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今年會不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

江戸川十六夜


這個要看你對“離職”是怎麼理解的?

如果意思是主動辭職的離職潮,恐怕未必,至少從我周圍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很多人並不打算此時離職,甚至有些計劃要辭職的人也都收起了辭職信。

如果意思是被動失業的離職潮,那很有可能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畢竟疫情這隻“黑天鵝”還在,對各行各業的影響巨大,企業扛不住了,員工就可能失業。

下面,關於這個話題,我個人說幾點自己的看法,僅供各位參考。

一、受疫情影響,減薪裁員會頻繁發生

近日,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國內995家中小企業的現狀,其中一項是:如果不開工,企業還能維持多久?

數據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 1 個月,17.91%的企業能維持3個月,僅9.96%的企業能維持 6 個月以上。

從調研數據,我們可以想象,不少企業在復工之後,恐怕只有先圖生存,很可能會採取降薪或裁員的辦法。

我一個朋友就是疫情下的失業者之一,他年前休息至今都還沒復工,原因就是他老闆的這家創業型公司撐不下去了,直接宣佈解散,連年前該給的年終獎都還沒完全兌現。

朋友非常焦慮,如今失業在家不同於往常,企業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招人的計劃縮減或消失都很正常,這就導致人力資源求職市場上“僧多粥少”,競爭壓力巨大。

因此,今年上半年這幾個月,如果從被動離職的角度考慮,可能有不少人會“離職”,和今年人數創新高的應屆畢業生們一起加入求職大軍中去。

二、“疫情”撞上了“金三銀四”,很多職場人會暫緩跳槽

當疫情的發生撞上了每年求職旺季的“金三銀四”,我相信原來打算要換工作的職場人士也許會暫緩下自己的跳槽計劃。

這其中具體有幾種區分:

第一類人,原來就在國企這樣體制性單位上班的員工,若不是機會特別好,不會輕易出來換工作。

這次疫情,讓許多人看到了“鐵飯碗”的好處。畢竟普通民企在疫情時候連工資都沒法給員工保障了,而國企因為其國有的股權性質,需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員工收入更有保障性。

基於這樣的判斷,我相信不少國企裡頭蠢蠢欲動的職場人,也許會選擇觀望更多。

第二類人,原先自己的公司就不太穩定,個人能力又不突出的,當下最重要的還是保住自己的飯碗,跳槽那基本上就不是考慮的選項了,一旦失業,根本沒把握找到一個更理想的機會。

第三類人,自己的公司不管國企還是民企,個人能力很強,甚至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這類人我看疫情對他們的影響不會很大。

雖然企業的招聘需求會容易萎縮,但招人的要求則會更高,所以有能力、有履歷的職場人,反而更吃香。

三、無論外部大環境怎麼樣,你的核心競爭力才是立足的關鍵

對於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很多人是持悲觀的態度。

若從總體來看,確實我也認同就業的難度會加大。但是對個人而言,只要自己擁有核心競爭力,完全可以忽略疫情的影響。

舉個例子來說,我有個朋友,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但是除了這個本質工作以外,她還有一個非常硬核的身份,就是自媒體作家。

靠著寫書和自媒體運營這個副業,她一個月就可以收入2萬+,這樣的賺錢能力讓她平時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

所以疫情發生以來,雖然公司受影響,她的主業收入也有了影響,但靠著這份副業,甚至比平時賺得更多。

“如果我沒有運營和寫作的核心技能,我可能也是疫情下柔弱的小綿羊了!”她有些開玩笑地和我說。

我深以為然,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擁有可以讓自己立足的核心技能,無論它是一項還是兩項,這樣的技能能夠讓你形成對別人的差異化優勢,那麼危機來臨的時候,你依然可以穩如泰山。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公眾號:竹節先生。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我認為今天會是二個極端,第一個是高能力的人會出現大的離職潮,而那些低端人士會現在大的被離職潮,而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了。

