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武漢一老人院30例新冠送醫 全市加大養老機構防控

導讀

武漢市270所養老機構2.3萬老人的醫療、護理、管理、防控壓力巨大,有多家養老院出現確診和疑似病例,“亡羊補牢,爭分奪秒”

武汉一老人院30例新冠送医 全市加大养老机构防控

截至2月22日,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有合計30人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感染者包括10位院內老人及20位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到2月23日晚,上述確診感染者已全部送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和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治療。圖為新冠肺炎防控資料圖。圖/財新記者 丁剛

武汉一老人院30例新冠送医 全市加大养老机构防控

文丨財新記者 曹文姣 蕭輝 高昱

位於武漢市社會福利院綜合大樓B座的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是武漢首個、華中地區體量最大的機構養老PPP項目,新冠疫情肆虐之下,這家護理條件堪比三甲醫院的養老院也不幸“淪陷”。據財新記者瞭解,截至2月22日,該院有合計30人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感染者包括10位院內老人及20位醫務人員和護理人員。武漢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處長何小平2月25日向財新記者確認,到2月23日晚,上述確診感染者已全部送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紅十字會醫院和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治療。

“不僅是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我們全市所有養老機構的確診感染者和疑似患者,都要求一律無條件入院收治,所有已發現確診和疑似病例的養老機構都一律集中隔離。”何小平介紹,2月20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39號文,即《關於做好全市養老機構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2月24日市領導在聽取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和農村疫情防控的工作彙報後,又提出“八個一律”,責成民政局成立了10個督導組,加大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亡羊補牢,爭分奪秒”。

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與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同處一連體大樓,是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首個公辦養老機構PPP試點項目,也是華中地區體量最大的機構養老PPP示範項目,曾被各方寄予改善養老服務供給結構、補齊養老床位緊缺短板的厚望。2017年該項目簽約啟動儀式上,時任武漢市民政局局長許甫林表示,該項目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通過政府招商引進社會資本,將提升武漢機構養老運營水平,推動湖北省養老產業發展,並將在省內、華中乃至全國起到一個非常好的示範效應和標杆作用。

2018年2月,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正式開放入住,養老院設計床位1200餘張。據《長江日報》當時報道,養老院集養老、醫療、康復、護理、餐飲、娛樂為一體。公開信息顯示,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六樓以上為老年人居住生活樓層,六樓以下為醫院和康復中心,護理和技術條件堪比三甲醫院,入住該養老院的起步價在5000元左右。

一位九州通人壽堂內部人士此前告訴財新記者,大年初一所有人員被召集回養老院上班,進行封閉式運營和管理。但春節以來,該院還是有多位老人因發熱送入外院治療,也有老人還沒送入外院就發熱去世了,“一些醫務人員跟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迫於人手緊張,沒有隔離,還在上班,比較令人擔心。”

2月5日左右,該院八層一名60歲的男性護理員開始發熱,院方在五層開闢隔離病房隔離治療,後該男性護理員高燒不退,遂送至外院做CT和核酸檢測,確診後送往方艙醫院。其CT報告顯示,兩肺可見散狀斑片狀磨玻璃影。同一時間,也有多老人及護理人員出現發熱症狀。

“養老院老人是一個龐大的弱勢群體,又有聚居特性,目前我們養老機構贍養老人的平均年齡是82.5歲,失能、失智佔60%,這是一個抵禦能力差的特別易感人群。”何小平透露,在疫情之初,武漢市民政局即有超前部署,1月19日起草下發了加強養老機構衛生防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養老院1月21日起實施封閉管理,實行各區民政部門負責人包乾責任制,每人負責一個養老機構。1月21日武漢市全市開始部署疫情防控,民政局22日又下發了關於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

雖然封閉管理是為阻斷傳染源,但2.3萬老人的醫療、護理、管理、防控壓力巨大。武漢市270家養老機構中,60%以上是100張床位以下的小型民營養老院,多數基礎薄弱,封閉式管理之下老人的情緒波動也較大,人手、物資緊缺,疫情蔓延後感染人員隔離送診的各種問題更是捉襟見肘。

“武漢許多養老機構與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因為缺乏足夠的防護保障,在護送發熱人員就醫就診的過程中困難重重。”2月上旬,網絡上有社工呼籲為武漢疫區中心養老院捐贈物資。據財新記者瞭解,當時僅九州通人壽堂一家就缺口上千件防護用品。至2月15日左右,九州通人壽堂所在的江漢區16家養老院共缺乏防護服超過1800件,護目鏡1000個,口罩25000個,手套5000雙。

從春節至院內人員發熱,九州通人壽堂院內醫務人員一直申請配置防護服。2月10日,多名醫務人員甚至以辭職和聯名信的形式向九州通上海總部領導彙報,但是由於物資緊缺,院方發放的防護服規定三天才能更換。

九州通人壽堂面臨的問題不是個案。江岸區西馬街社區一位工作人員對財新記者表示,整個社區共有工作人員13人,要服務的社區居民有1萬多人,分身乏術。由於養老院屬於機構,有相應的機構負責人管理協調,因此之前他們的主要工作精力都在社區居民上面,對養老院確實關注不夠。“老人家屬向我們反映問題,我們一般還是會回應的,只是時間會長一些,向我們求助、諮詢的居民實在太多了。”

