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嘴上答應寫作業,然而怎麼勸都不肯動筆怎麼辦?

菜鳥微成長


首先要要看孩子是因為什麼答應了卻沒有動筆。是不是有什麼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在影響,如果是則和孩子溝通好,相信孩子會按要求去寫作業。如果只是沒興趣,則可以家長陪著孩子開始,讓孩子有較好的情緒去寫。這時光是批評和責罵是不行的,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淺秋楓葉


孩子是天生慢性子,做任何事情都拖拖拉拉? 還是僅僅在做作業時才會磨磨蹭蹭?

如果天生慢性子,家長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和態度,引導孩子慢慢改正。


如果只是做作業磨蹭,遲遲不願動筆,有可能是3方面原因:1. 不會做;2 沒有時間觀念; 3 故意拖拉。

怎麼讓孩子行動起來,寫作業不再拖拉呢?以下是幾點小建議


原因1. 不會做:上課沒聽懂;或對學習沒興趣

有的孩子學習基礎薄弱,上課沒聽懂,課後作業不會做。有的對學習沒有興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做。這種情況,應該及時輔導孩子和提升他的學習興趣。


  • 做作業前,先了解孩子當天在校學習的內容,讓孩子複述所學內容,這既是讓他複習,反芻知識的一個過程,同時也讓父母發現問題,及時輔導。

  • 複習後做作業。做作業是消化的過程。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做完指定的內容,遇到不懂的題目先放一放,最後把不懂的問題集中向父母請教。不建議一有不懂就問,然後過不久又有不明白的又問,這樣孩子來回折騰,既容易走神,把思路打斷,也浪費正常的做作業時間。

  • 提升學習樂趣。對於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人們都會樂意去做,而對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就拖。所以,孩子遲遲不動手寫作業,可能是缺乏興趣。父母要儘量調動孩子寫作業的積極性,比如用鼓勵的方式: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一項作業就表揚;達到某個小目標,允許孩子實現一個小願望,或給予小獎品。達成大目標,給予相對更大的獎勵。

原因2. 沒有時間觀念:不會安排和管理時間

孩子自律性不夠,沒有時間觀念,做起事情來拖拉,或者遲遲不願開始。家長則不斷提醒和催促:該寫作業啦! 該洗澡啦!別玩手機啦!…….

  • 家長與其充當“活鬧鐘”,不如使用“真鬧鐘”。用鬧鐘監督孩子做事情,是有效的手段。

和孩子商定每天開始寫作業的時間,比如每晚7點開始。設好鬧鐘,7點準時響起。看看孩子有沒有行動,如果孩子還在磨磨蹭蹭,就問:“7點到了,你要做什麼?”可能第一第二天還需要家長在旁提醒,時間長了會形成習慣。


  • 設定時間段
<strong>

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


<strong>

原因3. 故意拖拉<strong>

故意拖著不寫作業,是孩子的小伎倆。因為這麼快寫完,不但不能去玩,反而被爸媽“加餐”——寫完學校作業,還得做爸媽佈置的作業。沒有自由時間,還不如慢點寫。

  • 孩子完成作業後,家長給予孩子自由支配時間。這樣,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因為早些完成作業,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strong>


瑜獲至寶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些作業雞飛狗跳。這是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之間生動的寫照,網上也有很多輔導作業血壓高,輔導作業住院的新聞。

先需要了解孩子不願意寫作業的原因,有時候並不是孩子不想快快的寫完作業,只是因為學習基礎差,知識點不牢固,遇到不會做的題就會卡殼,絞盡腦汁的思考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寫的慢或不想寫。針對於這種情況需要家長跟孩子做深入的溝通,瞭解孩子哪些知識點掌握的不好,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在寫作業之前,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將當天所學的內容進行溫習和鞏固。孩子基礎知識學得紮實了,寫作業速度自然就會提升。

可以通過以下兩點幫助孩子提高

1、給孩子規定寫作業的總用時。我們家孩子就是這樣,給她規定寫到幾點,過點不讓寫了,不給簽字,和老師提前打好招呼,讓老師批評她一次,老師說一句頂家長說10句。

2、給孩子適當的獎勵。比如連續幾天在規定時間內寫完作業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小小心願之類的。

儘量不要去吼孩子和打孩子,容易讓孩子更加不願意學習。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可以在玩耍中學習新的東西,讓孩子勞逸結合快樂的成長才是我們家長的期望。


探花2019


現在小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愛玩,不愛學習不聽話,這樣一來就會耽誤學習,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有出息,有些家長因為不理性會對孩子進行打罵之類的,那麼怎麼樣讓他們更好的學習和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呢,我給大家總結幾點方法:

1,理解了孩子,知道孩子不是在搗亂,不是不懂事,她的不專心和磨蹭只是正常心理規律的結果,我自然不大生氣,心態也平和了。而父母不用自己的焦急騷擾孩子,孩子也容易心情平靜些。

2,孩子有時不大愛寫作業,此時父母反而不必勸她。我會和女兒說“反正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寫就不寫吧”。孩子自然不想完不成作業,因為那樣會被老師批評。父母不急,也會讓孩子真正知道寫作業是她自己的事。所以不需要經常催促她,只需要稍微提醒一下就可以了。

3,不催促孩子,少干擾孩子,不做孩子的監工,不等於不去輔助孩子。孩子做到自主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基礎一般,開始就自主學習有時還是比較困難的,此時如果適當輔助,給她指點一下,幫孩子講解一下難點,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會減少她作業的難度。

4、讓孩子自己體驗行為的結果,這是行為療法的原理,通過孩子體驗行為自然的後果來改變她的行為。不願寫作業,就不寫,自己想想老師批評的後果,就乖乖去寫了。

5、適當輔助,不催促孩子,少干擾孩子,不做孩子的監工,不等於不去輔助孩子。孩子做到自主學習需要一個過程,如果基礎一般,開始就自主學習有時還是比較困難的,此時如果適當輔助,給她指點一下,幫孩子講解一下難點,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會減少她作業的難度。

6、成就和進步是提高興趣的最好方法,輔助和讓孩子保持一個好的心情,會讓孩子寫作業更順暢,而這種成就感和進步本身就會激發女兒的興趣,也讓她覺得美滋滋的,享受寫作業的過程。字寫得越來越漂亮,口算熟練,得到父母和老師的誇獎,也會使孩子逐漸喜歡寫作業了。

7、走向自主學習,隨著孩子的習慣越來越好,興趣越來越濃厚之後,我開始逐步減少輔助和提醒。我告訴孩子,讓她自己多獨立解決問題,自己考慮完成作業的進度。如果在這方面做得好,我會獎勵她一顆星星,以促進她自主完成的習慣養成。

孩子的問題通常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只用一種方法通常雖然會有一些效果,但是難以徹底解決問題,方法也要考慮它的侷限性。比如代幣法,它作為一種輔助方法其實挺好:每當看到女兒有一個“新”的進步,為了培養她新的好習慣,我會獎勵她一顆星,(十顆星獎勵一本書),孩子得了星,感覺美滋滋的,此時這種方法有效果。但是我為了督促孩子自覺完成暑假作業,只使用代幣法激勵孩子,頭幾天管用,後來效果不好,因為自覺學習的習慣還是需要其他因素配合,只有激勵是不夠的,習慣改變的過程比較“漫長”,不要著急,慢慢來。我女兒專心的習慣養成,大約用了一兩個月才基本完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也是等有了一定基礎之後,才逐步培養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