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過後,你對2020年有什麼建議?

miki植


疫情過後,咱們普通人應該怎麼做?我真的有個建議。

我是一名創業者。也許對疫情的理解比較複雜,疫情以來造成的所有變故都顯示出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企業還是個人,抗擊風險的能力都非常有限。

大家跟我看看我們目前面臨的現實,分析完之後我來告訴大家我自己給普通人的建議。

我們公司是民營寬帶運營商,主要業務是為企業提供辦公場所的寬帶上網服務。這些年來,企業對互聯網接入的需求已經成為剛需,只要企業開設,辦公場所必然安裝寬帶,企業開展業務、辦公OA、Crm等都需要上網。

實在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人群聚集成為最危險的事情。企業大量停工,寫字樓大量空置,我們的客戶不上班,我們為其辦公場所提供的寬帶服務變成了一種浪費。

於是運營商們面臨的局面變得很尷尬,企業不上班,一方面我們不可能有新增業務,另一方面對於停工期間到期應續費的客戶不敢催繳。

於是我的公司收入下降到了冰點,幸好我的公司是平臺化經營的,正式員工非常少,面臨的壓力相對低。到同行們的處境就嚴峻了,幾百個員工的底薪社保公積金就開始吃公司的現金流,於是各種截流,首當其衝就是開始降低工資標準,平時本來就靠高提成活著的銷售人員有部分突然連北京的房租都交不起了。

作為普通人,我們和企業一樣,都會有固定的月支出、季度支出和年支出。既然這次疫情讓我們被迫看到了這樣的現實,那麼我們應該趕緊拿出紙筆計算器,把年度所需固定支出和未來一兩年預計的大支出列出來。再把目前的年收入寫在另一邊。

接著用收入減去支出,結果是正數的時候,用結果除以支出小於25%的情況,或者相減結果乾脆就是小於等於零的情況,說明你抗風險能力不足。

收入不足怎麼辦?做加法啊。

有人說我辭職創業,我建議大家謹慎,辭職是做減法,再通過另一段努力把收入恢復到原來水平另圖高度。然而開發副業,可能是直接做加法的。

所以我建議和我一樣非富非貴的普通人,工作飽和度不高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擅長開發一些副業,儘量提高抗風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