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什么现代诗越来越不受关注和重视了?

浮生若梦1286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古诗每句、每首字数确定,易于记诵。现代诗无此要求。

2、古诗讲究音韵、平仄,朗朗上口,具音韵美。现代诗虽也押韵,但不象古诗那么严格。

3、古人讲究遣词造句,重视锤炼、推敲之功,诗句高度凝练,故杜甫有句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诗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4、古人言之有物,情发于中,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故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现代诗多无病呻吟之作。



柘溪散人


把诗写成了屎,谁还关注?谁还重视?不怕被熏死么?

那些所谓的句子,论艺术含量,连黄色小说都不如,新闻资讯上的文笔都比它们优美一万倍。荤段子、美女图片、小白文、穿越剧、R级片、朋友圈、哪一种方式不比读现代诗强。

在小可眼里,现在的现代诗与其说诗,不如说是一种非处方药,主治胸闷,食管堵塞以及食物中毒,因为看前三行就能把隔夜饭全吐出来,然后就倍觉神清气爽,宛如新生。以后去一些不必要的酒局,若是不想继续陪笑,不用装作不胜酒力,直接读一首……哦,是半首现代诗,保证吐到人事不省,成功地逃过一劫。

其实现代诗小可也是读的!只不过口味刁占得厉害。民国时期的不读,建国后期的不读,十年浩劫的不读,改革开放的不读,只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部分现代诗,至于徐志摩、戴望舒、汪国真、舒婷、席幕容之类,照样不读。我只读台湾五六十年代的诗歌,以及同时期香港诗人的诗歌。如果一定要说大陆诗歌,诗歌论坛刚兴起时后智能手机出现之前的我也是读的。民间有太多太多高手,让小可叹为观止。

至于诗歌类网站,小可偶尔也是去的,排行榜一定是看的,但只看排名中间稍后的那些诗作,那些诗真心不错。其余诸子,不过尔尔。

偶尔在悟空问答上也能看到相当耐斯的现代诗,只惜只见过两三首能入法眼的,哪怕是过期的提问,回答没有任何好处,小可也会费力不讨好地认真写回答,逐句逐段的分析和解读以及赞美。

来自陌生人的赞美,是衡量现代诗是否过关的第一个门槛。

题主问为什么不关注?为什么重视?

写得恶臭如屎,凭什么要我关注?

某虽匹夫,亦有傲骨!


亦有所思


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可见诗歌原本是人们发乎情、动于衷的自然心理产物,任何时代、任何人都需要诗歌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是情感强烈需要表达时的自然语言精粹。

但它不能太长,太长则情感稀释;不能拗口,拗口则不便“咏歌”;不能晦涩,晦涩则不能普及,从激发广泛认同;又不能太直白,太直白则少“诗趣”、难隽永。

所以,具备以上种种特点的古体律、绝、小令、散曲就更受欢迎,而恰恰缺少以上几种热点的现代诗歌就自然而然地被人们所疏离了。


舞花风


现代诗发展也有上百年,名家名作不少,与古诗相比较,还是难以成精品。诗歌发展上千年,大家对于《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耳熟能详,而对于现代诗则是没有那么广泛,个人认为是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很精练的文体,但是很多人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一些现代诗容易成了白话文,没有内涵,缺乏思想,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没有逻辑,甚至是丝毫没有文学看点。

其次,现代诗歌的艺术形式虽然不像古代诗歌那样精辟,但是也有很多经典著作,像汪国真,徐志摩,席慕蓉等,都是很不错的。只是在这个繁复芜杂的社会环境中,部分人比较浮躁,很多人不愿意看,不愿意读,不愿意品,加上现代诗的宣传不够,很多人就以为是很高大上的东西。

第三,现代诗可能出现最多的就是“演出”“比赛”,作为一个节目来出现,平时公共场合出现少。因此,个人觉得还是要多举行一些活动,像艺术沙龙,现代诗朗读会,来进一步交流,扩大影响力。


大别山的黎明


所谓″现代诗"本来就不是诗!它只是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旧知识分子们摹仿西方字母文字写成的一种长短不一句子。中西文化不同,把西方模式硬叫"诗",令人费解。中华文化里的诗与西方不同。把西方长短不一,分行写出的语句,裹上五千年中华文化外衣叫"诗",久了,露出痞性,当然不受待见。

在中华文化里诗、词、曲、偈、打油诗、段子……各种文学形式分的一清二楚。″诗"应该是啥样,老百姓清楚的很呐!

"歌德拜伦果如何?

诗国新开碧眼科。

李杜苏黄未必多。

你知吗?

一半儿焉识(Yes),

一半儿挪(No)!

一一 《曲词 - 一半儿》民国 - 卢冀野(曾任民国教育部长,讥诮学界里风行外国诗倾向)


鲁中居士


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只说一下个人感受。

现代诗和古诗差的太远了,就这么说吧古诗写的是一个精髓,而现代诗只是一张华丽的外表。古诗的高度现代诗根本达不到。再有古诗词所融入的当时社会写照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再到音律也没有古诗词那种呼应的美感,并且现代的很多诗让人读完后很迷糊,没读懂其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没有什么启发性,好想就是个迷,让读者感觉很无聊


一粒孤尘


据我所知,现代诗收到的关注和重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都强!看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大大小小的诗歌赛诗活动和各评选活动就知道,各网络平台每天都推出大量的诗歌,让人目不暇接!也正因为如此,普通人面对海量的诗歌数量,无从辨别优劣,难以选择!加上“著名”这两个字被随便乱用,大家对著名诗人的期望不实,反而让人对诗歌生疑,很难掀起一场又一场的热点,见的波澜多了,就不觉为惊了,也就好像被淡化了!


八斗12


1写什么,怎么写?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诗人和读者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我感觉诗人有些超前了,读者跟不上诗人的节奏。诗人写的东西,对读者而言晦涩难懂,不明所以。不能产生共鸣。还是跟我学书法吧



中华好瘦金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这个现代诗的章法是如何把握的,长长的诗,虽然听过无数遍,要押韵,但要求不太严,但我依然感觉找不到北。既然是诗歌,自然也有同一般语言运用不一样的地方。我已经失去耐心,自然也就那样了,没耐心从头学。现代诗,离我远了。而古体诗词则不然,句子短,和仄压韵,比较易把握。


从北方从日出之地飞来


诗歌和哲学一样属于无用之学,无为而为才是真理。有用途的东西,佛学为之有相,有相皆虚妄。诗歌无用才使之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