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韩国的疫情在持续蔓延,总数会不会超过10000?

电气技术教学


一万人估计的少了,韩国政府很积极的防控,但是国民根本不配合啊。


瑞溪幻灵兄


美国10月初爆发的冬季流感病毒中,就有新冠肺炎病毒,因而2600万美国流感患者中会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因为二者的症状很相似,就当流感治疗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导致1.4万美国人死亡。

美国描绘着天堂的自由和美,他极尽全力隐藏着对死亡的恐惧要带人们去天堂!

中国书写着人间平淡与爱,他倍受指责,默默承受,只为人们快乐的活于人间!

会超的,2一3倍




大享铜门


按已经在武汉发生的状况分析,从武汉封城开始算,感染人群增长方式是几何基数增长,原因是当时不知道如何控制传染渠道。这种情况和韩国现在的状况有一点类似,虽然知道如何控制传染渠道,但是人家偏偏就是放任自流。等真正进入千位数,基本上几何基数就形成规模,按中国的经验,14天是一批的完全爆发周期,问题是当传染渠道变得复杂的时候,这个14天爆发周期突然在韩国变得毫无意义,毕竟中国封城后直接切断了传染渠道,而韩国则人为的丰富传染渠道,这样一来,控制传染渠道变成了一种没有明确目标的行为,甚至监控患者群病理周期都变成了不可能。

更可怕的是,因为韩国应急消防员数量因为几个可怕的、无知的、无畏的感染者的愚蠢到极点的传染行动,基本上形成了团灭。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反正荒唐至极。

接下来更可怕的是医护人员也加入了感染人群,数量肯定不会太大,因为这个人群数量本身不多。只不过这感染患者谁来管啊?中国19省医护人员支援,物资支援,三军医护人员支援,总数达到4万以上,这才缓慢的在两个爆发周期内勉强控制住传染渠道。这事情放在韩国,我不知道该怎么,没有4万医护拼命坚持,没有高达2万以上的隔离病房加上战时方舱医院支持,武汉那里可能控制得住?问题是他们有什么?很显然没有,指望韩国自己根本不可能压制得住。

再有就是后勤保障,占中国GDP4%的武汉被封闭,举国支援,至少吃饭有着落,高速公路上源源不断的物资是武汉坚持的根本。韩国有吗?显然没有。

现在已经是进入二字头了,而且韩国显然已经失去控制,5天内进入万字头应该是必然。

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一盘散沙的欧洲必然也步其后尘,目前美国的信息是最不靠谱的,就算是真的吧,爆发周期可能能控制,问题是治病价格实在太要命,美国政府要怎么着实在不明白。

说实话,我认为,现在能救命的只有疫苗,中国已经进入全面控制阶段,中医雄起已经不可阻挡。


长空雄鹰46


因为韩国这个国家其实比较的小,所以传染的概率是非常非常的大的。现在已经可以说是“全境沦陷”了,患病的人存在于各行各业,所以传播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为了安全考虑,已经延长了学生们的假期,开学已经延期了。韩国政府已经下达了一系列的举措,希望能够控制人员的聚集行为,但是韩国人显然对于这次疫情并不在意,他们认为也没有想象的这么严重。甚至有一些新天地邪教的教徒们还会在各种场所进行布教,说“主会为你治疗的”。在这种非常时期,还发布一些不正确的言论来误导人民,其实是有很大危害的。不久后这个教会中的教徒就有人被确诊为病毒肺炎患者,不得不说这种行为真的是又魔幻又迷。

韩国病例乐观估计能控制在五六千,前提是政府能大致控制得住局面,韩国民众少闹事多安静,能让政府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稍微悲观点估计的话,韩国疫情能稳定破万,但不会再往上增加多少了,这个你懂的,美日这样的西方国家排头国家都带头“消极检测,不检测就没有确诊”,韩国政府也会进行一定的控制。

总之,控制在5000以下,老文还算稳的住,5000以上,老文怕是得准备卸任后跑路了。

当然,疫情对韩国也不至于产生经济崩溃的后果,不过今年的经济增长就不用想了。





跟着大鹏看韩国


国土面积只比浙江省大一点点,人口差不多,但现在确诊人数是浙江省的近两倍了,按照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发展规律,十四天是一个潜伏期,目前中国是进入第三个潜伏期情况才趋稳,而韩国还只是第一个,目前的状况看,还只是处于发展阶段,还没到达高峰期,预计20天左右才能到达高峰,现增长速度这么迅猛,非常考验韩国的医疗体系,有数据表明确诊人数在一万到一万五左右,韩国医疗体系就有可能会崩溃。前两天看到韩国政府很着急,但人民还不怕死,还有大型聚会,这两天才收敛。那个毒王感染了多少人,现在还没完全查出来,还没有做隔离,我个人觉得完全有可能。现在韩国真的很需要中国的经验,只是一个月的时间,湖北省以外新增确诊人数以为个位数,各地已经开始复工,就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的有信心四月份战胜新冠病毒,感谢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一线工作人员,身为中国人我们骄傲呀!💪🏻💪🏻💪🏻想了解更多疫情的解读请关注我🙏🏻🙏🏻🙏🏻





