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方更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桂林全州文桥0536


答案是,在疫情面前,切莫心存侥幸之心

单论非洲猪瘟来说

猪场如果没有做好生物安全,农村单独圈养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均容易出现疫情。

如果考虑到损失和严重性

大型猪场养殖密度高,猪场一旦出现疫情,感染数量更多,传播速度更快,损失更大,这也是非洲猪瘟给大型养殖场的一个沉重教训。 农村单独圈养呢?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据我们了解到,很多村庄养猪户损失了80%甚至更多。

但是疫情是能够防控的,只要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得当,非洲猪瘟爆发和传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扬翔公司总结非瘟防控经验,打造了高强度结构化生物安全的铁桶模式,不光让公司保住了15万头母猪,还服务更多养殖户,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打造了800多个铁桶猪场,全部复养成功,最早加入的那批已经开始第二轮进猪生产了


扬翔科学养猪服务


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方更易爆发和传播疫情?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和防疫严不严格有关。



我记得今年“非洲猪瘟“袭巻我村时,首先患病的猪,都是集市周边养殖户的,并没有分谁家猪多谁家猪少。最先开始,先是一户,然后缓慢的向周边地区蔓延,最后导致整个村的猪,全军覆没。据他们讲,是由于赶集的缘故,人、物、寄生虫,沾有“非洲猪瘟“病毒传染,所导致的,不管是养一头的,还是养几十上百头的,都没有躲过这一劫。

既然“非瘟"这么可怕,它究竟是怎么传播的呢?下面介绍下:

一、空气传播,非洲猪瘟可由空气传播一段距离。这是为什么一家猪发病了,邻近养殖场也会接着中招的原因。

二、蚊虫叮咬,这个苍蝇、蚊子、蜱虫都有可能成为传播的载体,所以养殖场一定要做好防绳灭蚊等工作。

三、食物传播,喂猪的饲料或潲水,以及沾有非洲猪瘟的肉屑没有经过处理,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四、物体传播,人或车经过疫区,衣服上或车上沾有病毒,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回了家。

五、猪和猪之间传播,比如有的母猪引种,而种公猪由于活动范围较大,很有可能已经感梁了病毒,而在引种时传染给母猪。

六、野猪传播,有的人可能觉得把猪养在深山就安全了,殊不知该病毒也感染野猪,如果猪场附近有野猪活动,那么就危险了。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有这么多,简直是防不胜防,所以不管是单独圈养,还是成规模养殖,防疫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非瘟"很容易卷土重来。


坏男人说小龙虾


很高兴回答下这个问题

农村单独圈养的生猪和大型养殖场集中养殖的,哪个更容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首先从养殖规模来算,应该分为三种。

第1种:农户家自己养的猪,像这种情况来在我国的农村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规模在10头以下。

第2种:中型的养殖场。这种情况来在农村的有些地方也会有,规模一般在10头到100头之间。

第3种:就是大型的养殖场。这类养殖场的规模非常的庞大。所有的设备的技术都是比较先进,其中有很多都是上市公司投资的。

下面来做下对比:

第1种农户散养的生猪,由于养殖的这个规模不是很大。管理各方面也跟不上。反而在传播疫情方面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就好比今年的非洲猪瘟,我们这边像农户散养的猪,很少有得非洲猪瘟的。

第2种,中型的养殖场。这类养殖规模呢,也不算太大。由于很多原因,比如在技术方面的缺乏,防范意识不是特别强。而生猪的密度相对也比较高。这类在传播疫情中是最大的。

同样以今年的非洲猪瘟为例,像这类养殖场今年损失特别的惨重。传播和死了的猪来基本都是这类养殖场出现的。

第3种大型的养殖场:这类养殖场在养猪方面,不管是防疫建设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烦了不容易出现大量的疫情传播。

如果这三种在爆发和传播疫情要做一个对比的话,个人认为是:

中型养殖场>农村散养户>大型养殖场。


乡村小东东


农村单独圈养与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方更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维度来回答,一个是哪方更易爆发疫情,另一个是爆发后哪方更易传播。在我看来,单独圈养更易爆发疫情,而大型猪场在疫情爆发后更易传播疫情。现在就以“非洲猪瘟”为例来具体分析原因。

