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膝蓋損傷怎麼做恢復訓練?

孔傑霖


要讓磨損的膝蓋得到好的恢復,針對病因治療是關健,磨損的膝蓋病因是什麼呢?先從瞭解膝關節開始。

膝關節的其他結構和功能網上乛查就能瞭解到,這裡就直接說膝蓋磨損。

膝蓋磨損就是膝關節軟骨磨損,正常人的膝關節軟骨是處於磨損與修復的平衡狀態下來維持人體的正常活動。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簡單來說就人正常活動中膝關節軟骨的磨損量和修復量是一致的,用這種平衡來使的膝關節能維持人體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正常狀態。雖然軟骨的修復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有的降低,也許很多人否定這個觀點,有一個最常見的醫學現象能很好證明膝關節軟骨是在日夜不停地修復的,這種醫學現象就是任何人,任何年紀只要膝關節固定不動2O天左右就會出現關節粘連,而且這個粘連是軟骨粘連。2O天不給膝關節活動就是沒有產生磨損,也就是磨損量為零而修復量為正,結果就使軟骨上下相連而形成粘連。如有些人說軟骨損傷是不可逆的,理論上不活動是不可能引起關節粘連的,科學上叫無法解釋的理論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說無法證明軟骨損傷不可逆是成立的。

明白了這些道理,那麼膝蓋磨損其實就是軟骨磨損,是由於運動產生的磨損量大於修復量而產生的,要恢復正常就存於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少運動降低磨損量,另一種情況就是用藥來提高軟骨的修復能力。

現在很多人用第一種辦法,即降低活動量,但人體是整體的,適當降低活動量是可以,但如降低活動量過度和時間過久又會引起其他併發症,如體重增加和肌無力或肌肉萎縮等。採用鍛鍊身體來提高人體的修復力的方法又無法避開膝關節的活動量,就算能避開膝關節的活動量,實踐證明所需的時間成本過長,一般一兩年後才顯示療效。

用藥來提高軟骨的修復能力,西醫就是補充軟骨的營養,常見的營養是氨糖了。具體療效如何很容易瞭解到,這裡不多言。

中醫的方法就是用中藥來提高軟骨的修復能力。具體用什麼中藥能達到提高軟骨的修復能力,很難說得清楚,正因為這點很多人不相信中藥能治好軟骨磨損,但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驗證的,吃食物能給人補充能量,是食物裡什麼成份補充能量我們不一定完全瞭解了才吃。中藥治病在安全的情況下能治好病就是好事,不一定要知道是什麼成份治好。

治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人類對自己的身體瞭解量還達不到5%,所有的理論都是為治癒病服務,所以療效才是檢驗醫術的標準,而不是理論代表醫術水平。既然療效是檢驗醫術的標準,膝關節磨損中藥治療療效是可以驗證的。用中醫中藥治好膝關節磨損的患者很多,30多年來我就見證1000多例膝關節磨損用中藥治癒的患者。

提醒並不是所有用中藥治療的膝關節磨損都能治好,因為中醫中藥治療軟骨磨損是沒有統一用藥標準的,能治好的大多都是有治好經驗的老中醫醫生開的中藥。總之膝蓋磨損能較快恢復的辦法是採用中藥治療,用對中藥3O天左右就能恢復正常。


老潘經驗


膝蓋雖小,可是支撐人體的一個重要部位,運動中稍有不注意,就可能給膝蓋造成損傷。膝蓋損傷常見多為半月板損傷和韌帶損傷。對於不同類型的膝蓋損傷,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因此,建議患有膝蓋損傷的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恢復訓練。下面是一些較為常用的恢復訓練建議,下次膝蓋受損時不妨嘗試一下。

1. 直腳抬高。要求患者平躺床上,雙腳伸直並抬高至與床板保持30到45度的夾角,每次堅持10到20秒鐘,每天晚上進行10到20多次的訓練,可以有效鍛鍊腿部肌肉的力量。

2. 靠牆靜蹲。即是靠著牆體半蹲,要求患者背部直立靠著牆體,保持半蹲狀態,大腿與小腿保持90度,小腿長軸要與地面垂直,膝關節向前不能超過腳趾。每次堅持時間酌情,可以有效鍛鍊股四肌、股二肌和臀肌,除此以外,這項動作還有利於增強腎臟功能,矯正駝背等不良姿勢。

