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初二班主任,一直“劝”那些“问题学生”早踏入社会,你怎么看?

安宁6162


初二班主任一直劝那些问题学生早日步入社会,像这样的老师我几乎沒听说过,因为老师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九年义务制是写进法律,这是保障公民接受最低文化教育的底限,你怎么能这样劝呢,不是知法违法了吗?也许你有苦衷,有问题的学生难教育,坏习惯坏风气,恐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倘若抱着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从小处讲,你也许为了自己眼前的工作顺利些,省心些,少受累些,但从大处讲,你劝问题学生早日步入社会,是把本该在自己责职的范围的工作推向社会,或许是促成问题学生成为罪犯的推手。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即是我的学生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也是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沒有一个是罪犯,也许后者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的确问题学生的身上有很多顽疾,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学生的家庭学业学校全方位地有针对性对他进行邦助教育,激励感化让他改变现状,初二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可塑性很强,老师的爱有胜于父母,多沟通多交流多邦助,肯定他的点滴进步,不歧视不冷待,多寻找肯定他的闪光点,邦助他树立正确的是非覌,相信在你的邦助下,孩子幡然回悟,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也是学校和老师为社会作了最好的贡献,挽救了学生也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忠实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下一代,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冰心玉壶4728


这个老师,很明显是在给中考升学率去分母。对他来说,“问题学生”就不应该参加中考,直接进入社会,他班上总人数在下降,中考升学率也就相应提高了。我很看不起这样的行为。

1.孩子才初二,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曾有个学生,是到了初三下学期时才懂事点儿的,最终拼了半年,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然后又努力了三年,那真是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啊,最终,那个孩子考上了一所军校,现在已经在部队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谁能说初二的孩子就没希望上高中考大学了。还有孩子上了大学才开始奋进努力的呢。这种鼓动初二的孩子就早点认清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还让孩子索性不要读了,直接走上社会的老师,真是很让人无语的。

2.有的孩子只是成绩不好,但并不适宜在这个年龄就踏上社会。

也有可能有部分孩子成绩确实不好,也确实是学不上去,作为一名曾经的教师,我也知道这没有错,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就一定要让孩子在初二时走上社会吗?

不可以!

初二的孩子,还远没有到性格稳定阶段,贸然走上社会,很有可能一棵小树苗就长歪了。在学校,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有生存空间。学习不好的,还有活动组织能力、学习毅力提升、良好的与人沟通等等。这些,也是个人发展必备的能力素养啊。

3.总是在孩子耳边念叨,让孩子放弃学业,走上社会,有些想积极进取再努力一把的孩子也会被老师拖下水的,实在不该。

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本身估计就对学习有了一定的畏惧心理,如果再有个老师拼命告诉他:你不学习也没事,你可以直接走上社会,发展你个人的辉煌事业,没事的,老师支持你!这么下来,有的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可能就会把书一扔,回家去了。

义务教育阶段,不让一个孩子失学,我们国家是有政策的,老师这么做的行为,我是对其不齿的。孩子有自己的未来,教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而不是先考虑自己班上的升学率问题,树人先树己。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我是@当过教师的考拉,欢迎留言,谢谢~


当过教师的考拉


感谢老师提出了“初二班主任,一直“劝”那些“问题学生”早踏入社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种做法不合理,我持否定的观点。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敬请老师们切磋交流!

为什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呢?

第一、这种行为和做法,它不仅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它也不符合《教师法》的相关条款有关规定。虽然是“问题学生”,但是他(她)们尚处在这一系列法律条文的保护之下,劝他(她)们早踏入社会,是不妥的,是违法的。这就是我持否定观点首要原因。

第二、这种行为和做法,它也违背了作为一个义务教阶段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一直以来,此类事情时有发生。因为这些“问题学生”,他(她)们自己不好好学习不说,还必定要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有的班主任也许会在非常无奈的情况下,萌发此类想法,劝说“问题学生”早踏入社会的这一行为做法,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认为是不合理的,这就是我持否定观点又一个原因。

第三,这种行为和做法,如果真的让那些“问题学生”早早的踏入了社会,他(她)们本来就不怎么懂得遵纪守法,再加上缺乏知识阅历和社会经验,如果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做出了与之身份不相符合的违法乱纪的事情来,所在学校还是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的,到那时,岂不晚矣?这是我持否定观点的第三个原因。

综上所述,所以说,我对这问题是持否定的观点,我不支持劝“问题学生”早踏入社会,而是应该对他(她)们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帮助他(们)多学习些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让他(她)们更多的了解一些社会方面的知识,做好融入社会接轨的预备工作。老师们,敬请发表你们的观点,以供交流互帮!谢谢老师们!