“非洲猪瘟“病毒特点

“非洲猪瘟”存在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质中,可耐低温对高温敏感, pH耐受范围广,潜伏期长,另病毒可寄生在节支动物钝缘蜱中,在血液、排泄物、组织、腌制物中长久存活。

“非洲猪瘟”传播途径

病毒的传播,一般分为分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直接传播也就是健康猪与病猪、康复猪、隐形带病猪直接接触导致感染病毒;而间接传播就是通过多种生物媒介和车辆人员运输以及操作失误等进行传播。具体阐述“间接传播”。

  1. 节支生物携带病毒传播

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可寄生在蜱虫(钝缘蜱)中,通过吸食血液,将病毒从一个猪带到另一个猪或猪厂。非洲猪瘟病无法彻底根治,与此类传播方式有很大关系,因为可以长期携带病毒,甚至发生变异。

2.泔水传播

根据非洲猪瘟病毒可在组织脾脏等中长期存活这一特性,泔水也成为传播途径之一,泔水中一般会有剩饭剩菜、骨头、肉渣等,那么这些肉制品就可能会携带病毒,同时也会滋生其他病菌,而有小部分猪场为获取更大利益与大部分家庭会喂养饭店或家庭的泔水,那么猪吃了就会感染非洲猪瘟和其他疾病。

3.车辆人员传播

一般来说,无论是单独圈养还是大规模养殖,猪的生活环境都是相对固定与安全的。那么疫情的传播主要是猪场运输饲料、买卖猪的车辆以及相关人员,他们每天都流转于不同的猪场、屠宰场、加工厂和农贸市场等,非常容易与病猪接触,而后携带病毒扩散到其他的猪厂。

4.生猪调运传播

由于企业之间会有猪的买卖,比如养殖户购买小猪,随着猪场间的调运,病毒发生转移,而非洲猪瘟具有一定潜伏期,并且初期病症与一般高烧没什么区别,很多养殖户并不能及时判断清楚,那么就会传染到新的猪厂与猪。

非洲猪爆发于单独圈养,大型猪场传播迅速

  1. 易爆发于单独圈养

单独圈养相较于规模化猪场,管理上没有大型猪场严谨,比如养殖户防疫意识比较弱、消毒也做得不到位,实际上无论是人员车辆、还是环境管控,单独圈养做得都比较差,那么这就非常容易染上病毒。

2.大型养猪场传播迅速

大型养猪场采取集约化养殖方式,饲养数量庞大,病毒主要通过直接传播,即病猪感染健康的猪。一旦染上病毒,猪场原本健康的猪与病猪接触就会感染非洲猪瘟。另也存在人员车辆、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从而染上病毒迅速传播。这也是政府在非洲猪瘟防控上集中在大型养猪场的原因。

非洲猪瘟安全防控措施

养殖户要做好疫苗的注射与猪场消毒工作,时刻观察情况。另配合好国家与政府的防控工作,做到不异地调运猪,禁止喂养泔水,及时上报疫情情况,以及尽量少接触感染源、其他猪场、屠宰场等等。做好疫情安全防控,才可以减少损失。


拾月的觅美之旅


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方面更容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养猪业一直在发展,养猪形势也一直在向大型养猪场方向迈进,相关部门也是在积极鼓励农户进行规模养殖,而不是以前养个两三头那样的小打小闹了,但是农村散养户还是会和规模猪场一块长期存在的,短期内只会减少,而不是消失。



对于在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的养猪场集中养殖这两方面,到底哪一方更容易养殖不会传播疫情?

其实并不好下结论,因为这牵扯到不同猪场养殖环境,消毒,饲养管理水平不同等等。

可能有的小型养猪场养猪比较好,没有得病,相反大规模的猪场反而得病很多,只能说小猪场和大规模猪场各有自己的优缺点。

以我们村为例,最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猪,但是发展到今天,整个村子只有三四户在养殖小区养猪,存栏规模在100~300头左右。

我的叔叔就在养殖小区里养猪,养了15头母猪,存栏100多头育肥,去年一年他的猪场基本没有得过大的毛病,也没有爆发疫情。

而在我们隔壁乡镇有一个存栏1000头母猪的猪场,去年上半年清场了,我们村里给他打工的农民都回家了。



凭借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大猪场没有小猪场好防控疫情吗?其实也没法证明,总结的例子太少了。