3. 平衡練習。膝蓋損傷恢復訓練主要鍛鍊膝蓋周圍的肌肉力量和伸張能力,平衡練習可以有效增強肌肉力量。患者需要單腳站立保持15秒、30秒、45秒等依次遞增,對膝蓋損傷會有很大的恢復作用。

4. 伸腿屈膝。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並對受傷的腿不斷地進行伸直,彎曲的動作,鍛鍊腿部協調性,使雙腿膝蓋不至於太僵硬。

5. 適當運動。當患者損傷已經恢復到一定程度,可以考慮進行適當地散步,騎自行車等較為簡單輕鬆方便的運動,以減輕膝蓋的損傷負重,增強膝蓋周圍肌肉力量。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運動醫學相關知識,關注【運動醫學李劼若醫生】


運動醫學李劼若醫生


每年回家,小編都會聽到家裡長輩說自己膝蓋疼,就算吃了止痛藥、中藥、氨基葡萄糖,或者外貼膏藥,也常常不太管用,或者管用一段時間又再次發作,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正好,在好大夫在線網站上,鄭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的黑光醫生總結了一套膝關節鍛鍊的動作和方法,對緩解膝關節疼痛非常有效,分享給大家~

為了總結這篇膝關節康復鍛鍊宣教文章,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走訪和電話諮詢了許多骨科、疼痛科醫生以及健身教練。感謝大家的無私奉獻,所有動作本人也都堅持鍛鍊超過1年以上,安全有效,希望為更多的膝關節疼痛患者帶來福音。需注意的是,鍛鍊並不能治療所有的膝關節疾病,如膝關節滑膜炎、化膿性關節炎等並不適合早期功能鍛鍊,因此患有相關疾病的患者,仍需去正規醫院接受診療,如有相關問題,也可與我諮詢討論。

膝關節疼痛是常見病、多發病,多數50歲以上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疼痛。

美國風溼病學會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療指南中將功能鍛鍊與自我管理列為Ⅰ級推薦等級,可見功能鍛鍊對膝關節炎的重要性。

但不恰當的鍛鍊,如爬山、跑步等不僅對膝關節疼痛無幫助,反而會加重關節炎症與退變;而有些眾所周知的有益鍛鍊,如游泳等,卻常因為條件限制,讓很多患者無法進行。

因此,我總結了文獻報道、患者宣教和親身體驗,將膝關節鍛鍊方法歸納如下:

//常規鍛鍊//

常規鍛鍊,適合所有膝關節疼痛患者。

1、仰臥勾腳做10-15次

平臥在床上,雙腳向下繃直。

緩慢將雙腳向上勾,並嘗試做抬腿動作,此時感受到股四頭肌發力即可,不必抬起大腿,堅持2秒為1次。

2、仰臥抬腿 10-15次為1組,做2-3組

平臥於床上,彎曲一側膝關節,另一側下肢伸直並繃直腳背。

緩慢抬起伸直的一側下肢並緊繃腳背,另一側下肢彎曲固定不動,抬至60°左右即可,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3、躺式臀部拉伸30秒為一組,2-3組

仰臥於床上,做“蹺二郎腿”狀。

將雙手環抱至下方膝蓋膕窩處。

保持臀部貼緊床面,雙手緩慢向胸前用力拉伸,感受到臀部拉緊感即可,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4、青蛙分腿拉伸30秒為1組,做2-3組

仰臥於床上,雙腳併攏,將雙膝關節分開並儘量貼緊於床,雙手可適當向下用力,感受大腿內側拉緊感。

5、坐姿腿腱拉伸30秒為一組,做2-3組

坐於床邊,將一側下肢自然下垂至地板,另一側下肢伸直放於床邊,並儘量向上勾腳。

保持臀部不動,雙手向前觸摸床邊下肢的腳掌,感覺腿窩拉緊感,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6、弓腿蹲拉伸 30秒為一組,做2-3組

單腿跪於床上,將另一側下肢伸直於身前,腰背部挺直,收緊核心肌群。

保持身體直立,緩慢將骨盆向前下方拉伸,感覺大腿根部拉緊感,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膝關節內側疼痛鍛鍊方法//