就拿我一朋友那公司來說,前兩天我朋友說她公司已經開始裁人了,她已經按公司給的名單勸即了30來個人了,我一聽驚訝了怎麼勸退這麼多人,那些勸退的人就願意接受?勸退意味著沒有賠償金的,我朋友的回答讓我更驚訝她說:“她們公司訂了很多規章制度,但老闆從來不按規章制度上的來處罰,只要求違規的人籤個字就行了,號稱工人也不容易,扣來扣去他心疼所以籤個字就行了。”可現在老闆裁的就是那些違規多的人,而那些違規的人要麼選擇辭職,要麼就按違規來給予辭退,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辭職。

我聽完後,我是覺得一開始她老闆確實是不想處罰那些人,也確實正如她老闆所說是覺得工人也不容易,可從想因為疫情的原因讓公司業績大幅降低,只能裁人了,而裁掉這些人也是成本最低的,裁其他人還得賠錢。

那麼為什麼說對於高端人才會出現大幅的自離潮呢!

答案是,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多公司業績都受到影響了,而對有些企業還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甚至業績還受益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受影響的企業待遇自然就下降了,這個時候那些高端人才就會選擇辭職,去其他沒有受影響的企業上班。

就拿我一學長來說,他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經理,因為受疫情影響他的業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自然工資也會被影響,於是他計劃辭職,就當他提出辭職時,他老闆極力挽留他,並承諾如果工資沒有去年的平均數,就按去年的平均數來發,持續到疫情結束,他綜合考慮下,選擇了留下來,可這段時間他們公司也裁了不少人了。

職場就是如此,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都是利益為先,當利益受到影響時企業會裁掉無關痛癢的人,而有能力的人就會選擇辭職。

所以我們上班時,除了要努力工作以外(因為今天工作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還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人,這樣自己才能有主導權。

我是小丸子以上是我個人觀點,謝謝你的閱讀,希望可以幫到你,喜歡我的問答的可以關注我 有什麼職場困惑可以來諮詢我,最後給我點個贊吧,謝謝了!


小丸子悟職場


前幾天,我接到了剛畢業不到一年的表弟的電話。他說,復工第一天,就接到了被辭了的通知。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困難。而表弟屬於新員工,為了縮減成本,把像表弟這樣的好幾個人都辭退了。這種的被動辭職並不是個例,據新聞報道,某集團復工第一天就辭退了500人。


而我的朋友小夏面對原公司開出25000一月的橄欖枝,非常糾結。小夏本科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從初級程序員做起,自己技術過硬,成長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項目負責人。因為原公司屬於初創型公司,雖然自己技術與能力過硬,薪資待遇卻跟不上,工資8000一月就到頂了。小夏跟女朋友打算結婚,經濟緊張。他選擇辭職到了現在的公司,工資翻了一倍多。而現在他接到了原公司上級領導的電話。公司年前拿到了新一輪融資,工資給25000一月,極力邀請小夏回去。

職場小不懂認為:今年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因為疫情的原因,有很大的影響被離職。二、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選擇會越來越多,主動辭職受到影響。


一、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因為疫情的原因,有很大的影響被離職。


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都或多或少被波及。為了節省成本,存在減薪或者裁員的情況。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就會被離職。比如我表弟,或者某集團的500人。還有中小型企業,因為抗風險能力低,因為中小企業一般沒有物業,很難從銀行貸款;響應號召主動減免房租的多是有實力的大企業或國企,而中小企業租用場所多為二房東把持或私人廠房,很難享受優惠。疫情的衝擊之下,沒有辦法,選擇裁員,甚至公司都被解散。


二、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選擇會越來越多,主動辭職受到影響。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論。人首先要滿足生存的需要,工作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工作,才有工資,才可以保證基本的、必須的生存需要。只有獲得了收入,才可以實現經濟的獨立。因為疫情,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受到波及。疫情期間,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沒有錢,不上班沒錢進就會焦慮。因為背後都是一大堆的賬單,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生活質量就會下降。所以,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他們不愁找不到工作。反而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挑選,在經濟的驅使下,會主動選擇辭職。

