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业种植,如何科学施用铜肥?

乡民锋哥


(1)作物种类与铜肥肥效:作物的种类不同,对铜的反应也不同,研究表明,需铜较多的作物有小麦、洋葱、菠菜、苜蓿、向日葵、胡萝卜、大麦、燕麦;需铜中等的 有甜菜、亚麻、黄瓜、萝卜、西红柿等;需铜较少的有豆类、牧草、油菜等。果树中的苹果、桃、草莓等也有过缺铜的报道。

(2)土壤条件与铜肥施用:我国土壤铜含量比较丰富,一般都在在1毫克/千克以上。在华中丘陵区发育在红砂岩的红壤中、江苏徐淮地区的沙质黄潮土中、西北地区的风沙土及黄绵土中有效铜含量较低,施用铜肥有较好的效果。

(3)铜肥的施用方法:铜肥可用作基肥、追肥及种子处理等。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为1~1.5千克硫酸铜,由于铜肥的有效期长,为防止铜的毒害作用,以每3~5年施用1次为宜。追肥通常以根外追肥为主,喷施浓度为0.02%~0.04%,果树用0.2%~0.4%,并加配硫酸铜用量的10%~20%的熟石灰,以防药害。硫酸铜拌种用量为0.3~0.6克/千克种子,浸种浓度为0.01%~0.05%的硫酸铜溶液。


陈小二的妖孽人生


铜肥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缺的养分元素,早在1931年,铜就被证实为植物必需的养分元素,1933年瑞典、德国等国相继在新开垦的泥炭土、沼泽土上种植农作物,当时燕麦出现一种缺素症,经试验确定为缺铜症,施用铜肥即可防治。此后的农业生产中,铜肥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上。20世纪中期,我国进行了铜对棉花、茶树等的幼苗生长和抗旱能力的影响研究。直到70年代末在福建发现水稻大面积施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随后在浙江、江苏等地的山地酸性粗骨性砾质土上冬小麦出现穗而不实缺铜症。长年渍水的水稻土,施用铜肥有良好效果。




植物的铜营养作用

植物吸收的铜是正二价铜离子和络合态铜。在植物体内铜以结合态存在,通过本身的价变起氧化还原作用。植物体内有许多种含铜元素酶或铜元素蛋白的分子在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铜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体内有许多含铜蛋白。如质蓝素可以通过铜的价变,参与光合系统的电子传递,铜还与叶绿素的前体卟啉的形成有关。植物严重缺铜时光合作用急剧减弱。可见,铜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

☆铜参与呼吸作用。铜是许多氧化酶的成分,如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漆酶、超氧歧化酶等都是含铜的酶。其中细胞色素氧化酶除含有两个铜原子外,还含有两个铁原子,在植物呼吸的末端氧化过程中起重要功能;抗血酸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都是呼吸作用的末端氧化酶之一。多酚氧化酶能将多酚氧化成醌,醌可进行聚合作用而形成暗棕色的黑素。当马铃薯或水果切开时,一接触氧就变成暗棕色就是此缘故。含铜的酶类还能催化脂肪酸的去饱和作用和羟基化作用,例如饱和硬脂酸的去饱和作用是由饱和酶所催化,生成油酸的过程中需要铜和氧。因此,铜能加强脂肪酸的合成。

☆铜参与植物的氮代谢。铜参与硝酸还原作用,因为亚硝酸还原酶、次亚硝酸还原酶和氧化氮还原酶都含有铜。所以,缺铜时植物体内蛋白质合成受阻,可溶性氨基酸积累。同时缺铜还影响RNA和DNA的合成。铜对于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与固氮作用是必需的。铜可能参与豆血红蛋白的合成,植物缺铜时根瘤形成减少;缺铜会降低根瘤内末端氧化酶的活性,使固氮系统内的氧分压增大,而抑制固氮作用。



农作物缺铜时的症状表现

不同农作物对铜的敏感性会有所不同,缺铜时的症状表现亦有差异。烟草对于铜没那么敏感,而麦类农作物对铜非常极为敏感,在农业生产上常把小麦作为缺铜的指示植物。

农作物缺铜时的症状多是因为叶片中所含的叶绿素减少,新生出来的叶片会发生失绿发黄、叶片凋萎干枯、叶尖卷曲发白、器官发育困难等症状。苹果、橄榄、柑橘、梅、桃、李、杏等果树所发生的顶端黄化病、枝枯病都是因为缺铜所致。

