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2020年的魔幻開年,除了疫情還有非洲的這場蝗災。

對於這場蝗災,大家都知道規模很大,但是其他認知卻很模糊。

比如這群蝗蟲到底是從非洲哪兒飛來的?為什麼感覺來得很突然?數量到底是3600億還是4000億又或是其他億?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甚至同在2月17日當天,這邊印度政府說蝗災已經結束了,那邊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報告說,20多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現在形勢仍然很嚴峻啊。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也有很多人擔心,如果蝗蟲已經到了印巴,那不是離中國就“一步之遙”嗎?但這“一步”究竟跨的過來嗎?

1、蝗災會波及中國嗎?

其實,這次蝗災並不是最近發生的事兒,事情要從2018年的兩場氣旋風暴開始說起。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2018年5月,氣旋風暴“梅庫納”給阿拉伯半島帶來大範圍降雨,使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地帶出現季節性湖泊,高溫溼熱的環境促進了植物的生長,適宜的環境讓沙漠蝗蟲得到了第一波大量繁殖。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2018年10月,另一場氣旋風暴“盧班”再次襲擊阿拉伯半島,沙漠蝗蟲再次繁殖。


據統計,從18年6月到19年3月,沙漠蝗蟲的數量增長了8000倍。


爆發式增長的沙漠蝗蟲把當地的“食物”吃光後,開始隨著風勢跨大洲尋找食物。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佈,截止1月蝗災影響地


這波沙漠蝗蟲的遷徙分為“三步走”。


2019年1月,蝗蟲群蔓延至也門、沙特阿拉伯以及伊朗的西南部。


2019年夏季,也門的蝗蟲群隨著西南季風向南跨越紅海和亞丁灣進入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也就是非洲之角。


2019年12月底,伊朗的蝗蟲群隨著冬季北印度洋的東北季風入境巴基斯坦和印度;而非洲之角的蝗蟲群則繼續南下,入侵烏干達和坦桑尼亞等地。


(簡單易懂的圖示如下)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發展了這麼久後,在前段時間突然被國內的各類媒體關注並報道。


印度政府17日宣佈,蝗災已經結束了,但這波蝗蟲是被消滅了還是飛走了,我們誰也不知道……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同時,印度政府繼續發出預警“6月可能出現更為嚴重的蝗災”。


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在21日表示:“這一波蝗蟲產下的卵正不斷髮育,形勢依然嚴峻……如果未來印度洋地區的氣旋持續異常,降水增加的話,非洲之角還將遭遇更多蝗災。”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但其實,無論蝗災是否還在肆虐,進入中國的可能性都極低。


有人搶答,“我知道,中國人可以給吃乾淨!”


……當然不是這個原因,其實非洲朋友已經在吃了,不還是沒用。如果能吃光,世界上早就沒有蝗災存在了。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無法進入中國的原因,首先是地理環境因素。

中印巴的邊境線上是喀喇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人力翻越都困難,何況是蝗蟲。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其次,跟本次蝗災的品種也有關。

中國的蝗災最常見的是東亞飛蝗、亞洲飛蝗、西藏飛蝗,他們還有一個你非常熟悉的別稱,就是螞蚱。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東亞飛蝗


而本次蝗災的品種是沙漠蝗,我國並不是沙漠蝗的分佈區,也不完全具備沙漠蝗的生存條件。而且在史料中,我國也沒有過因沙漠蝗引起的蝗災記載。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沙漠蝗


但是本著嚴謹的科學態度,我不能斷言這波蝗災百分之百不會波及到中國。


雖然有山脈阻擋,但是沙漠蝗隨著季風非要繞路到緬甸等國飛進雲南,在理論上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但即使有萬分之一的可能飛進來了,沙漠蝗也“適應”不了雲南的氣候。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沙漠蝗大量繁殖的條件是先溼後幹。


雖然溼熱的環境有利於它的繁衍,但是產卵著床和生活習性都更喜歡乾旱地區,當然是適應不了“河川縱橫”的雲南。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既然到不了中國,我就放心下來開始思考更深度的問題了。


比如,其他昆蟲和動物也有適合繁衍的環境,為什麼只有蝗蟲如此“狂暴”?


2.


為什麼會形成蝗災?


這就要從蝗蟲的一個神奇特性說起了。


其實,“一般形態”下的蝗蟲是喜歡獨居的,獨居的蝗蟲膽小、溫順且吃素,身體顏色也是綠色的。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但是蝗蟲的後腿上有一個“變身開關”,一旦被觸碰,就會性情大變,喜歡群居,身體也會變成黑色或棕色。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所以,當某個地區的環境非常適合蝗蟲繁衍時,在一定範圍內的蝗蟲密度會越來越高,彼此之間越來越“擠”,就會相互觸碰後腿,開始逐漸集結成群,最終數量以幾何式爆炸增長。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這是什麼神奇的原理?又為什麼偏偏是後腿?


