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种植龙牙百合如何周年用药防治根腐病、疫病等病害?

新大风歌


龙牙百合根腐病、疫病是百合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两种病害,对百合的丰收有着较大的影响,此两种病害虽有相近之处,但在发病症状、原因和防治措施上颇有不同,我是沂蒙农农情,为使对问题的解答逻辑清晰,特将以上两种百合病害周年防治方法分开来讲,以便于百合种植朋友从发病症状上进行对比识别,从发病原因上对比分析,从防治措施上结合防治。

一、来讲讲根腐病的防治之策

温馨前言: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在讲防治方法之前一定要将发病症状和原因讲清楚,只有在弄清楚的发病症状和原因的前提下进行防治,才是科学防治,才能避免盲目滥治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对于百合根腐病也不例外。

(一)百合根腐病症状。

此病对百合植株的根、茎、叶皆有影响。

1.发病初期症状。

叶片短小、梢株显箸矮化。

2.发病后期症状。

①叶片:从下往上逐渐变黄变紫甚至枯萎;②根系:发育较差甚至无基生根,根系产生淡褐色斑点,呈水渍状,严重时会出现腐烂。③茎:几乎不生根,严重时易折断。

(二)百合根腐病发病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根腐病病原菌即尖孢镰孢、串珠臁孢和茄病镰孢等单独或复合的侵染,从另一角度说,天气、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给该病菌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根腐病病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侵入百合植株体内为害,且听我接着往下讲。

1.该病菌喜高温高湿。

该病菌在山东区域每年的4月中旬,相对暖和的春末开始活动,尤其是到了雨季,不及时排水的田地湿度相对增加,更容易给根腐病病原菌提供适宜为害的环境。

2.该病菌喜偏酸土壤。

如果在百合种植过程中,土壤施入氮肥过多,导致土壤酸性过大,则给根腐病病原菌提供了为害的适宜环境。

3.根螨等害虫的虫蚀伤口给了该病原菌趁虚而入的机会。

百合根腐病本身为土传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种球内在土壤中越冬,为主要侵染源,根螨等害虫一旦防治不及时,给百合根部留下虫蚀伤口,这种情况下,该种病菌很容易趁虚而入侵染百合植株体内。

(三)百合根腐病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种植地块的选择。地势高的地块,这样在雨季可以容易排水,降低湿度。

②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轮作倒茬。利用轮作使残留于土壤中的病原菌的数量大大下降。

③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氮肥防止土壤酸化,可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

④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防止病原菌继续侵染蔓延。

⑤及时防治地下病虫害。对于根螨等地下害虫要及时防治,这样可以减少植株根部的虫蚀伤口,减少该病原菌从伤口趁虚而入。

2.化学防治。

①药剂灌根。在根腐病发病前,可将稀释5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和稀释1500倍的 30%恶霉灵水剂溶液混合均匀,对百合植株灌根2次,每两周灌根一次。

②种球消毒。播种前,稀释2000倍15%氟菌唑乳油溶液对种球进行浸泡,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③土壤消毒。山东地区多采用氯化苦土壤消毒,施药方法为注射法。用量是每30平方厘米注射1 针约3毫升的氯化苦原药,注入深度把控在15厘米左右。

注意事项:注射时一定要把控好土壤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土壤含水量在60%、温度在20摄氏度为宜。注射后要接着覆盖薄膜,两周以后揭膜,揭膜后松土,松土厚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20天后方可播种。

④药剂拌土。播种的时候,在定植穴内撒入药土。

药土的配备比例:2斤细沙配2两50%福美双和10毫升30%恶霉灵水剂。

用量:1亩地用5斤50%福美双和250毫升30%恶霉灵水剂。

二、再来聊一聊百合疫病的防治之策

(一)百合疫病症状。

1.初期发病症状。

①叶片:产生水渍状小斑。②茎部:出现褐色腐烂斑点,呈现水渍状。③花:花朵软化。④鳞茎:出现水渍状褐斑 。

2.后期发病症状。

①叶片:逐渐变为灰绿色大斑。②茎部:腐烂斑点逐渐向上、下 蔓延,严重时腐烂导致植株倒折甚至枯死。③花:显现软腐状。④鳞茎:腐败并出现疏松的白色霉层。

(二)百合疫病发病原因。

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真菌性病原体恶疫病的侵染,和前边所讲根腐病发病原因一样,由于天气、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管理不当等人为原因给该病菌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对百合植株进行了侵染。

1.该病菌喜高温高湿。

和根腐病病原菌一样,该病菌在山东区域每年的4月中旬,相对暖和的春末开始活动,所喜温度在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喜85%的相对湿度,尤其是在潮湿多雨的天气,排水不畅的情况下活跃多发。