※麦类农作物缺铜时的症状表现※

麦类农作物发生缺铜症状时,新生叶片呈灰绿色,上位叶常干卷成纸捻状,下位叶前半黄化;穗期缺铜症状时,所孕育的穗发育困难,花粉不育,穗而不实。虽然麦类农作物所需的铜元素并不多,但这些农作物对铜元素非常敏感,很容易发生缺铜症状。

※果树缺铜时的症状表现※

柑橘类果树发生缺铜症状时,果树的新梢丛生,新梢的叶片小而且畸形,果皮上有褐色的赘生物。梨树发生缺铜症状时,新梢萎缩、枯干,被称为顶枯症。苹果和桃等果树发生缺铜症状时,树皮粗糙易出现裂纹,常分泌出胶状物,果实小而硬,易脱落。

※蔬菜缺铜时的症状表现※

洋葱缺铜时鳞片较薄,鳞茎生长缓慢,松散不坚实。番茄缺铜,小叶叶缘向内卷,顶部凋萎下垂。青椒缺铜时,刚伸展的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易于萎蔫。

植物缺铜也会影响动物和人体健康。牲畜食用缺铜牧草会贫血、生长衰弱;人体缺铜可引起遗传性铜代谢障碍。但在植物体内含铜量过高时,动物摄取过量的铜,也会毒害动植物或造成环境污染。



土壤中的铜及其有效性

土壤中的铜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成土过程中,矿物风释放出的铜主要被土壤黏粒吸附和土壤腐殖质对铜的富集作用。因此,土壤中铜的含量除了决定于母质外,还与土壤黏粒和腐殖质含量有关。土壤中的铜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可分为水溶态、代换态、有机态和矿物态。

☆水溶态铜。水溶态铜指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铜。浓度很低,常在0.01毫克/千克以下,溶液中铜的形态因pH值而异,pH<7.3时正二价铜离子占优势;pH>7.3时,则以铜元素的氢氧根正离子为主。溶液中大部分铜是可溶的有机络合态。水溶态铜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代换态铜。土壤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所吸附的正二价铜离子和铜元素的氢氧根正离子,又称吸附态铜,部分可以被其他阳离子交换出来,称为代换态铜。

☆有机态铜。

铜可与土壤有机质中的巯基负离子、氢氧根负离子、羧基负离子等基团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机态铜有的对植物是有效的,有的则要通过有机质分解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

☆矿物态铜。土壤含铜矿物中,主要是铜的硫化物,以黄铜矿最多,还有铜的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氯化物和自然铜等。

以上几种形态的铜对植物的有效性不一样,但是能互相转化。水溶态铜和代换态铜为有效态铜。土壤溶液中铜减少时,主要由吸附在铁、铝氧化物表面以及有机质络合的铜来补充。矿物态铜的溶解性很低,难以为植物利用。

土壤有效态铜的测定,通常酸性土壤用0.1摩尔/升 盐酸提取,缺铜的临界值为2毫克/千克;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用0.05摩尔/升 二乙三胺五醋酸+0.01摩尔/升 二氯化钙+0.1摩尔/升 三乙醇胺溶液(pH=7.3)浸提,缺铜的临界值为0.2毫克/千克。



铜肥的品种和性质

我国常用的铜肥是硫酸铜,其他还有氧化铜、氧化亚铜、碱式硫酸铜和含铜矿渣等,均难溶于水。硫酸铜含铜量25%,呈深蓝色结晶或蓝色颗粒状粉末,溶于水。


铜肥的合理施用与肥效

铜肥应首先施用在缺铜的土壤和对铜敏感的作物上。一般泥炭土、沼泽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及长期渍水的土壤,由于土壤中的铜与腐殖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降低铜的有效性;南方丘陵地区的酸性砾质土、石灰岩发育的砾质土,土壤本身铜含量贫乏;pH高的碱性土和施用石灰过量的土壤,土壤中的铜转化为难溶态铜。在这些缺铜土壤上施用铜肥有良好效果。

据作物对铜反应的敏感性和需铜状况可分为:需铜最多的作物:如小麦、洋葱、菠菜等;需铜较多的作物:如大麦、燕麦、水稻、花椰菜、向日葵等;需铜中等的作物:如马铃薯、甜菜、亚麻、黄瓜、番茄等;需铜较少的作物:如玉米、豆类和油菜等。一般在需铜量多和对铜敏感的作物上施用铜肥的效果好。正常生长的作物叶片含铜量多在5~20毫克/千克,当叶片含铜量低于4毫克/千克时,施用铜肥有良好效果。