小猪场是个人控制,面积小,养殖规模不大,可能养殖设施比规模猪场差点,但是只要养殖户能够做好防控消毒,杜绝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对猪群密切观察,做好保健,是可以减少得病概率的。

大规模猪场胜在设备先进,技术人员充足,硬件施舍好,可是不利之处就是养殖规模大,人员多,管理复杂,本该养殖工作就是比较单调,人员不能外出,所有消毒,管理等工作都需人员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只要有一个人偷懒,消毒等没到位,就可能给疫情以可乘之机,整个猪场都有传播的风险。

再加上猪场养殖规模大,每日饲料原料,物资进出,兽药疫苗,卖猪等事情繁多,与外界来往的次数越多,风险也就加大。



所以说我认为想把猪场管理好,把猪养好不得病,最大的关键点在于人,而不在于猪场规模的大小。

在大猪场里,如果能把人员管理好,上下齐心控制好车辆人员进出,那防控效果肯定比小猪场要好。

而小猪场养殖户自己多用些心,对于消毒防控等做到位,也可以把猪养好。

我是农村一片天,关注养殖业,关注农村生活,点击右上角【关注】交流养猪资讯知识。

农村一片天


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方更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面对疫情,人人平等,中小规模散养户和集团化猪场在非瘟面前,都要交学费。从本质上来分析,没有规模的区别,只有当地养殖密度、环境病毒载量变化以及猪场生物安全切段传播的区别。



从疫情发展看对猪场影响区别

从去年8月2号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6个月时间。18年疫情刚开始主要是散养户发病,人们总结了感染情况与饲养管理和环境有关。19年上半年主要影响规模化猪场和集团化猪场,人们总结了,感染情况与接触频次有关。19年下半年,二轮疫情又开始影响中小规模散户的复产,这下没有总结了。

由以上的感染历程来看,非洲猪瘟容易感染的猪场,并不是规模上的区别,而是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有关,如猪场人员的管控和执行力、当地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当地养猪密集度、当地车辆和人员进出猪场的频次、冻肉和病猪的处理力度有关。



关于农村圈养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

实际上提问者的意思应该问,大圈饲养和定位栏饲养的区别。农村有圈养也有定位栏,家里养母猪数量超过50头的,一般为会使用定位栏。大型猪场也有使用半限位的大圈,并不都是定位栏。

如果说从非瘟病毒传播来看,确实小圈传播速度要低于定位栏,因为非洲猪瘟是直接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定位栏母猪可以有口鼻接触,而且通槽饮水,这无疑增加了疾病的传播几率。而小圈饲养,几头猪一个圈舍,一头猪出现发病,前期传播仅局限于同一圈舍的几头,利于控制病毒传播。



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特点

⭐️直接接触性: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性传播,可以是病猪和健康猪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是大病猪或者死亡猪的分泌物,如血液、尿液、粪便、精液、唾液等与健康猪的接触。

⭐️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仅限3米以内:非洲猪瘟病毒并不是不同通过空气传播,病毒的唾液飞沫是可以传播三米的,这也是猪没有肢体接触却能感染的原因。

⭐️非洲猪瘟自身移动速度很慢:虽然非洲猪瘟病毒本身移动速度很慢,但是其接触性特别强,人为带毒间接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在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接触频次的多少也是感染的主要因素。

⭐️控制车辆和卖猪能有效降低感染几率:很多猪场在卖猪以后出现了疫情,除了场内人员和车辆的接触,并没有其他的方式。合理控制车辆,能减少环境中病毒进入猪场的概率。

⭐️猪群应激会加大感染几率:猪场在经历了转群和卖猪后,或者大的流感等疾病应激,会增加感染几率。这与猪群的应激关联度很高,在应激状态下,猪群健康度下降,对于病毒的抵抗力下降,机体处于易感状态。



如何改善猪场现有建设,减少疫情传播

已经建好的猪场,如果大的改动还不如重建,猪场建设成本投入高,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改善猪场建设呢?