膝關節內側疼痛鍛鍊方法,同樣適用於O型腿鍛鍊。

1、分腿靠牆蹲 15-30秒為一組,做2組

直立靠於牆邊,將雙腿分開至與肩同寬,腳尖與膝蓋保持於一條線呈外八字狀。

將臀部、肩部緊靠於牆,此時腰部收緊並懸空,緩慢向下坐至膝關節120°左右並維持,如體重過大無法完成時,可不必向下坐太低。

逐漸感受雙側大腿及膝關節繃緊感,逐漸下降至膝關節彎曲90°,堅持15秒以上,可根據個人情況不同,酌情增減時間。

2、坐姿夾腿 15個為一組,做2-3組

坐於椅子上,膝關節自然下垂,將雙膝之間夾一軟枕,雙側大腿內側用力夾緊,可找一助手幫助抽離枕頭,以用力對抗抽離枕頭為好,感受大腿內側肌肉收縮感。

//膝關節外側疼痛鍛鍊方法//

膝關節外側疼痛鍛鍊方法,同樣適用於X型腿鍛鍊。

1、並腿靠牆蹲 15-30秒為一組,做2組

直立靠於牆邊,將雙腿併攏,腳尖與膝蓋保持於一條線。

將臀部、肩部緊靠於牆,此時腰部收緊並懸空,緩慢向下坐至膝關節120°左右並維持,如體重過大無法完成時,可不必向下坐太低。

逐漸感受雙側大腿及膝關節繃緊感,逐漸下降至膝關節彎曲90°,堅持15秒以上,可根據個人情況不同,酌情增減時間。

2、股直肌抬腿 10個為一組,做2-3組

坐於床邊,雙下肢自然下垂,將雙腳向下繃直。

緩慢抬起一次下肢至水平,整個動作要持續向下繃直腳背。

抬腿同時,向內側旋轉小腿,感受大腿前外側肌肉收縮感,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膝關節後側疼痛鍛鍊方法//

1、站姿直腿後蹬 10個為一組,做2-3組

自然站立於椅邊,雙膝部直立。

向身體後方抬腿,儘量保持膝關節直立,感受臀部肌肉收縮感,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2、俯臥後抬腿 10個為一組,做2-3組

俯臥於床上,將一側髖部下方墊枕。

緩慢抬起墊枕一側小腿至90°,此時保持腳向下勾,感受大腿後側肌肉收縮感,完成一側後再做另一側。

膝關節鍛鍊適用於關節炎症、變形早期,疼痛時間大於1周而小於3年的患者,如已出現嚴重的膝內翻,則無法改變關節變形程度。

想看相關圖片,可在公眾號: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回覆相關圖片內容,即可給你推送!

讀到這裡,老農要恭喜你,恭喜你獲得老農在這篇文章中提供的一次免費諮詢機會!

如果你有以上老農說的相關情況或問題,你可以在下面評論或留言(注意:請寫的詳細點,以便更好的回答),當然,最聰明人的做法是直接添加老農的公眾號:中老年人健康之路,在這裡老農會更容易看到,更好的回答!

老農真心希望你不再有健康問題困擾,關注健康養生,關注老農,就是對自己負責!


中老年人健康之路


一般情況下,膝關節的普通外傷,短期之內是建議休息制動,休息制動一般三週到一個月,一個月以後開始進行功能鍛鍊,當然這期間可以進行一些踝泵之類的其他關節方面的鍛鍊。但是建議膝關節主要還是休息制動。

如果休息制動一個月以後還是疼痛,或者疼痛明顯,那建議一定要到醫生那邊看一下,因為有些膝關節的損傷是要手術處理的.

從你後面所給出的診斷來看,應該你已經做過核磁共振檢查了,第一個診斷膝關節的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半月板后角變性並不一定是半月板損傷,所以這個問題應該不大,但是也有少數報告上寫變性,其實是半月板損傷的,所以具體要結合體格檢查,看看你是不是內側有明顯的疼痛,如果內側有明顯的疼痛,那說明有可能是內側半月板損傷,對於內側半月板損傷,那是要關節鏡手術的。

第二個診斷,右膝前交叉韌帶損傷,一般情況下,如果診斷打前交叉韌帶損傷,那麼基本上就是前交叉韌帶撕裂了,當然具體還是要結合你的磁共振的片子,以及醫生的體格檢查,可以讓醫生幫你做一個前抽屜試驗以及拉克曼試驗,如果是陽性的話,那說明前交叉韌帶斷了,對於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是需要關節鏡下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的,

第三個診斷,膝關節內的少量積液,說明是膝關節的輕度滑膜炎,對於這種滑膜炎,一般的處理方式就是休息制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液會慢慢吸收,當然有些慢性滑膜炎,積液並不一定會吸收,有可能會長期存在。如果積液比較多的話,也可以用針頭把它抽掉。

