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群防群治,僅用一個噴壺便能實現全樓棟消殺

近日,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科研一支部書記金晶和丈夫——黃鶴樓公園管理處高級工程師王臻,雙雙下沉社區。根據他們的實踐,金晶寫下了2000多字的書面材料《一名普通黨員的下沉社區半月談》,介紹他們對社區公共區域的消殺經驗,非常實用,受到好評。

9日開始,金晶在中南路街百瑞景社區輪守;10日開始,王臻在中南路街民主路社區輪守。15日起,他們就近下沉在居住的紅衛路街奧山濱江社區。

群防群治,僅用一個噴壺便能實現全樓棟消殺

金晶在消殺工作中

金晶介紹,這套經驗主要針對樓層比較高的有電梯的樓棟,以"群防群治,廣泛動員,有序推進,不留死角,避免人群聚集,減少人員接觸"為原則,在各樓層徵集一位居民,對本層公共區域進行消殺,他們共用一個手持噴壺,這一層的消殺完成後,將裝有藥液的噴壺放在消毒後的電梯內,傳送到銜接好的樓層。"如果某一樓層無人居住或者是行動不便的居民,可由黨員志願者或者上下樓層的居民代勞。"居民們通過業主微信群在網上交流協調,減少人和人的接觸。

參與樓層消殺的居民代表、也是黨員的鄧戡說:"大多數居民都願意參與,在黨員人手不夠的情況下,群防群治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這套經驗得到了社區的肯定,目前,在金晶所在的小區,已有四五棟樓參照這樣的做法,進行各自樓棟內公共區域的消殺,三、四天一次。

金晶本人提供:

一名普通黨員的下沉社區半月談

這是一篇特殊的戰"疫"日記,也是自從第一天下沉社區後的半月之談。其間每一天的疫情發展都有不同的變化,下沉的感受和思緒也越發豐滿和清晰,遂成此文,與同志們共勉。

一、聯繫群眾、服務群眾,任何時期都是工作法寶

武漢,在這場疫情風暴的中心,從封城到封小區,乃至封樓封戶,萬餘個小區的人口生活、有序就醫、出工出行等問題壓實到了每一個基層社區、每一個單元網格,如若不是此次戰"疫",我們是難以切身體會緊密聯繫群眾、服務群眾如此重要而任務艱鉅。

我們下沉黨員在前期主要是開展全面摸排,電話排查、入戶走訪、APP採集,確保"不漏一戶、不掉一人"的目標有效落實,近期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為小區巡邏值守、衛生消殺、物資採購有序分發和關愛重點家庭(一線防疫人員家庭、孤寡老人)。

就衛生消殺如何組織群防群治,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些做法,也歡迎商討改進。

相信大家都覺察到了社區基層和物業人員力量的不足,這個時候對環境消殺及時徹底的要求如果完全寄希望於他們,也著實強人所難。所以我們夫妻二人(我愛人也是園林系統下沉黨員)在所住樓棟先行先試,形成了以下經驗做法並迅速推廣至本社區其他樓棟。

首先,以"群防群治、廣泛動員,有序推進、不留死角,避免人群聚集、減少人員接觸"為原則,每棟樓徵集3至4名志願者全面消殺公共區域,各樓層徵集一名志願者消殺本層,準備好消殺工具(噴壺)和藥劑。

其次,公共區域消殺志願者主要以黨員為主,對包括一樓大廳、電梯、地下一層的範圍進行仔細全面的消殺,並處理消毒藥液稀釋配製,微信群聯繫協調各樓層依次使用消殺工具和藥液。新小區一般都有門禁系統,門禁面板、樓內開關、大門扶手等細節處應該用浸溼擰至半乾的抹布認真搽拭消毒,樓內一般還設有奶箱報箱、公告欄等公共設施,特別是不鏽鋼材質等光滑表面,都要一一消殺,不留死角。電梯內外面板、通風出口因為都有電子元器件,以搽拭為主,電梯轎廂內的牆面地面、廣告欄(屏)也不要遺漏。老舊社區,多半無電梯,其他原理相通。