铜肥的施用方法:可施入土壤中作基肥和追肥,也可作根外追肥、叶面喷施或浸种和拌种。

※基肥※

铜肥作基肥肥效持久,硫酸铜每亩用1~1.5千克,最好与其他酸性肥料配合使用,肥效可持续2~3年。含铜矿渣也可作基肥,一般在冬耕或早春耕地时,均匀施入土中,每亩用30~50千克,肥效可持续4~5年。由于铜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土壤对铜的吸附能力强,铜肥有较长的后效(铜易在土壤中积累);作物对铜的需求量较少;所以,土施铜肥的用量宜少,要施均匀。特别是在砂性土施用时,尤其注意,不必连续施用。铜肥施用过多会影响种子发芽,抑制作物生长。另外,硫酸铜的价格较贵,故一般用作种肥和根外喷施。

※根外追肥※

叶面喷施硫酸铜溶液是矫治农作物缺铜常用的方法,使用浓度在0.02%~0.05%之间。为避免直接喷施硫酸铜溶液发生肥害,可添加0.2%的熟石灰混合后使用,混配后的肥水不会发生叶面灼伤状况,还能起到杀菌作用。喷施的时期宜早不宜晚,麦类农作物不应晚于分蘖末期。

※种子处理※

浸种,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0.02%~0.05%,浸12小时左右,然后捞出阴干再播种。

拌种,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铜1克,拌种前将肥料用少量水溶解后,均匀地喷洒在种子上。边喷边拌、阴干后播种。种子处理时,硫酸铜的用量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发芽。



朋友们,关于农业种植上如何科学施用铜肥的问题就解答到这,感谢大家的阅读(完)


南粤新农人


l常用的铜肥有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氧化亚铜、含铜矿渣等,除硫酸铜外,其他品种只能用作基肥,作基肥每667米用量折合含铜不得超过200克为宜,如硫酸铜每667米用1~1.5千克即可。

施用铜肥只有在确诊为缺铜时方可施用,用量宁少勿多,浓度宁稀勿浓,铜肥后效期长,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庆哥9903


铜是作物体内多种氮化酶的组成成分,是叶绿体蛋白的组成成分,参与光合作用,缺铜影响植物繁殖器官的发育。 对铜敏感的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洋葱、菠菜等,果树中有桃、李、杏等,都可因缺铜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常用的铜肥有硫酸铜、氧化亚铜、含铜矿渣等,以硫酸铜最为便宜和有效,可基施、叶面喷施、浸种和拌种。基肥亩用1-1.5公斤,施用时将铜肥均匀撒于地表,随翻耕入土,或条施在种子附近;喷施时间应不晚于小麦分蘖末期,喷施浓度为0.02%-0.05%,最好在溶液中加少量熟石灰以免药害;拌种每公斤种子用0.6-1.2克硫酸铜,用少量水将硫酸铜溶解,与种子搅拌均匀,晾干后播种;浸种硫酸铜溶液浓度为0.01%-0.05%。可喷施巴内达碧卡中微量元素补充铜元素。施用铜肥应注意只有在确诊为缺铜时方可施用,用量宁少勿多,浓度宁稀勿浓。铜肥后效期长,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四正优选


1.铜肥的主要种类和性质

生产上常见铜肥有硫酸铜、炼铜矿渣、螯合态铜和氧化铜。

2.铜肥的施用

(1)作物种类与铜肥肥效:作物的种类不同,对铜的反应也不同,研究表明,需铜较多的作物有小麦、洋葱、菠菜、苜蓿、向日葵、胡萝卜、大麦、燕麦;需铜中等的 有甜菜、亚麻、黄瓜、萝卜、西红柿等;需铜较少的有豆类、牧草、油菜等。果树中的苹果、桃、草莓等也有过缺铜的报道。

(2)土壤条件与铜肥施用:我国土壤铜含量比较丰富,一般都在在1毫克/千克以上。在华中丘陵区发育在红砂岩的红壤中、江苏徐淮地区的沙质黄潮土中、西北地区的风沙土及黄绵土中有效铜含量较低,施用铜肥有较好的效果。