1、通槽饮水喂料改成隔断

病毒进入饲料和饮水中,是最容易传播的,猪场的通槽饮水和喂料是一个大的隐患,这也是必须要改的。两种改善方法,第一种是改成饮水器饮水,第二种是对通槽改成隔断,或者使用水泥袋堆放隔断。

2 、大猪舍改为小单元

猪场定位栏比较大的猪舍,可以使用彩钢瓦或者塑料布设置简直隔断,让病毒传播局限在小单元内,减少病毒的传播几率。

3、两排小圈设置中间隔断

对于大多数小圈养猪的猪场,一般是两排猪圈,中间有走廊,走廊间距不超过3米,且猪圈开门位置是对称的,这样的猪舍如果对面猪发病咳嗽或者打喷嚏,病毒通过空气飞沫能够传播3米以上,那对面的猪也能感染。因此,最好在走廊处设置横向隔断,减少空气飞沫传播。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防控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合作,实体墙优于铁栅栏,实体小圈优于定位栏,小单元优于大栋舍,密度低优于集中饲养,另外还要注意猪群的健康度,加强中药保健,注意猪群应激,提高抗病力。


猪业前沿


原来感觉上一直是大型猪场比农村单独圈养猪更容易爆发和传染疫情,但通过这次非瘟疫情后,大型猪场变得比农村圈养更安全。

原来大型猪场因为引种、饲养密度、饲养环境等等因素,疾病和疫情比较容易发生也是不争的事实。那现在反过来变得比农村单独圈养还安全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先来了解猪只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渠道

一、猪只主要传染疾病传播

猪只疾病可以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营养性疾病三大类。

1.猪只主要传染性疾病

主要有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伪狂犬、猪瘟、口蹄疫、细小病毒等等。分别对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等所有阶段猪只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猪只生产、生长性能的下降及猪只死亡。

细菌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可以防控和治疗,营养性疾病能够通过加强饲料配方设计、原料采购、品管、储存、加工工艺等整个过程的细节可以避免,而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疫苗接种、生物安全来预防控制

2.传染方式和渠道

造成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因素是传染源、传染渠道、易感动物。

猪只传染病的传染方式分为水平传染和垂直传染两种。水平传染又分为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两种方式,水平传染指在猪群之间传播感染,垂直感染指母猪通过母体传染给新生小猪。

直接传染容易理解,间接传染的渠道就非常多,比如成为病毒携带者或物体的人流、车流、物流、猪流、动物等。要做到阻隔病毒与易感猪只的接触渠道防控就是一件长期认真实施的工作,还和生物安全意识有关,因此,我们感到大型猪场疫情的爆发和传播概率比在农村圈养的情况要多

我们熟知的几种猪只传染病至今都有发生且没有完全清除。但这些传染病因为都有相应的预防疫苗,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养猪安全,总体上属于人为可控范围。有些大型猪场还能够对某些猪传染病进行净化处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3.ASFV的特殊性

去年传入我国的ASF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猪只传染病,有着近百年历史且至今没有任何预防疫苗能够成功防控

与以往我们熟知的猪只传染病不同,由于我们对ASF认识不足以及养猪生物安全的意识比较淡薄,给养猪带来很大的损失。结果就是造成猪价上涨,就连非养猪圈的广大消费者从今年的高猪肉价格都能体会得到。

由于ASFV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毒,没有预防的疫苗,目前唯一的有效防控措施就只能依靠生物安全。简单地说就是减少病猪传染源,阻隔病毒与健康猪只接触,即所有传染渠道的消毒隔离措施,提高猪只健康和免疫力是不二选择。

二、今年及以后,大型猪场更安全

ASF的流行,把我们的养猪生物安全意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复产信心现状

为了降低猪肉价格,根本途径还得恢复生猪生产,进口猪肉只是暂时的应急行为且改变不了根本问题。那么从今年的生猪生产恢复情况看,力度最大的就是大型猪场和养猪巨头,一般规模猪场复产的趋势缓慢,成功率不高,农村散养户信心是最低的

因为ASF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实,暂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或消失,养猪人不能抱有这种侥幸心理。那么就目前唯一可以选择的生物安全措施来看,很显然,大型猪场更有条件做到位以防止ASFV感染,所以迅速扩张养猪基地或复产。