2. 种植和管理模式。

①百合多年连作。连作年限越长,疫病发病率高,连作种植的模式让恶疫病原体在土壤中得到积累。

②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不利于通风散湿,且有利于病菌的蔓延扩散。

③种子和土壤未进行消毒处理,导致发病率过高。

3. 种子抗病性。

常年种植同一品种,导致种子抗病性降低。

(三)百合疫病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在种子的选择上,在保证丰产性的前提下,倾向于选择抗病性高的种子。

2.农业防治。

①合理轮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轮作种植,这样可以减少恶疫病原体的积累,降低侵染率。

②种植密度要合理。种植密度不要过密,利于通风散热散湿透光。

③选用地势较高的田块进行种植,田间要开沟,利于雨季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④施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氮肥,多施钾肥和磷肥,提高植株的免疫能力。

⑤及时拔出病株。对拔出的病株进行烧毁,防止病原蔓延。

3.化学防治。

①播种时药剂拌土。播种的时候,在定植穴内撒入药土,1亩地的用量为:10斤细土、1斤50%的甲基硫菌灵和4斤50%敌磺钠均匀搅拌。

②疫病发生采用喷药防治。稀释1000倍的80%护生可湿性粉剂溶液、500倍40%利尔菌核净可混性粉剂溶液和800倍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溶液均匀混合后对植株进行喷布。

注意事项:▼选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握好喷药时机,在病害发生初期用药,防止病害蔓延。

4.生物防治。

防治原则是以菌治菌,可用稀释3000倍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溶液和1000倍1%申嗪霉素悬浮剂均匀混合后对植株进行喷布。

以上是我对百合根腐病和疫病的防治经验介绍,希望对百合种植朋友能有所收获,不再受两种百合病害的困扰,防治上切忌要把把握好分开识别结合防治的原则,欢迎大家留言批评指正。


沂蒙农农情


百合枯萎病对百合有什么危害?百合枯萎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百合枯萎病?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百合枯萎病症状及危害

  百合枯萎病也称百合茎腐病、根腐病,是一种由土传真菌引起的病害,在百合特别是龙牙百合大面积栽培地发病率较高。病害流行时植株感病率达91.42%,病情指数为88.50,产量平均减少46%以上。百合枯萎病在百合生长中后期(4~6月)发病严重,茎秆与土表之间为最先发病部位。染病后,植株生长缓慢,植株不能向上运输养分,叶片发黄并自下而上逐渐枯萎,后期植株维管束坏死并附着白色小点,根系发育缓慢。潮湿时有粉红色或粉白色霉状物覆盖发病部位。

  二、百合枯萎病传播途径

  百合枯萎病的病原菌侵染植株后,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菌核随病残体于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此外,土壤传病、种球传病也是百合枯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三、百合枯萎病发病原因

  百合枯萎病传播方式多为土壤传播,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离开寄主后其寿命仍可达5~8年,病菌还能与土壤中的根结线虫等发生复合侵染。此外,采收后的种球也可能持续发病。因此,连作、其他病虫害防治不当、栽培管理不合理均能导致病害流行。且实际栽培过程中,种植户为降低成本多采取自家留种方式,种球传病也给百合枯萎病的流行增加了风险。

  四、百合枯萎病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百合品种,如卷丹百合和兰州百合对枯萎病的抗性较好,但龙牙百合表现为高感。另外,必须种植经检疫无病原菌的繁殖材料,才能有效减轻种球传病的风险。

  2、枯萎病系土传病害,病菌可随残体在土壤中存活多年,连作可使病害加重。因此,要严格实行轮作换茬。同一田块上,百合与其他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倒茬,能有效的预防枯萎病病害的发生。可与百合轮作换茬的作物有黄瓜、旱地烤烟、水稻等。

  3、化学防治是控制病害传播最直接的手段。百合枯萎病的化学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土地消毒、种球消毒、灌根等。叶世森和林芳[7]对百合种球消毒、圃地消毒、药剂防治方面开展百合真菌性病害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联合运用圃地消毒和种球消毒预防百合真菌性病害最有效,且圃地消毒比种球消毒防治效果更佳。通过生长速率测定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法测定了13种杀菌剂对百合枯萎病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50%多菌灵、50%福美双、95%噁霉灵、5%己唑醇4种药剂处理后抑制效果最好。虽然化学防治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会造成诸多问题,病原菌对化学药物免疫能力会增加,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等一列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栽培过程中,应当结合百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来控制枯萎病的流行。