綜上所述,今年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一個是被動的因素,一個是主動的選擇。

4年獵頭,8年職場,4年創業,2寶職場媽媽,分享職場心得,談創業經驗,寫成長感悟。希望關注@職場小不懂。

職場小不懂


我是剛離職的其中一位,上了幾年的班,到現在還沒有我做副業掙得多,剛開始是一邊上班一邊做副業,收入比工資高的多,最後乾脆利落辭職,現在在家專職做我的副業,不現在是我的主業了,一個月輕輕鬆鬆幾萬塊錢,只要一部手機,又不用投資,不用囤貨,又輕鬆,有賺錢,還能照顧家裡,離職是離對了


中國式微傳遞


說實話,是否出現最嚴重的離職潮現在還說不好,不過我所在的公司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開始一部分的裁員了,並且2月份的工作都有所降薪,只發基本工資,沒有績效和獎金。

對於公司老闆的做法,大家也表示理解,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公司已經延後上班了很久,考慮到公司的成本問題,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的。

反觀公司裁掉的一些人,都是平常在工作上能力不怎麼突出,為公司做不出什麼貢獻的員工,說實話公司的這個舉動也讓留下的人深刻體會到了競爭的壓力,我最近也在不斷學習,爭取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無獨有偶,我朋友是年前主動辭職的想的年後換一份工作,誰知趕上這次疫情,所以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啃之前的老本,

所以說現在也是不好找工作的一個時期,只能希望疫情平安度過,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中。

當然,隨意裁員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畢竟還要給離職的員工一些補償金,所以公司也會權衡利弊後綜合考慮。

總之,在這個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時代,我們更多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走的更遠不被淘汰。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我預計今年肯定會出現一波嚴重的離職潮,而且這波離職潮是企業老闆發起的。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都會有很大的壓力,例如房租,人力成本、各種開銷等,為了能讓企業活下去,都會通過一些手段化解壓力,目的很明確,就是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減少開支。


我的表哥原來通知2月10日復工,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推至2月23日上班,下班後回來告訴我們,他離職了,拿到三個月補償金。


他說:今天上午領導召集大家開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比較大,公司現金流壓力很大,只能進行降薪或者裁員,對於裁員的員工無論工齡多長,一律補助三個月,對於降薪的員工,半年內領一半的工資,後續看公司發展再進行調薪,如果員工不接受降薪,也可以直接離職領補助三個月。


表哥表示很不解,明明公司發展的挺不錯,去年他部門的業績還是持平的,怎麼公司隨便就說降薪裁員。表哥趕緊去問領導瞭解事情,這個領導跟表哥關係挺好的,推心置腹的跟他說:本來你們部門的人全部都要撤掉,員工要進行重組,併入另一個部門,我據理力爭下只能保存你一個人的名額。


表哥當即表示不用,他直接離職不做了,他不想再留在這家公司,他想拿到補償後趁這段時間好好學習、繼續充電、升級自己,即使出去重新找工作,也能提高自己的籌碼。


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的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沒有任何收入,但是支出依然很大,就算政府有部分的減免行為也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本質。所以很多企業老闆為了企業能夠繼續發展,只能忍痛選擇降薪和裁員。


疫情當下,我們要學會提升個人的抗風險能力,首先有擁有自己的存款,因為沒有存款就意味著你的生活無以為繼,意味著你很難有抵抗風險的能力,其次是要做好個人理財計劃,其實理財是一種思維,一種習慣,並不是你富裕了以後再去理財,而是隻有你學會了理財才會更富裕。最後一點就是終身學習,我們要永遠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對知識保持著渴望,然後積極去投資學習。


與其擔心疫情下被老闆拋棄,不如緊跟時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今年真的難。

年前身邊有創投的朋友辭職了,想節後入職新單位,至今沒著落。。。有地產醫療朋友離職找了個項目想創業,節前都規劃得很好,這疫情把節奏全打亂了。。。

我自己公司也是舉步維艱,做醫療服務,至今還沒有復工,員工在家辦公,策劃線上活動。

對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眼下養家餬口可能比什麼都重要。你看,我都來頭條回答問題了。。。