2.生物安全实施差异

从构成猪只传染病的三个因素,传染源、传染渠道、易感猪只三个因素来分析。农村单独圈养可以分为散养或小规模养猪,多种主客观原因导致生物安全措施的落实困难,很难保证阻隔ASFV于养猪区域外。

就人员来说,散养户人员进出养猪区域的沐浴、更衣和消毒就是很难落实到位的实际困难;非养猪人员很难做到不能靠近猪只。大型猪场不但要落实这些措施,还要实施封闭式管理,休假回场的现场养猪人员还要进行至少一天以上的停留时间才能进入猪舍,各栋猪舍人员不能串圈,生活区人员不能进入生产区等等。

农村散养进猪渠道难以保证猪只健康,这对养猪的安全造成很大隐患。大型猪场都有自己的母猪场连续不断的提供猪只,确保健康猪只来源和数量;出售猪只时购猪车人不能进入猪场,采用场外中转站进行等等,这也是散养户很难做到的。

大型猪场养猪通常采用全进全出方式,彻底消毒猪舍,停留数日后才进猪饲养;或者采用多点饲养方式,即母猪、初生小猪、生长育肥猪分点或分场饲养,避免猪只交叉、重复感染。

还有不外购猪肉或猪肉制品进入猪场

,避免被传播感染的概率。而农村散养户也很难做到这点,平时都需要外购猪肉做饭,再到猪舍喂猪,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猪只感染疫病。其他就不一一列举了,主要在于两种饲养方式在防控措施方面的现实差异。

3.养猪和饲料安全

养猪简单的理解就在养,有两个含义,一个名词,指营养;一个动词,指饲养。

饲料营养是猪只健康的基础保证,猪只长期营养不良是,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疫病。大型猪场更为精确地把猪只分阶段、分不同营养标准来配制饲料,满足猪只营养。在饲料原料采购、配方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得比农村散养户更到位。

饲养指猪舍小环境、消毒和免疫程序、饲养流程等等。比如猪舍温湿度控制措施、猪只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等,大型猪场的养猪设施设备要好得多,能够有效保证猪只冷热应激造成的抵抗力下降;合理制定猪只免疫程序而不是疫苗打得越多越好。

饲料安全主要考虑饲料霉变、饲料采购或配制过程中的被感染概率。饲料霉变产生霉菌毒素会造成猪只免疫抑制,疫苗接种保护率降低或失效;饲料原料和成品需要有ASFV抗体检测才是安全的饲料。大型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在这方面的落实程度客观存在着很大差距

因此,通过以上的了解,个人认为在ASF条件下,从今年起到以后,大型猪场感染和爆发疫情得概率要小于农村单独圈养。

草木七舍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草木七舍


小猪场比大猪场更容易暴发和传播动物疫病是个简单的常识。

动物传染流行离不开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只要缺失其中一个,疫病就传播不起来。换言之,养殖方式根本不是影响动物疫病传播的因素。下面以非洲猪瘟为例进行多维度分析。

1、非洲猪瘟最初暴发时,70%是小猪场,说明小猪场容易暴发和传播疫情。一是小猪场在投入品上把关不严引发疫情,比如饲喂泔水,大猪场绝对不会用泔水养猪,因为他们知道有很大的生物安全隐患,一些小猪场只考虑节约成本,对生物安全考虑较少。二是出了问题,小猪场对于病死猪的处理要比大猪场随意,为了挽回一点损失,不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所以更容易导致疫病传播。

2、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少大猪场也发生了非洲猪瘟,于是一些人就说大猪场更容易发病,这是不懂行才如此说,生态环境都被污染了,想要独善其身那是何等的难。大猪场的生物安全远远比小猪场做得好,这是一个基本常识。

3、不管是散户,还是小猪场,或者是大猪场,最终都在非洲猪瘟的冲击下损失重大,生猪存栏至少下降了50%。如果从损失比例看,小猪场最高,因为饲养密度大,生物安全又搞得不好。散户最小,虽然谈不上生物安全,但由于饲养密度低,加上猪的免疫力要比规模化猪场高,所以损失较小。


畜牧大集网


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个更容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很高兴被邀请作答,面对这个问题我先不忙回答,我们来看点专业东西:

爆发我们一般指动物疫病大面积流行扩散,是非常严重第一、二类动物疫病,不是一般动物疫病。

说到动物疫病播播就是动物传染病,你首先想到动物传染病传播条件:传染源、易感动物和传播途径。

我们常见猪动物传染疫病主要都是接触感染,常见有口蹄疫、仔猪流行性腹泻,还就是最严重非洲猪瘟,所有养猪人那是谈其色变。

我们知道了动物疫病传播条件,是不是没有传播条件就可以切断动物传染传播呢?那是一定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容易传播还是大型容易传播,很显而易见,大型猪场更容易传播,而且损失之大。

农村生猪养殖数量少,单独圈养接触少,发生病几率小,大型猪场场就不一定,一旦爆发疫病那是不可收拾。

在大家潜意识里肯定认为农村单独圈养生猪缺乏管理,更容易传播,但不然,大型猪场一旦爆发疫病,想想那是大面积流行,环境复杂,包括外来人员车辆和防疫。

就拿这次非洲猪瘟来说,简直是是全国一片红,造成前所未有损失,所以说疫病传播是相对的,防疫也是。不是说农村散养就容易发生疫情,而大型猪场就安全。

一句话,不管是农村单独圈养还是大型猪场场,都应该知道生物安全重要性,预防为主,减少交叉传播,切断传播途径。

无论是常见口蹄疫、流行性腹泻、还是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治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别让小小的环节出现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患于未然。

如何做好生物安全防治措施:

1、预防为主,提高猪只免疫力

在农村单独圈养散养,很难做到完善免疫,建立完善的健康疫病监测,大型猪场就必须做好猪只免疫措施,常见对猪瘟、蓝耳、伪狂犬、口蹄疫病监测来做免疫保障猪场群体健康免疫监测,提高免疫力。

2、环境卫生条件改善与提高

传染病的传播多为接触性传播,经过蚊虫、蝇的传播,所以环境管理也是非常重要,做好无公害处理措施等,保持环境干燥、卫生。消毒、隔离做好生物安全,是传染病真正的无法传播。

3、隔离与消毒

在大型猪场管理,我们必须要重视外开环境因素,包括人员、工作服(鞋)、物品(饲料、药品)消毒和隔离,外开车辆。指定完善的消毒措施,每个区域的消毒,不得到处乱窜。明确岗位分工,不得交叉,门口设立消毒池、消毒间等措施。

做好猪场的完善免疫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是每个猪场管理必要措施,必须严格要求、管理和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铸造一道严密防疫墙。

只有做好生物安全防治措施,各种因素威胁,只会真正安全,预防各种动物疫病,避免猪场损失。

更多防疫措施分享.........


健康农牧


农村单独圈养生猪和大型猪场集中养殖,哪方更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我认为题主这个问题提出得不很严谨,疫情的爆发和传播更多的是人为管理因素造成,如果抛开人为干预因素,则大型集中养殖更容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下面我就生猪疫情的爆发和传播方式,以及上述2种养殖模式的优劣对比进行详细的分析,但愿能够给看过本文的养殖户们带来启迪!


一、病毒的生存环境分析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哪一种细菌和病毒,其赖以生存下去的条件都无非是3个:

  • 一是具有恰当的温度;
  • 二是具有适当的湿度;
  • 三是具有充足的营养载体。

哪怕就是目前让无数养殖户“心惊肉跳”的非洲猪瘟病毒,也离不开这3个条件,否则也是难逃一死的结局。

对于细菌或病毒来说,只要温度和湿度都符合其生长需要,它就会在各种生物载体上疯狂繁殖和发育,并破坏载体的自身细胞组织,抢夺载体的营养成分;

但是一旦这3个条件缺失或者是同时都不适应细菌或病毒的生长需要了,那么细菌或病毒就无法继续生存,并且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或被灭杀,如非洲猪瘟病毒在100℃以上的涨水里,3~4秒左右就会死亡。

根据细菌或病毒的这一个生长特性,我们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时就有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各种措施办法的原理归结起来,无非也就是从根本上去破坏掉病毒或细菌赖以生存的条件,使病毒或细菌无法继续发育和繁殖,最终导致死亡。

破坏环境的温湿度总体上有3种方式:

一是日光照射。强光中的紫外线能够快速改变环境的温湿度,主要是提升温度,所以日光是细菌或病毒的天敌。农村常见很多人会将衣服、被子等放在太阳下暴晒,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二是恰当的通风。良好的通风措施能改变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能让空气清新,一个干燥、清新、整洁的空气质量对于细菌或病毒的生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养殖行业中,我们总是要强调对圈舍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的原因;

三是直接使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的作用上面已经提到了,其杀毒灭菌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在医院等地方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在养殖行业同样也是可以采取这种措施进行消毒杀菌的,只要在圈舍里装上几支紫外线灯管,一两分钟左右就能将空气里的病菌基本消灭。




二、养猪可能爆发疫情的情况分析

1、圈舍经常脏乱差。

牲畜与人一样,对于自己的生长环境也是有要求的,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场地,必然会更加有利于生猪的成长。

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一些养殖户不重视对环境的管护,让猪圈经常处于脏乱差状态,生猪每天吃卧在一个满是猪屎、满地饲料的糟糕圈舍里,对猪的身心其实也是具有很大的危害,降低生猪的抗病能力。

同时脏乱差的环境也给各种细菌或病毒提供了一个繁殖发育的空间,造成圈舍里的病毒大量滋生,极大的威胁着生猪的健康成长。圈舍的脏乱差现象更多表现在农村零散养猪和中小型养猪场。

2、圈舍通风设施不合理。

圈舍通风换气不好,会造成猪场空气污浊不堪,气温偏高且潮湿,空气中诸如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以及各种微生物和灰尘存积过多,严重影响生猪的健康发育,极易让生猪感染各种疾病,给疫情的爆发埋下隐患。

特别是在冬天,猪场为了保证圈舍内的温度,常常会将圈舍密封,很少开窗换气。这时候如果通风换气措施不合理,就会让圈内空气更加糟糕,大量有毒气体浓度变大,引发各种猪病,感染各种疫情。

3、生猪养殖密度过大。

养殖密度与生猪的健康关系密切,密度的大小对于生猪采食量、环境的温湿度、细菌的活跃性、病毒的传播率等,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如果密度把握得好,则就有利于生猪的健康成长;反之,密度把握不当,不仅影响生猪的正常发育,还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其它的影响不多说,我仅谈谈密度对于疫情的作用。总的来说,我认为密度对于疫情的蔓延具有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如果猪场一旦感染了病毒,则密度越大,传播速度就越快,危害性也就越大;反之,密度越小,就越能有效阻止疫情的快速蔓延。

但是生猪养殖也不是密度越小就越好,当密度过小时,其直接的不利影响就是对资源的浪费过大,成本增加;同时密度过小,也不利于生猪健康身心的养成。因此,掌握合适的密度是生猪养殖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1头猪的占地可把握在0.8~1.2平方米为最佳。

我们说密度会推动疫情的蔓延,其实道理也非常简单,密度太大,一旦有猪感染了病毒疾病,可能一夜之间就会通过呼吸、采食、相互接触等途径快速传染给其它正常的生猪,让你来不及处置,影响到整个养猪场的生猪。

4、感染病猪处置不果断。

面对病猪,优柔寡断、处置不当是养猪的大忌。有的养殖户心疼自己的成本,或抱着侥幸心理,发现病猪时不及时处置,而是与其它正常猪一起,继续留在圈舍里观察,殊不知有些病毒是非常迅猛凶残的,比如非洲猪瘟病毒,延迟一天,带来的后果就是整栏的猪都被感染。

所以对于病猪,一旦发现,不管是什么疾病,是不是病毒感染引起,都要果断隔离观察;并在第一时间对所有的圈舍进行彻底的带猪消毒,以消除可能具有的感染隐患。

然后及时报告,请求有关技术人员对病猪进行检查确诊,如果是病毒感染的病猪,那就要果断处置,必要时也应该对同栏的生猪全部捕杀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杜绝蔓延的可能性。

如果不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整个养猪场甚至是周边地区的疫情蔓延,遭致毁灭性的损失。比如非洲猪瘟疫情,心存侥幸的思想最终损害的,必将是养殖户自身的利益。


