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如何成为学霸?

虞诗l毕


学霸天决定,可遇不可求。

科学训练,充分展示自己的天赋,做最好的自己,尽显问心无愧。

中小学教育的最失败和悲哀之处是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霸。但学霸不超过5%,其他人天赋不够,这就是衡水模式不能推广的原因。中小学应试教学必须改革,使用新理念和新形式。学霸只要学,怎么学都是学霸;其他学生照学霸的模式学习仍然成不了学霸。必须为90%的学生推出适合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形式。

致学生和家长,学霸的学习方式你学不了。

每年高考结束,状元出来了,受到众人的羡慕,媒体的热捧。学霸们是这样学习的,学霸们是那样学习的,层出不穷,眼花缭乱。什么记住这些你考多少分没问题;记住那些你考试没烦恼。家长纷纷要求自己孩子模仿,可结果如何呢?失望,再失望。

看看学霸们真实的学习过程。考成语,几乎记住成语小词典;考古文,四十八个虚词了然于胸;考英语,一万个词汇刚起步;考数学,几百个题型驾轻就熟;考物理;时常出没于满分中;考化学,超纲学习是常态;考生物、考历史、考地理、考政治……我参加了高考,结果是可以上国内任何一所大学。

据统计,有能力竞争“清北”的学生每个省市每年不超过五百位,这些学生的记忆天赋如有神助,过目不忘有点夸张,但三下五除二还是当得的。你一小时都记不住的内容,他几分钟搞定不在话下;你做一道题的时间,他做了10道题,甚至更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扎心吗?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前人的话语是代价使然,因此天赋不够就别模仿学霸。

如何测评学生的天赋呢?通常小学五年级、初二、高一是三个测评时间点。如果在这三个时间点,应试成绩出现非人为因素的下降,说明你的天赋节点到了。就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而言,80%以上的学生都无法依靠记忆天赋在中高考中获得一流的成绩。实践证明刻苦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说明“疯狂”的奋斗不能保证在小升初、中高考中获得学霸般的成功。但是,数据表明天赋和应试教学是考试成功的充分条件。记住:充分条件是结果的保证。

天赋能后天改变吗?难,人难胜天。那教学呢?能,人为改变教学不是难事。天赋不够教学凑,天经地义。同学们都是“劳动模范”,平时刷题常常到十一二点,周末节假日在补习班接着刷,搞得个个似“学霸”,但学霸还是学霸,你还是你。

CCTV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专访我时说“你想颠覆……”(节目完整版见蓄势教育网站)。是的,不是学霸就必须另辟蹊径,砥砺前行,否则只能成为可怜的“羔羊”,任人摩擦,充当“分母”,挥霍花样年华。应试教学新理念:抄着学,而非想着学。一字之差让学生们错愕,接着欢呼雀跃。贯彻新理念的标准教程有了,公开课有了(在网上,任何学生和家长都可观看和学习)。新教学形式让同学们需要记忆的量大幅度降低,完美契合大多数天赋的水平,应试效率和成绩实现质的飞跃(小学奥数随便做,中考数学得满分,高考数学上档次),变记忆学习为智慧学习。

科学的训练能让天赋充分展现,有机会赢天赋高却因训练失当展现欠缺的学生,在重大考试(小升初、中高考)中如“学霸”一般,获得胜利。你还是你,剑走偏锋,就换了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