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武汉一老人院30例新冠送医 全市加大养老机构防控

导读

武汉市270所养老机构2.3万老人的医疗、护理、管理、防控压力巨大,有多家养老院出现确诊和疑似病例,“亡羊补牢,争分夺秒”

武汉一老人院30例新冠送医 全市加大养老机构防控

截至2月22日,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有合计30人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感染者包括10位院内老人及20位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到2月23日晚,上述确诊感染者已全部送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治疗。图为新冠肺炎防控资料图。图/财新记者 丁刚

武汉一老人院30例新冠送医 全市加大养老机构防控

文丨财新记者 曹文姣 萧辉 高昱

位于武汉市社会福利院综合大楼B座的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是武汉首个、华中地区体量最大的机构养老PPP项目,新冠疫情肆虐之下,这家护理条件堪比三甲医院的养老院也不幸“沦陷”。据财新记者了解,截至2月22日,该院有合计30人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感染者包括10位院内老人及20位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武汉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何小平2月25日向财新记者确认,到2月23日晚,上述确诊感染者已全部送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治疗。

“不仅是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我们全市所有养老机构的确诊感染者和疑似患者,都要求一律无条件入院收治,所有已发现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养老机构都一律集中隔离。”何小平介绍,2月20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39号文,即《关于做好全市养老机构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2月24日市领导在听取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和农村疫情防控的工作汇报后,又提出“八个一律”,责成民政局成立了10个督导组,加大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亡羊补牢,争分夺秒”。

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与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同处一连体大楼,是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首个公办养老机构PPP试点项目,也是华中地区体量最大的机构养老PPP示范项目,曾被各方寄予改善养老服务供给结构、补齐养老床位紧缺短板的厚望。2017年该项目签约启动仪式上,时任武汉市民政局局长许甫林表示,该项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政府招商引进社会资本,将提升武汉机构养老运营水平,推动湖北省养老产业发展,并将在省内、华中乃至全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效应和标杆作用。

2018年2月,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正式开放入住,养老院设计床位1200余张。据《长江日报》当时报道,养老院集养老、医疗、康复、护理、餐饮、娱乐为一体。公开信息显示,九州通人寿堂养老院六楼以上为老年人居住生活楼层,六楼以下为医院和康复中心,护理和技术条件堪比三甲医院,入住该养老院的起步价在5000元左右。

一位九州通人寿堂内部人士此前告诉财新记者,大年初一所有人员被召集回养老院上班,进行封闭式运营和管理。但春节以来,该院还是有多位老人因发热送入外院治疗,也有老人还没送入外院就发热去世了,“一些医务人员跟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迫于人手紧张,没有隔离,还在上班,比较令人担心。”

2月5日左右,该院八层一名60岁的男性护理员开始发热,院方在五层开辟隔离病房隔离治疗,后该男性护理员高烧不退,遂送至外院做CT和核酸检测,确诊后送往方舱医院。其CT报告显示,两肺可见散状斑片状磨玻璃影。同一时间,也有多老人及护理人员出现发热症状。

“养老院老人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又有聚居特性,目前我们养老机构赡养老人的平均年龄是82.5岁,失能、失智占60%,这是一个抵御能力差的特别易感人群。”何小平透露,在疫情之初,武汉市民政局即有超前部署,1月19日起草下发了加强养老机构卫生防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养老院1月21日起实施封闭管理,实行各区民政部门负责人包干责任制,每人负责一个养老机构。1月21日武汉市全市开始部署疫情防控,民政局22日又下发了关于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

虽然封闭管理是为阻断传染源,但2.3万老人的医疗、护理、管理、防控压力巨大。武汉市270家养老机构中,60%以上是100张床位以下的小型民营养老院,多数基础薄弱,封闭式管理之下老人的情绪波动也较大,人手、物资紧缺,疫情蔓延后感染人员隔离送诊的各种问题更是捉襟见肘。

“武汉许多养老机构与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因为缺乏足够的防护保障,在护送发热人员就医就诊的过程中困难重重。”2月上旬,网络上有社工呼吁为武汉疫区中心养老院捐赠物资。据财新记者了解,当时仅九州通人寿堂一家就缺口上千件防护用品。至2月15日左右,九州通人寿堂所在的江汉区16家养老院共缺乏防护服超过1800件,护目镜1000个,口罩25000个,手套5000双。

从春节至院内人员发热,九州通人寿堂院内医务人员一直申请配置防护服。2月10日,多名医务人员甚至以辞职和联名信的形式向九州通上海总部领导汇报,但是由于物资紧缺,院方发放的防护服规定三天才能更换。

九州通人寿堂面临的问题不是个案。江岸区西马街社区一位工作人员对财新记者表示,整个社区共有工作人员13人,要服务的社区居民有1万多人,分身乏术。由于养老院属于机构,有相应的机构负责人管理协调,因此之前他们的主要工作精力都在社区居民上面,对养老院确实关注不够。“老人家属向我们反映问题,我们一般还是会回应的,只是时间会长一些,向我们求助、咨询的居民实在太多了。”