結合以上敘述,建議你到專業的醫院去看一下,掛運動醫學科或者關節外科的號,請專家幫你看一下,結合體格檢查,如果都是陽性體徵的話,可能要關節鏡手術治療的,如果在上海或者上海周邊,也可以來我的門診給我看一下,好大夫搜索東方醫院袁鋒就行了。


骨科袁鋒


您好!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醫學博士學位,擅長微創治療膝關節損傷、運動創傷及關節鏡技術。

膝關節損傷常見於體育運動中的接觸性或非接觸性損傷,包括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韌帶損傷、髕骨脫位、肌腱斷裂等一系列損傷性疾病,它們的恢復性訓練主要是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以及膝關節屈伸功能的訓練,但不同的損傷類型以及損傷恢復的時期不同,訓練方式上有所差別,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恢復訓練,下面介紹幾種膝關節損傷常用的恢復訓練方法,供您參考。

1、直腿抬高

仰臥床上,腿伸直,將大腿伸直抬起30-45°,保持此姿勢約5~10秒,然後放下,訓練至肌肉有酸脹感為止,此法對加強膝關節的抗負荷能力很有幫助,也有利於緩解膝關節的疼痛及腫脹。

2、頂天立地

雙膝併攏,大腿繃緊,十指交叉,翻掌向上,頸部放鬆並自然後仰,收腹挺腰,腰部及雙上肢以最大的力向上拉伸頂天,持續幾秒,彎腰儘量向地面觸碰。吸氣向上,呼氣向下。此法不僅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還可以拉開關節間隙,使膝關節伸直功能加強。

3、坐位抬腿

找一個穩固的椅子,身體稍前傾,坐於椅子的前半部,雙手壓穩椅子,一條腿屈膝舒適立於地面上,另一條腿保持伸直狀態,慢慢抬離地面約10釐米,保持約五秒,緩緩放下,重複約20次,可左右交替。以此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促進膝關節因損傷引起的肌肉萎縮的恢復。

4、夾球訓練

找一個足球或排球,坐在床面或地板上,雙手扶穩,雙腿稍屈膝,用大腿內側部分夾住球,每次夾擠保持約五秒,緩緩放鬆,重複約20次,可將球於大腿內側上、中、下各段交替放置。以此可以使膝關節的抗阻力加重,膝關節功能加強。

5、靠牆靜蹲

背部貼牆站立,腳跟離牆約一腳至兩腳長的距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接著背往下滑,慢慢深蹲,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大約呈90°為止,注意膝關節不要超過腳尖,膝關節損傷恢復訓練靜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來做,例如30、60、90度3個角度,效果則會更好。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然後重複進行。每天重複3~6次為最好。靜蹲可以增強股四頭肌內側頭和股直肌的肌肉力量,從而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它對於養護膝關節以及膝關節周邊肌肉、韌帶的損傷等有很好的康復作用。

6、單腿直立

對恢復膝關節平衡能力有一定作用,具體方法:兩手張開,任意抬起一隻腳,站立幾分鐘,平衡增強後進行閉眼單腿直立。同時單腳站立的時,要保持髕骨上提,讓大腿肌群收緊。

7、坐位體前屈

雙腳分開同肩寬(或併攏),膝關節伸直,腳尖勾回,彎曲腰部,用雙手儘量去抓腳尖,膝蓋後面有拉扯感為宜。對關節、肌肉、肌腱和韌帶具有伸展作用,增加關節活動度。

8、伸腿屈膝

坐在床邊或椅子上,受傷的腿進行伸直和彎曲的動作,若不能伸直或彎曲可用健肢輔助。

當損傷到達一定的恢復時期,可以選用運動方式進行恢訓練,如:

1、散步

選擇平坦、較軟的場地進行散步,可增強關節韌帶的彈性、關節運動的協調性,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鐘以內,每日進行20~30分鐘。

2、游泳

游泳可以減輕體重對於關節的負荷,避免損傷的膝蓋負重,還可以使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操練,膝關節損傷恢復期不可蛙泳,是因為蛙泳有腿外翻及蹬夾動作會對膝蓋有一定損害,若不會游泳可以選擇水腫漫步的方式。