根據2009年1月30日的《科學》雜誌報道,英國牛津與劍橋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沙漠蝗蟲從互相嫌避到彼此吸引,是受腦中的常見化學物質5-羥色胺的影響。


觸碰後腿會對蝗蟲形成生理刺激,並激發蝗蟲大腦中的5-羥色胺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並改變習性。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另一個形成蝗災的原因,就是適合蝗蟲繁衍的氣候環境。


以中國為例,我國蝗災的主要品種—飛蝗與沙漠蝗習性不同,喜歡在微微溼潤的裸露土壤上產卵。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蝗蟲產卵


中國有句古話“大旱之後必有蝗災”,但是並不是越乾旱蝗蟲越喜歡,它們喜歡的是原本溼潤的地方變乾旱。


“蝗之所生,必於大澤之涯”,蝗蟲喜歡的草料多生長在這樣的地方,而大旱後,河邊、湖濱、淺海灘塗等地土壤裸露,成為飛蝗的最佳產卵場所。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黃河灘塗


總結來說,最容易滋生飛蝗的氣候條件是:年平均氣溫12度左右,年降雨量在400~ 900 毫米之間。


我國華北、華中、華東地區就符合這一氣候條件。


位於黃河下游華北平原的河北、河南、山東三省都是中國蝗災高發區。


而位於海河流域(華北)和淮河流域(華東)的山西、江蘇、安徽、湖北、陝西5省的部分地區,也是蝗災頻繁發生的地區。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山東微山湖的湖灘泛水地,歷來是滋生飛蝗的場所


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遭受蝗災最嚴重的國家。


中國第一次有記載的蝗災發生在公元前700多年(春秋時期)的山東,到建國前的2600多年時間裡,共發生過800多次蝗災,基本上2-3年就會發生一次。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在以農耕經濟為主的社會,蝗災對人民生活是毀滅性的打擊,而我國勞動人民也和蝗災鬥智鬥勇了幾千年。


人工捕打技術從唐朝開始推廣,針對不同形態的蝗蟲有不同的技巧方法,比如篝火誘殺、開溝陷殺、器具捕打、掘除蝗卵等等,但是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依靠人力,效率很低,無法根除蝗害。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但現在,我們卻很少在國內聽到發生蝗災的新聞了,這背後是一代代農業人的努力和智慧。


3.


中國:治蝗也要有效益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對蝗蟲治理就非常重視,各蝗區先後成立了專門的治蝗指揮部,除了傳統的撒藥和機械方法,還從更“治本”的生態環境入手。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蝗蟲群的壯大從繁衍開始,那麼我們就從蟲卵開始消滅。


蝗蟲喜歡在乾旱後沒有植被的裸露土地上產卵,我們就改造蝗蟲重災區的生態,比如興修水利控制旱澇,然後種植植被,減少裸露土地。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蝗蟲以吃糧食為生,但是卻不愛吃綠豆、豌豆、豇豆、茼麻、芝麻、薯芋等等,那我們就在蝗區種這些蝗蟲不愛吃的。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其中,還有一種特別的生物防治法。


雖然說人吃蝗蟲不管用,但是動物吃管用。比如最近因為非洲蝗災而在網絡上火起來的這部紀錄片《牧雞治蝗》。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2001年,河北草原發生蝗災,導致直接經濟損失三千萬元。


為了減少化學藥物對土壤的傷害,河北牧民們養了70萬隻雞,專門應對蝗災。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這些雞從小接受訓練,聽到哨聲就會跟著牧民的拖拉機跑。


於是草原上就出現了拖拉機拉著牧雞房在前面慢慢走,“戰鬥雞”跟在拖拉機後面邊溜達邊吃蝗蟲的場景,真·全軍出雞。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治蝗”任務完成後,吃了三個月蝗蟲的珍珠雞們就被送到了屠宰場……


要知道,蝗蟲可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高達75%的高營養飼料,所以這些珍珠雞們一個個肉質肥美。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這種方法成本低,雞苗是國家給的,飼料也是現成的,養肥了再一賣,既能有效治蝗,還能產生經濟效益,就是“委屈”雞了……


無獨有偶,80年代,在新疆蝗蟲易生區,每年5-7月人們就開始人工築巢吸引喜食蝗蟲的粉紅椋鳥遷飛到新疆繁育後代,成為當地滅蝗主力軍。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雞可以,鳥可以,那鴨也不能落後了。


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特大蝗災,從浙江緊急空運了三萬“鴨子大軍”來到新疆草原,消滅了100萬畝草原上覆蓋的蝗蟲。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真是被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深深折服了。


所以放寬心,不用著急屯米屯面,蝗蟲不會搶到你那一口糧的,也別想著炸螞蚱串有多香了,專業的事兒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做。


你就安心在家躺著吧,畢竟自己的人生就有太多操心事兒了,不是嗎?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蝗蟲會飛到中國嗎?


《民國時期藥械治蝗技術的引入與本土化》趙豔萍、倪根金

《中國歷史上的蝗災分析》鄭雲飛

《中國昆蟲學史》周堯

紀錄片《牧雞治蝗》CCTV軍事農業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