也要学会用科学武装自己,配合排查、加强防护。越是到了疫情关键期,越要冷静、理智,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不会因无知而慌张失措,也不会被谣言左右而焦虑不安。

传染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每次疫情都是一场全民“战争”,是对全社会科学素养、应急能力的考验。经过考验之后,全社会的素养和能力都会提高。新冠肺炎疫情终将过去,人类与病毒的斗争却不会终止。

防控疫情是人类社会永恒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我们有信心和耐心去迎接每一次挑战,用科学赋予我们的强大力量维护每个人的健康,创造美好生活。



本文源自闻玉梅院士谈话稿,并经闻玉梅院士审核

本文刊发于《科学画报·新知版》2020年第3期。若需了解更多抗疫知识和观点,请邮购或订阅《科学画报·新知版》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