3、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對於膝關節功能的保持、恢復和鍛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可以刺激軟骨自身代謝,增加四頭肌的肌力,可使肌肉運動協調和肌力增強,從而緩解膝關節不適感。

運動骨科骨科高志醫生提示您:以上訓練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恢復訓練方式,請結合臨床醫生進行選擇。

希望以上解答能幫助到您!請關注我“運動骨科高志醫生”,醫學博士學位,擅長微創治療膝關節損傷、運動創傷及關節鏡技術。


運動骨科高志醫生


要使磨損的膝蓋得到好的恢復,就必須提高修復能力,在說如何提高修復能力前,先說說為何有膝蓋磨損。

膝蓋磨損是指膝關節裡的骨膜磨損,運動的物體都存在磨損,膝關節裡軟骨時時都存在磨損,人體解決磨損的辦法就是時時在修復,用修復的辦法來補充磨損,正常健康的膝關節是修復和磨損處於平衡狀態。即每天磨損了多少就每天修復多少。當運動過度時,磨損量大於修復量,當隨著年紀增大,修復能力降低時,雖然磨損量不增加,但修復能力低,達不到修復的量和磨損的量的平衡。時間久後映像檢查就看到骨膜不光滑的症狀。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膝關節有磨損了。

知道膝蓋磨損的來由,就明白磨損是修復能力不夠而引起的。知道了病因,治療方法就要以提高修復能力為主。西醫基本上以補充營養來提高修復能力,而骨膜是軟骨組織,軟骨是沒有毛細血管的,所以以內服方式來補充營養並不理想,療效也差,就算有些作用,也是很慢。

中醫中藥提高修復能力,雖然說不出成份,但用對藥是可以治癒膝關節磨損的,療效就是檢查醫術的唯一標準來證明,能治好膝關節磨損,就是提高了修復能力。

30年來我用中醫中藥治癒上千倒膝蓋磨損的患者,有年經的,有7O、80歲的老人,都達到多年沒有症狀,功能正常。這麼大量的治癒病例證明了中醫中藥是可以治好膝關節磨損的。

總結,膝關節磨損的病因是修復能力降低,治好的思路是提高修復能力。中醫中藥已驗證是可以治好膝蓋磨損的。用對藥的醫生少,會治癒的醫生也少。生活圈子小,所以難易上己治癒的患者和會治癒的醫生。形成了膝關節磨損無法治好的誤解。

互聯網讓我們能認識更廣的生活圈,更方便認識到能治好的醫生和尋找到己治好的患者。不清楚的就私信:瞭解膝關節磨損。祝人人都有健康的膝關節。





用戶82853082917


第一:不要在進行劇烈運動了,這樣只會造成更嚴重的磨損。

第二:可以做半蹲練習,次數根據自身承受力而定,增強關節力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增強恢復力。

第三:可通過一些物理治療,利用醫學促進恢復,還可以用一些促進恢復的藥膏敷一敷。

第四:運動時帶護具,比如護膝之類的。防止在運動中進一步受損。

膝蓋磨損是運動中,比較常遇到的問題,任何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損,只是有沒有達到病理的程度,適當一些防護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我們最常進行的運動是跑步,殊不知跑步對膝蓋的磨損也是比較嚴重的,因為你在跑步的事情,膝蓋承受了你體重的三倍重量在運作,所以跑步前熱身運動一定要做,也不宜跑的時間過長,10-20分鐘就差不多,也許你會說跑這麼一點時間達不到運動的效果,這是你可以嘗試做一下靜肢力量,保證你分分鐘汗流浹背。

生命在於運動,合理的運動才會更健康喲...




校園足球教練


看到題主的問題後,我們可以總結歸納一下: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伴交叉韌帶損傷伴少量積液。並且都集中在右側膝關節。

主要症狀是疼痛。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樣有效進行康復訓練呢?

當存在疼痛的時候,我們先要解決疼痛的問題,只有不疼了,才能進行後續的活動的問題。那麼題主的這幾個問題就有一個處理順序了,首先積液的問題要放在第一位,如果積液量比較大,則需要將積液抽出來。如果積液量不大的話,就做一些理療促進積液的吸收。比如微波。

另外在疼痛的急性期,我們可以進行冰敷。

解決了疼痛的問題,之後就是半月板后角變性和交叉韌帶損傷。內側半月板后角變性相比外側會更為好一些,血供會更為充足較為容易癒合。

那麼有哪些康復手段呢?