(3)铜肥的施用方法:铜肥可用作基肥、追肥及种子处理等。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为1~1.5千克硫酸铜,由于铜肥的有效期长,为防止铜的毒害作用,以每3~5年施用1次为宜。追肥通常以根外追肥为主,喷施浓度为0.02%~0.04%,果树用0.2%~0.4%,并加配硫酸铜用量的10%~20%的熟石灰,以防药害。硫酸铜拌种用量为0.3~0.6克/千克种子,浸种浓度为0.01%~0.05%的硫酸铜溶液。


三农小程


目前大多数土壤中不缺铜,少数缺铜土壤主要为有机质土、黄土发育的各种土壤、紫色石灰土、紫色土和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等,土壤中有效铜的丰缺指标以小于0.2毫克/千克为缺铜的临界值。对铜敏感的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洋葱、菠菜等,果树中有桃、李、杏、柑橘等,都可因缺铜而降低产量和品质。铜是作物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叶绿体内的光合反应。

常用的铜肥有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氧化亚铜、含铜矿渣等,除硫酸铜外,其他品种只能用作基肥,作基肥每667米用量折合含铜不得超过200克为宜,如硫酸铜每667米用1~1.5千克即可。

施用铜肥只有在确诊为缺铜时方可施用,用量宁少勿多,浓度宁稀勿浓,铜肥后效期长,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记录生活的小蚂蚁


目前大多数土壤中不缺铜,少数缺铜土壤主要为有 机质土、黄土发育的各种土壤、紫色石灰土、紫色土和 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等,土壤中有效铜的丰缺指标以小 于0。2毫克/千克为缺铜的临界值。

对铜敏感的作物有 小麦、大麦、玉米、洋葱、菠菜等,果树中有桃、李、 杏、柑橘等,都可因缺铜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铜是作物 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叶绿体内的光合反应。

常用的铜肥有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氧化亚铜、含 铜矿渣等,除硫酸铜外,其他品种只能用作基肥,作基 肥每667米2用量折合含铜不得超过200克为宜,如硫 酸铜每667米2用1~1。 5千克即可。

施用铜肥只有在确诊为缺铜时方可施用,用量宁少勿 多,浓度宁稀勿浓,铜肥后效期长,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渔民陈峰


农业种植需要懂得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特性,该在什么阶段用什么样的费料,打什么样的药。一般农资店的老板都懂得一些农资的作用技巧和方法,在购买时不懂可以问农资店老板。再者可以通过一些平台上查找,或者是交流,一些平台机构会有专门的技术员上门指导技术。专业人做专业事。



大柒哥


目前大多数土壤中不缺铜,少数缺铜土壤主要为有 机质土、黄土发育的各种土壤、紫色石灰土、紫色土和 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等,土壤中有效铜的丰缺指标以小 于0。2毫克/千克为缺铜的临界值。

对铜敏感的作物有 小麦、大麦、玉米、洋葱、菠菜等,果树中有桃、李、 杏、柑橘等,都可因缺铜而降低产量和品质。 铜是作物 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叶绿体内的光合反应。

常用的铜肥有硫酸铜、碱式硫酸铜、氧化亚铜、含 铜矿渣等,除硫酸铜外,其他品种只能用作基肥,作基 肥每667米2用量折合含铜不得超过200克为宜,如硫 酸铜每667米2用1~1。 5千克即可。

施用铜肥只有在确诊为缺铜时方可施用,用量宁少勿 多,浓度宁稀勿浓,铜肥后效期长,一般4~5年施1次即可。


朋友努力吧


具有铜标明量以提供植物养分为主要功效的物料。
五水硫酸铜是最主要的铜肥。一水硫酸铜、碱式碳酸铜、氯化铜、氧化铜、氧化亚铜、硅酸铵铜、硫化铜、铜烧结体、铜矿渣、螯合铜等均可作为铜肥施用。
铜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一,铜以阳离子(Cu2+)的形态被植物吸收。

铜的作用:

1.植物体内多种氧化酶的成分,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呼吸作用有关;

2.对蛋白质代谢及叶绿素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3.能增强光合作用和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结实率。

植物正常的含铜量为5~20mg/kg。中国南方长期淹水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泥炭土、沼泽土以及丘陵坡地的砂质土壤易缺铜。在缺铜土壤上施铜,水稻增产10%~20%。

水溶性铜肥如硫酸铜、氯化铜可用作基肥、拌种、浸种,其他铜肥只适于作基肥。

铜肥用量过多时,易毒害作物,需慎用。

推荐用量:

每亩(1亩=667m2)0.5~1kg硫酸铜掺细干土作基肥。

叶面喷施浓度在0.02%以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