一位武汉当地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向财新表示,虽然疫情一开始就采取了封闭式管理的措施,但是中间有护工带着老人去医院就医,回来后一般都无法采取隔离措施,所以极易导致输入性的新冠疫情在养老院内聚集爆发。此外,疫情爆发后,政府和社区工作人员全都扑在医院上,养老机构长时间里少人过问。“目前武汉很多养老机构都有老人被感染的情况,只是严重程度不一。”该人士说。

2月中下旬后,九州通人寿堂开始分批次对院内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目前检出核酸阳性30例。其中2月19日的一次检测以老年人较多,2月21日出结果,阳性23例;2月21日的检测中青年占比较高,2月22日出结果,7例呈阳性。知情人士表示,多名核酸阳性的人员之前并无明显症状。这30名确诊患者包括10名在院老人、1名医生、4名护士、1名药师和14名护理员。

……

(此文限时免费阅读,阅读全文请点文末阅读全文。感谢热心读者订阅财新通,支持新闻人一线探求真相!成为财新通会员,畅读财新网!)

广东出院患者复阳率14% 是否具有传染性未明 [2020-02-25]

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病例增加,部分出院患者接受病毒核酸复检呈现阳性。2月25日在广东省疫情发布会上,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称,省内有14%的出院患者出现复阳现象。

宋铁称,复阳暂无系统性结论,专家初步判断认为,复阳主要是因为病人的肺部炎症尚在吸收过程中,还未达到临床痊愈,因此可能存在间歇性排毒现象。

截至2月24日24时,广东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47例,累计出院805例,累计死亡7例。

在2月25日广州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粤平称,医院在出院随访中发现复阳病人13人,这些患者没有出现症状再次加重的情况。104个密切接触者接受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五监狱共确诊555例新冠 有干警未实报湖北接触史 [2020-02-26]

截至2月25日,全国三个省份的五所监狱中,共确诊新冠肺炎感染病例555例、疑似19例、重症4例,目前未发生监狱在押罪犯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些监狱之所以发生疫情,都是由于个别干警不如实报告其接触了湖北疫区的人员,隔离不彻底所致。在2月26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司法部副部长作出上述表示。他指出,监狱疫情传播反映出工作中存在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教训十分深刻。

目前全国监狱中,共有三个省份的五所监狱报告了新冠肺炎疫情,分别是湖北省武汉女子监狱、湖北省汉津监狱、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山东省任城监狱、浙江十里丰监狱。均为输入性病例。熊选国说,目前全国其他监狱没有发生罪犯感染疫情的情况。他还提到,目前,有1名重症人员经过救治已经解除了重症,有11名患者已经治愈。

对于疫情如何在监狱传播的问题,熊选国称,监狱疫情传播确实反映了监狱管理还有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一是思想重视不够,像湖北武汉女子监狱,距离武汉肺科医院不到100米,监狱干警上下班和肺科医院病人看病是同一个公交站,在全面实行封闭前,可能就已经导致了病毒输入。二是严格管理不到位,像湖北的汉津监狱、浙江的十里丰监狱、山东的任城监狱,这些监狱发生疫情,都是由于个别干警不如实报告他接触到了湖北疫区的人员,接触之后不如实报告、隔离不彻底,这样导致输入性病例。

解药|超200新冠临床试验中,“人民的希望”怎么办?[2020-02-24]

新冠肺炎临床试验层出不穷,临床资源是否会遭浪费?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统计,截至2月24日凌晨,已有234项新冠肺炎(COVID-19)相关临床试验已经或即将开展,除被推荐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外,各类中药、抗菌药、单抗药、干细胞和中医疗法都在其中。但其中被不少专业人士更为看好的药品的临床试验却面临一些困难。

与此同时,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召开的全球研究创新论坛上,科学家们对中国新冠病毒相关临床试验的科学严谨性做出警示。WHO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表示,如果中国的试验设计没有严格的研究参数标准,例如对照组、随机分组和临床结果的衡量标准,那么这些努力将是徒劳的。

2月24日,世卫组织-中国冠状病毒病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时间晚7点30分召开新闻发布会。来自世卫组织的Bruce Aylward和来自中国卫健委的梁万年为联合考察组的两位组长。世卫组织专家在发布会提出,目前认为真正有效的药物只有瑞德西韦。但令他担忧的是,中国临床试验的一位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曹彬透露,现在招募病人变难,原因是一些希望并不太大的临床试验在与这个药物竞争临床资源。该专家提出,需要让那些更有希望的药品优先进行临床试验。

版面|赵今朝 何京蔚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邮箱:[email protected]

Fiona 186128919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