易新涛健康工作坊


韩国现在其实也面临试剂不够,医护人员不够、检测仪器不够、医疗设备不够、医院不够等实际问题,加上政府也没有说针对新冠肺炎可以免费治疗,所以韩国现在每天公布的数据水份很大,真实情况恐怕早就突破5000+了,而且还处在大爆发的初期,这样下去,保守估计韩国的疫情会比武汉还严重,如果韩国民众不改变思想,政府也不能有效控制,韩国绝对是灾难性的。加上韩国地域狭窄,产业单一,面对疫情自己不能很好消化,这场疫情可能比会让韩国人死亡数万(更多的就看韩国自己愿不愿意真实报道出来了)。目前看,美国是顾及不上韩国的,美国自己都头疼,加上特朗普的美国利益为首要利益的政策,韩国就不要指望他美国干爹了。日本依然如此,也是疫情大爆发初期,理所当然的可以拒绝韩国的要求。中国可以给予一定的援助,但不可能包办。韩国疫情真正到了大爆发的时候,可能全世界都在各自国家抗疫了,许多国家几乎都会期待中国的援助,毕竟那时候中国已经战胜疫情了,经济也在复苏了,但毕竟中国还要部署疫情过后,新的战略调整,完善公共医疗的短板,依然也是任重道远,所以中国的援助也仅仅是人道性的有限援助。也许中国早已有了援助名单,那些看见中国疫情,有落井下石,有鄙视链的国家,就不要指望中国了。不管怎样,中国会让全世界敬佩,而韩国会掉入疫情的深渊,不能自拔[灵光一闪]。我都不想说韩国加油,我只想说苍天保佑韩国吧!


泉泉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出现了蔓延的趋势,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韩国,在今天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报告,当地时间28日16:00,韩国新增了594例新冠肺炎患者,累计确诊了2931例,死亡人数是16人。可以说韩国星光飞扬患者增长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已经对韩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根据现实情况的分析,大邱地区是韩国的一个重灾区,这里的病例占了韩国总病例的80%,也就是说新冠肺炎在韩国还没有全面扩散,现在韩国的总理丁世均已经到了大邱地区指挥。

现在韩国政府的目标是在一个星期之内控制局势,韩国国会也出台了三部法律,给了韩国政府更多的权利以应对局势,那么韩国的病例总数会不会超过1万,按照数学模型来分析,韩国的确诊数量可能达到1万人左右,这几天韩国方面确诊病例迅速增加,主要是因为韩国的检测速度在加快,现在韩国一天能够检测6000人,所以我们看到韩国的病例在迅速增加,过两天之后可能会迅速减少,因为去除疑似病例之后情况会好转很多。但是如果想控制局势,就必须先把那些得病的人检测出来。

按照这个增长速度保守估计,韩国的确诊病例在8000人左右,现在还有2万多一次病例没有检测,已经检测了5万多人,韩国的效率还是非常高的,甚至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注意。现在日本方面一天只能检测900个人,而美国方面情况更糟糕,美国方面由于严重的缺少检测试剂,很多人想检测都得不到检测。

现在韩国关键的情况就是控制大邱地区的疫情,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地区,就是庆尚北道地区,这个地区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主要是因为一家医院出了问题。两个地区的人口总数大概是508万,韩国这个国家总人口在500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10%的人口现在受到管制。如果大邱地区的情况控制不住,那么就会蔓延到全国,韩国的情况就不乐观了。


害羞鬼鬼


据韩联社29日报道,韩国疾病管理本部通报称,当地时间28日16时至29日9时,韩国新增59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2931例,死亡16人。


考虑到疫情严重,韩国多个部门、学校都采取了应对措施。首尔的一些大学院校正寻求用线上教学取代线下教学。而且,韩国大学院校已将春季开学时间推迟两周。

而且,据韩国外交部28日消息,截至当天下午6时50分,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有62个国家和地区对韩国采取入境管制措施。所以,韩国外交部建议,计划访问这些国家的公民综合考虑当地情况、个人旅行及活动的必要性等因素,尽量取消或延期出行。


目前看来,韩国完成第一批检测四万人计划,就发现了1200多例确诊病例,下一步,韩国准备将21万新天地教徒都检测一遍,鉴于已发现确诊者的规律,结合目前确诊病例接近3000的严峻形势,韩国确诊病例是否能超过10000,这个前景真的很不乐观。

综上所述,韩国疫情蔓延严重,所幸政府和民众都已经行动起来,各项防疫措施也开始实施,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确诊病例破万还真有可能。不管怎样,都希望韩国能尽快控制疫情,毕竟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居,韩国真要沦陷了,我们又怎能独善其身!


墨雪问心


韩国有1700万宗教信徒,其中还有不低于数十万的邪教徒,他们自己认为戴口罩是对神灵的亵渎,谁不参加集会就是邪恶的异教徒,对这部分人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在韩国,看似是人类和病毒的战争,实则是邪教徒和韩国政治家的战争,如果邪教取得胜利,韩国感染者会达到数万数十万也不在话下。


Smallmark


当前疫情趋势,超过一万例指日可待。主要是:一是韩国人口密度较大,人们思想上重视程度还不够;二是韩国政府的权威性,令行禁止的力度不够强;三是反对派及宗教势力给政府制造矛盾,抵制抗疫措施顺利实施;四是韩国国家小,抵御疫情的人力和物质资源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