一位武漢當地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向財新表示,雖然疫情一開始就採取了封閉式管理的措施,但是中間有護工帶著老人去醫院就醫,回來後一般都無法採取隔離措施,所以極易導致輸入性的新冠疫情在養老院內聚集爆發。此外,疫情爆發後,政府和社區工作人員全都撲在醫院上,養老機構長時間裡少人過問。“目前武漢很多養老機構都有老人被感染的情況,只是嚴重程度不一。”該人士說。

2月中下旬後,九州通人壽堂開始分批次對院內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目前檢出核酸陽性30例。其中2月19日的一次檢測以老年人較多,2月21日出結果,陽性23例;2月21日的檢測中青年佔比較高,2月22日出結果,7例呈陽性。知情人士表示,多名核酸陽性的人員之前並無明顯症狀。這30名確診患者包括10名在院老人、1名醫生、4名護士、1名藥師和14名護理員。

……

(此文限時免費閱讀,閱讀全文請點文末閱讀全文。感謝熱心讀者訂閱財新通,支持新聞人一線探求真相!成為財新通會員,暢讀財新網!)

廣東出院患者復陽率14% 是否具有傳染性未明 [2020-02-25]

新冠肺炎患者治癒病例增加,部分出院患者接受病毒核酸複檢呈現陽性。2月25日在廣東省疫情發佈會上,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鐵稱,省內有14%的出院患者出現復陽現象。

宋鐵稱,復陽暫無系統性結論,專家初步判斷認為,復陽主要是因為病人的肺部炎症尚在吸收過程中,還未達到臨床痊癒,因此可能存在間歇性排毒現象。

截至2月24日24時,廣東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347例,累計出院805例,累計死亡7例。

在2月25日廣州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粵平稱,醫院在出院隨訪中發現復陽病人13人,這些患者沒有出現症狀再次加重的情況。104個密切接觸者接受了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五監獄共確診555例新冠 有幹警未實報湖北接觸史 [2020-02-26]

截至2月25日,全國三個省份的五所監獄中,共確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555例、疑似19例、重症4例,目前未發生監獄在押罪犯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這些監獄之所以發生疫情,都是由於個別幹警不如實報告其接觸了湖北疫區的人員,隔離不徹底所致。在2月26日國新辦發佈會上,司法部副部長作出上述表示。他指出,監獄疫情傳播反映出工作中存在嚴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教訓十分深刻。

目前全國監獄中,共有三個省份的五所監獄報告了新冠肺炎疫情,分別是湖北省武漢女子監獄、湖北省漢津監獄、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山東省任城監獄、浙江十里豐監獄。均為輸入性病例。熊選國說,目前全國其他監獄沒有發生罪犯感染疫情的情況。他還提到,目前,有1名重症人員經過救治已經解除了重症,有11名患者已經治癒。

對於疫情如何在監獄傳播的問題,熊選國稱,監獄疫情傳播確實反映了監獄管理還有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一是思想重視不夠,像湖北武漢女子監獄,距離武漢肺科醫院不到100米,監獄幹警上下班和肺科醫院病人看病是同一個公交站,在全面實行封閉前,可能就已經導致了病毒輸入。二是嚴格管理不到位,像湖北的漢津監獄、浙江的十里豐監獄、山東的任城監獄,這些監獄發生疫情,都是由於個別幹警不如實報告他接觸到了湖北疫區的人員,接觸之後不如實報告、隔離不徹底,這樣導致輸入性病例。

解藥|超200新冠臨床試驗中,“人民的希望”怎麼辦?[2020-02-24]

新冠肺炎臨床試驗層出不窮,臨床資源是否會遭浪費?根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統計,截至2月24日凌晨,已有234項新冠肺炎(COVID-19)相關臨床試驗已經或即將開展,除被推薦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外,各類中藥、抗菌藥、單抗藥、幹細胞和中醫療法都在其中。但其中被不少專業人士更為看好的藥品的臨床試驗卻面臨一些困難。

與此同時,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期召開的全球研究創新論壇上,科學家們對中國新冠病毒相關臨床試驗的科學嚴謹性做出警示。WHO首席科學家Soumya Swaminathan表示,如果中國的試驗設計沒有嚴格的研究參數標準,例如對照組、隨機分組和臨床結果的衡量標準,那麼這些努力將是徒勞的。

2月24日,世衛組織-中國冠狀病毒病聯合專家考察組在北京時間晚7點30分召開新聞發佈會。來自世衛組織的Bruce Aylward和來自中國衛健委的梁萬年為聯合考察組的兩位組長。世衛組織專家在發佈會提出,目前認為真正有效的藥物只有瑞德西韋。但令他擔憂的是,中國臨床試驗的一位負責人、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曹彬透露,現在招募病人變難,原因是一些希望並不太大的臨床試驗在與這個藥物競爭臨床資源。該專家提出,需要讓那些更有希望的藥品優先進行臨床試驗。

版面|趙今朝 何京蔚

本文首發於財新網

郵箱:[email protected]

Fiona 186128919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