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觀(深度好文)

曾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段子。

有兩個老太太相遇了,一個來自中國,一個來自美國。

中國老太太說:“我攢了30年錢,晚年終於買了一套大房子。”

美國老太太說:“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晚年終於還清了全部貸款。”

同樣為住房打拼30年,中國老太太居無定所30年,美國老太太則在自己的房子裡享受了30年。

當年,正是這個杜撰但卻符合實際的故事,讓中國人學會了超前消費。

一位中國老太的教訓,讓國人共同成長。

如果不是這種觀念之變,不知道現今有多少人能住得上房子,買得起車子。

這是觀念上的差距,說到底,就是認知上的差距。

所謂成長,就是認知提升。

認知提升,你才會比別人更勝一籌。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觀(深度好文)


01

馬雲,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棄教創業時,窮得叮噹響。

如今他創立的阿里巴巴商業帝國,已遍佈全世界。

福布斯2019中國富豪排行榜顯示,退休後的馬雲,財富值仍達2,701.1億元人民幣,蟬聯榜首。

馬雲到底靠什麼,20年時間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是認知,超凡的認知。

當他接觸到互聯網,知道了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更直接交流和互通有無時,他就認識到了這一背後的無限潛力。

他不賣吃的喝的,不賣穿的戴的,而是利用虛擬網絡平臺,參與到生意環節。

讓終端消費者直接聯結到數以億計的網店,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市場。

秉持“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阿里巴巴以超前的認知,大膽創新。

做淘寶時,發現支付與信用擔保缺失,於是有了支付寶;

需要物流倉儲體系支撐,於是有了菜鳥;

商家需要站外營銷,於是有了阿里媽媽;

商家有戶外投放需求,又投資了分眾傳媒。

如今的阿里巴巴,通過淘寶、天貓、支付寶等業務,加之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高德、阿里媽媽等基礎大數據,構建了龐大的數字經濟體。

這些涉足全球的數字經濟,正在指導前端場景,也使阿里巴巴站上了新的制高點,在未來發展中,將會繼續贏得先機。

即使是退了休,但55歲的馬雲依然退而不休。

他已經成為一個鄉村教師代言人、公益志願者和關心自然環境保護、脫貧、青年創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慈善家,忙得不亦樂乎。

創業,你看的是當下,盯的是實物,馬雲卻緊盯時代趨勢,用一個虛擬的平臺,售賣實物和非實物。

有些賣實物的再努力,再有能力,也難以趕上一網打盡的馬雲。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不是努力程度的大小,而是認知的差距。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觀(深度好文)


02

獵豹移動CEO傅盛,2001年到北京的時候,只帶著400元錢,看著偌大的北京站廣場,並不知道要去哪裡。

他邊學習邊工作,終於找到了一家軟件公司。

這之後,他先後加盟3721公司、奇虎360,並打造了上網助手和360安全衛士。

他離開360時,儘管公司只給了他1塊錢,但他卻憑著對安全軟件行業的認知,在北京一處偏僻的簡陋民房裡,創立了可牛影像、金山網絡(2014年更名獵豹移動)。

他又到美國斯坦福大學,參觀Facebook、Google,認知再度提升。

在美國僅四年,獵豹移動便在紐交所掛牌上市,3個月後,市值已達28.65億美元。

現在,獵豹移動在全球有4億多的月度活躍用戶,80%在海外,走了跟中國互聯網公司不同的道路。

一個人,當認知和別人不一樣時,他便能拉大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

正如傅盛所說:

“認知才是人類前進的唯一武器。

儘管看起來我們所有的時間,資源都花在了生產上、勞動上,但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才是最關鍵的。”

17世紀前,歐洲人一直認為天鵝只是白色的。

但歐洲人第一次登陸澳大利亞,發現當地竟然有成群的黑天鵝。

偶然的發現,一下子顛覆了歐洲人上千年的結論。

有些你自以為是的認知,其實一直是錯誤的。

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最大的悲哀。

正如有人對大學四年所評價的那樣: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這種認知,導致大學生四年不同的表現行為:

大一狂妄,大二平靜,大三謙遜,大四成熟。

一個人的認知,與是否聰明無關,它需要你以空杯心態來對待身邊的人和事,虔誠而客觀地看待事物。

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距,就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

這一決定,左右著你的決心,影響著你的行為,最終導致你和別人相差萬里。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觀(深度好文)


03

一個人的認知,一般有四種狀態:

第一級: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級: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級: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級:不知道自己知道。

在最低級的第一狀態人數,也就是“自以為是”狀態的人,達95%;而其他三種認知狀態的人,分別是4%、0.9%和0.1%。

為什麼平庸的人那麼多,真正成功者少之又少?