白天發狠,晚上做夢,祈禱未來。



潑妞派來的嘍囉


離職不離職還是看企業的發展情況,當然茉莉覺得疫情是一個助推器。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自己作為人事,最近和很多求職者在聊天。

例如有個美編,之前在一個大型的影視公司工作,然後公司在疫情期間,已經基本上不上班了,然後老闆在微信群裡說出了請大家在家,也不說在家辦公,然後後面就說這個是無薪休假。這個美編就去問人事,那如果領導安排我工作了,怎麼算工資?

人事其實也回答不了,後來人事厲害了,說老闆說你有上班的那天就算你上班,說沒有就沒有。

後來又過了一個星期,其實不少企業都陸續復工了,但是他們公司還是按兵不動。2月的最後這個星期,美編就出來找工作了,明顯覺得大家都心不在焉。


第二,為啥要跳槽

茉莉還是那句話。茉莉自己作為秘書和人事,也和財務比較熟悉,所以我會知道公司資金運作的情況,那如果我憑藉這些信息來確定是否離職,那肯定是最好的,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能幫助自己做出判斷。

但是例如來面試美編妹妹,她也很不錯,因為她已經在那個公司工作了半年,在半年內,離職的同事一個月一個,本來20個人的公司,現在只有10個,公司天天招聘,人天天在走,然後工資也是經常拖欠,感覺就是公司在斷斷續續工作。


因此,茉莉想說,疫情是一個助推器,本來不行的企業,就在這個時候不行;本來就坑同事的公司,也在這個時候更加坑,從而把一些缺點都暴露出來。

所以不要覺得難過或者覺得自己不好運氣,在不好的公司,現在也會把所有的問題暴露出來,我們也可以重新選擇。


Molly小秘書


從現在的形勢來看,今年出現大規模的離職潮是大概率事件。不過,這個離職潮恐怕還要加上一個“被”字。


說白了,哪裡是什麼主動離職啊,要麼是單位主動裁員,要麼是員工被動辭職。


01. 過山車一般的薪資巨降,只不過是讓你主動離職。


最近,網絡上有疑似“花生好車”員工爆料,春節放假回來復工,不久後被公司通知待崗6個月,7月復工,每月1540元工資,原先上萬的月薪一下跌倒這個地板價上,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要知道,這點薪酬在北京生活,幾乎連房租都不夠,哪裡能夠維持生計。說到底,這實際上就是逼迫你主動離職。但是,離職了以後,能找到更好的職位和工作嗎?


02.招聘網站的數據:求職都難,你還敢輕易離職嗎?

招聘平臺拉勾網2月6日公佈的線上調研結果顯示,近2000受訪者中,60%的人處於離職狀態,90%的人表示求職遇到了阻礙。


BOSS直聘發佈了《2020年春節後10天人才趨勢觀察》,數據顯示在2月3日至2月12日期間,就業市場新增的招聘需求比2019年同期減半,平臺上活躍的求職人數也同比下降了30%。


雖然這些調查的樣本數會因為關注群體的特殊性而存有偏差,但是,數據背後反映出的趨勢,卻是可以值得參考的內容。


這就在告訴我們,現在的職場,困難重重,想求職,真的要靠本事,靠能力。


有不少HR感嘆,當下的招聘現實就是:三成的職位,兩倍的簡歷。你沒有過硬的本事和能力,你沒有俯得下身段的自動減薪,別的能人就可能搶先一步,奪走了你的職位。


03.中小企業復工率不足,導致當下的工作職位還比較有限。

2月25日,工信部根據對240萬戶使用雲平臺和電商平臺的中小企業進行監測,全國中小企業的復工率目前只有30%左右。


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中小微企業受到比較大沖擊,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的復工率還遠遠不足。在這些中小企業之中,有一部分企業可能很難看到春天的花朵了,這就意味著這些企業原有的工作職位將從此消失。