三、疫情传播的常见途径

要想知道农村圈养生猪与大型养猪场集中喂养谁更容易爆发疫情,就必须要了解疫情爆发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只有了解了这些东西,才能在二者间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

疫情的传播无非就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2个方面进行,直接接触就是没有载体,病毒通过生猪之间的舔、咬、触、嗅等行为进行相互感染;间接接触就是病毒通过其它载体对生猪进行感染,这是目前生猪疫情蔓延的最主要的方式。具体说来,疫情蔓延的途径有以下这些:

1、通过猪饲料进行传播。由于对病猪处置不当,病猪身上的病毒可能会通过猪的排泄物、尸体以及分泌物等首先污染猪的饮水源、野外的青苗、配合饲料等,然后再通过这些载体传染给猪场其它的生猪,如各种猪瘟、猪口蹄疫等疫情。

2、通过车辆及其它运输工具进行传播。在生猪的调运或饲料在猪场的进出过程中,车辆或相关物品接触过曾经爆发过疫情的猪场和病猪,病毒就附着在上面进入到了新的猪场。如果进场前养殖户未进行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就有可能感染新猪场的生猪,比如非洲猪瘟疫情就是典型的例子。

3、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这个路径主要是因病猪咳嗽、打喷嚏等将病毒带入空气,其它生猪呼吸时吸入了带着病毒的空气,就会导致感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猪流行性感冒疾病。

4、通过其它动物传播。 有的疫情是通过其它动物作为载体进行传播,病毒对其它动物不产生感染,但是会将其它动物作为载体,通过其它动物与猪的接触,乘机感染生猪。比如蚊子、老鼠、野猪、狐狸等。

去年爆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就是这样一种病毒,它只在猪与猪之间感染,对其它动物包括人类都不会感染,但是它却会附在其它动物和物品上不断流动、四处作妖,对生猪造成极大的威胁,也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5、通过猪场进出人员进行传播。由于有的猪场管理不善,人员随意进出猪场,且进出猪场前也不重视消毒杀菌工作,人员身上携带的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机,给猪场带来极大的隐患。


四、农村圈养生猪和猪场集中养殖的对比

农村圈养的生猪,一般数量都不多,基本都在10来头以内,而且农村圈舍一般都比较敞亮,密度很小;从饲料方面看,农村圈养的生猪饲料来源广,既有配合饲料,也有野草野菜,有的农户还会饲喂玉米、麸皮以及豆饼等,饲料的多样性给生猪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好处。

但农村圈养的生猪缺点就是管理松散,圈舍的卫生总体不好,基本没有消毒杀菌措施,这给细菌的滋生繁殖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好在由于圈舍敞亮,自然通风性能好,空气质量基本不错,所以生存环境对细菌还是非常不利的。

而大型养殖场的集中喂养,相对农村来说密度很大,在日常的管理和观察上难度要大很多;饲料相对单一,在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方面不如农村圈养;且通风设施和换气措施方面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场内空气污染、尘埃偏多,威胁到生猪的健康。

但是大型养猪场由于实力雄厚,各方面防范措施比较到位,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也比较严谨,生猪患病也能得到及时的处置和治疗,这些都是农村圈养生猪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

五、结论评估

从上述分析我们其实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农村圈养生猪和大型养猪场的集中喂养,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对于在疫情的爆发和传播上,如果不设置一些前提条件,是不论简单的进行对比的。

我认为如果抛开人为干预的因素,将二者放在纯粹自然生长的条件下,那集中喂养就比农村圈养更容易爆发和传播疫情;但是如果增加进人工干预的条件,则大型养猪场的集中喂养反而不容易爆发和传播疫情。

因为大型养猪场具有较为全面的防范措施,能够及时处置发生感染的病猪,及时阻断病毒的传染源,这就是在非洲猪瘟疫情里,大型养猪场很少爆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以上我们分析了病毒的生存条件和传播路径,对比了农村圈养和大型猪场集中喂养之间的优缺点,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抛开人为干预因素,大型猪场更容易爆发疫情;加强人为干预措施,则农村圈养更易传播疫情。

大家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吗?如果觉得我分析得有价值,请你点个赞,抚慰一下我酸软的手指和疲惫的大脑吧,码字真心不易啊,谢谢你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