正是認知的差別。

大多數人太過於自信,總認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是正確的,他們做的事是正確的,即使奮力拼搏,最後的結果卻總是以平凡告終。

而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保持空杯心態、危機意識、勇於堅持學習提升的人,往往會以默默無聞的方式,獲得巨大的成功。

你是哪種認知的人,決定了你能達到怎麼樣的高度。

只有保持空杯心態的認知,才不會自滿自大,才能讓你不懈地尋求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才能夠保持“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信心,最終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而一個人,即使認為某件事很重要,但沒有把它轉化為真正的行動,那麼,也就不是真正的認知。

認知的升級,說到底,就是捅破那層窗戶紙,讓你向上的決心更大,進步的動力更強,改變的行為更足。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觀(深度好文)


04

互聯網時代,信息不對稱已成為過去時。

認知不對稱,才是最核心的問題。

在日新月異的世界裡,每一個行業的認知都在迅速疊加,跨界現象越來越普遍,新事物越來越多。

如果不經常保持“空杯”認知,你會自以為是,固步自封,或者以無所謂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你將很快被現代社會所拋棄。

比如,你不知道電梯的錯鍵取消功能,以致於只能眼看著錯的樓層停靠。

事實上,快速按兩下誤按鍵或者長按五秒鐘都可以取消錯鍵。

不知道手機語音助手使用,打電話、發短信、查快遞、打車、管理鬧鐘、打開相機等,還在用傳統步驟一步步操作。

還有不掌握WORD、WPS、EXCEL常用軟件使用方法,或者不能熟悉某一個快捷操作,以致於本來一鍵可以解決的事,你耗費了半天時間來進行。

在信息化社會里,越是不自我滿足,越是保持謙虛好學的行為,就越是善於學習,越是適應這個快捷的社會,越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快進步。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認知?

1. 跟上時代潮流

現代社會,各行各業都在發生鉅變,你不可能什麼都知曉,但如果你想在學習或者工作中有所收穫,就要通過網絡、書本及接觸專家學者等渠道,學習掌握最新知識,並堅持不放棄。

一個博覽群書的人,總能走在時代的前沿,超人一步,成長飛速。

2. 深入研究思考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還是面對困難,你一定要從表象看到背後的本質。

你要問個為什麼,為什麼這一學科你不能掌握?為什麼這樣的情況會發生?為什麼別人比你做的更好?

一旦你考慮好了背後的問題,你就會知道,你的短板和問題在哪裡。

這樣,你就能夠針對性思考和處理問題,對症施策,有的放矢,你就會處事不驚,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來自深層思考的認知,才更具有現實意義。

一個人最好的人生觀(深度好文)


3. 經常反思揣摩

一個人,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總會遇到不同的人和事,遇到不一樣的問題。

你要學會反思揣摩,學會將問題歸納分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所有的事物都是有規律的,你要通過每個不同問題的表面,看到背後共同的規律,從更高的層面,歸納整理,深入剖析,實現對事物的再一次認知提升。

4. 永遠不要害怕失敗

人的一生,誰都不是常勝將軍。

甚至,越是成功的人,失敗的次數越多。

不少人,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開始,或者開始做了但中途放棄了,甚至失敗在“黎明前的黑暗”。

其實,許多事情,想想最壞的結果是什麼,然後抱著一定要嘗試的態度做下去,你會發現,事情根本沒有想的那麼困難。

倒是內心的恐懼,嚇怕了太多的人。

退一步說,即使失敗了,你也會知道,原來這條道路是錯誤的,正確的肯定是另外的道路,這樣,你既增加了經驗,更增強了對失敗的承受能力。

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容易的事。

當你以虛懷若谷的態度來不斷學習新理念、新知識,你才知道,一個人,真正的成長,不是你掌握資源的多少,不是你職位的高低,不是你財富的多寡,而是你認知提升的多少。

只要認知在不斷提升,你總會感覺自身知識儲備及各方面能力的不足,你總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提升能力,更從容地地應對這個世界。

只有“空杯”的認知,才能讓你永遠都處於自省狀態,讓你永遠都有向上的動力。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卓越,卻是留給認知能力強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