僧多粥少的現狀,必然會導致一部分的職員失去原有的職位,被迫離職。特別是原先在企業內部混日子的那一部分群體,在職場競爭加劇的現狀之下,濫竽充數的日子恐怕將一去不復返,被淘汰出局的概率大大增加。


所以,那些還在混日子的職場人,長點心吧,否則迎接你的,恐怕將是你難以承受的裁員通知。


04.“離職潮”不可避免,但“返崗潮”也必將來臨。

新冠肺炎疫情現在已經逐步緩解,雖然離最終的完全解除,還有一段時間,但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家的領導下,在全民的努力下,疫情解除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就以中小企業為例,工信部2月9日近期出臺了幫扶中小企業的政策,針對中小企業提出的復工難、用工難,產業鏈配套、資金、訂單等問題提出了20條具體的幫扶措施。


2月21日,中央也強調,要加強對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的幫助,政策救助要精準落地、政策要跑到受困企業的前面,工信部要把這些政策落實好,千方百計為中小企業復產紓困解難。


因此,一旦疫情消除,我們擁有的穩定的社會結構、強大的基礎設施、完整的製造體系,都將會成為我們恢復生產、重回增長的堅實基礎,同時,依託國內巨大的內需市場,必然會快速步入經濟發展的正軌,迎來繼續保持增長的良好勢頭。


到那時,前期因為疫情而主動或被動離職的人,又將重返工作崗位,成為整個社會經濟增長中的一份子。到那時,原先的離職潮也將重新變為返崗潮,為經濟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結語

總之,當下時分,企業受到疫情影響,出現暫時的困難,進而導致裁員紓困,都是正常的現象。


但是,我們要堅信,這種短暫的離職潮或裁員潮,終究會隨著疫情的解除而逐漸減弱。穩固的國家基本面,將重新賦予神州大地新的力量,將驅使億萬炎黃子孫奮發圖強。


短暫的離職潮之後,避必將迎來返崗潮,職場人只有堅持住,咬牙度過難關,才能重獲希望。


冬天都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是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問答達人、問答青雲計劃獲獎者【雪天驚雷】。如果我的觀點對您有啟發、有幫助,勞煩您點贊並關注我,雷哥將把職場乾貨與您分享到底,謝謝!


雪天驚雷


昨天有個網友給我留言說:年前談定offer,跟新東家約定年後入職,工資漲了一波,跟老東家提了辭職,拿了年終獎,本來打算過完年就美滋滋的入職,結果疫情影響了新公司的業務,導致他們壓縮成本,暫停了所有的招聘計劃和新員工入職計劃,他就這樣,被迫失業了。

我目前在上海的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我們工作因為這次疫情的影響,復工後做了第一個“困難的決定”:裁員和降薪。大家也默默接受了,並沒有人嚷嚷著要離職。因為現在外面的市場行情也不好,待在公司至少社保不會斷,降薪就降薪,但是跳槽的話,可能不但沒有實現漲薪的效果,還因為跳到一家現金流不行的公司最後導致自己失業。所以,從風險的角度來看,市場越亂,越要讓自己冷靜,不要亂跳。

按照往年,年後的人才市場是“金三銀四”,早就活躍起來了,身邊的朋友們都在尋求不同的機會,可今年,大家都靜悄悄的,並沒有別的打算。所以,我覺得,今年不會出現“離職潮”。也奉勸蠢蠢欲動的職場人:換工作要看成本,不要意氣用事,年前裸辭的,現在基本都在懊悔中。去年有人說過一句話“2019年是往後10年最好的一年”,當時有人當成段子在轉發,從今年的開端來看,好像是這麼回事。

不過,就算是市場不太好的情況下,也依舊有企業的業務做得不錯,還是在招人的,比如我前兩天就接到了一個電話面試,所以,如果現在處於已離職狀態下的職場人士,可以積極行動起來,多投簡歷,尋找新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