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金国灭亡后,女真陷入诸部分争的局面

金国灭亡后,女真陷入诸部分争的局面

编者注:@瓦剌勇士长期在他办的2020天津满族文化交流社(精英群)内讲满族历史,受到大家一致好评。他将陆续整理文字资料,在这里给大家讲满族历史,欢迎大家发表自己意见,一起讨论有关历史问题。

2月16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

2月17发了文章《满洲起源的传说》,

2月18日发了文章《满族历史:肃慎的出现》,

2月19日发了文章《肃慎名称以后的满族历史》,

2月20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初露锋芒》,

2月21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辉煌历程》,

2月22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黑水崛起》,

2月23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大金国崛起》,

2月24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大金国与中原的邂逅》,

2月25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大金国的国朝文派》,

2月26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文艺复兴》,

2月27日发了文章《满族发展史:依兰福地》,

今天发第十三部分。

金国灭亡后,女真陷入诸部分争的局面

诸部云起

明朝初期满族先祖女真主要分三大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其中野人女真包括东海女真)。实际上这三部女真名称与各自所处地域有关。因所处环境不同,诸部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并不均衡,俗话讲“东海捕鱼,海西狩猎”,足以证明不同环境不同的部族都会存在斑点差异,但是,主体民族的信仰不会改变。

“女真”是一个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群体,这一信仰来源于“saman 萨满文化”,萨满一词来源于满洲语(sambi 知道)衍生为 sa-man 意思是“先知”“通晓”的人,实际上萨满是一种神职人员,是沟通天地的使者。其中心思想为“万物皆有生,灵魂属天地”!萨满并不能称之为宗教,只是各个家族的祭祀人员,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萨满,萨满文化与满洲民族紧密相连,生生不息!

“建州女真”南迁后,形成了建州三卫,其中建州卫来源于“胡里改”建州左,右两卫均来自“斡多哩”。明朝对南迁的女真人实行“羁縻”政策,随着建州女真社会发展的变化,各部迁至抚顺以东,以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至长白山,南到鸭绿江。共计八部(苏克苏护河部、浑河部、栋鄂部、哲陈部、完颜部)另有长白山三部(那殷部、朱舍里部、鸭绿江部)。

金国灭亡后,女真陷入诸部分争的局面

“栋鄂部”——栋鄂部是建州女真比较有代表性的部落,也是汉化较早的部族,栋鄂一词来源于“栋鄂河”,清史记载:“安巴雅尔扈河在城西南一百七十余里处,源自萨穆祥山,向东流淌。其北有栋鄂河,东入佟佳江”!安巴雅尔扈河——就是今天的“大雅河”满语(amba 大),发源于宽甸,本溪,桓仁三县交界的大岭东侧,具体在大雅河东流河段之北,有“栋鄂河”出自老秃子山南侧,与大雅河形成平行之式,根据史料记载,这条河流就是今天本溪市桓仁县八里甸子镇境内的“岱笼江”。实际上当初“栋鄂部”已经在该地筑城——“栋鄂城”。(遗址在岱笼江和大雅河交汇处附近)。

栋鄂部兴盛于“王兀堂”时期,“王兀堂”是该部的酋长。满族董氏祖上源于栋鄂部,后人略称董姓,当然同部之人不一定都同姓,同姓之人也不尽在同部。但姓董鄂者一定出于栋鄂部,居于栋鄂地,乃因地名部名而名姓。(符合女真人姓氏的起源规律)还有一种说法,源自“冬咕江”又称“冬古河”。在董鄂部区域内。董鄂又写作栋鄂,冬郭。冬郭与董鄂,栋鄂冬咕语音极近,应当是同一女真语词的不同汉字标音。

万历十五年,“王兀堂”后人——何和礼(董鄂氏)成为了那个时代该部的酋长,(他并非姓何,满人称名不称姓,何和礼三字仅是名,而不是姓名)。公元1561年出生,卒于公元1624年,公元1586年代其兄任董鄂部长。二年后率部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隶正红旗满洲。努尔哈赤授其为一等大臣。以长女妻之(许配为妻),时称“东郭额驸”掌正红旗。1615年位列理政听讼大臣,后授三等总兵官。1623年因事革职。1624年8月卒。天聪年皇太极追赠为三等公。顺治时谥“温顺”,雍正时加谥“勤勇”。

与“王兀堂”同时期,苏子河(suksuhu bira)部王杲,海西哈达(hada)部王台都是女真著名酋长。分别占据佟佳江,苏子河,哈达河流域。“浑河部”—— 该部因居住浑河沿岸,故而得名。具体位置在今天的辽宁省浑河与苏子河会流处以西地区,在抚顺(抚顺关)以东,该部当时比较发达,以农业生产为主,兼有渔猎。其属城有“佳斑城”“額尔浑”“贝欢寨”“兆嘉城”“抗嘉城”“萨克达城”等,万历十四年被太祖(努尔哈赤)收复。

“鸭绿江部”——属明代长白山女真三部之一,因居住在“鸭绿江”边,故而得名。(yalu ula )即“界河”(yalu)为田地边缘之意,(ula)为江河之意。具体地点在今天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境内,该部当时融入了蒙古人(巴济里氏)。

“完颜部”——也作“王甲部”,该部属于金代女真后裔,该部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浑河中上游)。

建州女真部当时因居住地点靠近中原地区,明朝初期对其管理较为系统,当时明朝政府采取的是“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政策,明朝官员视女真人为“化外蛮夷”,稍有不慎,就要拳脚相加,女真人地位极其低下,互市上明朝政府以苛刻的条件限制女真,稍有不从,就要封锁贸易。给当时的女真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以至于明朝成化年间,爱新觉罗家族先祖(董山)奋起反抗,最终还是难逃一劫,董山被杀,明朝派兵镇压建州女真,这就是史书上的——“成化犁庭”。


作者瓦剌勇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