  • 踝泵訓練:通過活動腳踝,能夠促進小腿肌肉整體收縮和舒張,讓小腿裡的靜脈血管網受到肌肉的擠壓,迴流加快。能夠消腫,防止血栓形成等。

每天500-1000次以上,兩腳都要練習!

  • 患肢抬高:要高於心臟的水平面,有助於血流回流,輔助消腫。但是要注意,墊高的地方應該是腳後跟,不要墊在小腿下面,壓迫小腿肌肉內的血管網,反而影響迴流。

  • 股四頭肌收縮練習:股四頭肌最基本的鍛鍊。

此外半月板損傷一旦結合交叉韌帶損傷康復過程會較為繁瑣,二者會互相影響。半月板損傷要求膝蓋不能扭轉,但交叉韌帶損傷之後康復需要膝蓋做一些動作。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去專業機構治療,以免出現一些問題或是錯過了康復的最佳時期。


銳博運動康復陳老師


膝蓋可以說是人體最容易受傷的一個部位了,跑步容易傷膝蓋,打籃球容易傷膝蓋,爬樓梯比較傷膝蓋等等,可以說只要有抬腿的動作或者屈膝的動作都能和膝蓋扯上關係。這也使得很多人的膝蓋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問題,而且天一冷很多人的腳部或者膝蓋都會冰冷,所以保護膝蓋尤為真要。

膝蓋的疼痛方式也有很多種,造成膝蓋不同位置疼痛的原因也不同,所以找對具體膝蓋疼的位置對症下藥很重要。由於膝蓋本身就有傷所以我們肯定不會做負重的訓練,主要還是以拉伸以及自重鍛鍊的方式為主。我們可以根據下圖來判斷自己膝蓋疼痛的部位以及放鬆鍛鍊的方式。

當然放鬆膝蓋最好最常見的方法還是靠牆靜蹲。找一面牆後背部緊貼牆面慢慢下蹲,直至膝蓋彎曲九十度為止,但是如果下蹲過程中出現疼痛則停止下蹲,保持在出現疼痛的之前略高的位置就好。當然還有別的姿勢也能很好的放鬆膝蓋。

當然膝蓋出現受傷的情況我們還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來適當的保護膝蓋,比如最常見的護膝,最好找帶有一定支撐效果的運動護膝,不要用那些只有保暖作用的護膝。其次鞋子也可以選擇帶有一定緩衝作用的鞋子達到保護作用。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足夠良好的習慣才是減少膝蓋出現疼痛的最好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跑步習慣能夠避免出現跑步者膝,正確的深蹲姿勢也是避免膝蓋疼痛的原因之一,所以日常的習慣真的很重要。

如果我們的膝蓋出現受傷的情況,第一反應我們應當還是去就醫,遵從醫囑,然後配合放鬆,適當的鍛鍊以及足夠的休息來保養自己的膝蓋。疼痛消失後鍛鍊也要適當的經過熱身,不做劇烈的 運動,並且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避免膝蓋再次疼痛。


三健客


膝蓋受傷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所以要正確進行膝蓋的康復訓練,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那麼,具體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1、在不清楚是什麼樣的損傷之前不要盲目進行康復鍛鍊,膝蓋受傷後要到醫院進行診斷,檢查是膝蓋的哪個部位出現了問題。這也可以算是康復訓練的第一個步驟,不同類別的膝蓋損傷有不同的康復訓練方式,所以不要盲目地進行訓練。

2、醫生會給出康復訓練的方法,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託訓練,不可私自添加運動項目,也不可急於求成,增加運動量。

3、為防止出現意外,對膝蓋造成二次損傷,運動時可以佩戴護膝,保護膝蓋。

4、可以進行簡單平躺抬腿訓練,就是平躺後,緩緩的把大腿伸直,與地面垂直,再換另一條腿,兩腿交叉進行,這個方法可以鍛鍊到大腿肌肉,也可增加軟組織的耐磨性,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腿一直是繃直的,膝蓋受損傷的幾率極小,效果也比較好,可以在睡前進行。

5、運動後或者睡前都可以對膝蓋進行熱敷,驅寒氣,令膝蓋處的血液流通更順暢,消除膝關節內部的殘留積液。

6、若不甚發生意外,要立馬進行就醫,不可拖延,否則可能會加重膝蓋損傷。

綜上所述,診斷膝蓋的受傷情況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否則做什麼樣的康復運動也無用。若需要靜養,就安心的靜養,不可勉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