海角天涯1988


这里所言的所谓“问题”学生,我觉得泛指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或令老师头疼纪律性差的学生。这位身处初二班级的班主任,不是根椐学生具体情况,去制定一套針对性强的悉心教育及引导之法,加之与其家长的沟通协作去力争改变,令学生知错改错逐渐加快步伐跟上来。而是采取扔包袱的简单不负责任的态度,即“劝”这些学生早进入社会,一走了事。这样会挫伤学生自尊心,产生破罐破摔的抵触情绪,影响正常的教学氛围。假如用这法,将还没有学到应有知识且年令还小的所谓问题学生过早进入社会,将会对他们今后人生的影响可想而知。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赋于教师的重责,絲毫懈怠有负重托。



天马154030281


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1、初中二年级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是有法律规定的。学校或者班主任如果强行这样做是违法行为。

2、初二年级的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你让他走向社会,社会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能招收未成年人做工,否则违法。那怎么办呢,学生失学后很多只有游荡在街头,无所事事。

3、初二年级的学生心理身体都还未成熟,是非善恶有时分辨能力差,走向社会极易受到不良影响,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班主任这样做好像有点把孩子往火堆里推吧?

4、所谓的“问题学生”,看家长和老师怎么引导了。从我的经验看到,所谓问题学生大多是头脑聪明活跃、家庭教育不到位、自尊心太强或者自卑感强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走向正能量的是个技术活。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需要师生交流沟通,需要家长的暖心教育,需要老师的爱心影响他。

师者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从心里爱学生,视生如子,只有这样才能对调皮不守纪律、爱打架斗殴破坏班级荣誉的学生有爱心的教育,有恒心的沟通交流。师生由对立变为朋友。


小宝奶奶


凡事都有两面性,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劝说问题学生早日踏入社会。也许有人会说,作为班主任教书育人,怎么可以劝学生早日踏入社会,离开校园呢?

但作为一个教育者真心觉得:现在的社会太过的宽容学生,不管你适不适合学习,不管你想不想学习,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读书。这本身就是不对的。你在实际的教育或者实际的生活之中,你会发现有些人他真的不配踏入校园,不适合读书,他本身也不愿意读书。对于这样的学生,实在是没有必要把它留在学校,早日离开学校去社会上闯荡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他个人都是很好的。

“问题学生”是学校教育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他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班主任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想解决这种问题,是一项长期工作,这样的工作并不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效果。如果真的把“问题学生”给转化为正常学生,那么这些学生他的学习后劲是很足的。甚至有个别学生可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将来考一个好的高中,好的大学都是可以预见的。

班主任劝说问题学生早日踏入社会,其实是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良心来说的,因为在一个班级中,绝大部分学生是普通学生,他们在班级中中规中矩,能够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而这些问题学生他们就不能够这样,他们不但不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会传播一种消极的负能量的情绪去影响其他同学。因此让这些同学离开,实则是老师为了班级更多同学的一种无奈。


小帅精读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绝不是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做出来的事。为了自己减轻点负担,将落后学生这样“处理掉”,班上的名次就上升了。也许是受了学校的体制的压力,但无论如何,绝不是品德高尚的教师的所为。将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交给社会,不知想给他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能这么做吗?!说句不好听的,即使是“混出来的学生”,也比没有读那几年的学生要强许多,因为他们虽没有得到充分的教育,至少还得到过学校总体的熏陶,虽给学校带来一点麻烦,但总比在社会上“自生自灭”要好的多。诚然,一个落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好的老师,应该和家长认真沟通,并肩帮助孩子走出低谷,才配得上“人类高级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老程走天下


这种老师就是垃圾,学生的问题,老师没有责任?老师的职责是什么?教书育人,你对问题学生上心了?我一直强调,别听老师的话,有些问题孩子,稍加引导就可能成功,这种垃圾老师只会放大孩子问题,慢慢的也就成了问题孩子,别说老师多伟大,只是一个工作而已,教书育人都做不到就是不称职,老师时常会把学生的某个状态定义到以后,比如你这次考不好,差不多就没戏了,瞎扯蛋。


创灵轻远


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老师,初二的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根本不了解真正步入社会的生活,孩子现在看到的只是表面,学着大人的样子而已,内心还是不成熟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孩子


孙小颖的生活


应该是劝孩子进入中专或者职业学院吧,而不是进入社会~题主加引号了~义务教育还没结束呢!只有劝孩子进入职业院校或者中专的老师,而没有劝孩子初中“进入社会”的老师~如果真有这样的老师,实在不敢苟同老师的价值观[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