最後,每層樓的消殺任務相對就很簡單了,通過消毒後的電梯傳送消殺工具和藥液至銜接好的樓層,由各樓層志願者對樓面過道、每戶大門及把手、地墊、樓層電梯面板、水電井房逐一噴灑消殺,最後不要忘了本樓層到下一樓層的步梯間也要做好消殺。用完的消殺噴壺再經由電梯傳遞至一層黨員志願者,灌裝藥液,傳遞至下一樓層,依次開展,就可以做到不留死角又少聚集了。如果某一樓層無人居住或者都是行動不變的居民,可以由黨員志願者或者上下樓層代勞。老舊社區一般樓層不高,可以結合具體情況,由公共區域志願者實施消殺。

我們依靠非常有限的工具資源(僅一個手持噴壺),高效徹底地的實施了本樓棟的無死角消殺,預計後期還將定期實施消殺。之後將此經驗在本社區內迅速進行了推廣,但有的樓棟也遇到了問題,有的號召發動不足,要辛苦黨員同志們全樓代勞,現在動輒三十幾層的樓房,由個別人的消殺和發動群眾的消殺,效果對比可想而知。而且疫情當前,在做不到絕對封戶的情況下,一次無死角消殺肯定是不足夠的,那麼群防群治、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的力量就更顯重要了。

此舉最深刻的感受是:我們黨員志願者要做好牽頭、協調、組織工作,以身作則做好公共區域的消殺,傳達"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通過群防群治的戰"疫"團結和發動一切力量。有些樓棟沒有覆蓋下沉黨員,社區號召成立消殺黨員志願隊,我們十數位黨員立即響應,這就是組織的力量!

此外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接觸消毒原液一定做好各項防護,我當時不以為意,在做了兩棟樓四個單元的消殺後出現了極度不適(頭痛欲裂、噁心、腹瀉、脹氣),要不是前期身體不適已做了CT排查,真的懷疑自己感染了疫情。回想可能是因為僅佩戴了普通醫用口罩,吸入了較多揮發的消毒原液所致,後來向社區告假一天才恢復過來。

2、 相互體諒,緊密團結,擦亮黨的金字招牌

此番戰"疫"不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也是對我們這個組織和成員一次考驗。

我的同學群、業主群質疑的聲音還會有,以一個小故事為例:我們社區防護物資匱乏,起初業主群一位黨員家屬想倡議大家開展捐贈,引來了一番對"黨員作秀"的質疑。我們沒有急於辯解,後來還把我們個人向單位申領的有限的防護服分給了那位黨員,然後我們結伴以紮實開展的各項服務、無怨無悔的辛勤付出,換回了業主群內對共產黨員的一致好口碑。

社區因為人手不足安排不到位,我們就想辦法去優化它;社區急需防護服口罩,我們能從單位聯繫的就募得捐贈,或者尋找提供購買聯繫途徑。

我們黨員的作用就是把自己樹立為一面旗幟、打造為一座堡壘,以行動捍衛組織之名,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堅守崗位,忘我無我,方顯黨員本色

怕,仍要堅守!

第一個下沉到對口聯繫社區、每次出門來自孩子的安全叮囑、那天出現中毒不適,作為個人,後怕是絕對有的,但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個基層黨支部書記,想一想我的戰友們在固定下沉的戰線上接連奮戰十天,都不提什麼辛苦,想一想單位各級領導也是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奮戰在一線,我有什麼理由退縮,誰不是賭上一家人的安危在向前衝。每個人的堅守更多一些,防"疫"的陣線就愈加牢固;你想著退一步,我想著退一步,防疫的陣線就向後退一步,逐漸以致潰敗。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大家其實都有矛盾心理,既想做些什麼,又不知道該做什麼才有用;既想出一份力,又顧及自身和家人的安全。所以,當群眾躊躇猶豫的時候,需要我們黨員站出來,多承擔一些,同時能夠帶領大家、組織大家,在保證所有人安全的前提下,群策群力,自幫自助,共同抗"疫"。

每一個家庭都是這個城市的一個細胞,每一個社區都是這個城市的一個縮影,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民力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生死有關的戰役,這是我體會的黨員下沉社區題中之義。

中共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科研一黨支部

金晶

2020年2月25日


(湖北之聲記者馬豔、通訊員趙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