走在沙土地


龙牙百合生长周期

龙牙百合一般在9月下旬~10上旬播种,次年3月上中旬发芽出土,5月中下旬现蕾开花,立秋左右开始收获,全生育期300~330天,可分为3个主要生育期。

种植龙牙百合土壤选择

龙牙百合是耐肥作物,喜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爽水性好、土壤pH值5.5~6.5的中性偏酸的砂壤土。在有机农业基地选择背北朝南、昼夜温差大的山区栽培效果更佳。忌连作,实行3年以上轮作换茬,且灌溉水上源田块3年未种植百合科作物,前作不宜选用葱蒜类作物。

龙牙百合播种越冬期(播种~出苗)管理

前期为播种~12月上旬,这一阶段气温适宜种球进行根芽和地上茎的诱导孕育,80%的根芽均已形成,部分下盘根萌发生长,扎根扶球。后期为12月中旬~次年2月下旬,当气温低于8度,百合即进入休眠期约2个月,随着气温渐高,地上茎缓慢生长,并分化叶片准备出土。充足的基肥和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根茎的分化和生长。龙牙百合基肥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150千克、氨基酸有机肥50千克、牛栏粪2000千克、磷矿粉50千克、火土灰1500千克。

同时采用高畦栽培,畦沟深23厘米,畦宽100厘米的种植3行,畦宽120厘米的种植4行,开播种沟深15厘米左右,将商品有机肥均匀施入沟底,每隔15~17厘米放置1个种球,然后覆盖磷矿粉和火土灰,再覆土使畦面呈鱼背形,再均匀铺盖1层牛栏粪。折合亩植7000~7700株,单个种球重约45克,每亩用种量300~350千克。冬季管理主要是选择晴天中耕除草,清沟排水,以利土壤表层吸收阳光,保墒通气,促进地下部及种子根生长良好。

龙牙百合营养生长期(出苗~现蕾)管理

前期为齐苗至罩根初期(4月上中旬)约30天,叶片快速生长,茎粗逐渐增粗定形。罩根形成后植株吸收能力增强,在4月中下旬形成株高增长高峰期,现蕾时叶片出尽,株高定形。此阶段要求土壤供肥强度增大,以促进地上茎叶生长,累积较多营养物质和形成较强光合能力,为高产打下基础。但现蕾开花期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转换期(5月下旬),此间如过多供氮则可能使茎叶徒长,影响地下鳞茎增重,故应控制追肥。

龙牙百合生长前期(春季)管理

当日均温稳定在10度以上,3月中旬龙牙百合可齐苗,管理目标是促进秧苗早发,确保旺盛生长。具体措施:①出苗前择晴天及时松土、除草,宜浅不宜深,让阳光照入土层提高地温,促早发,同时清沟轻培土,将沟中积泥重新覆盖于畦面上。②及时追肥。第1次追肥在3月下旬齐苗后高6~10厘米,每亩施氨基酸有机肥70千克,在行间开浅沟点施于株旁后覆土。

龙牙百合生长中期管理

主要是通过重施起行肥,促进地上部植株生长,形成丰产苗架。①第2次追肥(起行肥):在4月上中旬苗高17~24厘米时第2次追肥,此为关键性的一次追肥。掌握在罩根尚未大量发生前,每亩施氨基酸有机肥150千克、草木灰50千克,用窄锄头在行间开6厘米深小沟将肥料条施于株旁、覆土,再用无病稻草400千克顺行向竖盖压草,并防止土壤板结和保持土壤湿润。②笫3次追肥(平衡肥):4月下旬苗高66厘米左右,根据土壤供肥和植株生长状况灵活掌握,苗发黄时才施,否则少施或不施,每亩用氨基酸有机肥80千克,施于蔸边8厘米处,用清沟积泥覆盖。

龙牙百合生长后期管理

在5月中旬开始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换期,管理目标是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幼鳞茎迅速膨大。具体措施:①沟清排水。过多水分和忽干忽湿,易引起鳞茎腐烂和病虫害大量发生。天气不干早一般不应灌水。②适时打顶和摘除花蕾。5月下旬在晴天露水干后将苗高超过1.3米以上部分摘除或在花序形成而组织尚未老化易用手折断时摘除花蕾。③控制追肥。除发黄早衰田块外,打顶后均不宜追肥。

龙牙百合生殖生长期(鱗茎蟛大期,现蕾~成熟)管理

在6月上旬开始进入地下鳞茎增重高峰期,管理目标是防止高温高湿、保持土壤供肥平稳,使植株生长稳健,防止早衰,在7月中旬高温来临前地下鳞茎增长达最大值,再经后熟便可采收。①清沟排湿、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如发现植株叶片变紫,说明地下部鳞茎已开始腐烂,应及时挖去病株及周边土壤,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再填入新鲜无病土壤,病株移于种植区外深埋或烧掉。②看苗补肥。生殖生长前中期如植株叶片颜色变淡,说明土壤供肥不足,应适当补肥防止早衰,每亩用氨基酸有机肥约40千克点施于蔸边,用沟泥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